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风筝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docx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风筝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风筝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风筝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风筝》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风筝》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
憔悴( )( ) 诀别( ) 什物( ) n<圽plain杀( ) hu僴g然( )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3分)
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肃杀:
⑵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恍然大悟:
⑶我……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苦心孤诣:
3.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4分)
4.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3分)
5.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3分)
6.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分)
7.“我还能希求什么呢?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分)
8.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一篇 (体裁),选自散文集。
(2分)
9.读微型小说《同意》,补出小说结尾。
(4分)
要求:
补写一句话;含蓄、简练。
秘书送进一份文件。
王厂长像往常一样拿起笔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
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
第二天,。
第二部分:
(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地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是:
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方法的:
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
“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
”他惊异的笑着说,就象听别人的故事一样。
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言呢?
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已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们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寒威和冷气。
10.第一段末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悲哀”是因为,这句话是结构上的作用是。
(4分)
1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
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4分)
12.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13.作者最后送给弟弟风筝并同弟弟一起放风筝,体现了作者的精神。
(3分)
14.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4分)
15.“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意思是,“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而且指。
(3分)
16.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4分)
17.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
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4分)
(二)
我以为放风筝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
人生在世上,局促在一个小圈圈里,大概没有不想偶然远走高飞一下的。
出门旅行,游山逛水,是一个办法,然亦不可常得。
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
我想这也许是自己想飞而不可得,一种变相的自我满足罢。
春天的午后,看着天空飘着别人家放起的风筝,虽然也觉得很好玩,终不若自己手里牵着线较为亲切,那风筝就好像是载着自己的一片心情上了天。
真是的,在把风筝收回来的时候,心里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是游罢归来,虽然不是扫兴,至少也是尽兴之后的那种疲惫状态,懒洋洋的,无话可说,从天上又回到了人间。
放风筝还可以“送幡”(俗呼为“送饭儿”)。
用铁丝圈套在风筝线上,圈上附一长纸条,在放线的时候丝圈和长纸条便被风吹得慢慢地滑上天去,纸幡在天空飞荡,直到抵达风筝脚下为止。
在夜间还可以把一盏一盏的小红灯笼送上去,黑暗中不见风筝,只见红灯朵朵在天上游来游去。
放风筝有时也需要一点点技巧。
最重要的是在放线松弛之间要控制得宜。
风太劲,风筝陡然向高处跃起,左右摇晃,把线拉得绷紧,这时节一不小心风筝便会倒栽下去。
栽下去不要慌,赶快把线一松,它立刻又会浮起,有时候风筝已落到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依然可以把它挽救起来,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放松一步,往往可以化险为夷,放风筝亦一例也。
技术差的人,看见风筝要栽筋斗,便急忙往回收,反而加强其危险性,以致于不可收拾。
风筝落在树梢也不要紧,这时节也要把线放松,乘风势轻轻一扯便会升起,性急的人用力拉,便愈纠缠不清,直到把风筝扯碎为止。
在风力弱的时候,风筝自然要下降,线成兜形,便要频频扯抖,尽量放线,然后再及时收回,一松一紧,风筝可以维持于不坠。
⑴好斗是人的一种本能。
⑵放风筝也可表现出战斗精神。
⑶发现邻近有风筝飘起,如果位置方向适宜,便可进行争斗。
⑷法子是设法把自己的风筝放在对方的线兜之下,然后猛然收线,风筝陡的直线上升,势必与对方的线兜交缠在一起,两只风筝都摇摇欲坠,双方都急于向回扯线,这时候就要看谁的线粗,谁的手快,谁的地势优了。
⑸优胜的一方面可以扯回自己的风筝,外加一支俘虏,可能还有一段的线。
⑹我在一季之中,时常可以俘获四五只风筝,把俘获的风筝放起,心里特别高兴,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胜利品。
⑺可是有时候战斗失利,自己的风筝被俘,过一两天看见自己的风筝在天空飘荡,那便又是一种滋味了。
⑻这种争斗并无伤于睦邻之道。
⑼这是一种游戏,不发生侵犯领空的问题,并且风筝也只好玩一季,没有人肯玩隔年的风筝。
18、抄出能概括这四段文字内容的中心句。
(3分)
19、第2段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3分)
20、第3段中,作者从放风筝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用段中文字回答)(4分)
21、概括第4段的⑶⑷⑸句每句话的内容,并用3个字的动宾短语概括这三句话的内容。
(4分)
第⑶句:
第⑷句:
第⑸句:
这三句话的内容可概括为:
。
22、仔细揣摩第4段的⑻⑼两句的意思,简略说说这两句话间的内容联系。
(4分)
(三)
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
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一片黄叶。
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拨的槲树生意( ),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
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
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
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 )。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 )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
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
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的不曾消逝。
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
每一月,每一周,基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我以为一切都没有主,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
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
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
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
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了出的芳香。
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刀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
一切都没有了生任何的突变。
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
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直到那时我们才察党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
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虚,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
然而,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
它虽然曾经使人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23、根据语境,将“依然”“酣然”“盎然”分别填入第1段的括号中。
(3分)
24、文章第1段描写了秋天的景色,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特点?
(3分)
25、从行文思路看,第1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
26、文章第2段中有一个由写草莓到写季节更替的过渡句,这个句子是“”。
(3分)
27、文中有四个含“草莓”的句子,请选出“草莓”的含义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3分)
A、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B、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C、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D、它虽然曾经使我们惴惴不安,却浸透了一种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的六月草莓的那种妙龄十八的馨香。
28、请根据上下文,具体说明第5段中“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的内容。
(4分)
“有所剥夺”的是:
“有所增添”的是:
29、文末说“六月的气息已经一去不返了”,这里“六月的气息”是指。
(3分)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风筝》阅读题答案课后练习一课一练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可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
憔悴( )( ) 诀别( ) 什物( ) n<圽plain杀( ) hu僴g然( )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3分)
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肃杀:
⑵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恍然大悟:
⑶我……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苦心孤诣:
3.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
(4分)
4.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3分)
5.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3分)
6.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
(3分)
7.“我还能希求什么呢?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分)
8.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一篇 (体裁),选自散文集。
(2分)
9.读微型小说《同意》,补出小说结尾。
(4分)
要求:
补写一句话;含蓄、简练。
秘书送进一份文件。
王厂长像往常一样拿起笔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
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
第二天,。
第二部分:
(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
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
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
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地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是:
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
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方法的:
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
“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
”他惊异的笑着说,就象听别人的故事一样。
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言呢?
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已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们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寒威和冷气。
10.第一段末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悲哀”是因为,这句话是结构上的作用是。
(4分)
1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
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4分)
12.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13.作者最后送给弟弟风筝并同弟弟一起放风筝,体现了作者的精神。
(3分)
14.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4分)
15.“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意思是,“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而且指。
(3分)
16.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4分)
17.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
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4分)
(二)
我以为放风筝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
人生在世上,局促在一个小圈圈里,大概没有不想偶然远走高飞一下的。
出门旅行,游山逛水,是一个办法,然亦不可常得。
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
我想这也许是自己想飞而不可得,一种变相的自我满足罢。
春天的午后,看着天空飘着别人家放起的风筝,虽然也觉得很好玩,终不若自己手里牵着线较为亲切,那风筝就好像是载着自己的一片心情上了天。
真是的,在把风筝收回来的时候,心里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是游罢归来,虽然不是扫兴,至少也是尽兴之后的那种疲惫状态,懒洋洋的,无话可说,从天上又回到了人间。
放风筝还可以“送幡”(俗呼为“送饭儿”)。
用铁丝圈套在风筝线上,圈上附一长纸条,在放线的时候丝圈和长纸条便被风吹得慢慢地滑上天去,纸幡在天空飞荡,直到抵达风筝脚下为止。
在夜间还可以把一盏一盏的小红灯笼送上去,黑暗中不见风筝,只见红灯朵朵在天上游来游去。
放风筝有时也需要一点点技巧。
最重要的是在放线松弛之间要控制得宜。
风太劲,风筝陡然向高处跃起,左右摇晃,把线拉得绷紧,这时节一不小心风筝便会倒栽下去。
栽下去不要慌,赶快把线一松,它立刻又会浮起,有时候风筝已落到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依然可以把它挽救起来,凡事不可操之过急,放松一步,往往可以化险为夷,放风筝亦一例也。
技术差的人,看见风筝要栽筋斗,便急忙往回收,反而加强其危险性,以致于不可收拾。
风筝落在树梢也不要紧,这时节也要把线放松,乘风势轻轻一扯便会升起,性急的人用力拉,便愈纠缠不清,直到把风筝扯碎为止。
在风力弱的时候,风筝自然要下降,线成兜形,便要频频扯抖,尽量放线,然后再及时收回,一松一紧,风筝可以维持于不坠。
⑴好斗是人的一种本能。
⑵放风筝也可表现出战斗精神。
⑶发现邻近有风筝飘起,如果位置方向适宜,便可进行争斗。
⑷法子是设法把自己的风筝放在对方的线兜之下,然后猛然收线,风筝陡的直线上升,势必与对方的线兜交缠在一起,两只风筝都摇摇欲坠,双方都急于向回扯线,这时候就要看谁的线粗,谁的手快,谁的地势优了。
⑸优胜的一方面可以扯回自己的风筝,外加一支俘虏,可能还有一段的线。
⑹我在一季之中,时常可以俘获四五只风筝,把俘获的风筝放起,心里特别高兴,好像是在炫耀自己的胜利品。
⑺可是有时候战斗失利,自己的风筝被俘,过一两天看见自己的风筝在天空飘荡,那便又是一种滋味了。
⑻这种争斗并无伤于睦邻之道。
⑼这是一种游戏,不发生侵犯领空的问题,并且风筝也只好玩一季,没有人肯玩隔年的风筝。
18、抄出能概括这四段文字内容的中心句。
(3分)
19、第2段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3分)
20、第3段中,作者从放风筝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用段中文字回答)(4分)
21、概括第4段的⑶⑷⑸句每句话的内容,并用3个字的动宾短语概括这三句话的内容。
(4分)
第⑶句:
第⑷句:
第⑸句:
这三句话的内容可概括为:
。
22、仔细揣摩第4段的⑻⑼两句的意思,简略说说这两句话间的内容联系。
(4分)
(三)
草莓
时值九月,但夏意正浓。
天气反常地暖和,树上也见不一片黄叶。
葱茏茂密的枝柯之间,也许个别地方略见疏落,也许这儿或那儿有一片叶子颜色稍淡;但它并不起眼,不去仔细寻找便难以发现。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拨的槲树生意( ),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
农村到处是欢歌笑语。
秋收已顺利结束,挖土豆的季节正碰上艳阳天。
地里新翻的玫瑰红土块,有如一堆深色的珠子,又如野果一般的娇艳。
我们许多人一起去散步,兴味( )。
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都没有变,( )是那样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
我们漫步田野。
在林间草地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晚熟的硕大的草莓。
我把它含在嘴里,它是那样的香,那样的甜,真是一种稀世的佳品!
它那沁人心脾的气味,在我的嘴角唇边久久的不曾消逝。
这香甜把我的思绪引向了六月,那是草莓最盛的时光。
此刻我才察觉到早已不是六月。
每一月,每一周,基至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我以为一切都没有主,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幻觉!
草莓的香味形象使我想起,几个月前跟眼下是多么不一般。
那时,树木是另一种模样,我们的欢笑是另一番滋味,太阳和天空也不同于今天。
就连空气也不一样,因为那时送来的是六月的芬芳。
而今已是九月,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隐瞒。
树木是绿的,但只须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蔚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鸟儿尚没有飞走,只不过是由于天气异常的温暖。
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秋的气息,这是翻耕了的土地、马铃薯和向日葵散了出的芳香。
还有一会儿,还有一天,刀许两天……
我们常以为自己还是妙龄十八的青年,还像那时一样戴着桃色眼镜观察世界,还有着同那时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思想,一样的情感。
一切都没有了生任何的突变。
简而言之,一切都如花似锦,韶华灿烂。
大凡已成为我们的禀赋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但是,只须去重读一下青年时代的书信,我们就会相信,这种想法是何其荒诞。
从信的字里行间飘散出的青春时代呼吸的空气,与今天我们呼吸的已大不一般。
直到那时我们才察党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时光,都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色彩和形态。
每日朝霞变幻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似水流年彻底再造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有所剥夺,也有所增添。
当然,今天我们还很年轻——但只不过是“还很年轻”!
还有许多的事情在前面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之后,到来的是成年期成熟的思虚,是从容不迫的有节奏的生活,是日益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性的大厦的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