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71748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ocx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早春呈①水部张十八员外⑦

【唐】韩愈

  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④一年春好处,绝胜⑤烟柳满皇都⑥。

注释

  ①呈:

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

东都洛阳城“定鼎门大街”,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七天”之一,道路十分宽阔,路边杨柳扶疏,间植桃、李、石榴,中间为三条道,居中为“御道”,两侧有水渠和平民道。

“天街”对应天上的“天街”星座。

  ③酥(sū):

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

正是。

  ⑤绝胜:

远远超过

  ⑥皇都:

洛阳城(唐朝东都),神都。

[2]

  ⑦水部张十八员外:

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

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译文

定鼎门大街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远胜过绿柳布满京城的春末。

作品鉴赏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

造句清新优美。

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

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

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两句意思是说:

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

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⑴酬:

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乐天:

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

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

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

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⑶二十三年:

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

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置:

放置。

弃置:

抛弃,搁置。

⑷怀旧:

怀念故友。

吟:

吟唱。

闻笛赋:

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

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

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

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

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翻似:

倒好像。

翻:

副词,反而。

烂柯人:

指晋人王质。

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

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⑹侧畔:

旁边。

⑺长(zhǎng)精神:

振作精神。

长:

增长,振作。

译文

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

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

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

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时。

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

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低,新人辈出,却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

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赤壁

杜牧(唐)

折戟jǐ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1.此诗又见李商隐集。

赤壁:

今湖北浦圻县西北赤壁山,在长江南岸,即三国时赤壁大战之地。

2.不与:

若不与。

3.铜雀:

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建造铜雀台,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水经注?

浊济水篇》:

“邺西三台,中曰铜雀台,高十丈,有层百一间。

”二乔:

《三国志?

吴书?

周瑜传》:

“乔公两女,皆国色也。

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

”裴注引《江表传》曰:

“策从容戏瑜曰:

‘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

【译文】

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

三国大局不定,想必曹操两年后在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孙策夫人)和小乔(周瑜夫人)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

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

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

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

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2,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3,蜡炬4成灰泪始干5。

晓镜6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7此去无多路,青鸟8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

唐代以来,有的诗人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表明作品的题目,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无题“诗意指隐晦,一般难以准确解释。

2.《颜氏家训》:

"别易会难"。

3.丝方尽:

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

《乐府诗集·西曲歌·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

4.蜡炬:

蜡烛。

蜡烛燃烧时淌下的蜡油称烛泪。

5.泪始干:

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6.晓镜:

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

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7.蓬山:

蓬莱山,传说中的蓬莱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列子·汤问》:

"渤海之东有五山,五曰蓬莱。

"

8.青鸟:

传说中西王母的神鸟。

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这里指传递信息的人。

《汉武故事》:

"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

东方朔曰:

'此西王母欲来。

'有顷,王母至,三青鸟侠侍王母旁。

"

翻译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赏析

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

“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

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

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

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思情。

 

相见欢

  (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注释

1.选自《南唐二主词校订》。

2.李煜,(937~978),字重光,五代南唐国主,史称李后主,975年亡国降宋,后被毒死。

3.相见欢又名“乌夜啼”,词牌名。

4.锁清秋:

深院被秋色所笼罩。

5.离愁:

指去国之愁。

译文

  默默无言,独自一人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明亮的月亮如同钩子一样。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怎么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那忧愁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滋味。

【作者简介】

李煜yù(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

南唐中主第六子。

南唐后主。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赏析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

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

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

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

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