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8183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docx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一体化:

是指世界各国在社生产的各个领域内多实现了国际化。

2、世界市场:

是指世界范围内产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等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

3、经济全球化:

是指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紧密联系,在资源开发、配置及生产要素的流动、应用方面实现国际分工和协作,使全球经济突破地理限制,成为一个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国际经济体系。

4、企业经营国际化:

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

5、国际企业:

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6、全球战略:

是指国际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以世界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谋求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二、简答题:

1、当代世界经济呈现那些基本特征?

(1) 世界市场重新调整和组合。

(2) 国际贸易呈现新特点。

(3) 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扩大。

(4) 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

(5) 经济区域集团化。

(6)世界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

2、当代国际贸易呈现那些新特点?

(1)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增强。

(2)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上升。

(3)国际商品贸易中的制成品的比重超过初级产品。

(4)技术贸易迅速发展。

3、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是什么?

(1)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

(2)通过在国外设立的经营机构来开展活动。

(3)主要利用国外资源来开展国际化经营。

(4)企业国际化经营往往是跨行业、多角话的综合经营。

4、现代国际企业有那些共同特征?

(1)在众多国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

(2)规模庞大。

(3)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4)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5)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三、论述题:

国际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答:

1、加速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程。

2、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3、加快科技的跨国转移。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所有权优势:

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2、内部化优势:

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

3、区位优势:

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

二、简答题:

1、垄断优势理论列出的市场不完全的四种类型是什么?

(1)产品市场不完全。

(2)要素市场不完全。

(3)在企业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上的不完全竞争。

(4)政府政策造成的市场扭曲。

2、为什么说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

因为知识产权可以多次使用而不减少其使用价值,知识资产在跨国公司内部移动的成本很低或等于零,国外子公司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利用它获得当地企业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拥有产品特异话的能力,不仅使企业投资具有独立性,而且是东道国市场最需要的。

3、为什么说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是决定内部化的主要因素?

(1)知识产品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企业必须利用差别性定价来获取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利润,尽快收回在研究开发上的投资。

(2)知识产权的买方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如果将买卖双方置于一个企业组织内便可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并借助内部市场定价机制充分实现知识产品的价值。

(3)知识产品在市场转移回发生泄密的风险,而在公司内部市场转移使用,可避免技术向外扩散,维护公司长期的技术垄断。

4、界定跨国公司的各种标准的含义是什么?

(1)结构标准。

跨国公司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

(2)所有权标准。

一是指公司为哪个国家的公民所有,二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形式,即一个企业必须拥有外国企业股权。

(3)按业绩标准。

即按企业在国外的生产销售、盈利或资产的绝对额或相对额作为标准。

(4)行为标准。

即企业在经营和决策时的思维方法和策略取向。

5、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厂商对外扩张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对外出口产品。

(2)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

(3)第三阶段,全球经营。

三、论述题:

1、当改变资源总量吸收过程,国际资本流动回出现那些情况?

答:

(1)第一种情况:

该类国家目前享有较高的国内总收入,但没有把全部收入用于即期消费,而是将部分收入投资于国外。

这种情况使他在此后的一定时期GDP下降时,依靠国外投资的利息收入来满足国内资源吸收的要求。

(2)第二种情况则相反。

这类国家为了近期的经济增长而加速吸收,国内总产出不能满足这种吸收的要求,必须从世界资本市场借款来解决问题。

(3)第三种情况;这类国家的收入不稳定,变化波动大,通过参与国际资本市场来拉平国内资源吸收。

2、根据国际投资周期理论,论述对外直接投资四个阶段的特征。

答:

第一阶段,人均GDP在400美圆以下,这些国家几乎没有直接投资流出,也很少接受直接投资,净对外投资为零或较小的负数。

第二阶段,人均GDP在400-1500美圆之间,这些国家接受的直接投资处于上升阶段,并开始少量对外投资,对外净投资为负,且负数在增大。

第三阶段,人均GDP在2000-4750美圆之间,这些国家对外净投资虽然也为负数,但绝对额不断减少。

第四阶段,人均GDP在2600-5600美圆之间,这些国家对外净投资为正数,并呈增长趋势。

3、论述威尔斯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分析。

(1)保护出口市场。

(2)突破出口限制。

(3)谋求低成本。

(4)种族纽带。

(5)分散资产。

(6)其他动因。

4、国际资本移动的宏观理论

1.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理论

对输出国而言,输出富余资本而使国内资本收益率提高,从而使国内资本的实际收入增加,加上国外投资的收入,资本总收入显著增加。

对于输入国来说,资本收益率降低,资本的实际收入也相应降低;但由于国内劳动、土地和其他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其收入明显增加。

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资本输出和输入双方的国家利益,世界的总财富也因此而增加。

因此,尽管这种移动会使有关国家付出一定代价,国际投资仍广泛地发生。

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扩展分析

国际资本移动还存在另一个动因,这就是有关国家为改变实际资源总量吸收时程而借款或贷款。

3.两缺口理论

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哈里斯·钱纳里(H·Chenery)和以色列经济学家迈克尔·布鲁诺。

理论要点:

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是制约这类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因素。

4.国际投资周期理论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约翰·邓宁(J·H·Duning)对自己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进行了动态的发展,提出了国际投资周期论。

一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直接投资具有随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而对外净直接投资呈现出比较规律的变化。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

是指企业所处的与自身生产经营有关的自然资源及自然条件。

2、经济环境: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消费水平及结构等。

3、政治法律环境:

是指一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法律法规、政治形式、党派斗争、社会秩序等。

4、技术环境: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前的技术状态、新即使的成就及发展动态等。

5、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

6、英美法系:

以传统、过去的惯例以及法院对成文法、判例的解释为基础的法律体系。

7、大陆法系:

有专门的法典,进行判决时以法律条文而不是过去的判决理由为根据。

二、简答题:

1、企业和环境的关系如何?

答:

企业与环境是矛盾的同一体。

企业行为发生的依据是环境,企业的经营思想、方法、手段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环境决定行为。

但企业也要认识、利用、驾驭环境,为企业赢得市场机会。

2、国际企业经营面临的环境有那些?

答:

(1)自然环境。

(2)经济环境》

(3)政治法律环境。

(4)技术环境。

(5)社会文化环境。

3、罗斯托所说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什么?

有什么意义?

答:

第一阶段:

传统社会。

第二阶段:

起飞前夕。

第三阶段:

起飞阶段。

第四阶段:

成熟阶段。

第五阶段:

高消费阶段。

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使企业进入该地区或国家可能给国际带来的成功机会不同。

4、国际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答:

(1)以自然地理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

(2)以政治经济为中心的环境适应模式。

(3)现代的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环境适应模式。

(4)21世纪的以文化信息环境适应模式。

5、国际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跨国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

  国际企业具有如下特征:

  1.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

  2.规模庞大;

  3.具有寡头独占性质;

  4.实行全球经营战略;

  5.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许可证贸易:

是指通过签定许可合同,有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并支给输出方专利使用费。

2、分包:

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

3、并购:

是指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是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得该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

4、对外直接投资:

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直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投资。

5、特许经营:

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归独立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

6、国际战略联盟:

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战略利益和对等实力的企业,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但、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

二、简答题:

1、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有哪几种?

答:

(1)产品出口战略。

(2)契约协议战略。

(3)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4)国际战略联盟。

2、产品出口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有什么优缺点?

答:

(1)产品出口战略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化战略的起点。

(2)优点:

第一,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国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二,通过将国内产品直销海外,企业可保持对研究恶疾和生产决策的很高程度的控制。

第三,使企业能够保持国内生产规模,继续利用国内生产资源。

(3)缺点:

第一,企业必须对付国外市场的各种中障碍。

第二,汇率的不定期变动使得国内企业在出口贸易方面面临风险。

第三,国外进口商保持成功的合作关系比较困难或代价高昂。

第四,出口所需支付的各种名目的开支也会加重企业的负担。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为什么乐于采用并购战略进行扩张?

答:

(1)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际市场。

(2)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

(3)并购与当地化战略相辅相成。

(4)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

4、国际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

1.经济发展阶段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不同的阶段:

即传统社会、起飞前夕、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消费阶段。

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从而进入该地区或国家可能给国际企业带来的成功机会也是不一样的。

2.产业结构

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对于普通制造业、家用电子产业,则保留研究开发部分,将生产装配部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则选择某些领域加大投资,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有选择地吸收发达国家对外转移地产业。

3.通货膨胀

进入某个国际市场之前,企业应详细了解该地的通货膨胀的速度和水平,并分析能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于那些通货膨胀速率达到惊人数字的地区,企业仍应避免介入。

4.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5.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决定了市场机会的大小。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营销组合:

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手段的综合。

2、核心产品:

是指购买某种产品所追求的利益、产品的使用价值以及购买者真正购买的东西,是消费者需求的中心内容。

3、形式产品:

是指市场上产品的具体形式,是核心产品的载体。

4、延伸产品:

是指人们购买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

5、产品线:

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的使用功能,但其型号规格由不同的产品项目集合而成的产品。

6、产品项目:

是指一个产品线的内在规格、标准、价格、式样及其它属性,也可以称为品种。

二、简答题:

1、麦克塞对营销因素是怎样分类的?

答:

(1)产品:

确定适销对路的产品。

(2)价格:

确定对目标市场具有吸引力的公平合理价格。

(3)销售渠道:

把适销商品送到目标市场。

(4)销售促进:

使消费者了解商品,并向目标市场推销。

2、市场因素如何影响国际营销定价?

答:

(1)市场供求因素的影响。

(2)市场竞争因素的影响。

3、影响国际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答:

(1)产品因素:

包括产品价格、产品的重量和体积、产品的自然属性、产品的式样时尚、产品的技术性和售后服务、定制品或标准制品、新产品。

(2)市场因素:

包括市场的分布、顾客的特性、市场竞争。

(3)企业本身的因素:

包括企业的规模与声誉、资金能力、企业的销售能力与经验、企业控制销售渠道的欲望、企业可能提供的服务。

(4)其他因素。

4、如何选择广告媒体?

答:

企业选择广告媒体除了要了解各媒体的特点外,还要考虑以下因素:

(1)产品特性。

(2)国外消费者接触媒体的习性。

(3)信息内容和特点。

(4)广告费用。

三、论述题:

1、试述产品营销战略有那些?

答:

(1)在产品实体、产品延伸和产品效用不做任何适应性改变的情况下,以同一产品直接扩散到所有市场。

(2)产品实体不做任何改变,但其效用性质却随各国而异。

(3)改变产品实体,但仍然提供相同的效用和功能。

(4)双重适应战略。

(5)产品发明战略。

2、国际营销的产品组合

1.有关概念

产品组合:

是指一个企业生产或经营的全部产品线、产品项目的组合方式。

产品线:

是指一组具有相同的使用功能,但其型号规格由不同的产品项目集合而成的产品。

产品项目:

是指一个产品线的内在规格、标准、价格、式样及其他属性。

也可称之为品种。

  

产品组:

合实际上就是研究产品组合的广度、深度和关联性。

2.产品组合策略

扩张型、有限型、加深型、专业型、多种经营型、差异性型、特殊型。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技术许可证:

即利用许可证进行即使转移。

2、独家使用权:

是指在许可证合同中规定的许可方允许受权人在有效期限内,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所许可的技术享有独占使用权。

3、排他使用权:

是指在许可证合同中规定的许可方允许受权人在有效期限内,在规定的地域范围内,享有使用某项技术制造和销售产品的权利;同时许可方承诺不得再将技术转让给第三者。

4、普通使用权:

是指许可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可以向多家买主转让技术,同时许可方自己也保留对该项技术的使用权和产品的销售权。

二、简答题:

1、国际企业生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回遇到哪些问题?

(1)产量方面的问题。

(2)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

(3)制造成本问题。

2、国际企业技术转移有哪些方式?

(1)单纯的技术转让即技术许可证。

(2)通过贸易或投资方式附带进行技术转让。

3、技术引进和输出应考虑的因素是什么?

(1)技术引进应考虑:

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

(2)即使输出应考虑:

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市场规模等。

技术风险和技术秘密外泄的风险。

技术的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成本比较。

技术的寿命周期长短。

政府政策和干预程度。

4、投资区位的选择

与国内企业相比,国际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的突出特点是投资的区位选择范围更广,影响面更大。

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劳动力的价格和素质。

(2)预投资的区位的环境保护政策。

这一点需要特别强调,许多企业正是因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强化而不得不到海外投资。

(3)税收政策。

(4)运输成本。

(5)政府的政策和干预。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工作审议会:

是指由工人代表或工人和管理者共同组成的团体,通过这个团体将企业内的劳资关系制度化。

2、工作丰富化:

是指给工人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

二、简答题:

1、简述选拔国际企业经营人员的标准。

(1)业务能力与管理技术水平。

(2)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3)语言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4)责任心和使命感。

(5)经理人员及家属移居国外的愿望和动机。

(6)个人因素。

2、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中心,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3、劳动力资源的内容和步骤是什么?

(1)工作分析。

(2)确定对任职者的要求。

(3)对劳动力的选择。

(4)选择劳动力资源必须注意的问题。

4、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

1.传统的人力本理论

代表人物:

西奥多·舒尔茨。

理论要点: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受教育程度高低,对一个国家人均GNP多少有直接的联系。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

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在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1)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在于它能有效地节约市场主体的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组织费用。

国民的道德水平越低,交易费用越高。

员工对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员工的忠诚度不够,二是员工的奉献度不够。

个体的道德素质分为两部分:

组织道德和社会道德。

如果制度是有效的,败德行为的个人成本会超过个人收益,人们将选择讲道德;反之,人们将不讲道德。

(2)信誉

信誉是社会或他人对组织或个人内在能力、道德水平及其他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总体印象。

良好的信誉可以降低拥有者和全社会的交易费用。

(3)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社会关系增强了行为主体获取信息的能力。

社会关系可以使行为主体扩大对利益相关者决策的影响力。

人们为了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愿意做出一定的物质上或道义上的牺牲。

人际关系为组织和个人的交易活动提供了一种信用机制。

人际关系成为社会资源交换的一个网络。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全球性职能性组织结构:

它是以管理的职能分工为基础,设立一些全球性职能部门。

2、全球性区域型职能结构:

它以公司在世界各地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分布为基础,设立若干区域部,每个部管理该区域范围内的全部经营活动与业务。

3、全球性矩阵型组织结构:

是在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组织形式,它给予职能区域、鸲鹆、产品组三维因素中的两维或三维一同等权利,对公司的全部业务进行立体的控制与管理。

二、简答题:

1、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的主要类型。

(1)主要类型有:

全球性职能型住址结构、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全球性矩阵型组织结构。

(2)要考虑的因素是:

第一,长远发展战略。

第二,企业经营者思想。

第三,产品多样化程度和国际营销比重。

2、国际企业战略控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企业规模。

(2)资本投入。

(3)技术水平。

(4)产品多样化。

(5)子公司间相互以来的程度。

(6)子公司分布的地理差异。

(7)竞争环境状况。

3、国际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

1.出口阶段,重心在国内。

2.设立自主子公司,每个子公司都是实体法人。

海外自主子公司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

海外自主子公司结构最适用于母企业规模不大、海外子公司数目较少且分布在邻近国家的情形。

3.国际事业部结构,这是一种分权化的组织,有利于统一和协调。

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比较适合于从事多国性生产经营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

4.全球性组织结构。

主要形式有:

全球职能性组织结构、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全球性矩阵组织结构等5种组织结构。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净额结算:

是国际企业内部各子公司之间或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往来项目,把各自的应收应付款抵消,用其净差额来实行结算的一种方法。

2、转移定价:

是国际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人为指定的背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

3、国际避税:

是指国际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别,采用合适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来减少或消除其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

二、简答题:

1、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2)资金融通的多样性。

(3)风险程度的差异性。

(4)财务管理技巧的复杂性。

(5)财务管理的内容更丰富。

2、国际企业现金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现金的集中管理。

(2)现金组合管理。

(3)净额结算管理。

3、国际企业内部资金调配的技巧是什么?

(1)转移定价。

(2)设立再开票中心。

(3)提前与延迟结帐。

(4)公司间贷款。

4、外汇风险管理

1.外汇风险的定义

外汇风险是指企业财产、负债和经营成果因汇率变动而发生的增值或贬值的风险。

外汇风险的形式有:

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

其中交易风险是最重要的。

2.交易风险

(1)定义:

交易风险是指企业在以外币进行的各种交易过程中,由于汇率变动使折算为本币的数额增加或减少的风险。

(2)产生交易风险的交易形式:

货物进出口、外汇借款

3.交易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1)事先防范:

选择合适的币种;在合同中加入保值条款;通过调整价格弥补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2)事后防范:

根据预测通过外汇市场进行即期外汇交易;进行远期外汇交易,与借款银行签订合同到割期时汇率不变;进行期权交易,交付部分保险费,买进期权,在交割时有权卖出或买入

第十章 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

一、国际企业文化的内涵

国际企业文化是指国际企业员工呈现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习惯的总和。

国际企业文化的内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哲学层次上具有指导意义,在管理层次上是国际企业行为的逻辑起点。

 2.国际企业文化是国际企业全部行为的综合反映,并具有自我扩展和自我深化的系统特征。

 国际企业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

它由横向网络与纵向层次所构成。

  横向网络,是由构成国际企业文化众多要素的性质与状态联结而成的,它具有自我扩展的特征。

由观念要素、心理要素、意识要素、价值要素、习惯要素、行为要素等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