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7369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docx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

事业单位、大学生村官招录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题21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在机读答题卡上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涂黑,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

D.建立和完善社会饕宸ㄖ?

/P>

2.(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A.一国两制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刑事诉讼法属于(  )。

A.程序法B.实体法C.特别法D.临时法

4.下列哪些案件不能适用特别程序(  )。

A.选民资格案件

B.宣告公民失踪或宣告公民死亡案件

C.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D.两人以上对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有争议的案件

5.某企业非法集资,被处以资金冻结,这是属于(  )。

A.财产罚B.行政强制措施

C.申诫罚D.能力罚

6.复杂劳动被当作简单劳动的倍加,是因为(  )。

A.从事简单劳动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B.从事复杂劳动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

C.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差别

7.“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由(  )提出来的。

A.毛泽东B.江泽民C.周恩来D.邓小平

8.意识的本质是(  )。

A.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9.为了防止两极分化,规范收入分配不宜采取(  )。

A.取缔非法收入B.清理不合理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D.实行平均分配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原因是(  )。

A.党的基本路线正确与否对我们党至关重要

B.现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和政治灵魂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战略目标相联系的

D.它是党的代表会议经过并写进了决议的

1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形式和状态B.源泉和动力

C.方向和途径D.内因和外因

12.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B.无限和有限、绝对和相正确关系

C.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本质和现象、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13.中国现行宪法的实施保障之一是,宪法规定(  )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各民主党派

14.“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谬误”,这是(  )。

A.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共有的主张D.诡辩论的观点

15.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区别在于(  )。

A.前者是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B.前者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后者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前者的源泉是实践,后者的源泉是书本知识

D.前者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认识,后者是从她人那里(包括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

16.人的死亡是能够引起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

A.法律行为B.法律事件

C.法律后果D.法律前提

17.法律形式又称(  )。

A.法律规范B.法律渊源

C.法律条文D.法律文件

18.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

A.取保候审B.罚款

C.监视居住D.逮捕

19.下列哪种刑罚既能够单独适用,也可附加适用(  )。

A.有期徒刑B.管制

C.剥夺政治权利D.拘役

20.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  )

A.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的法院管辖

B.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C.既能够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也能够由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D.原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1.中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

A.职位分类制度B.品位分类制度

C.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相结合D.级别分类制度

22.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

A.议论稿B.送审稿

C.征求意见稿D.定稿

23.下列几种形式中,不属于国家公务员惩处种类的是(  )。

A.降级B.降职C.撤职D.开除

24.在归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家技术监督局归哪个部(委)管理(  )。

A.国家计划委员会B.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C.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D.国家教育委员会

25.当作者与主要受文者存在不相隶属关系时,只能选取(  )。

A.上行文B.平行文

C.下行文D.公布性文件

26.政府机构之间最重要的关系是(  )。

A.协调关系B.业务关系

C.协作关系D.领导关系

27.非常设政府机构也称为(  )。

A.派出机构B.办公、办事机构

C.协调机构D.“临时机构”或“议事协调机构”

28.下列政府机构中,实行“双重领导关系”的有(  )。

A.民政机关B.派出机关

C.公安机关D.土地管理机关

29.国家教委与各盛自治区、直辖市教委之间属于(  )。

A.平行关系B.不相隶属的关系

C.业务指导关系D.隶属关系

30.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  )的偏差。

A.物质文明这一手容易忽冷忽热

B.精神文明这一手容易硬起来

C.物质文明一手与精神文明这一手均容易忽冷忽热

D.物质文明这一手容易硬起来,精神文明这一手则忽冷忽热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在机读答题卡上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用铅笔涂黑,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

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B.选举权或被选举权

C.人身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

2.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是(  )。

A.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企业

3.当事物处在量变状态时(  )。

A.事物处在数量上的增减变化

B.事物表现为平衡和静止

C.事物从一种质转化为另一种质

D.事物矛盾的双方只有统一没有斗争

4.下列文种的结构构成中均有主送机关的有(  )。

A.指示B.通知

C.通报D.批复

E.请复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个命题表明(  )。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规律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E.人民群众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现是(  )。

A.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

B.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

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发展方向只能起影响作用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E.生产力的任何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发展

7.法律制裁分为(  )。

A.违宪制裁B.行政制裁

C.刑事制裁D.民事制裁

8.辩证的否定是(  )。

A.自我否定B.外在否定

C.发展的环节D.联系的环节

9.中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是(  )。

A.遵守法定时限B.办案程序合乎法律规定

C.事实清楚,证据准确D.对案件的定性准确、处理适当

10.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  )。

A.不懂社会实践的伟大作用

B.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C.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D.不能坚持物质第一性

11.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对下列哪项事项不服的,能够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

A.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C.对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的封查、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D.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12.实践的形式有(  )。

A.生产实践B.社会实践

C.意识活动D.科学实验

13.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是(  )。

A.行政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

C.监督行政关系D.监督行政法律关系

14.法与政治的关系是(  )。

A.法服务于政治

B.二者没有任何区别

C.法受政治制约

D.政治体制的改革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变化

15.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是(  )。

A.勇于揭露和承认错误B.分析错误的性质和产生的根源

C.对错误听之任之,视而不见D.不允许犯错误

E.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16.宪法的特征主要有(  )。

A.宪法具有最高效力

B.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性问题

C.宪法的制定要经过特定的程序

D.宪法的修改要经过特定的程序

17.“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  )。

A.唯物主义的说法B.唯心主义的说法

C.辩证法的说法D.形而上学的说法

18.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种类包括(  )。

A.任职回避B.工作性质回避

C.公务回避D.地区回避

E.熟人回避

19.下列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有(  )。

A.立遗嘱B.赠与

C.无权代理的追认D.放弃继承

20.一般由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构成的文种有(  )。

A.决定B.指示

C.通告D.简报

E.批复

21.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包括(  )。

A.听证制度B.资讯公开制度

C.公开调查制D.民主集中制

22.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  )。

A.犯罪的主体B.犯罪表示

C.犯罪的目的D.犯罪的故意

23.对国家公务员的惩处包括哪些种类(  )。

A.警告B.记过

C.降级D.降职

E.辞退

24.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  )。

A.申请人B.证人

C.被申请人D.复议中的第三人

25.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是(  )。

A.人口因素决定论的错误观点B.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

C.机械唯物论的错误观点D.辩证法的正确观点

E.唯心主义宿命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