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408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docx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

解读的思考

 

学院:

美术学院

班级:

20100612

学号:

2010061218

姓名:

贾积贤

 

对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

解读的思考

学习新课程标准,我们就必须要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为完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体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这次课改是在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进行的,是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

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调整了课程结构,更新了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课程培养目标也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进行了调整。

此前,中小学使用的课程标准是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引导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转变,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完善的地方。

如有些学科容量偏多,难度偏大;有些学科具体内容体现循序渐进的梯度不够;相关学科、学段间的衔接有待加强等。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19门学科。

于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也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发生改变。

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总方针与主要内容没有大的变化。

比较旧版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方向更明确、文本更精练、内容更具体,表述更理性。

修订体现了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在美术新课程实施若干年后,对课程标准的重新梳理,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新课改的目的

课标的修订旨在完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标,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呈现出以下特点:

1、进一步突出了德育的时代特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课程之中。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

一是结合学科内容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有机渗透。

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三是进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

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2、进一步体现了能力为重的要求

 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为此,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能力培养。

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

如数学课程把传统的“双基”目标发展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新要求。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

三是理科课程强化了实验要求。

如物理明确列出了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化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8个实验,以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3、进一步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新课标在注重各学科经典基础内容的同时,坚持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及时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就。

如历史增加了“十六大以来的新成就”。

充分反映了科技进步新成果。

如物理增加了与“宇宙探索”“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能源”等有关知识。

一些学科结合学科特点,把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判断。

如化学把“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等有关知识列入了课程内容。

4、进一步科学安排了课程容量和难度

 新课标努力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容量和难度。

在课程容量控制上,大部分学科进一步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学科内容条目。

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从“认识”和“理解”调整为“了解”;有的学科对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内容,以“选学”方式处理,既增加课程弹性,也控制了难度;还有些学科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调整了不同学段的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更好地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5、进一步加强了与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

新课标特别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与高中课程标准形成更好衔接,有利于老师们更为系统地开展教学。

如地理学科,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新课标还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提倡开展野外、校外考察和社会调查,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进入社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

 教育部就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执行向各地提出五点要求强调:

一要加强学习培训工作,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

二要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引导广大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三要积极推进评价考试制度改革。

改进评价方式和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命题,特别要重视对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考查。

四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有机整合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有益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五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切实解决好师资、设施设备配备等条件保障问题,确保课程标准全面落实。

二、新课改的特点

现在的美术课程与以前的课程比较,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发展美术素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现在的美术教材选择了更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并结合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所以,现在的美术课程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现在的课程,每一册的内容都非常的丰富。

除了绘画,还有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的手工制作。

如,彩色纸、挂历纸等的粘贴;废旧材料的利用;橡皮泥、泥巴的、纸等的雕塑……每一课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创作,比如《圆的世界》这一课,就可以用画、粘贴、捏橡皮泥等形式来表现圆形的物体。

教学方式也多种多样,大多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来教学,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

教材中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比如《多彩的拉花》这一课,就是让学生创作出作品装饰自己、装饰教室。

3、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教材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现在的美术课程,改变了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

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话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设计•应用”强调形成创意,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

“欣赏•评述”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述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而不是单一的绘画活动。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

大家都知道,评价很重要,有时候有孩子可能会因为教师或家长、同学的某一次评价改变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从而影响其一生。

所以,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

不同个性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鼓励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比如“你的色彩用的很精彩”“你能把这条鱼画得大一点就更好了” ……

总之,现在的美术课程与以前的大不一样了,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上好美术课,应用好教材,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

二、新课改后美术课堂实践

为了上好一堂为学生切身发展为目标的美术课,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课程性质,突出学科特点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本次修订新增的。

同时标准中增加美术课程四个特性的表述:

“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美术课程的“视觉性”特征作为首要特征,是首次在课标中明确提出。

愉悦性的提法也是本次修订新增的内容。

这些不仅凸显美术学科的价值,而且有效地包容了美术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两方面的特性。

2、搭建清晰的课程目标与内容的递进结构

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明确了美术课程的目标框架:

总目标、分领域目标的框架结构。

课程内容上,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内容结合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以“造型•表现”为例,第一学段强调“尝试”和“体验”;第二学段强调“初步认识”、“激发想象”和“创作愿望”;第三学段强调“运用”、“选择”和“发展构思和创作能力”;第四学段强调“有意图的运用”、“探索不同的方法”和“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等。

3、全面梳理了课程内容,明确评价要点

在课程内容中,改原先“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建议、评价建议”为“目标、学习活动建议、评价要点”的三个条目。

目标更简练清晰,具有层次。

对原先教学活动建议中,一些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了更加概括描述,工具材料的选择范畴更广,表现方式的限定也更少。

对评价要点中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并明确“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的各自的描述的侧重点。

在知识技能方面,文本中更明确指出“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

”“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

”“能说出至少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

”等等具体的量化要点。

4、突出强调课程开设的基本要求与保障

美术课程的开展必须依托资源的配套,现阶段美术课受到重视程度或实际困难的影响,教学基本配置尚未得到有效地保障。

在新课标中,“课程资源建议”上,在以前对学校的资源配置建议的基础上,更在建议的首条就从学生使用的角度进行了更加明确要求:

“在美术学习中,必备的美术学习工具和材料包括绘画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

1~9年级的学生必备画笔、颜料和美术专用纸张。

”这是从课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强调美术课程开设的基本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