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9658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7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制作导线

B.用生铁制作炊具

C.用酒精作燃料

D.用液氮冷冻食品

A.AB.BC.CD.D

3.下列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中,青少年缺少会引起佝偻病的是

A.锌B.铁C.钙D.钠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

5.下列废弃物品可以投放到如图所示垃圾桶的是

A.废电池

B.废弃的口罩

C.矿泉水瓶

D.苹果皮

 

A.AB.BC.CD.D

6.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收集少量试管1气体移近酒精灯可发出尖锐爆鸣声

B.试管2连接的电池正极一端

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

1

D.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7.粽子是端午节的一道传统美食。

在包粽子时常常会加入少量的“碱水”,其主要成分是纯碱。

纯碱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NaOHB.Ca(OH)2C.Na2CO3D.NaHCO3

8.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固体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药品

D.读取液体体积

 

A.AB.BC.CD.D

9.“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取少量“雪碧”滴入石蕊试液中,溶液的颜色是

A.紫色B.红色C.蓝色D.无色

10.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是

A.NaOHB.CaOC.CO2D.Zn

11.如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A.在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111gNaOH,固体全溶且恰好饱和

B.取20℃时NaOH的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少量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将80℃时NaOH和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是Ca(OH)2

D.取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少量CaO,恢复至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2.实验小组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一个密闭容器中内分别盛放足量的红磷和足量的白磷,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的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先点燃红磷,氧气浓度变化如曲线ab,等红磷熄灭后点燃白磷,氧气浓度变化如曲线bc。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B.氧气浓度为5.1%时容器中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能力大于白磷

D.该实验说明燃磷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填空题

13.用炉灶清洁剂(主要成分NaOH)清洗炉灶时,应戴上橡胶手套,这是由于NaOH具有_____性。

14.3世纪时,中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所著的《博物志》一书记载了在烧白石(CaCO3)作白灰(CaO)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气体;1766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成功地收集到了这种气体,还证明了它和动物呼出的、木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相同。

这种气体是___(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15.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合成了单原子铂催化剂,率先提出“单原子催化”概念。

单原子催化剂可用于合成燃料甲醇(CH3OH),以下是此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上述变化过程中属于氧化物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此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16.钨丝灯管中的钨(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反应原理如下:

(其中“

”表示反应的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在1400℃条件下灯管内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

C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

DWI4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17.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如图实验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实验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18.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都需要水,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

传闻1:

自来水中有余氯,不能饮用

自来水从自来水厂到用户家可能需要经过几十公里的管道,为了保证水质,必须在水里加入一些消毒剂以防止细菌滋生。

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Cl2),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ClO2)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余氯标准推算,如果氯全部来自于饮用水,则自来水中氯的允许含量为5mg/L.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

为维持消毒效果,国家规定管网末端自来水中余氯下限为0.05mg/L。

传闻2:

煮过很多次的水有毒

有研究对多次煮沸水中亚硝酸盐情况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

表1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mg/L)

水样类型

亚硝酸盐含量

一次沸水

0.0008

二次沸水

0.0020

三次沸水

0.0028

人体长时间摄入超标的亚硝酸盐,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

但是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看到,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

从饮用水健康的角度来看,相比对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忧虑,我们更应该注意如果不将水煮开,或者密封、储存方法不当,饮用水中可能存在细菌污染的隐患。

传闻3:

常喝“富氧水”能够抗衰老

富氧水原是医学界为了研究生物细胞厌氧性和好氧性的研究用水,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

对于富氧水对健康的影响,学术界存在争议。

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

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

人们在“喝氧”的问题上应采取慎重态度,勿作非明智的选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水质,可用的自来水消毒剂包括________。

(2)判断传闻1真假,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

(3)依据文中数据,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

(4)传闻3的资料中,反映出的氧气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如果自来水中含氯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

B因为多次煮沸的水含有亚硝酸盐,所以有毒而不能饮用

C“富氧水”中富含氧气,适合多喝。

四、流程题

19.MnCO3用作涂料和清漆的颜料。

MnCO3不溶于水,100℃时开始分解。

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为原料制备高纯MnCO3的流程如下:

(1)反应塔1中的反应为:

,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______。

(2)烘干塔中需选择“低温”干燥的原因是__________。

20.五氧化二钒(V2O5)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实验室制取V2O5的流程如图1: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2)图2表示反应①的沉钒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为使生成沉淀的效率较高,反应①适合的时间是_____小时。

(3)反应②“

”中在制备182gV2O5的同时生成NH3的质量为________g。

五、实验题

21.某化学小组欲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克。

实验过程如图(部分操作隐去):

(1)在量取液体时应选用的量筒的量程为______(填写正确选项的序号)。

A10mL

B20mL

C50mL

D100mL

(2)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同上)。

A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

B取下部分氯化钠固体

C减小游码

D增大游码

(3)若要加速氯化钠的溶解可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

22.某中学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如图。

(老师还为同学们提供了小烧杯、镊子、酒精灯、火柴、小木条和充足的药品)

(1)连接好装置,用橡胶塞塞紧T形玻璃管的a端,b端插入装有适量水的小烧杯中,打开活塞,______(补全操作),若小烧杯中产生气泡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若用此装置完成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写出反应方程式);从甲乙两个装置中选择____作为收集装置。

(3)如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应采取的操作和预期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

23.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有催化作用。

小云同学为比较二者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下图1实验。

实验开始后,小云将68g5%的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推入锥形瓶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并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定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1)图1A装置中添加了10g、10%的CuSO4溶液,其中溶质CuSO4的质量为______g。

(2)由图2可知:

常温下,______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小美认为小云设计的实验方案还不够科学严谨,其理由是______(写一点即可)。

六、科学探究题

24.绿矾(FeSO4•7H2O),在医药、净水、化肥、农药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小组的同学在用绿矾配制FeSO4溶液时发现,溶液颜色会由绿变黄,于是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ⅰ.FeSO4溶液如果长时间显露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反应转换成Fe2(SO4)3,色泽由最初的浅绿色或淡绿色转变成黄色。

反应生成的Fe2(SO4)3遇KSCN溶液会变红。

ⅱ.保存FeSO4溶液时要加入稀硫酸和铁钉,置于阴凉处。

(提出猜想)

影响FeSO4溶液与氧气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温度、浓度、溶液酸碱性、是否有铁钉等。

(进行实验)

编号

实验

0min

30min

2h

溶液为浅绿色

溶液略显黄色

溶液黄色略有加深

溶液为浅绿色

溶液明显变黄

溶液黄色明显加深

溶液立即变黄

溶液为浅绿色

溶液明显变黄,振荡后无变化

溶液黄色明显加深,振荡后无变化

溶液为浅绿色

溶液为浅绿色

溶液为浅绿色;滴加

KSCN溶液后,

略显红色

溶液为浅绿色

溶液为浅绿色

溶液为浅绿色;滴加

KSCN溶液后,略显红色,振荡后溶液变为浅绿色

(解释与结论)

(1)FeSO4溶液为浅绿色或淡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可见这两种盐溶液的颜色差异与____元素有关。

(2)实验①中实验温度T=___℃

(3)通过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欲得出“稀硫酸和铁钉共同存在下才能有效防止FeSO4溶液变质”的结论,需要对比_______(填写实验编号)。

(5)实验⑤中,FeSO4溶液变质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其他条件相同,溶液酸性增强,FeSO4溶液变质加快

B其他条件相同,FeSO4溶液浓度越大,变质越快

C实验⑥中,滴加KSCN溶液后,略显红色,振荡后溶液变为浅绿色,可能是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C

【详解】

A、用铜制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用生铁制作炊具,是因为生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用酒精作燃料,是因为酒精能够燃烧放热,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用液氮冷冻食品,利用液氮气化吸热降温,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

C。

3.C

【详解】

钙能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故选C。

4.D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

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

故选D.

5.C

【详解】

据图可知此垃圾桶可以投放可回收垃圾;矿泉水瓶投入可回收垃圾桶;苹果皮投到厨余垃圾桶;废电池和废弃的口罩投入有害垃圾桶中。

故选C。

6.D

【详解】

A、电解水时,生成的体积较大的气体是氢气,不纯的氢气遇到明火会产生爆鸣声,选项正确;

B、电解水时,生成的体积较小的气体是氧气,生成氧气的玻璃管连接电源的正极,即试管2连接的电池正极一端,选项正确;

C、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即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的体积比为2:

1,选项正确;

D、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所以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故选D。

【点睛】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电极记忆为正氧负氢,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关系记忆为氢二氧一。

7.C

【详解】

纯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

Na2CO3。

故选C。

8.B

【详解】

A、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略向下倾斜,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操作正确,A正确;

B、点燃酒精灯时,不得用点燃的酒精灯引燃,以免酒精洒出引发火灾,应用火柴点燃,B错误;

C、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悬于烧杯上方,并且未与烧杯接触,C正确;

D、读取量筒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切,读取数据准确,D正确。

故选:

B。

9.B

【详解】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取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故选B。

10.C

【详解】

A、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和稀盐酸不反应,故选项正确;

D、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

A、2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1g,即100g水中能溶解91g的氢氧化钠固体,若放入111g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故A错误;

B、20℃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B错误;

C、随着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解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高,因此降温时会析出氢氧化钠固体,不会析出氢氧化钙固体,故C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出热量,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气温升高而减小,反应过程中会有氢氧化钙析出,此时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温度恢复至20℃时,析出的氢氧化钙会继续溶于水,且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的反应中消耗了一部分水,水的质量减少,同时生成物是氢氧化钙,导致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减少,所以此时氢氧化钙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12.C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白磷能消耗装置中的氧气,不与氮气反应,氧气浓度为5.1%时容器中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等红磷熄灭后点燃白磷,白磷能在剩余的空气中继续燃烧,说明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能力小于白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最终剩余气体中氧气的浓度为5.1%,说明氧气有剩余,该实验说明燃磷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腐蚀

【详解】

炉灶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NaOH有强腐蚀性,故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

14.CO2

【详解】

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动物呼出、木炭燃烧生成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2。

15.CO1:

2:

1

【分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碳和水在单原子催化剂作用下反应能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

CH3OH。

【详解】

(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属于氧化物的物质的化学式为CO;

(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1。

16.ABC

【详解】

A、W跟I2生成WI4的反应属于“多变一”,是化合反应,故正确;

B、温度达3000℃以上WI4在灯管壁上分解,生成I2,可循环使用,故正确;

C、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故正确;

D、灯管壁上温度低,不会分解,故错误。

故选ABC。

17.烧杯B中溶液有无色变为红色

【详解】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据图可以知道,B与浓氨水共同罩在一个烧杯下,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进入B中,使酚酞变红。

18.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假的,用户家中自来水的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值得上线在实验范围内,煮沸的次数越多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可溶(氧化性)BC

【详解】

(1)最常用的消毒剂就是氯气(Cl2),此外还有氯胺和二氧化氯(ClO2)等,故填:

氯气、氯胺和二氧化氯。

(2)而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厂出厂水中余氯不得高于4mg/L,由于传输损失,管网末端用户处的自来水中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上限,故填:

假的,用户家中自来水的余氯含量远低于允许值得上线。

(3)由表1不同煮沸次数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可知煮沸的次数越多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故填:

煮沸的次数越多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4)富氧水原是通过人为地往纯净水里充入更多的氧气制成的,说明氧气可溶,故填:

可溶。

(5)A、自来水中含氯是为了杀菌消毒,如果量过低,水中细菌就可能超标,正确。

B、即使三次煮沸的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比我国天然矿泉水中亚硝酸盐标准(0.1mg/L)还低不少,故能饮用,B错。

C、有研究认为若水中氧含量过高或常喝富氧水会加速氧化,使人体衰老。

无论是吸氧还是喝氧,对健康人都是弊多利少C错。

故选:

BC。

19.Mn和SMnCO3在100℃开始分解

【详解】

(1)在该反应中,反应前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反应前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反应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2)由于碳酸锰容易分解,故烘干塔中需选择“低温”干燥是为了防止MnCO3高温分解。

20.过滤1.534

【详解】

(1)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把固体和液体分离;

(2)图2表示反应①的沉钒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中信息可知,为使生成沉淀的效率较高,反应①适合的时间是1.5小时,是因为1.5小时沉钒率达到最高;

(3)设生成氨气质量为x,

x=34g。

21.CA搅拌(振荡)

【详解】

(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克,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要准确量取水的体积应选用50mL的量筒;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继续添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3)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速率。

22.用热毛巾热敷广口瓶外壁

甲用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放置在T字形玻璃管ab两端,b处的小木条熄灭了,a处的小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详解】

(1)连接好装置,用橡胶塞塞紧T形玻璃管的a端,b端插入装有适量水的小烧杯中,打开活塞,用热毛巾热敷广口瓶外壁,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逸出玻璃管,在玻璃管口形成气泡,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装置甲;

(3)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具体实验如下:

用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放置在T字形玻璃管ab两端,b处的小木条熄灭了,a处的小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23.1二氧化锰

硫酸铜是溶液,而二氧化锰是固体,两种物质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不一样(10g10%的硫酸铜溶液中有水,会改变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详解】

(1)溶质CuSO4的质量为10g×10%=1g;

(2)由图象可知:

常温下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反应需要时间短,因此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催化效果更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美认为上述实验还不够严密,其理由是二氧化锰是固体,硫酸铜是溶液;两种物质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不一样等。

24.铁20在控制浓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时,FeSO4溶液变黄色与温度有关,40℃比20℃变色快②④⑤⑥2H2OC

【详解】

(1)由题意可知,FeSO4溶液为浅绿色或淡绿色,Fe2(SO4)3溶液为黄色,其中硫酸根离子都相同,不同的是两种溶液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①中硫酸亚铁溶液浓度最高,但是与氧气反应变质的速率并不是很快,而且和实验二对比,其他现象基本相同,故①、②两组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控制变量,浓度改变了,温度应该固定在20℃;

(3)由题意可知,②、③组实验对比,浓度相同,但是温度改变后,反应速率明显提高,所以:

在控制浓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时,FeSO4溶液变黄色与温度有关,40℃比20℃变色快;

(4)分析题意,欲得出“稀硫酸和铁钉共同存在下才能有效防止FeSO4溶液变质”的结论,根据题中给的数据可知其中变量有,温度、浓度、溶液酸碱性、是否有铁钉,根据控制变量法,所以先要控制温度浓度进行对比,在控制酸碱性进行对比,最后控制是否有铁钉;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与个数不会发生改变,可推知为2H2O;

(6)由题意可知,A选项中,其他条件相同,溶液酸性增强,FeSO4溶液变质加快,对比实验②、⑤可知,加入稀硫酸后,变质速率变慢,故A选项错误;

B选项中,其他条件相同,FeSO4溶液浓度越大,变质越快,根据对比实验①、②可知,FeSO4溶液浓度越大,变质越慢,故B选项错误;

C选项实验⑥中,滴加KSCN溶液后,略显红色,振荡后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硫酸亚铁变质成了硫酸铁,振荡后硫酸铁又反应变成硫酸亚铁,故可能发生了反应Fe2(SO4)3+Fe═3FeSO4,故C选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