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72016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7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docx

导演基础副本上课讲义

 

导演基础-副本

《导演基础》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导演基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工作。

上学期有我开辟了专业课博客《我的课堂我做主》,这里需说明一下:

博客的名称是第一人称的口吻,这个“我”指的可是你们啊——同学们做课堂的主人,但我身为教员,引领的职责不可推卸。

所以,利用这个平台,我将根据教学内容在此发布一系列的教学文件。

大家有什么要求和建议,也欢迎反馈给我。

关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说《导演基础》课程涵盖了对影视各种元素的认知和运用、对形象思维的研讨和开发,以及对导演操作技能的掌握和演练,全面阐述了导演影视作品的要领,是高等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下面是关于本课程及教学计划、要求的简要说明,算是开场白吧

先谈一谈对这门课的认识。

这门课我已接手三年,教了三个来回,每次都在调整,除了去年实在没时间外,讲义每年都更新,其依据是根据学生的反映和要求,及我对对这门课的认识。

电编专业的课程设置出自何人之手,有何科学依据,未知。

课程的教学范围、目的、计划、大纲及教材的要求,均没有任何说明,因此,其教学的随意性,可能是各个专业中是罕见的。

因此,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何教,全凭教师自己揣测和把握。

这门课的特点,一是双重性,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因此课程的设计则根据这个特点。

第二是综合性。

我对这门课的认识,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

整合。

我把《导演基础》定位在整合上,首先因为授课对象是本科或专接本三年级下半年的学生。

对于他们来说,骨干专业课已基本学完,已形成了一个大致的专业知识的结构,他们所需要的,正是对所学各门课程的一个整合。

《导演基础》正是以影视导演艺术为切入点,对本科学生之前所学习过的若干专业课程的整合,如“影视艺术概论”、“中外电影史”、“视听语言”、“导演分析”及各类制作技术课程。

当然,对于专业教师的我来说,也是对自身专业知识积累的一个整合。

比如,之前我讲授过的《电视写作》、《影片分析》、《中外电影史》、《导演分析》、《纪录片创作》及影视欣赏类的公选课,还有虽没讲过,但一直在学习运用的《视听语言》等,都整合在《导演基础》的讲义之中。

针对这个理念,我将《导演基础》设计成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大部分。

基础理论包括两部分,一是电影的本体理论(电影的空间、时间、时空关系、声音等等),二是导演创作理论(导演与剧作,与表演,蒙太奇、场面调度、视听语言等)。

应用理论则偏重于影视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希望通过讲授基础理论,电影大师导演艺术的个案研究,经典影视文本读解分析,学生完成文字与实习作业、课堂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们对本影视导演基础理论的理解,并学会将一些表述技巧、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并成功地运用于实践,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具体地说:

理论讲授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对影视本体的基本认识:

电影、电视是什么?

时间、空间、时空关系等等。

二、导演工作的程序及其职责与任务;三、导演构思;四、导演与剧作、表演等门类艺术;五、导演创作技巧(场面调度、蒙太奇、影视的声音);六、个案分析(导演研究和影片文本的读解)。

《导演基础》课从三年级下半学年开到四年级上半学年,共两学期。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这次决定将理论课全部浓缩到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定为创作实践课。

创作实践共有三个作业单元:

一、剧作训练:

由学生编写一部影视剧本;二、案头训练:

在此基础上,以自创剧本为依据,完成剧本的各种案头工作(包括导演阐述等);三、拍摄训练:

分组完成一部录象故事短片。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贯穿在全部课程中,不能仅课程一头一尾出现一次,再也不见影踪。

关于本课的教材,自编《影视导演基础》讲义。

这样做的原因,实属无奈。

第一次授课前,便遍寻各大艺术院校编撰或使用的编导教材,买到了几乎现有的所有的导演课教材,但翻阅之后,由失望最后乃至绝望,因为没有一本适用的。

只好自己编写讲义。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讲义是参照了多家之说,拼凑而成的。

总不能让学生买好几本书做教材吧。

具体的教学参考书,包括:

韩小磊所著《电影导演艺术教程》,这个是韩老师的讲义,韩老师英年早逝后,为纪念他,北电导演系将其整理出版,因此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冗杂。

郑洞天所著《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属于入门的通俗读物,王心语主编的《影视导演基础知识》是北电导演系多人合写的,水平不一,体例不一,甚至电影观念也不一。

马赛尔•马尔丹著的《电影语言》,经典论述,颇有参考价值。

美国导演唐•利文斯顿著《电影和导演》,注重实践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经典的导演理论,国内翻译出版的有普多夫金著的《电影导演基础》,格拉西莫夫所著的《电影导演的培养》。

一是一家之言的局限,二是年代久远的陈旧。

以上,参考价值均有,但做教材都不合适。

因此,我最后推荐的两本参考书是:

路易斯•贾内蒂所著的《认识电影》和大卫•波德威尔著的《电影艺术:

形式与风格》,作为系统讲电影的百科全书式的读物,非常适合导演基础课的讲授内容,而且由于作者不断(基本每年都要更新)更新版本,具有很强的专业前沿性。

个人觉得每个影视专业的学生都应拥有一册。

不仅在校学习,你会终生受益。

这两本书国内都有两个以上的译本。

另外说明一点,这次教学改革后,《导演基础》的教学模块又进行了调整,课程从大二开始上,中间有一个实践的课程,大四再上最后一部分。

这样一来,教学计划还得调整。

再说吧,反正是这点东西。

本学期主要讲基础理论,我将在此教学博客上同步贴出讲义和相关的教学文件,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开课学期:

大二、大三、大四第七—八学期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影片分析和实践创作相结合

考试方式:

书面考试。

平时成绩占30%,末考试占70%。

这两天,大家在课上看了达内兄弟《单车少年》和斯科塞斯的《雨果》,很愉快。

《雨果》中,大家邂逅了电影导演的祖师爷梅里爱,他告诉我们,电影导演是造梦者。

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祝愿我的电影课堂能催生同学们的梦想,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导演基础》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影视导演基础2010版》(自编讲义)

教学参考书:

《周传基电影讲座》网络电子版

《电影导演艺术教程》韩小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郑洞天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影视导演基础》(第二版)王心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荣誉》苏牧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语言》马赛尔•马尔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导演基础》普多夫金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导演的培养》谢尔盖•格拉西莫夫著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和导演》唐•利文斯顿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

《电视编导基础》邵长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推荐:

《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蒂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或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艺术:

形式与风格》大卫•波德威尔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或中国电影出版社

第一章导演艺术概论

第一节导演的起源和历史演变

导演是戏剧、影视艺术创作中的核心人物,肩负着组织和领导艺术创作的重任。

导演的艺术品位、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决定性地制约着每一部作品的风貌。

导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这个重要性的形成却有一个历史过程。

一、作为一种职业的“导演”的起源

(一)导演如何由戏剧延伸到电影及广播、电视

屈指算来,“导演”这个职业的出现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

但是,仅仅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导演就已确定了在四种主要的娱乐形式:

舞台戏剧、电影、广播和电视中的领导地位,正是导演在这四种艺术形式中的不同职能,实际上也就确定了这四种娱乐形式的基本特征。

导演(Direction)一词,追溯起源其源头,应该是戏剧。

后来用于电影,再后来,又为广播、电视所广泛借用。

导演“Regin”这个法语单词原是管理、特别是收入管理的意思,18世纪以后引入德语,是演技指挥者(Spiel-leitung)的意思。

导演艺术家(Regisseur)是演出的指挥者,舞台的指导者。

尽管戏剧的历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已产生了酒神祭祖的悲剧和喜剧以及森林之神剧,在文艺复兴时代,近代剧开始萌芽,出现了以英国莎士比亚为首的卓越的戏剧家,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经典作品。

但是,导演并不是和戏剧同时诞生的。

在戏剧的漫长历史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没有真正导演的存在。

演技指挥者的工作主要是安排演员的登场、小道具,处理舞台内的杂音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现在属于舞台监督的管理事项。

直到19世纪末,舞台表演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终于发现,在戏剧这样一种综合的、需要很多人合作的艺术门类中,必须有一个人来统一指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于是导演便应运而生。

戏剧史上一般公认的第一位导演是德国的梅宁根公爵。

在导演诞生之前,组织演出的工作通常由剧作家、富有经验的主要演员或剧院经理来担任。

就象乐队指挥的产生说明指挥的重要一样,导演的产生也说明导演的重要。

它一产生就迅速代替了由编剧和演员占据了一个多世纪的盟主地位。

导演的出现为戏剧艺术迎来一个新纪元,从此以后,导演就成为戏剧诸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剧场里最高艺术权力的执掌者。

当电影出现后,首先要借鉴与其相近的姊妹艺术。

于是,戏剧的诸多元素都被借鉴到电影中来,其中就包括戏剧导演。

而且,与戏剧略有不同的是,在电影制作中,导演的地位要高于戏剧中的导演,导演逐渐成为电影艺术的核心。

以至于后来在艺术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

戏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

再后来,广播电视艺术沿袭了电影艺术的这一传统,使得导演艺术成为戏剧、影视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门类。

(二)“导演”的名称何时进入中国

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上,第一代导演及著名电影事业家陆洁首次将英文Direction翻译成“导演”一词。

1921年12月,陆洁和顾肯夫、张光宇合编了《影剧杂志》,这是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

陆洁分工负责翻译和编务,他为读者翻译和介绍了不少有关外国电影的知识,首创和统一了一批电影专门名词和术语,如“导演”、“明星”、“电影本事”等。

后在大中华公司出品、由他编剧,顾肯夫、陈寿荫导演的影片《人心》的片头上,首次打上“导演”这个称谓。

二、电影导演职能的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环境、国家地区、工业体制及技术水平等条件下,导演的权限、职责和作用有很大的差异。

特定时期的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水平,制作环境(制片厂制度、国有电影体制或独立制作)的不同,也是制约导演独立创作的因素。

纵观百年电影发展演变的历史,导演地位的演变,大致可分成三个时期:

电影初创期、经典好莱坞时期和“作者论”电影时期。

(一)电影初创期

在电影的初创年代,电影作为一种工业还仅仅是雏形,分工并不明细。

导演是电影制作中主宰一切的权威,完全控制着一部电影的制作。

他们不仅负责筹集资金、聘用演员、参与编写剧本、指导拍摄及后期的剪辑,并且还要花费许多时间在制作以外的发行放映工作上。

为了争得最大限度的创作自由,导演常会亲自创办电影公司拍自己的电影。

由于导演能够全面控制影片的制作,因此创作出了富于个性风格的电影杰作。

1、乔治•梅里爱

电影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导演。

奠定了在摄影棚里制造银幕梦幻的好莱坞传统,开创了剧情电影,而且系统地把原来属于戏剧的导演、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和布景等通通搬到电影中来。

局限性:

没有发现真正属于电影导演的电影艺术独有的创作方法(即蒙太奇),仍是以戏剧导演的思维拍电影。

他的影片被称作“银幕戏剧”。

2、法国的卢米埃尔的摄影师们、英国的布赖顿学派、美国的埃德温•鲍特等人

率先发明了移动摄影、特写及交叉剪辑等属于电影的技巧和手法。

3、大卫•格里菲斯

这一时期对电影艺术贡献最大的艺术家,他使戏剧导演和电影导演的工作第一次有了明显的区别。

格里菲斯将前辈导演对电影语言的零散发明融会贯通,使电影语言实现了质的飞跃。

他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蒙太奇技术,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结构电影时空基本单位的原则。

这时,导演的任务不仅是指导演员的表演,更重要的是指导摄影师,电影导演和戏剧导演的最大区别在于,电影导演有时“指挥摄影机甚至比指导演员更重要”。

通过镜头的移动、景别的变化、演员被摄主体的运动,从而变换时间和空间,并通过分镜头拍摄和后期镜头的剪辑,最后才能产生完整的艺术作品。

4、苏联的蒙太奇学派

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维尔托夫等人,在格里菲斯的基础上,把蒙太奇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开创了苏联蒙太奇学派。

电影导演艺术由此成为一种以蒙太奇为基础的独立艺术。

(二)经典好莱坞时期

1、制片厂制度

随着电影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制片厂制度在好莱坞建立起来。

制片厂制度的主要内容:

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制片人专权和明星制。

2、制片厂制度造成的后果

电影制作的一切都要服从于金融巨头的利益,对于尖锐的社会问题的电影题材或者突出的导演个性风格都一概被无情地扼杀。

作为电影公司财政利益的保护人,大权在握的制片人剥夺了许多过去属于导演的权力。

制片人有权雇佣和监督编剧、演员、剪辑师和导演的工作,导演的作用则被大肆降低。

大部分导演不能控制整部影片,导演的职责只是把制片人钦定的剧本按照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成规分好镜头,然后严格地按照剧本拍摄成胶片。

大部分导演没有剪辑权。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创作成为生产流水线上的标准化生产。

许多电影史上的天才导演,比如奥逊·威尔斯和斯特劳亨,都有过电影作品惨遭阉割的命运。

正如一位好莱坞制片人所说:

“一部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与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轿车没有任何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好莱坞导演没有个人风格,而呈现出“集体风格”或曰“零度风格”。

法国电影大师雷纳•克莱尔说:

“好莱坞20年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像格里菲斯、卓别林那样的新人才,只有傻子才会相信这是偶然的现象。

美国影片上虽然还有编剧和导演的名字,但他们已成了一种应景的点缀品,除了个别的例外,他们的签名简直像纸币一样,成了一种例行的公事。

类型片和明星制是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两大法宝。

类型片使好莱坞电影制作有了统一的生产标准,明星制则使明星成为观众最熟知的电影商标。

人们往往把一部电影的成功归功于演员,习惯于用明星或者制片厂的名称来指认一部影片,而导演则经常被遗忘。

人们会说这是一部米高梅电影或嘉宝电影,而不会说这是一部约翰•福特的电影或者霍华德·霍克斯的电影。

(三)“作者论”电影时期

1、“作者论”诞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写实主义电影及各国民族电影的兴起,电影导演的作用和地位发生了变化。

从好莱坞之外的欧洲导演开始,导演又开始承担起电影从剧本到银幕的大部分责任。

他们努力探索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大胆突破电影的传统规范,力求表现出丰富多样的主题。

他们的影片表现出一种鲜明的个人风格。

这股潮流伴随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及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冲击着旧好莱坞的电影体制。

一个导演中心制的时期到来了。

这一时期,导演被认为是具有独立创作能力的作者。

2、“作者论”的历史渊源

“作者电影”这一概念是由法国“新浪潮”导演特吕弗命名的。

但实践与倡导却有着更深的历史渊源。

早在1943年,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便指出:

“电影的价值来自于作者,信赖导演比信赖主演可靠得多。

”可以说,是巴赞第一次将电影的作者确认为导演。

他认为电影技术史发展出一种由导演掌控的电影书写方式。

1948年,法国导演阿斯德吕克提出:

“摄影机是自来水笔”,主张电影摄影机的执掌者应当象执笔的作者那样自由地书写。

1951年《电影手册》创刊号的主题便是“导演即作者”。

之后,鲍德•威尔在《作者策略》一文中又提出电影导演“用光写作”的概念,电影创作被类比为一种写作行为,而导演则成为天然的作者。

1952年,《文本》杂志创刊,该刊以伯格曼、费里尼等欧洲电影大师的创作为实例,明确提出了“导演中心论”。

1964年,特吕弗通过对好莱坞经典导演希区科克的访问和研究,在《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一文中,首次正面提出并倡导“电影作者论”。

之后,安德鲁•萨列斯又把“作者论”引进美国,直接影响了“新好莱坞”的诞生。

3、“作者论”的内容

“作者论”的核心内容是确立导演在电影创作中的绝对中心地位。

它认为导演是电影艺术创作的灵魂,应掌控着一部影片从选材、拍摄到剪辑制作完成的全过程。

为此,一个真正的电影作者,首先应当编导合一,自己撰写剧本,使导演的个性特征和个人风格充分体现在电影中,成为真正的书写者,而避免沦为编剧的剧本诠释者或故事的“插图作者”。

其次,制片人也是实现导演实现自我意图的障碍。

因此,“作者电影”的理想状态是编、导和制片三者合一。

“电影作者论”通过编导合一的主张,赋予了导演掌控影片视听风格的权威地位,同时将原属于文学批评范畴的作者、主题和风格等概念引入电影创作与理论,使作家作品论这个文学研究的经典方式进入电影批评。

这样,可以通过研究一位导演的生平际遇、艺术修养与知识构成,分析他所偏爱的题材与主题,来阐释一部影片,也可以把一部影片放置在这位导演的作品系列之中予以考察,研究它在导演作品序列中形成的互文关系。

4、“结构作者论”

“新浪潮”电影之后,英国电影符号学家、先锋电影导演彼得•沃伦又将结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电影作者论”,提出了“结构作者论”。

彼得•沃伦认为,一个导演一生只拍摄“一部影片”。

一个批评者的工作是去发现它。

他所说的“一部影片”意在强调任何一位导演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必然存在某种稳定不变的深层结构,这位导演的不同作品仅仅是这种深层结构的变奏形式。

批评者的工作在于剥离影片表层系统的包装,发现或还原这一“深层结构”。

沃伦同时指出,导演生存的时代、他所置身或参与的历史、他的个人生活遭遇,共同构成了那一文化的深层结构,并一直影响与制约着其可能的呈现方式。

5、“作者论”的影响

“作者论”之后,现代导演再度成为电影创作中最重要的的核心力量。

电影艺术变成了导演的艺术,编剧、演员、摄影师、剪辑师和录音师都在导演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即使在好莱坞那样一个制约导演个人风格的体制下,导演依旧是电影中唯一处于支配地位的权威。

如今,已经不再有人置疑导演在电影中的绝对权威。

随着电影艺术的日臻成熟,导演就象一位画家和作曲家一样,成为一位独立的创作者,将自己的个性融于电影之中。

二、影视导演的风格

1、影视导演风格的构成

导演的风格也就是艺术家的个体风格,是指导演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导演风格的形成是一个导演成熟的标志。

每一位成熟的导演都会表现出鲜明的风格特征。

这是由于,每个导演所受的艺术教育、文化素养不同,生活经历、时代环境不同,个人秉性、性格气质不同,因此电影观念也就不同,同时,又由于艺术理念和电影形式的追求不同,所受电影教育和熏陶不同,艺术上的追求和探索的取向也自然不同,在处理题材、选择样式以及电影语言运用方面也必有其不同的特征。

这一切在导演的艺术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并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和主观的努力,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大卫·波德维尔则把风格看作是一种形式系统,是由电影的各种技术元素交互作用创造的。

所以,风格指的就是电影组织技术的形式系统。

任何一部电影都需要通过不同的电影技巧来制造风格的印象。

风格是用来描写个别的或群体的电影工作者使用电影技巧的特征。

身为观众,感受得到电影风格的效果,却很少注意到风格本身。

如果要了解风格如何促成这些效果的。

就必须比平时更谨慎地去听去看。

2、从系统论看导演风格的层次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个人风格是由几个子系统构成的自控风格系统。

“每一层次的风格对于个人风格来说,都是共性,因为时代、民族、阶级都作用于许多艺术家,但是这些‘共性’透过个性的‘三棱镜’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态,因此,个人风格是艺术共性与创作个性的辨证统一。

同时,个人风格本身又是一个自控系统,由反映对象,反映手段、反映主体与接受主体这四个子系统构成,它们相互调节、终于达到稳态,于是形成鲜明的风格”。

“个人风格是大风格系统的一个层次,它受时代风格、民族风格、阶级风格的影响,又以自己的独特色彩给以上各层次风格发出反馈信息,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构成一个自控大风格系统。

个人风格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的自控系统,由反映对象、反映手段、反映主体与接受主体等子系统构成。

其中,反映主体是几个子风格系统中作用最大的,反映主体指艺术家本人的思想与艺术素质,是一个多因子的复杂系统,由非艺术分支和艺术分支构成。

非艺术分支包括艺术家的世界观、哲学观、社会观、人生观、文化观以至观察角度等的特点。

它决定了个人风格内涵的高低。

艺术分支包括美学观、电影艺术观、专业艺术修养、兄弟艺术影响、创作个性、气质、艺术合作等层次。

反映主体的核心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它对导演风格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所谓创作个性,一是指导演对反映对象与反映手段的独特感受,即特别喜欢某些反映对象与反映手段,对此很敏感,善于领会其中魅力。

二是指导演对自己喜爱的反映对象与反映手段具有独特的表现能力。

不过,创作个性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非在风格形成过程中“决定一切”。

它只是反映主体中的一个构成元素,它还要与反映对象和反映手段中的一些其它元素相互作用才能形成鲜明风格。

接受主体(观众)对导演风格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影是一种商品,必须通过商业放映、票房回收才能继续再生产。

一种艺术风格如适应观众的审美要求,便受到促进作用而加速发展,反之,则票房价值低亏本,不能形成良性的生产循环。

电影作品(影片)的风格处于大风格系统的底层,从时代风格往下各风格层次的各种特征都最后“沉积”在作品风格这一底层里,通过作品风格而集中体现出来。

也就是说,导演的风格最终是通过影片风格呈现出来的。

电影是一种特殊的集体创作,导演作为艺术创作的中心,其个人风格在集体创作中起到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

所以,影片的风格既是集体的风格也是导演的个人风格。

3、导演风格的稳定与可变

自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反映对象、反映手段、反映主体及接受主体)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中,经过彼此的抵触、抑制、补充和加而逐渐形成协调的整体,达到稳态结构,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子系统包括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起先并不协调,经过不断的矛盾和调整,最后才达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自控风格系统达到稳定状态之后,某些风格特征便以确定的方式长期反复出现,给观众与评论家留下深刻印象,以至于观众一看到这些风格特征,便会推测出这是那个导演的作品。

导演个人风格的形成乃至于稳定,有多种途径。

一是从模仿他人的风格开始,逐渐溶入自己的独创性因素,最终形成个人风格。

事实上,几乎每个导演在创造个人风格时都曾首先向他人学习。

二是有些导演最初并没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条件与艺术气质,无意中落入另一种与自己风格截然不同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与抵触,及时转到另一环境,追求另一种与自己同向的风格,长久坚持,终于形成一种自己的艺术风格。

比如吴天明导演。

先是导演了《生活的颤音》、《亲缘》等与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积累相距甚远的作品,因此,难以形成个人风格。

一直到拍摄《没有航标的河流》,他才确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通过有意识地选择《人生》、《老井》等合适题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还有一些导演,他们没有走过很大的弯路,很早就发现自己的风格倾向,后来就一直走下去,不断深入,形成非常鲜明的独特风格。

通常情况下,导演风格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因此,让•雷诺阿说:

一个导演一生中只拍一部电影。

便是说一个导演风格形成后的稳定性。

不过,个人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随着导演的经历、思想感情以及艺术影响的变迁,其风格也会有变化和发展。

导演可可能重新调整自己的风格系统,使自己风格中某些要素发生相应变化,经过彼此抵触与适应,破坏旧稳定状态,达到新稳定状态,最后导致个人风格的变化。

比如,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等早期电影都有注重造型、色彩和荒诞的后现代风格,他出国讲学归来后,电影观念发生了变化,从《站直喽,别趴下》开始,一直到后来的《背靠背,脸对脸》、《埋伏》、《谁说我不在乎》和《求求你,表扬我》等片,电影风格趋于平实。

因此,导演的风格是在一系列影片中形成和发展着的,个人风格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有机统一。

尤其是随着现代电影艺术风格多样化进程的加快,导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