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9200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docx

版地理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选修三讲义第4章第2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重点) 

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分类。

结合具体实例,说出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难点)

 

一、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1.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环境污染

(2)对生物的危害。

(3)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4)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2.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1)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2)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二、旅游环境容量

1.定义:

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

2.分类

类型

具体内容

旅游环境状态

旅游极限容量

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饱和

旅游合理容量

又称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高

最佳

3.意义

三、旅游环境保护

1.重要措施: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

2.有力举措: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

3.越来越重要的措施: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

5.要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温馨提示] 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1)旅游者正常的旅游活动,不会造成对旅游吸引物的磨损和破坏。

(  )

(2)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画乱刻造成的。

(  )

(3)旅游环境容量的合理测算是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  )

(4)环境评价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  )

(5)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建设活动是(  )

A.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

B.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

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

D.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

提示:

(1)× 除了少数旅游者题刻、触摸、践踏等对旅游吸引物产生了直接的磨损和破坏外,旅游者的呼吸、汗水、拍照等,也会使旅游吸引物受到破坏。

(2)×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并不都是由于游客乱画乱刻造成的,还有废气(以交通工具产生最多)、废水、废物、噪声、电磁辐射等污染。

(3)√

(4)× 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5)D [在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的星级宾馆,拆掉北京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都会破坏原有的旅游景观。

]

旅游环境开发中的环境问题

材料 山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市,因常现海市蜃楼奇观,故有“人间仙境”之称。

蓬莱旅游资源丰富,系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蓬莱阁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

蓬莱阁下黄海之滨的水城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

可现在你去游览水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池油污、杂物涌动的黑水。

旅游开发过程中,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带来影响。

如果旅游活动超过了旅游环境容量,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降低旅游的质量。

严重污染的三亚海滩  洁净的澳大利亚奥斯汀莫海滩

问题1 (区域认知)蓬莱水域的水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旅游活动中的不合理发展造成的。

问题2 (人地协调观)看看图中严重污染的三亚海滩,想一想我们在旅游活动中应该怎样做?

提示:

在旅游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如:

①将所有废弃物丢入垃圾桶;②不收集、购买旅游珍品;③不要太靠近野生动物,不要随意喂养它们;④不攀木折花、乱刻乱画、随地吐痰等。

问题3 (综合思维)如何理解“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

提示:

这是美国旅行商协会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而提出的一项法规。

要求旅游者在景区不要乱扔杂物,不随意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不攀折花草树木,不捕食野生动物,不要从历史遗迹和自然保护区获得纪念品等,旅游者以高度的责任心自觉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归纳总结]

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包括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对地表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视觉效果的破坏等。

如下表所示:

旅游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环境污染

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

破坏旅游环境,危害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健康

对生物的危害

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

使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

对背景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

设计不周密,论证不全面的旅游开发建设

破坏旅游景观的和谐和旅游区的整体风貌

对视觉效

果的破坏

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

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

旅游开发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破坏社会环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旅游环境问题

成因

危害

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

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

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

对文物古

迹的破坏

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

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

城市问题

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

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等

1.有关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应大力发展

B.发展旅游业必然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

C.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都是由于游客乱画乱刻造成的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不但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本身

D [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发展旅游业也会产生各种废弃物,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平衡。

]

2.下列旅游活动属于对社会秩序扰乱的是(  )

A.旅游者随意践踏、触摸、拍照

B.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过度开发

C.旅游者的捕猎活动和采集贝壳、珊瑚等

D.旅游者的活动占据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D [旅游者的活动占据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了当地的公共设施,扰乱当地的社会环境。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武陵源风景区在推进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曾经也因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过失误。

一方面,在旅游资源开发、配套设施建设中,贪大、贪多、求全的现象较多,如旅行社盲目发展、互争客源,宾馆、游乐设施重复建设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自然风貌也受到人为的影响,受到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黄牌”警告。

材料二 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高74m,宽81m,是中国第一瀑布,也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到过黄果树瀑布的人,无不被它的气势所震撼。

然而,在2001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赫赫有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却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大为扫兴,常年被飞瀑急流冲刷得光秃秃的断崖上,正上演着一幅被游客形容为“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全然没了宣传手册中“远隔五里,即闻瀑声”的豪壮。

(1)材料中的旅游资源属于哪一类型?

具有什么价值?

(2)材料一中武陵源风景区受到“黄牌”警告,材料二中黄果树瀑布让“游客大为扫兴”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两个景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了哪些环境问题?

[解析] 第

(1)题,两地一个是地质地貌景观,一个是山水景观,同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2)题,从材料中即可看出不合理的旅游活动对两地区旅游资源、旅游背景等造成了破坏,导致旅游满意度下降。

第(3)题,结合材料,联系教材中旅游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可找到答案。

[答案]

(1)自然旅游资源。

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2)武陵源风景区:

人为建设过多,破坏了景区的自然风貌(或视觉污染)。

黄果树瀑布:

上游植被遭到大面积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降水量减少,水源枯竭。

(3)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系统破坏;扰乱当地社会秩序;损毁自然景观。

旅游环境保护措施

材料 从2018年5月22日起,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冰川公园景区开始采取限制客流的调节手段保护冰川资源,游客量控制为每天不超1万人。

云南玉龙雪山景区地处滇川藏大三角文化交汇地带,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景区中拥有北半球离赤道最近,被称为“现代冰川博物馆”和“植物王国”的玉龙雪山。

但近年来,游人的大量涌入使该地区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亟需保护。

“冰川保护不是将冰川封闭起来,而是远观亦美丽震撼,素面朝天,还其自然,回归原生态”。

问题1 (综合思维)不允许游客踏上冰川后,你认为如何感受雄伟壮丽的冰川?

提示: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可通过其他多种方式观赏,如把原有的相关旅游设施逐步变为远观冰川的度假区。

问题2 (人地协调观)如何理解“绿色”的旅游六要素?

提示:

在旅游的全过程(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中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问题3 (综合思维)近年来,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水量大减,形成“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你认为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提示:

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管理;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搞好环境评价,确定合理的旅游规模,制定环保规划;加强生态建设,切实保护景区上游的植被;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

[归纳总结]

1.旅游环境保护的策略、措施及实施主体

旅游环保策略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法律法规

健全旅游环境保护法规

立法机关

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

工程建设

建设排污处理设施

政府

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

专家和政府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旅游项目评价

评定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

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

旅游研究者

旅游环保教育

倡导绿色旅游

政府

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

教育专家

2.图解“绿色旅游”的概念

 

4.有关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的正确说法是(  )

A.法律、法规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

B.环境评价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

C.加强生态建设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D.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

D [公众参与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科技进步为旅游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加强环境监测和旅游环境评价,科学地制定环境保护规划,能有效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为防治生态破坏,必须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区。

]

5.下列旅游建设和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某些旅游景点每天限制游客人数

B.拆掉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改建现代化的摩天大楼

C.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陕西窑洞、福建客家围龙屋等民间旅游资源

D.积极开发以欣赏京剧和地方曲艺等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的文化旅游业

B [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拆掉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改建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会破坏其已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寨沟是我国著名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

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

材料二 九寨沟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年年递增。

“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

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

(1)请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做出简要评价。

(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

作为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析] 第

(1)题,旅游资源的质量从资源的非凡性、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等方面评价。

(2)题,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常采取旅游分流管理、收取门票之外的附加费、设置限流设施等措施来控制游客流量。

第(3)题,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

[答案]

(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等级高,特色鲜明,非凡性突出;与周围其他景点距离近,集群状况与地域组合状况好。

(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

(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规划,把旅游活动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预约旅游”、“沟内游,沟外住”;实施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

 

人地协调观——绿色旅游

21世纪,“绿色”被视为一种文明的标志,受到全球人类的崇敬、爱戴和保护,也是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绿色崇拜”氛围下,绿色经济、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绿色GDP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绿色革命风暴”,绿色旅游也在其中。

21世纪的旅游业,“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已成旅游新潮。

绿色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内涵,而绿色旅游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用来指导旅游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

它可以理解为与可持续开发旅游、生态旅游类似的概念,即指在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旅游中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思想。

因此,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

绿色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

对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乐体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体验,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感和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的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无景点旅游逐渐成为人们青睐的一种旅游方式。

所谓无景点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放松休闲、愉悦身心,不以游览景区景点为目的,而是以享受旅途本身为目的,以随性而游、兴尽而返方式进行的一种自助旅游。

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

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无景点旅游的目的不是特定的景区、景点,甚至排斥传统的以卖门票为特征的景区、景点观光方式。

(1)分析无景点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

(2)简述发展无景点旅游的意义。

[解析] 第

(1)题,可从景点旅游的缺点和旅游需求的变化角度分析。

(2)题,无景点旅游,可以纠正景点旅游的某些问题,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新发展。

[答案]

(1)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景点门票价格过高;游客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旅游方式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2)有利于纠正旅游业开发的过度商业化倾向;有利于实现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等。

(教师独具)

北海银滩沙质为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

20世纪90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

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显变成灰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于2002年12月初发布通告,在未来40天内,将全国4A级景区北海银滩公园内33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

据此回答1~2题。

1.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原因是(  )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自然发育过程

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D.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论证

2.公园内33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是因为(  )

①过多人工建筑改变了海水动力状况使沙滩萎缩

②建筑给背景环境造成破坏 ③扰乱当地的社会秩序 ④建筑布局不合理,对旅游区造成严重水污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A 2.D [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海银滩变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干扰作用,所以A正确;B选项是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C选项沙滩上黑色的物质是表层白色石英砂被冲刷掉后,露出的下层含钛铁矿、电气石等黑色矿物,不是污染造成的;D选项北海银滩旅游区的开发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北海银滩素以“滩长平,沙细柔,浪平静”闻名,这与北海银滩长期稳定的海水动力平衡和泥沙运动有关。

防波堤的建设破坏了这种平衡,阻隔了泥沙运动使沙滩萎缩,宾馆、饭店、建筑过于靠近沙滩;其污水渗入海滩,也破坏背景环境,造成视觉污染。

扰乱社会秩序的是过多的旅游者,而不是建筑物。

]

据研究,南岳衡山绝顶的祝融峰景点,总面积477平方千米,一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取15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5平方千米,则祝融峰的极限时点容量为95人次,据此完成3~4题。

3.衡山春节游客爆满,这将产生什么后果(  )

①破坏旅游资源 ②污染水体 ③产生噪音,但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④对设施没有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为此,可建议旅游部门采取的措施是(  )

①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潜在旅游者提供参考信息帮助旅游者避开饱和旅游地 ②扩大旅游景点规模,尽量多地容纳旅游者 ③旅游景点内对旅游者实行空间上的分流 ④限制游览时间,加快游览节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3.A 4.B [第3题,游客爆满,可能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包括基础设施,会产生噪声污染、水体污染等。

第4题,旅游区的规划应以游客获得身心享受和满足为目标,不能限制游览时间和游览节奏,景点也不可能无限制扩大。

]

5.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河流与铁路,明确该地的地理位置,从而根据旅游地理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包含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既有历史遗迹、遗址,也有最新的人工建筑,区域特色鲜明、类型齐全、地域组合良好。

(2)沙漠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是发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的,要从植被的保护、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说明。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答对两点即可)

6.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

在这里可以看到壮观的冰原,深邃的峡湾,珍稀的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鲸等动物,并能了解岛上因纽特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说明格陵兰岛不宜进行大规模旅游开发的理由。

[解析] 应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旅游开发对当地的影响角度分析。

开发条件从气候、旅游接待能力等角度分析。

对当地的影响从对生态和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的干扰等角度分析。

[答案] 地处高纬,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直接威胁珍稀动物的生存;适宜旅游的时间短,旅游设施维护费用高;格陵兰岛的居民少且分散,大多局限于沿海地区的小居民点,旅游接待能力有限;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造成冲击,干扰因纽特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教师独具)

一、教材P58思考

[答案] 1.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还奢谈旅游业是“无烟工业”,认为旅游业不像工业生产那样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

在工业“三废”污染令全世界焦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当然鼓吹大力发展旅游业。

然而不久,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活动不仅产生污染物污染环境,而且还导致了其他的环境问题。

要达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造成负面影响的有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游客等。

例如乡村或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社区风貌、民俗文化被现代城市文化所取代,民俗活动表演化、庸俗化。

又如真实的文物古迹遭受破坏,仿古建筑泛滥。

再如过多的游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过度的旅游地建设,造成旅游地过度城市化和社会风气不健康,拥挤、污染、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增多。

旅游开发不当,占用农田,迁走常住居民,抬升旅游地物价,破坏当地居民的谋生方式,带来当地居民难以接受的生活方式,犯罪率上升等都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教材P59思考

[答案] 1.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对颐和园环境保护所起的作用是通过对游客流量的控制来实现的。

颐和园的旅游吸引物有许多是珍贵的文物,游客的触摸、践踏等都会使文物遭受损耗,控制客流量就控制了这些损耗。

游客过多,废弃物也过多,超过颐和园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污染,控制客流量可以使废弃物控制在处理能力范围内。

控制游客容量,可避免游客过多造成旅游氛围和景观的破坏,可避免发生各种矛盾和不文明行为乃至犯罪行为。

旅游环境容量测算为颐和园的管理、发展和规划提供了基本依据,有助于管理部门因时因地做好管理、监督、疏导工作,有助于制订颐和园旅游发展规划,还有助于采取颐和园客流的时空分流措施。

2.解决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加以考虑。

“开源”即新辟旅游景点,实行分流,除了案例所述,还可以进行季节性客流调节,安排一些旅游淡季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活动,如大型节庆活动、室内活动等,改变游客认为颐和园适游期与不适游期区别明显的观念。

颐和园可以开发夜游项目,以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较多游客。

颐和园还可以与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同调节。

“节流”是指控制游客流量,例如在饱和景点实行分批放客和限时游览,尤其对旅游团队。

在旅游旺季,可实行门票预定,促使游客分流,尤其是人数较多的团队。

三、教材P60思考

[答案] 1.旅游环境保护政策或法规多种多样,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保护规定,国家环境保护以及对文物、森林、湿地等的保护法,国家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旅游开发的规定,国家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中有关旅游环境保护的规定,各级政府对旅游环境保护的政策等。

2.自然保护区是对某些自然生态系统实行保护的区域,这些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环境功能,容易遭受破坏,一旦破坏会造成珍稀物种的灭绝,使大范围的环境遭受负面影响,且难以恢复,所以必须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措施。

文物保护单位是对有价值的文物实行保护,这些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价值,这些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容易遭受破坏,一旦破坏则永远消失,为保护传统文化,必须保护作为文化载体的这些文物。

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对其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观赏、教育等方面的意义。

四、教材P61活动

[答案] 1.环北冰洋地区、海南岛、环地中海地区、彝族山寨旅游开发中出现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2.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地而言无害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通常用游客流量来表示,分为旅游极限容量(最大旅游活动量)和旅游合理容量(最适容量或最佳容量)。

①环北冰洋地区的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而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显然大大超过了旅游极限容量,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和动物的正常生活。

②海南岛由于海滨游客流量超过旅游极限容量,在海滩上过度建造酒店,挤占了椰树林的生存空间,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