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71005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册一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包括:

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年月日和认识小数.图形与几何包括:

观察物体、周长.除此之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观察物体”设计了两个课时;从更多的不同位置观察一个或两个物体;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推理、模拟、观察、验证;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以此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综合与实践”设计了“校园中的测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工具和方法在开展测量活动;经历活动全过程;积累实际活动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整理与复习”、“总复习”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编排重新设计;具体设计思路请见整套教材的修订方案.

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标准》明确指出:

“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册教材特别注重运用画直观图的策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理清数量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通过画图方式呈现、筛选有用信息;进而寻求问题解决的策略;在观察、解释和比较中体会“化繁为简”的过程;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册教材在前几册教科书已有渗透和铺垫的基础上;力求突破以往的呈现形式;结合生活或具体情境;不仅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即:

“从哪里来”;还在试一试和练习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算式寻找生活中的原型的活动;即:

“到哪里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每个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理解其意义;增强应用意识.

2.借助最熟悉的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探索计算方法.

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根据十进制的位值原则;把十进分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成不带分母的形式;就是小数.相比分数;小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更加广泛;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到过一些小数.因此教材安排先学习小数;再学习分数.

“元、角、分”是小数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的现实模型;学生生活中有接触;并不陌生.因此教材主要利用元、角、分与小数之间的关系;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并结合购物情境来应用小数.

无论是“认识小数”还是“小数简单的计算”;大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借助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来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表示单价的小数的实际含义;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为什么数位对齐的道理.

为丰富对小数的认识;教材还借助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十进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小数.教材选择“能通过吗”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在理解用小数表示的“栏杆和汽车”高度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教学时需要注意;本单元只是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关键的问题是把1角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1角=()元;把1分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1分米=()米.一旦突破了这个难点;其他问题就容易了.例如;由1元=10角;1角=0.1元;就可以推知10个0.1元等于1元等.但是;在这里不用介绍“一位、两位小数”这样的概念;也不用抽象出“10个0.1是1”这样的结论.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体会即可.

整套教材在注重科学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关注了教材的潜在功能;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学本;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教材;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沿着有序的知识链条;在读教材、学知识、促能力的过程中;逐步的学会学习;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

P2--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

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4×8=7×6=36-17=80-43=

9×3=8×5=37-15=8+15=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

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

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

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

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

3×4+6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

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

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解法二:

6+3×4(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答:

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

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20-12=8(元)答:

应找回8元.

b.20-3×4(PS: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答:

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4、认识:

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

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

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六、总结强调:

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3×4+6解法二:

6+3×4(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答:

该付18元.

教学反思:

——————————————————————————————————————————

——————————————————————————————————————————

——————————————————————————————————————————

 

买文具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法:

引导发现

学法:

探究学习

教学课时:

2

教具准备:

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

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

笑笑:

18÷3+4每本算数本现价比原价便宜:

3-10÷2

=6+4=3-2

=10(元)答:

(略)=1(元)答:

(略)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小组讨论:

3-10÷5表示上意思.

算式“3-10÷5”中的“10”表示5本算术本10元;“10÷5”表示1本算术本多少元.所以“3-10÷5”表示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因此计算“3-10÷5”的时候;应先算10÷5=2;再算3-2=1;用脱式计算式

(3)引导学生发现:

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

买1本算术本和1本英文本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

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6“试一试”.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2.P6“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四、总结

五、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

——————————————————————————————————————————

——————————————————————————————————————————

过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小括号的产生过程;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通过“过河“的情境;发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在做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时候先看运算顺序在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具学具:

教具:

课件和实物展示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

难点:

探索小括号的运用过程;能利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时:

2

教法:

指导练习

学法:

练习交流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口算

6×9=30+15=42÷6=

2、脱式计算

7×2+3046-6×463÷9+7

  二、解决新知

  1.合作探究数学问题.小组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自行编写完整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例如:

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2.展示思维;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年级*班;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准备坐船过河;每条船限乘客9人;他们至少需要几条船?

  思维:

总人数----限乘客人数----需要多少条船

  分步计算:

  29+25=54(人)

  54÷9=6(人)

  综合算式:

29+25÷9

  思考:

这样列式就要依照我们学习的混合运算方法来计算;计算的结果却与我们的分步计算结果不一样.

  你有怎样的办法呢?

这里我们需要先计算加法.

  引入:

“()”----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再计算除法.

  看看这样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呢?

学生独立完成;感受这样的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

  (29+25)÷9

  =54÷9

  =6(条)

  答:

至少需要6条船.

  一句话:

有小括号真好!

  理论;记忆理解: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分段理解;记忆)

  三、体验知识;形成模块

  完成P9中的“连一连”第2题.

  5×(36-29)(83-35)÷694-(25+19)

  完成之后;再次体验: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注意:

做完括昊里的运算之后;不再要括号.

  四、课堂小节

  1.知道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

  2.完整把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阅读记忆: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3.数学符号要正确书写.

  五、作业设计

  1.记忆:

在混合运算中;有乘除;有加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2.完成试一试、练一练.

板书设计:

过河(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预算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法一:

29+25=54(人)

有小括号54÷9=6(条)

先算小括号里;法二:

(29+25)÷9

再算小括号外

教学反思:

——————————————————————————————————————————

——————————————————————————————————————————

——————————————————————————————————————————

练习一

教学内容:

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先

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

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画的是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

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

(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

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明确: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第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先计算;后涂色.

4、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5、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

 12÷6=2(元)   解法二:

 3×6=18(元)   解法三:

 12÷3=4(瓶)

          3>2                     18>12                   6>4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答:

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瓶便宜多少元?

      

3-12÷6

                          =3-3

                          =1(元)     答:

每瓶便宜1元.

6、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2)提问:

为什么要用小括号?

不用行吗?

a.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指导提问:

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

8、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

“24点”;游戏前说清游戏规则;先演示;然后分小组进行游戏.

三、总结:

第一单元所学的混合运算内容;一定要记清运算顺序.

二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立体形状.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别人同样的立体图形.

看一看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2、能力目标: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情感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小黑板、课件、小正方体.

教法:

引导法.

学法:

观察法、操作法、自学法、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自学目标:

(小黑板出示)

 在观察、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二)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3、学生同桌间游戏;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4、学生交流.

(三)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示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 学习检测:

课件出示.(教师自编图完成下面各题)

1、搭一搭;看一看.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搭一搭;连一连.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的图形有()个;分别是().

3、搭一搭;填一填.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⑶、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

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

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四、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针对学习检测情况进行精讲.

五、学生全课总结;拓展升华

说一说:

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练习:

教材第15页的练习题.

七、作业布置:

1、搭建组合图形;并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

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2、完成p14页“练一练”4道题目.

八、板书设计:

搭一搭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反思:

——————————————————————————————————————————

——————————————————————————————————————————

——————————————————————————————————————————

看一看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到: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情感目标: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

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法:

引导复习法.

学法:

自主学习、练习法.

教学准备:

水杯、牙膏盒、每人至少准备两个小正方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好不好?

二、出示自学目标: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叫人说说课本p15页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四、出示自学自导:

(8分钟)

1、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法并拼搭.

2、教师发出指令:

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教师发出指令:

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4、教师发出指令:

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5、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五、反馈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学生分小组相互指令做拼搭游戏.

六、精讲: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七、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拓展延伸:

观察家里的物体;比如冰箱;电视机等;观察后画出正面、上面、侧面的平面图形.

九、作业布置:

练一练1234题.

教学反思:

——————————————————————————————————————————

——————————————————————————————————————————

——————————————————————————————————————————

三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家、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捐书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3、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

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

教具:

小黑板、小奖品、算式卡片、商品卡片、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切入:

我们小学生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

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统计图;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