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4871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四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备课笺

课题

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时

2课时

 

 

 

教材页码:

73-7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学会10个字。

注意多音字“挣”“喝”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周总理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在阅读中体会任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北京,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学情

 

分析

 

 

 

课前

准备

 

课件

 

备注

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学习周恩来少年立大志,博大胸襟,爱国情怀,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民族的兴盛联系在一起。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调动情感。

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为什么读书?

”90多年前,在沈阳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校长向他的学生提出了这个同样的问题。

想知道他的学生是怎样回答的吗?

这就是当年的一位小学生,后来的一位伟人—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的回答。

是什么让少年的周恩来立下这样远大的志向呢?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历史的车轮一起回到上个世纪初的旧中国去看看吧。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教师可适当补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将课文读通读顺。

2.自学生字,运用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3.检查自读情况,相机正音。

4.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5.学生交流初读感受。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读第一部分

(1)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分角色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

想一想,应分别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3)周恩来到租界看到了什么?

(4)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同桌间交流体会。

3.全班交流。

4.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

贫穷落后,受到列强欺凌。

深刻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

5.师小结:

周恩来看到这些后,他常常站在窗前,想租界的地方远远地望着,沉思着。

你觉得他在望什么呢?

沉思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

2.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第二、三部分。

2.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抽读生字卡。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这一部分,再分角色读周恩来与校长的对话,说说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1)校长的文化,周恩来是怎样回答的?

谁能用响亮而坚定的语气读出来?

(2)“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3)对于周恩来的回答,校长是怎么说的呢?

谁来读一读?

a.想一想,再说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周恩来为什么会作这样的回答呢?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以及与其他学生的回答进行对比,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沉思再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

b.学生交流讨论,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默读第8、9自然段。

思考:

那周恩来做到了吗?

他是怎样做到的?

2.学生交流。

3.指名回答。

4.教师小结:

他不仅做到了,而且成为了新中国的第一位伟大的总理。

这样一个说到做到的人,能不为他感到骄傲吗!

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这两段。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畅谈读文感受。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

2.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

3.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

6、布置作业

7、板书设计

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小立志

周恩来报效祖国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课时

2课时

教学页码:

77-8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字,学会12个字。

注意多音字“难”的读音。

正确认读和理解“孺子可教、突如其来、沉浸”等成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述课文。

能准确流畅地背诵《囚歌》。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小萝卜头在艰苦的条件下是如何刻苦学习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受到教育和启发。

 

 

学情

分析

 

 

 

课前

 

准备

 

课件

 

备注

这篇课文教学应注意两点,一是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二是学习从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能复述课文故事。

3.学习第1—11自然段,体会小萝卜头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宋振中,可难友们却更愿意叫他“小萝卜头”。

因为从出生8个月和母亲一起被捕入狱到9岁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他在敌人的监狱里被关押了整整8年。

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不知道糖是什么味,不知道自由的呼吸是种怎样的感觉。

小萝卜头是吃霉米长大的,长期的营养不良,使他头大身子小。

“小萝卜头”这亲切的称呼包含着大家对他的疼爱与怜惜。

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到学校里去读书,但是,他是“政治犯”,敌人不让他读书,经过地下党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的故事。

2.板书课题。

3.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小萝卜头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生字新词做上标记。

2.学习生字。

3.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相机正音。

5.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几件事?

6.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的故事讲出来吗?

7.指名复述故事,师生评价。

三、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1—11自然段。

思考:

这部分说了些什么?

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萝卜头学习条件的艰苦,他学习的刻苦?

2.指名朗读,指名说。

3.齐读第11自然段。

想想:

他为什么这么刻苦呢?

4.交流体会。

小组交流后再全班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第1—11自然段。

6.师小结:

小萝卜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都这么刻苦,真是让人敬佩啊!

还有三件关于他学习的故事,小节课我们再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

2.知道观察字的结构比例。

3.把字写规范,写端正。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囚歌》。

2.学习第12—16自然段。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生字,抽读生字卡。

2、复习导入

三、学习课文第12—16自然段。

1.学习第12自然段。

a.自读第12自然段。

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事情?

b.谁来为我们读读《囚歌》。

c.小萝卜头能流利地背出《囚歌》,你能做到吗?

指导朗诵背诵。

d.学习了这一段,谈谈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习第14—16自然段。

a.学生默读第14—16自然段。

b.思考:

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小萝卜头是怎样学习的?

他取得了哪些进步?

c.全班交流。

4、回顾全文,说说从“小萝卜头”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拓展延伸。

1.教师读《一个女兵与“小萝卜头”的对话》。

2.练笔:

我想对“小萝卜头”说……

3.推荐阅读《红岩魂》《“故事爷爷”讲故事》。

6、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环境艰苦

刻苦学习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15童年读《水浒传》

课时

2课时

教学页码:

83-86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学会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出“我”爱看《水浒传》并从读书中感受到快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学情

 

分析

 

 

课前

 

准备

 

课件

 

备注

 

阅读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做到能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

按照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收获的叙述顺序进行复述。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第1—3自然段,体会“我”如何爱上《水浒传》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调动学生的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及水浒108将人物图。

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编。

2.自学生字。

3.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5.把你读懂的和不懂的内容跟同学说一说。

6.说说课文写了“我”读《水浒传》的哪几个过程?

指导学生按照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收获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第1—3自然段。

2.交流课前查找的质料,了解“程咬金三板斧”、“秦叔宝卖马”、“武松打虎”等故事。

3.思考:

“我”是如何爱上读《水浒传》的?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描述来体会:

a.小时侯听邻居老爷爷讲故事,初次接触水浒故事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对于“武松打虎”的故事更是百听不厌。

b.在家里找到一套《水浒传》,虽然看不懂,却盼望能读像《水浒传》这样有趣的书。

c.当心爱的书被大火吞没后,哭着要《水浒传》,直到妈妈答应了才破涕为笑,更表达了“我”想看《水浒传》的心情。

4.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相关的部分。

5.师小结:

通过这几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出“我”爱上了读《水浒传》。

6.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指导写字。

5、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4—6自然段。

2.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抽读生字卡。

2、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我”是多么地想读《水浒传》,那么,把妈妈给他买来《水浒传》后,“我”又是怎样读的呢?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

三、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1.问题:

从文中的哪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爱读《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①默读第5自然段,揣摩细节,设计动作。

②小组合作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可以加上对话,看看哪个小组演的最精彩?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我”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自读第6自然段。

思考:

“我”读了《水浒传》等书籍后有什么收获呢?

2.师:

你们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像文中的“我”这样有自己的收获呢?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全班交流。

五、拓展延伸—说《水浒》、论《水浒》

《水浒传》是本极有魅力的书,还有许多英雄好汉等着我们去了解他的故事呢。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完成以下作业。

1.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会课上讲给同学听。

2.写一篇《论水浒英雄》的练笔。

3.办一期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小报。

6、布置作业

7、板书设计:

15、童年读《水浒传》

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收获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古诗诵读5子夜吴歌

课时

1课时

教学页码:

87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故事大意。

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女子对征夫的思念之情。

 

 

学情

分析

 

课前

 

准备

 

课件

 

备注

 

整首诗语言明转天然,形象鲜明集中,情感委婉浓厚,情景交融地表现了女子对征夫的思念,以间接方式塑了长安女子的群像。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随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你由此想到了什么?

2.师生交流,揭题。

一片月光笼罩着长安的夜空,秋风四起,不断传来家家户户的捣衣声,人们正忙着给远在边塞的亲人准备冬衣,看到此景,诗人写下了《子夜吴歌》。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诵读古诗,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学习生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师生交流:

你们听过这首古诗吗?

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

3.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指导读音的节奏。

4.看图再读古诗,借助注释说说古诗的意思。

5.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师:

你们想念过亲人吗?

能说出当时的感受吗?

2.师生交流。

3.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自读古诗。

4.指名朗读,读出感情。

5.配乐朗读。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背诵古诗。

4、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描绘写思念故乡、亲人的诗剧?

5、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古诗诵读子夜吴歌

唐李白

月思念之情

玉关情

何日?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语文乐园(五)

4课时

教学页码:

88-90

教学目标:

1.读一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写法。

2.读一读,猜一猜两个小谜语。

3.写一写,背一背有关知识的句子。

4.读一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5.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教学重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教学难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学情

分析

 

 

课前

准备

 

课件

 

备注

补充修改病句练习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一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写法。

2.读一读,猜一猜两个小谜语。

3.写一写,背一背有关知识的句子。

4.读一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5、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词语,注意带点字的写法。

1.学生自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

2.说一说,写词语中带点字时要注意什么?

3.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字写写,写完后比比谁写得正确、美观。

4.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字的要点吗?

可引导学生通过编顺口溜,讲小故事形式记住这些字的书写要点。

5、在自己的本子上写这些词语。

 

二、读一读,猜一猜。

1.学生自由读一读两个小谜语,注意读准字音。

2.思考这两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说说自己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教师出两个谜语给学生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组开展竞赛,相互出谜语来猜。

5、全班展示,选出优胜。

 

三、写一写,背一背有关知识的句子。

1.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熟这两个句子。

2.互相说一说自己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3.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运用这些句子。

4.临摹抄写句子,比一比谁些得工整、美观。

5.请同学背诵这两个句子。

 

四、读成语故事《南辕北辙》。

1.学生自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

正确地朗读句子,了解故事内容。

2.借助工具书,弄懂“辕”“辙”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南辕北辙”的意思。

3.联系实际谈谈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对成语意思的理解。

4.学生自读故事,互相讲一讲这个成语故事。

 

五、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学生自己读一读这3个句子,说一说句子的问题在哪,应该怎样修改?

2.探究发现语病,同桌交流。

3.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

在实际运用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

5、拿出自己的作文本,看看是否有语病,试着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

改完后同桌之前相互检查。

六、教师小结全课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语文乐园(五)

注意关键笔画

好读书,读好书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口语交际《是怎么一回事》

课时

1课时

教学页码:

90

教学目标:

以“是怎么一回事”为话题看图说话。

教学重点:

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交际和倾听。

学情

分析

 

课前

准备

 

课件

 

备注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教学过程:

1.学生先自行看图,说说自己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互相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先说图中画的是什么内容?

再想一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天气、周围的环境。

最后说一说老爷爷听到电话铃响后的行动。

4.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

想一想老爷爷在和谁通电话,他们大概会说些什么?

5.指导学生看第三幅图:

重点看老爷爷的动作表情,想一想从这幅图中你可以想象出哪些图中没有画出来的情景。

你明白了什么?

6.将三副图连起来,想一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7.让学生完整地将这个故事讲出来。

1先小组交流。

2推选代表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是怎么一回事

细致观察

深入思考

流畅表达

教学反思

 

备课笺

课题

习作《桥》

课时

2课时

教学页码:

91

教学目标:

以“桥”为主题,看图写作文。

教学重点:

明确内容要求,写出桥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丰富内容。

 

 

学情

分析

 

 

课前

准备

 

课件

 

 

备注

本课要学生通过桥的演变感受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变迁。

让学生了解看似平常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的不平常。

让学生学会敏锐地观察生活,学习捕捉这些变化,以及思考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师生互动过程

个人调整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北京的桥》同时出示歌词,说说这首歌里出现了哪些桥?

导入本次习作的主题,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

2.出示四幅图:

说说图上画了一些什么桥,有何不同?

把4幅图连起来看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你又想到了什么?

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桥?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

4.学生习作,围绕“桥”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5.习作写完后,读给老师和同学听一听,请别人提点意见。

6.让学生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

独木桥石拱桥跨江大桥现代立交桥

样子的变化

时代的变迁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