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8000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docx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会写4个生字。

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变化与特点,知道小蜗牛在四季中什么也没有得到,明白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会写“对、全”等4个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导入新课

1、教师利用谜语引入新课。

2、出示小蜗牛的图片,谁来看图说说它的模样?

3、板书课文题目。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讲清要求。

2、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自主识字。

3、指导分自然段读文,读后说一说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4、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三、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对、妈、全、回”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出示课件)

2、利用课件演示字和笔顺,学生书空。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四、课外延伸,激发想象

鼓励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

并用相机拍下来。

第二课时

一、趣味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比赛读:

蜗牛、大树、发芽、已经、小草、爬呀爬

二、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读课文,思考

(1)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2)第二次妈妈对小蜗牛说了什么?

(3)小蜗牛采回草莓没有?

为什么?

(4)小蜗牛采回蘑菇没有?

为什么?

(5)一年有几个季节?

2、引导学生交流:

在四个季节中蜗牛到底得到了什么?

为什么什么也没有得到?

应该怎么做?

3、正确朗读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三、总结拓展

引导学生总结,你喜欢文中的小蜗牛吗?

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篇2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

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

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

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发展思维。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王字旁,是以前学过的“王”字变化而来的。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字变成偏旁后的差别。

如“王”变成王字旁后,长横变成了提,“玩”字的左右两部分要相让。

为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本课部分生字标注了拼音。

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住”是翘舌音;“吧、呀”是语气词,要读轻声;“久、全、变”是三拼音节,要把音节拼读完整;“吧、发、芽、爬、呀”都有相同的韵母,可以对比着读一读。

学生初读课文,会遇到一些没有注音的生字。

对于这些不认识的字,要充分发挥连环画的作用,引导学生大胆猜读。

如,“蜗牛、草莓、蘑菇、发芽”中的生字,图画已做了明显的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学生就能猜出是什么字。

受方言的影响,有的学生猜出的字与生字的读音可能有差异,教师可安排互动交流的环节,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此外,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字义。

关于王字旁:

王字旁的字在古代都和玉有关。

本课认读字“玩”和读写字“全”都有一个王字旁,“玩”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弄也”。

“全”在《说文》中的解释是“纯玉”。

(1)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草莓、蘑菇、芽”这一组字都有草字头,说明这些字都与植物有关。

(2)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

“小蜗牛爬呀,爬呀”中的“爬”,“快去摘草莓”中的“摘”,“树叶全掉了”中的“掉”,都可以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猜测它们的大致意思。

(3)有的生字,如“孩子”的“孩“,“碧绿”的“碧”,适宜组成词让学生认识,不要孤立地去认。

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生字,可以借助生字与熟字的联系,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1)给已学字加偏旁:

巴—吧、爬;牙—呀、芽。

(2)与已学的形近字做比较:

金—全;田—回。

2、写字。

本课4个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

“对、妈”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要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全”是上下结构,“回”是全包围结构。

要提示学生注意不同的字形结构,每个偏旁的书写是不一样的:

左右结构的字,偏旁显长、显瘦;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的字,偏旁显宽、显扁。

让学生知道,写合体字要有左右、上下、里外相互协调的意识。

本课4个字书写要点:

5画,合体字。

对左边“又”的第二笔变长点;右边“寸”的横画变短,竖钩要写直,点要落在田字格的中心点上。

6画,合体字。

妈注意女字旁的提从横中线起笔,往右上略斜,竖折折钩起笔的竖则落在竖中线上。

6画,合体字。

全“人”字头盖住下面的“王”部,“王”部的第一横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长横要舒展。

6画,合体字。

回国字框,字体显宽扁。

竖画都要微微往里斜,四横、四竖的间距要均匀。

本课要写的字,可以与熟字组成新词,如“不对、对比、上回、下回、回来、回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朗读指导。

本课的学习要避免一上来就是教师的示范朗读或者听录音。

要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借

助连环画独立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在学生能正确识读生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朗读指导。

课文主要由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组成,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出亲切、温和的语气,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感觉来。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蜗牛妈妈或小蜗牛,分角色来进行对话。

蜗牛妈妈说:

“哦,已经是夏天了!

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蜗牛妈妈说:

“哦,已经是秋天了!

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蜗牛妈妈说:

“哦,已经是冬天了!

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这是蜗牛妈妈说的3句话,是典型的童话语言,反复出现,有利于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句式一致,有利于开展语言学习。

蜗牛妈妈的“哦”,

说明她很惊讶,和反复的“快去”说明蜗牛妈妈很着急,也很慈爱,要连起来进行整体训练。

同样的,小蜗牛的话在课文中也出现了3次,3次的表达也有类似的语言特点。

还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引导学生读出感受。

比如通过“已经”一词,可以强调小蜗牛错过了原来的季节,分别遇到了“夏天、秋天、冬天”;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时,可以读得慢一些,进一步感受小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本课轻声词语比较多,如“孩子、叶子、回来、地上、已经”。

结合平时说话规律,

注意“吧、呀、呢”等语气词的轻声和“着、了、的”等助词的轻声。

轻声词语的朗读,可以在句子中随语流细心体会。

2、理解运用。

本文理解中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对于蜗牛爬行速度的理解。

如果学生对蜗牛完全不熟

悉,不知道蜗牛是一种爬行非常缓慢的动物,那么就很难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在课前出示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蜗牛及其行动方式,从而扫清这个潜在的认知难点。

本文浅显易懂,教学时不必分析讲解,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能理解课文内容即可。

可以借助图片和表格等直观形式,让学生梳理课文信息,弄清楚四季代表的事物,尤其是树叶的变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四季里大自然还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养成乐于观察自然的好习惯。

可采用文字和图片连线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季的变化:

春天草莓(图片)春天树叶黄了

夏天蘑菇(图片)夏天树叶发芽

秋天雪(图片)秋天树叶碧绿碧绿

冬天小树发芽(图片)冬天树叶全掉了

3、课后练习。

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都提示了本课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一是要图文对照,读懂课文;二

是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图画大胆猜测。

这两道练习题,都应与课文的学习相结合。

如,先让学生对照图画,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注拼音的生字,就借助图画来猜。

在初读课文的环节,就完成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

三、问题提示

《小蜗牛》一课为什么有的段落之间有空行?

作为连环画课文,在版式上与其他课文有所不同。

全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并为每个部分配上精美的插图,体现了连环画课文的特点,更加重视图与文之间的对照,以方便学生借助图画阅读。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拼音,认识12个生字,学写“对、妈”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四季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谜语,引出故事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课件出示“蜗牛”,学生自由谈谈对蜗牛的印象。

3、导语:

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它们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借助图画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学生第一次接

1、学生先说说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的区别。

触不是全文注音的课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遇到读文,交流识字的方不出的地方看图猜想。

法,不仅能解决他们。

3、全班交流:

认识了哪些字?

是怎么认识的?

在交流中,面对的实际问题,而学生把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且也能提高他们自主。

4、自由读课文,力求做到正确、流利,教师巡视指导。

识字的能力。

三、借助插图,认识四季

(一)了解树木的变化,借助拼音、图片认读部分生字

1、引导:

小蜗牛爬呀爬,小树林里的小树变化可大了,你们都知道吗?

2、出示文中4幅小树的插图和4个句子(“芽、全、掉、满、碧”都带注音):

树叶全变黄了。

用图文结合的形

树叶全掉了。

式认读文中难点句,小树发芽了。

3、插图与句子配对,请学生读准上面4句话。

透,也是生字认读任

4、请学生按小树的生长过程给4句话排排顺序。

务的分解。

(二)了解其他景物的变化,认识四季

1、过渡:

哇,在小树不断的变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过。

小蜗牛爬呀爬,发现其实不仅是小树,还有很多景物也会悄悄地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呢。

2、出示“草莓”“蘑菇”“雪”的带文字的图片,请学生根据图读准词语。

3、引导:

这些景物属于哪个季节呢?

请你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小树的图)下去。

4、出示下面的句式,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一说。

小树,已经是了。

树叶,地上,已经是了。

5、课间操——念儿歌,关注“芽、草莓、蘑菇、盖、全、变”等词。

(1)引导:

四季的景物真多呀!

你分得清吗?

(2)出示儿歌读读。

叶芽叶芽点点,已经已经春天;草莓草莓甜甜,已经已经夏天;蘑菇蘑菇圆圆,已经已经秋天;白雪盖住地面,全变全变不见。

四、字词盘点,书写“对、妈”

1、出示“对、妈”,提示学生注意偏旁相让后带来的字形变化。

2、指导学生书写“对”。

(1)田字格板书范写(见写字指导)。

(2)学生集体书空、练写。

3、指导学生书写“妈”(步骤同“对”)。

4、反馈评价:

第一步,展示优秀书写;第二步,出示问题范例,纠正;第三步,学生再练写一个字。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喜欢动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这首根据小蜗牛的特点写的幽默诙谐、好听的歌曲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点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感受3/4节拍的特点,用流畅、欢快的声音唱出小蜗牛逍遥、自在的心情。

活动目标:

1、感受活泼欢快的曲调,了解并拍出3/4拍的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2、能用跳跃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创造性地表现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在自然角饲养小蜗牛,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并与小蜗牛交朋友。

2、《我是快乐的小蜗牛》歌曲磁带、小蜗牛图片和头饰。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谜语,听一听它是那种小动物?

谜语:

走路从来不回头,背着房子去旅游。

伸出两只小犄角,一别看来一边走。

(为了更形象,教师一边模仿动作,一边说谜语)

2、出示实蜗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小蜗牛的兴趣。

(1)小蜗牛长得什么样子?

(2)小蜗牛平时都在干什么?

(3)小蜗牛爬起来是怎样的?

它的表情怎样?

哪个小朋友来形容一下?

(引导幼儿用肢体或语言表达)

3、欣赏歌曲,熟悉旋律,掌握3/4拍的节奏特点。

播放歌曲《我是快乐的小蜗牛》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歌曲,教师跟幼儿边听歌曲边拍节奏。

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曲调。

(1)刚才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表现出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4、再次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欣赏第二遍歌曲,幼儿随音乐节奏学说歌词。

提问:

你们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说说自己感觉哪句歌词最有趣?

自己喜欢哪句歌词?

并尝试唱一下或用动作来表现。

(2)教师将幼儿根据喜欢的歌词进行分组,教师弹唱,幼儿随音乐尝试大声跟唱。

(教师给予表扬,纠正唱错的地方。

5、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表现歌曲。

(1)引导幼儿用男女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2)鼓励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加上创造性的动作演唱。

(3)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表演的动作并进行练习。

6、请幼儿戴上蜗牛头饰,随音乐集体表演歌曲。

7、教师小结:

多可爱的小蜗牛呀,跳得真好,美丽的春天来到了,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在《我是快乐的小蜗牛》的音乐伴奏下,带孩子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自然角中观察小蜗牛,进一步了解小蜗牛的特征及习性。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篇4

活动意图

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尤为重要。

在歌唱活动中,首先应以感受为主,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动起来,并采用游戏等孩子们易接受的形式,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表现歌曲。

《快乐的小蜗牛》这个音乐活动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曲调简单且有重复,演唱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内容也贴近孩子的生活。

通过设计游戏化的活动过程使歌曲更具情趣化及可演可玩性。

改变常规的学唱顺序,减轻幼儿的记忆负担,让孩子更轻松地投入到活动中。

活动目标:

1、扮演小蜗牛的游戏中,充分感受、体验乐曲旋律,学唱歌曲。

2、初步感知音乐中的三拍子节奏。

3、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蜗牛图片、山坡草地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柳树姑娘

1、在旋律伴奏下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师:

小朋友,柳树姑娘的辫子好长好长呀,柳树姑娘好美啊,我好喜欢柳树姑娘啊,小朋友,你们喜欢柳树姑娘吗?

请你们用歌声来告诉我,好吗?

师提醒幼儿用亲切动听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师:

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听了你们的歌,我更加喜欢柳树姑娘了。

2、引导幼儿用动作加以表现。

(评析:

一开始的复习歌曲,可以提高幼儿在演唱歌曲方面的技能,引导孩子很快地进入活动状态。

二、感受歌曲旋律,体验三拍子节奏。

1、创设关于“美丽的春天”的语言情境,引出动物旅游。

师:

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草绿了,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柳树姑娘的辫子在风中摇摇摆摆,许多小鱼在清清的小河里游来游去,春天太美了。

许多动物看见春天这么迷人,都想去旅游。

2、引导幼儿听旋律随不同节奏扮演小动物。

师弹奏不同节奏的旋律(跳音、柱式和弦)引导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哪些动物朋友,为什么会觉得是这些小动物。

并鼓励幼儿随旋律自由进行律动。

幼:

音乐是跳跃的,小兔、小鹿走起路来也是跳的。

(评析:

一开始的听音乐旋律学做小动物,引起了幼儿极大的兴趣,孩子们在听听、玩玩的自我探索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三拍子歌曲的特点,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孩子们在想想、说说、做做中充分进行了表现和体验,也解决了熟悉音乐旋律这一难点,为下面的学唱歌曲埋下了伏笔。

三、理解歌词

1、引出歌曲

(1)师弹奏表现小蜗牛走路的旋律,请幼儿猜一猜是哪个小动物去春游。

可提示幼儿:

走路慢慢的。

引导幼儿听旋律学做小蜗牛。

(2)请幼儿说说小蜗牛会到哪里去玩,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

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评析:

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为理解歌词、引出歌曲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是为幼儿学唱歌曲作准备的,但是老师没有让幼儿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记忆歌词,而是在幼儿感兴趣的小蜗牛旅游上做文章,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在讲讲、做做中理解了歌词。

2、演示教具,学做小蜗牛。

(1)师边说歌词边演示桌面教具。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是怎样旅游的。

师说歌词。

(2)师在音乐伴奏下演示教具。

师:

小蜗牛旅游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给它拍手加油。

引导幼儿在“给小蜗牛鼓劲”这个情境里不知不觉地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评析:

老师进行了层层入深的设计,孩子自由地选择身体动作在最感兴趣的“哟哟”上敲打节奏。

(3)幼儿扮演小蜗牛爬山坡。

师:

小蜗牛是有节奏的,你们想学小蜗牛试一试吗?

(4)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小蜗牛走路。

引导幼儿能随旋律有节奏地学小蜗牛爬。

(评析:

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四、学唱歌曲

1、师范唱。

师:

老师把小蜗牛旅游的事编成了一首歌。

一起来听一听。

2、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唱歌。

师:

小蜗牛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把他唱进歌里去吧!

3、引导幼儿唱好衬词“哟哟”。

师:

小蜗牛旅游时很轻松,很快乐,应该唱得轻快。

(评析:

在学唱歌曲时,老师一开始先请幼儿完整地唱,然后分解了难点,让幼儿先唱简单的衬词,再逐步过渡到完整地唱,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唱起来,体验到了成功。

而且,运用这样的方法后,孩子也能正确地处理象声词。

4、引导幼儿用清晰的歌声表现可爱有趣不怕困难的小蜗牛。

5、引导幼儿表现小蜗牛旅游时的高兴动作。

师:

小蜗牛旅游时心里感到怎么样(很高兴),他会做些什么动作?

(评析: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创造动感,调动情感,让幼儿人动起来,心动起来,引导他们以自我表现的方式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在前面学唱歌曲、解决难点的基础上,幼儿一下子就能表演起来,做出了许多“亲热”的动作,许多孩子意犹未尽,还想来表演。

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篇5

一、设计意图: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泥工教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幼儿喜爱。

通过泥工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塑造物体形象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增强幼儿手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本学期以来我们在美术活动中以泥工为主,孩子们初步掌握了捏、团、搓、压等技能,学会了搓面条、团汤圆、包饺子、做胡萝卜、做棒棒糖等,在此基础上我还结合小班孩子爱动物的特点精心设计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

3、初步激发孩子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PPT课件,背景音乐、草地背景图活动重难点:

幼儿用搓、卷的技巧制作蜗牛壳的技巧。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蜗牛图片,激起兴趣。

1、出示蜗牛身体图片——师:

小朋友猜猜看,这是谁呀?

2、出示完整蜗牛图片师:

那我们跟小蜗牛打个招呼吧:

小蜗牛,你好呀!

师:

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它长什么样呢?

师总结:

小蜗牛有细细长长的身体,一头大,一头小。

长着长长的触角,背上还背着一座小房子呢。

(二)教师示范讲解1、示范讲解蜗牛背上“小房子”。

师:

小朋友,观察的可真仔细。

看,这是什么(出示橡皮泥)今天,老师用橡皮泥来变出一座小房子,小朋友看好喽,开始变魔术啦。

“搓一搓,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从里到外卷一卷,紧紧卷成小房子。

瞧,小房子变好了,漂亮吗?

师:

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呀?

(请个别幼儿说)师带领幼儿一起空手练习:

搓一搓,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紧紧卷成蜗牛小房子。

恩,小朋友呀真能干,现在拿起一团橡皮泥,一起来做蜗牛背上的小房子吧。

幼儿集体操作:

做“小房子”,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儿歌制作)师:

好,小朋友,房子做好了没呀,我们来看一看,谁的大,谁的小呀?

为什么他的大,他的小呢?

(个别幼儿回答)

师总结:

我们把房子打开来看一看(比较橡皮泥的长短)。

秘密就藏在这里:

原来呀,这个橡皮泥搓的细又长,房子就会变大哦。

示范讲解蜗牛的身体的制作师:

我们做好了蜗牛的小房子,身体还没有呢,赶紧来做吧。

我们现在要换一种橡皮泥的颜色了哦。

蜗牛的身体是一头大一头小。

“搓一搓呀搓成条,一头粗来一头细,蜗牛身体长又长”。

用牙签来做小蜗牛头部的触角和眼睛师:

看,现在,小蜗牛还缺了什么呀?

幼儿:

触角、眼睛。

师:

对了,小蜗牛的触角可是很重要的,因为蜗牛的触角就好像盲人的拐杖,是用来触摸着走路的。

小蜗牛在走路的时候呀,如果用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

触角怎么做呢,老师就请火柴棍来帮忙。

拿起两根火柴棍,插在蜗牛的头上,做触角,还有眼睛。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师:

这只蜗牛宝宝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他做一些小伙伴好吗?

橡皮泥、牙签是做蜗牛宝宝的,小朋友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好吗?

1、教师和孩子一起制作蜗牛,注意用儿歌引导幼儿。

2、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差的幼儿。

(四)展示作品

1、幼儿送蜗牛宝宝回家(放在树叶上),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师:

这么多的蜗牛宝宝出来散步已经很久了,有些累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

来,跟蜗牛宝宝说再见吧。

四、活动延伸:

1、自编故事:

《小蜗牛去旅行》

师:

小蜗牛在新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有点闷,想到外面去走一走,请幼儿讲一讲自己制作的小蜗牛要到哪里去?

去干什么?

五、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