匹配新教材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docx
《匹配新教材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匹配新教材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匹配新教材苏少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大手拉小手
教学目标:
1.通过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增进对同学、教师的亲近之情,并逐步建立对集体音乐活动规则的认同感.
2.学习用正确的姿势、自然地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乐的音乐娃》和《小手拉小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将简单的声势动作加入歌曲的表现,动作合拍、唱动协调.
3.通过随乐走步、击掌、击鼓等方式,感受、体验恒拍,并逐步建立较为稳定的内心节拍感.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欣赏、律动音乐中的变化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能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并表现出相应的表情.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
听
唱
动
认
评
第一课时
《快乐的音乐娃》
律动:
上学路上
第二课时
《快乐的小舞曲》
《小手拉小手》
儿歌诵读
第三课时
《玩具进行曲》
小鼓
成长的足迹
第四课时
机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谁来说说一年级的小朋友和幼儿园的小朋
友有什么不同?
2.一年级的小学生要结识许多新朋友,学许多本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见一位新朋友——音乐娃娃
3.音乐娃娃: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音乐娃娃,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美丽的音乐世界.
二、学习歌曲
1.学生听歌曲《快乐的音乐娃》,跟着摆动身子,感受节奏.
2.再听歌曲,找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边听歌曲,边在红色的地方做声势动作.
4.出示“1,2,3”三个音,跟老师模唱,熟悉歌谱.
5.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6.自由编创红色部分,唱一唱.
三、音乐律动:
上学路上
1.跟着音乐走一走,播放一段音乐,每人创编一个动作在教室里走一走,音乐一停就站住不动,然后音乐再响起就换动作继续走
2.按要求动作不能夸张,要符合音乐的节奏
3.请走的比较出色的同学上来走给大家看一看
4.一起跟着音乐走一走,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
一、音乐导入
播放《快乐小舞曲》,进入课堂.
二、欣赏《快乐小舞曲》
1.听:
感受音乐段落变化.
2.介绍手风琴.
3.动:
教师带着学生跟着音乐跳集体舞.
三、学习歌曲《小手拉小手》
1.听歌曲,感受节奏.
2.有节奏地跟老师读读歌词.
3.有节奏地说说自己的名字,将同桌的名字填入第二段,读一读.
4.跟教师模唱,熟悉歌谱.
5.多种形式练唱.
四、儿歌诵读
1.认识格子谱.
2.跟老师有节奏地读一读.
3.加上声势动作再读一读.
五、小结
第三课时
一、音乐导入
播放《玩具进行曲》,学生边听边跟着音乐走一走.
二、欣赏《玩具进行曲》
1.听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带着学生边听音乐边变换队形走一走.
3.认识小鼓.
4.用小鼓给《玩具进行曲》伴奏.
三、成长的足迹
1.听着鼓声走一走,感受恒拍和强弱.
2.边唱《玩具进行曲》,边做律动,并在每句的句末做动作造型.
四、小结
第二单元听,谁在唱歌
教学目标:
1.在“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能注意聆听音乐,尝试用歌声、体态语言、打击乐器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声音特点的感受,对自然与生活中的音响世界有探索的兴趣.
2.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你早》和《动物说话》,能模拟动物叫声,模唱、感受do、mi、sol、la音高的不同,在活动中体验音乐与生活的快乐.
3.能有意识地注意听赏歌曲《你听,什么敲响了》和《嘎嘎小鸭子》,听辨出领唱与齐唱.尝试听辨模仿不同乐器和小鸭子“嘎嘎”的叫声,感受有节奏的诵读与动作的配合,在活动中体验音乐与生活的丰富多彩.
4.能听辨乐器音色、分辨声音长短,在有节奏的歌词诵读中加入声势动作,协调身心,通感音乐.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
听
唱
动
认
评
第一课时
《你听,什么敲响了》
认识响板、碰铃
第二课时
《嘎嘎,小鸭子》
《动物说话》
编创“动物说话”歌词,诵读歌词,随歌曲做律动
第三课时
《你早》
成长的足迹
第四课时
机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用小鼓给《玩具进行曲》伴奏,学生走一走.听,是什么乐器在打节奏.
二、欣赏《你听,什么敲响了》
1.教师范唱歌曲,逐件将响板和碰铃敲给学生听,请学生用象声词模仿听到的声音.
2.认识两种打击乐器,学习正确的演奏方法,认知表现乐器的声音图谱.
3.学唱歌曲
4.活动:
全体学生唱1、2小节歌词,一生蒙眼听老师用一种打击乐器敲打第3小节,蒙眼的同学唱3、4小节歌词,猜出乐器,最后,全体同学唱最后一句.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猜猜它是谁?
二、听:
《嘎嘎小鸭子》
1.聆听歌曲,跟着老师律动.模仿小鸭子摇摇摆摆行走,在每句最后一小节的两拍里加上“嘎嘎”的叫声及动作.
2.出示歌词,学生跟着老师的响板有节奏地诵读歌词.
3.将学生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拍手打节奏,一部分有节奏地诵读歌词,另一部分用动作律动表现,跟着音乐一起表演.
三、学唱《动物说话》
1.激趣:
你还会模仿哪些小动物的叫声?
2.听歌曲,跟着律动.
3.指导学生学会唱歌.
4.指导学生在间奏的地方进行动作表演或加上动物叫声.
5.游戏:
歌曲接龙.(编创歌词)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诵读导入
在《苗岭的早晨》乐曲声中,教师以诵读的方式导入《你早》.
二、学唱《你早》
1.看图谱,读歌词,并加上简单的声势动作.
2.跟着教师模唱“do、mi、sol、la”四个音的音高.
3.师生进行第一和第三、第二和第四句的旋律接龙.
4.学会歌曲.
5.小朋友先选择一种角色进行表演,最后一句齐唱并互相问早,然后再交换角色表演.
三、小结
第三单元唱吧,跳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哇哈哈》《多快乐》《太阳》的演唱及舞蹈,感受生活的幸福.能用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
2.感受舞曲特性鲜明的节奏与旋律的动感以及所表现的情绪,能边唱边跳简单的舞蹈动作.
3.能用唱名唱歌曲《太阳》的前4小节,能用节奏名ta和ta-a熟读歌曲《太阳》的节奏.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
听
唱
动
奏
认
评
第一课时
欣赏《哇哈哈》
用手串铃为《哇哈哈》伴奏
手串铃
第二课时
学唱《多快乐》
做《多快乐》律动
第三课时
学唱《太阳》
音有长短
成长的足迹
第四课时
机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
观看有关维吾尔族的舞蹈,引入课堂.
二、欣赏《哇哈哈》
1.选择2-3个适合学生跳的舞蹈动作,教学生试着学一学,再跟着歌曲跳一跳.
2.按照图谱用响板为《哇哈哈》伴奏.
3.介绍手串铃,一看二模三试发声.
4.学习手串铃的演奏方法.
5.学生用线条或图形表示手串铃的音色.
6.尝试用手串铃和响板为《哇哈哈》伴奏.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导入.
二、学唱《多快乐》
1.边听歌曲,边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2.教师有节奏地领读歌词.
3.用稍慢的速度教唱,并且边唱边用手比划出音的高低,帮助学生唱准音高.
4.按照图谱用小鼓和手串铃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歌曲《多快乐》导入.
二、学唱歌曲《太阳》
1.听歌曲,感受在节奏和情绪上和《多快乐》有什么不同.
2.学读歌词,边读边拍节奏.
3.练习用节奏名ta和ta-a读歌曲节奏.
介绍,音有长短.X一拍,念ta,X–两拍,念ta-a
4.听歌曲,加上声势动作.
5.看着老师的指挥,模唱《太阳》旋律.
5.学唱歌曲.
三、小结
第四单元快乐的一天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与学习生活的联系,乐于表现对学习生活的热爱和做全面发展好学生的愿望.
2.能集中注意力聆听《跳绳》和《放学歌》,体验音乐表达的快乐情绪,较自然地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能够整齐地演唱歌曲《上学歌》和《不能告诉你》,学习用歌声及动作表达活泼、欢快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知道音有高低,愿意有意识地聆听自然界各种有趣的声音,感受音的高低.学唱《问好歌》,用不同的动作向教师和同学问好.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
听
唱
动
奏
评
第一课时
《上学歌》
律动:
问好歌
第二课时
《跳绳》
《不能告诉你》
情景表演
第三课时
《放学歌》
用打击乐器为《放学歌》伴奏
成长的足迹
第四课时
机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范唱《上学歌》导入.
二、学唱《上学歌》.
1.听唱多遍,熟悉歌曲.
2.学唱歌曲.
3.看视频舞蹈,自己选择几个动作,边唱边表演.
4.小组比一比,看谁唱得好.
演唱时,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姿势,提醒学生轻声唱歌,养成用轻柔的声音唱歌的良好习惯.
三、律动:
问好歌
1.了解有音有高低.通过sol、mi两个音的对比,感知音的高低.教师通过柯尔文手势将两个音的高度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再通过跟琴唱、跟教师模唱等方法将两个音唱准.
2.唱出三拍子的韵律.用身体动作将三拍子的律动表现出来.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播放《跳绳》,让学生随着音乐动一动.
二、欣赏《跳绳》
1.再仔细聆听,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2.仔细聆听,再随音乐做律动,感受速度和节奏的变化.
三、学唱《不能告诉你》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
2.教师带领学生读熟第一段歌词.
3.选择打击乐器,边打节奏边念第二段歌词.
4.加上拟声词、打击乐,念第二段歌词.
5.学唱第三段歌词.教师可以借助钢琴让学生听琴记住音高,然后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模唱,最后填上歌词.
6.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歌曲《上学歌》.
二、学唱《放学歌》
1.教师领读歌词,理解词意.
2.听歌曲,做声势动作.
3.按照图谱,用碰铃和响板为歌曲伴奏.
4.学唱歌曲.
三、小结.
第五单元秋天的歌
教学目标:
1.感受金色秋天的绚丽色彩,体验收获的喜悦,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2.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小树叶》《雁儿飞》,体验二拍子和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感;能够利用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3.聆听音乐时能感知音有强弱之分,并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及情绪变化编创会模仿简单的律动,动作与音乐吻合.初步领悟音的强弱变化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
听
唱
动
奏
认
评
第一课时
学唱《小树叶》
编创《小树叶》
第二课时
欣赏《小苹果》
律动《摘苹果》
第三课时
学唱《雁儿飞》
为《雁儿飞》伴奏
第四课时
欣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片段
音有强弱
成长的足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师讲述小树叶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体会“树妈妈和小树叶”之间依依不舍的母子深情.
二、学唱《小树叶》
1.反复聆听,熟悉歌曲.
2.试着把自己的编创加入到歌曲中.
3.你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让歌曲变得更加美好?
小组合作编创,可以加入声势动作、舞蹈或者打击乐器.
4.伴随着音乐,跟着视频中的小朋友一起做一片小树叶跳起来.
5.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两端歌词的不同情绪要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唱好柔和连贯和欢快跳跃两种不同的声音.
6.角色表演唱.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小苹果》,感受情绪.
二、欣赏《小苹果》
1.再聆听,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讨论说一说.
2.加上声势动作,再聆听.
3.可以给歌曲配上哪种打击乐器?
听一听,奏一奏.
4.跟着音乐,学着视频里的小朋友,跳一跳.
三、律动《摘苹果》
1.教师教学生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在《小苹果》的音乐背景下,尝试用舞蹈化的动作摘苹果.
2.学生自己编创表演.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歌曲《小树叶》
师:
秋天到了,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大雁也要往南飞了.
二、学唱《雁儿飞》
1.随着歌曲唱一唱,你能找到它们吗?
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打一打节奏.
2.按照图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你知道大雁飞行时有哪些队形吗?
教师介绍.
4.跟着音乐,想象我们是一群大雁,一起飞一飞.
5.学唱歌曲.
三、小结
第四课时
一、欣赏导入
欣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片段.
二、欣赏《惊愕交响曲》
1.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片段,说说有什么感受.
2.再聆听,随着音乐走一走.感受音有强弱
3.可以用哪些打击乐器给它伴奏呢?
怎么伴奏?
试一试.
4.再聆听,自己编创表演.
5.欣赏视频.
三、认识音有强弱
1.师简单介绍.
2.模拟秋风、树叶、闻花香的声音,感受音有强弱.
3.分组练习,再合起来表演.
四、小结
第六单元说唱童谣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欲表演的热情.
2.继续学习用自然地声音唱歌,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地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的表演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谣》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mi、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
唱
听
动
奏
认
评
第一课时
《牧童》
《天黑黑》
第二课时
《捏面人》
gazigazi拉大锯,我的编创
用打击乐器伴奏
第三课时
《牧童谣》
认识XX“titi”
成长的足迹
第四课时
机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歌曲《天黑黑》
二、欣赏《天黑黑》
1.聆听歌曲,说说感受
2.讲解歌词,说说故事,介绍歌曲.
3.再聆听,教师带领学生加入动作表演.
4.引导学生编创动作表演.
三、学唱《牧童》
1.聆听歌曲,说说感受,与刚才的《天黑黑》有什么不同?
2.跟着节奏,模仿小牧童的吆喝声.
3.在歌曲的开头和结束加入吆喝声.
4.学唱歌曲.
5.按照“念——唱——念”的顺序表演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捏面人》
二、欣赏《捏面人》
1.观看视频《捏面人》,说说自己的感受.
2.再聆听:
这首歌曲哪些地方是唱得,哪些地方是念的?
3.随着音乐伴奏把歌曲中念的部分,念一念,演一演.
4.跟着音乐唱一唱,你能听出这是哪个地方的特色嘛?
5.欣赏河南豫剧,感受不同地方的特色.
6.编创:
你想捏个什么?
7.认一认响板和碰铃,打一打节奏.
8.同伴合作,一个打节奏,一个念编创歌词.
7.跟着音乐完整地念念、唱唱.
三、我的编创
1.边模仿拉大锯的声音,边和同伴游戏.
2.按节奏念童谣.
3.和同伴一起表演.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歌曲《牧童》
二、学唱《牧童谣》
1.聆听歌曲,感受与《牧童》有什么不一样,介绍不同地方的童谣特色.
2.聆听歌曲,4个小节哪几句的节奏相同?
认识八分、二分节奏
3.跟着老师念一念、拍一拍相同的节奏.
4.跟老师模唱相同节奏的3个小节的歌谱.
5.再聆听,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想象一下情景.
6.师生合作,对唱的形式表演.
7.分组表演.
三、我的编创
1.跟着老师念一念《颠倒歌》的节奏.
2.为歌曲加入响板的伴奏.
3.念一念、拍一拍《颠倒歌》.
4.小组编创一句颠倒歌词,念一念.
四、小结
第七单元唱游森林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情景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本单元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在情景性的音乐活动中,怀着好奇之心关注故事情节与歌曲结构,体验玩中学的快乐.
2.能用自然的声音,快乐地、有想象地诵读和演唱《小猴子》和《小蚂蚁搬米粒》.能体会作品生动风趣的风格特点和所蕴含的合作精神.
3.尝试借助图谱,运用打击乐器和体态声势,在音乐情境中参与《狮王进行曲》等作品的音乐实践活动.
4.巩固四分、八分、二分节奏,在诵读、演唱、情景表演等活动中准确地表现,并能与具体作品的形象和情绪相吻合.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
听
唱
动
评
第一课时
《野蜂飞舞》
《小猴子》
童谣诵读
第二课时
《狮王进行曲》
情景表演
第三课时
《小蚂蚁搬米粒》
歌表演
成长的足迹
第四课时
机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野蜂飞舞》,猜一猜是乐曲描述的是什么昆虫?
二、欣赏《野蜂飞舞》
1.第二次聆听乐曲,猜一猜,是单独飞还是成群地飞?
2.第三次聆听,野蜂飞行的速度怎么样?
它们争先恐后地去干什么?
3.第四次聆听,结合图谱,让学生用手画出线条表现乐曲中野蜂飞舞的形象.
4.第五次聆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第六次聆听,学着拉小提琴的姿势,随着音乐“拉一拉”乐曲.
三、学唱《小猴子》
1.聆听歌曲,模仿小猴子的动作.
2.学唱歌曲.
3.表演唱歌曲.
四、童谣诵读《小猴子》
1.跟着节奏念一念童谣.
2.按照“念——唱——念”的顺序,表演歌曲《小猴子》.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乐曲《狮王进行曲》
2、欣赏、表演《狮王进行曲》
1.引入部分:
森林里的大人物将要出场了,它会是谁呢?
发挥想象,在音乐中体会.
2.A段部分:
编创歌词,感受音乐.
3.B段部分:
学生模仿狮王的吼叫,表现狮王的威武形象.
4.A段部分:
让学生为小动物们设计语言.
5.结合图谱,完整表演.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演唱《小猴子》
二、学唱《小蚂蚁搬米粒》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
2.用ti,ta念一念数板的节奏,巩固四分节奏.
3.在歌曲播放时加入“嘿——哟——”“嘿哟嘿哟”的节奏.
4.学唱歌曲.
5.加入声势动作演唱歌曲.
三、小结
第八单元隆咚锵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隆咚锵》,欣赏唢呐独奏《秧歌调》、二胡独奏《放鞭炮》,律动《秧歌舞》,充分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闹氛围,初步感受音乐与生活、与自然地关系.了解过年的风俗,初步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
2.能用自然地声音演唱《堆雪人》和《隆咚锵》,体验并较好地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的不同韵律.能积极参与歌表演、用打击乐器伴奏等音乐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能力与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3.能通过身体动作、打击乐器伴奏等方式参与到《乘雪橇》的分段欣赏中,在各段落开始时能较为准确地进入,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体验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4.初步感受二胡、唢呐和民族打击乐器锣鼓的音色特点和营造的氛围.认识双响筒,能配合欣赏《乘雪橇》随乐演奏.
课时安排:
4课时
课时
听
唱
动
认
评
第一课时
《乘雪橇》
《堆雪人》
双响筒
第二课时
《放鞭炮》
《隆咚锵》
成长的足迹
第三课时
《秧歌调》
律动
《秧歌舞》
第四课时
机动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乘雪橇》,展开想象.
二、欣赏《乘雪橇》
1.结合书本,揭示曲名,再聆听,体会情绪.
2.边听边模仿乘雪橇动作.
3.教师演奏主题旋律,让学生跟着琴声哼唱,反复聆听,试着说说这个主题旋律在曲中出现过几次.
4.再聆听,听出用打击乐器模仿的马蹄声和铃铛声,用双响筒、串铃随乐曲奏一奏.
三、学唱《堆雪人》
1.聆听歌曲,跟着老师走一走.
2.教师带着学生讲歌词有节奏地读一读.
3.加入碰铃的伴奏,再聆听歌曲.
4.学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放鞭炮》,猜猜是什么乐器在演奏?
二、欣赏《放鞭炮》
1.聆听乐曲,模仿二胡、扬琴演奏动作并随乐曲表演,感受乐曲的欢快、喜悦的情绪.
2.有节奏地模仿鞭炮声,分组练习,合作表演.
三、学唱《隆咚锵》
1.播放视频,感受民族乐曲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2.学唱歌曲.
3.模唱歌谱.
4.用红、白色块接口唱得方式演唱.
5.在红色块加入鼓、碰铃等或声势动作伴奏,学生合作表演.
6.启发学生在休止符处想一个动作,或填一个字,合作表演.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欣赏导入
聆听《秧歌舞》,感受乐曲的情绪.
2、欣赏《秧歌舞》
1.随钢琴模唱主旋律.
2.聆听乐曲,主旋律出现了几次?
3.加入童谣念一念.
4.加入乐曲奏一奏.
三、律动《秧歌舞》
1.播放视频,感受东北的风土人情以及富有秧歌特色的庆典场面.
2.指导学生跳秧歌的基本舞步.
3.随音乐律动.
4.用秧歌舞步为《秧歌调》《隆咚锵》伴舞.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