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管理论文全文.docx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论文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贷款管理论文全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业银行贷款管理论文全文
商业银行贷款治理论文
信贷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种职能,它对银行的经营动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一、发放贷款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二,通过发放贷款可以加强与银行重要顾客的关系,以增加银行出售其它服务的能力;其三,通过银行的服务和经营,可以满足社会、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进展。
本文对这一业务的阐述主要基于对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制度变迁过程分析,这种分析可按下面的结构展开。
一、现代商业银行贷款理论变迁
由于美国银行业和金融制度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无以伦比的地位和威望,研究其贷款理论演变将成为一种可靠的依托,这种演变经历了:
1.实票论和商业贷款理论。
在历史上,美国的贷款实践仿效了英国银行业的模式。
英国的理论被称为“实票论”,而其美国的变体则被称为“商业贷款理论”。
这两种理论都认为贷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并认为需要有资金的流动性,以应付预料不到的提款需要。
因此,最好是只发放短期贷款,因为贷款理论认为,长期投资的资金应来自长期资源,如留存收益,发行新的股票以及长期债券。
“商业贷款理论”的缺点在于:
第一,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整个银行业务系统――虽然它可能适用于个别银行,以库存货物作低押发放一笔贷款,借款人只有把货物出售后才能清偿贷款。
其二,如果借款人找不到买主,这位顾客也会借一笔款去完成这笔交易。
这样,虽然个别银行可能预期贷款到期通常会增加银行的资金流动性,而对于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则未必如此。
再次,整个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在长时间中,可能影响个别银行的资金流动性。
2.转换论。
1918年,产生了H.G.莫尔顿的“转换论”,这一理论认为,把可用资金(存款)的一部分投放于二级市场的贷款与证券,可以满足银行资金流动性的需要。
流动性的需要增大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这些资产(包括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美国短期国库券等)。
转换理论的实际应用,增加了新流动性来源,并证明银行可以发放较长期的贷款,这样就延长了各种贷款的平均期限。
但是,“转换论”也同样具有“商业贷款理论”的那种局限性,此外,贷款平均期限的延长会增加银行的全面流动性风险。
3.预期收益理论。
1949年,赫伯特·V·普罗克提出了“贷款流动性的预期收益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稳定的贷款必须有适当的归还日期表,这个日期表以借款的预期收益或现金收入为依据。
这一理论与先前的一些理论是一致的,但增加了宽广度。
“实票论”认为银行应满足工商业的借款需要,“转换论”认为,如果银行的投资是高质量的,那么贷款的期限并不影响它的安全性。
“预期收益理论”认为,稳定的贷款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归还期限与贷款的证券担保的基础上。
这样,联邦储备体系就成为资金流动性的最后来源保障了。
二、现代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和程序
(一)贷款政策。
制定贷款的重要性在于为银行治理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适当的信用标准,使之遵守各项法规,保证贷款决策一致性,向顾客和公众披露银行现行信贷策略的有关信息等,最终操纵和调整银行贷款的的规模和结构,实现经营目标。
制定适宜的贷款政策,银行需权衡以下因素:
①银行经济的战略目标。
贷款政策文件通常以一般性说明开始阐述银行的目标,以及贷款政策如何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
②放款的三大原则。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大原则是最基本的因素。
③资本状况。
银行的资本起着保护存款账户资金的缓冲作用,资本的规模与存款的关系影响着银行能够承担风险的程度。
自有资本占资产总额比例较大的银行,才能承做期限较长、风险较大的放款。
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某一时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紧缩和放松,直接影响到银行放款利率的高低,必定对银行的信贷规模起到抑制和促进作用。
⑤存款的稳定性。
存款是放款的基础,存款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放款的规模。
⑥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
稳定的经济环境要比受季节性、周期性波动影响的经济环境更利于银行采取积极和宽松的信贷方针。
根据以上考虑,一个典型的商业银行制定的贷款政策应对以下内容作出说明:
①有关借款和借款人说明。
没有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就不能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
书面贷款政策应该列出估量借款者及时归还贷款的意愿和能力所需的文件。
完整的贷款记录应包括以下项目:
借款者个人品行、借款用途等,核心档案还应收藏与借款者的通信、电话会谈记录、现场走访的详细报告和有关借款者的广告和报刊剪辑。
为容纳与日俱增的记录卷册和有关文件处理问题,许多银行已经或正在转向记录档案电子计算机化。
②贷款种类。
贷款政策应当包括关于适当与不适当贷款的简要说明,应该拒绝不适当贷款,这些贷款通常带有某些投机因素。
商业银行应当对贷款类别进行定期检查,因为贷款的分类受经济周期变动影响较大。
③合格的抵押品。
贷款政策应规定可充作抵押的各种抵押品及其额度。
例如:
以一批应收账款作抵押的贷款,其金额不得超过九十天期以上的应收账款的70%;以GJ注册的法团债券、市政债券和美国政府债券作抵押的贷款,其金额不得超过市场价格的65%;负债不应超过原材料和制成品成本的60%.④对贷款集中化的限制。
稳健的银行经营实践要求贷款政策对贷款种类、行为和地域的集中化方面作出某些限制,以减少整个资金运用的风险。
⑤信贷额度。
正式贷款政策应区分信贷最高限额、指导性限额(或内部掌握限额)、贷款承担额和循环贷款协议之间的关系。
⑥需集体磋商的例外情况。
具有同等能力的信贷主管人员。
面临一系列相同的环境,可能会做出不同的信贷决策。
贷款政策文件不可能为处理所有此类问题都订立规则,但它应该包括某些一般性准则。
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是,同有关部门磋商后才做决定。
这些例外的情况包括:
对原来没有往来关系客户的贷款;收购、兼并贷款;对新业务的贷款;本区域外贷款;对新业务的贷款;本区域外贷款;以价格跌落、不适销或不上市的股票作抵押的贷款;新业务的贷款,等等。
⑦贷款定价。
此外,贷款政策最后文本中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银行经营目标的说明;②贷款权力归属部门及组织原则;③银行现有业务的地域限制;④有关法律的考虑;⑤借款人的贷款承诺、清偿和业务量规模。
(二)贷款程序。
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将遵循既定的程序制度,目的是为了保障贷款的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使贷款政策是得到最恰当的执行。
贷款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贷款的审核与检查。
这主要由贷款权力归属部门负责执行,目的在于保持贷款政策执行的客观性,其标准在于:
确定贷款是否符合治理方针和法令规定;批准贷款的主管人员是否按照银行贷款政策办事;信贷档案是否齐全;贷款申请书是否说明抵押品的种类和金额;全部必要的债券利息是否完整无缺;还款来源是否象清单所列明的那样足以清偿贷款。
具体而言,对贷款的审核与检查包括对借款申请书的审查和对贷款项目本身的调查。
前者要说明:
借款的目的和用途,银行通常要在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是否与贷款方针的要求相符;借款的数额,银行要审查借款人的借款数额是否与实际需求相符,是否超过法定的贷款限额;借款期限;还款的方法及来源;担保的方法,银行通常情愿接受市场价格稳定、易销售的财产作为抵押品。
后者的目的在于确定:
该项贷款整个社会经济进展或地区经济进展是否有利;贷款的利益;借款人的资信能力;合法代理人;放款规模。
2.签订贷款合同。
如果银行信贷部门对借款人和贷款项目本身审查合格,则依双方协商内容最终将订立法律文本,以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该合同书也将是未来有关纠纷和贷款具体执行的法律依据。
这一合同将包括:
①贷款总则,总则中规定贷款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贷款的基本要素;②贷款条件,银行为了保证贷款能够安全收回,对贷款企业的资金运用、生产治理、投资方向、投资数额等生产条件;③担保品的选择;④财务报告,为了准确掌握借款方的财务状况和贷款的使用情况,银行在贷款合同中通常要求借款企业在使用贷款期间,提供各种与贷款有关的财务报告和统计资料;⑤违约条款,主要是解决拖欠贷款或破产时的债务清偿问题;⑥还款方法,银行可能要求借款人一次全部还清贷款,也可能同意分期摊还。
3.放款的偿还。
本环节涉及的结果有按期、提前、延期偿还和无力清偿四种状况。
后二者将涉及到银行对借款者资信的评价和利息惩处等问题,前二者可能会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4.有问题贷款的催收和注销。
主要是涉及上述的后二种情况,银行应该采取补救措施。
情况不良征兆的显现,要依靠银行对有关报警信号的敏感反应能力和既定应急方案,这些报警信号诸如:
收到财务报表、支付报表或其他文件时间的不正常推延;来自其他金融机构有关借款者的意外贷款需要;借款者态度的变化(即:
拒绝回电话或经常不在办公室);当地经营环境的变化(即大企业关门或加入新的竞争者);借款者的不负责行为(即旷工或过度的酗酒);透支额增加;借款者的企业发生罢工或其他停工事件;违法行为被揭发;对借款者的意外判决(即侵权赔偿或税款留置)。
银行贷款治理者一旦发现这种潜在的违约风险,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使损失最小,任何拖延都会使损失增加。
处理逾期账户总的原则是:
争取借款人的最佳合作,抢先接管抵押品,主动与借款人合作使贷款得以偿还。
对于确认无法回收的贷款应提留呆账准备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催收的停止。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贷款政策和程序规定了有关银行贷款业务的明确做法,但过分僵化的刚性规定将不利于员工制造力的发挥。
因此,银行应该鼓舞有关员工对贷款业务的积极参与,具体贷款政策和程序也应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正,尤其是在银行内外部环境变动多端的情况下。
三、贷款的种类
贷款种类是银行制定贷款政策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这种划分因标准不同而有差异,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类,其一是按不同用途分批发贷款和零售贷款,前者是为了经营企业的目的,后者主要是对个人。
这类划分将在确定贷款定价时显示其作用。
其二是根据贷款规定或条件划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抵押贷款。
1.信用贷款。
指单凭借款人的信誉,而不需提供任何抵押品的放款。
这种放款可使借款人在不提供任何有价物的情况下取得贷款。
获得追加资本,因而信用放款是一种资本放款。
由于信用放款只凭借款人的信誉,因而银行对借款人必须熟悉,并充分了解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信誉程度。
这种放款的利率较高,并且附加一定的条件。
例如,要求借款人提供企业资产负债表,并说明经营情况和借款用途等,这样,银行便可以通过这种放款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操纵。
其种类主要有:
①一般限额贷款。
一些企业常常与银行订立一种非正式协议,以确定一个贷款限额,在限额内,企业可随时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
②透支放款。
对这种放款,银行与客户之间没有书面协议,往往凭客户与银行之间存在的默契行事,特别是对信用较好的客户,银行经常提供透支上的便利,这种便利被视为银行对客户所承担的合同之外的“附加义务”。
③备用贷款承诺。
是一种比较正式的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银行与企业签订正式合同,在合同中银行承诺在指定期限和限额内向企业提供相应贷款,企业要为银行的承诺提供费用,其费用率通常相当于限额未用部分或全部限额的0.25%-0.75%.④消费者贷款。
消费者放款是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放款。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这种贷款时,要进行多方面的审查,主要包括:
借款人的职业;借款人的生活收支状况;借款人的财产状况;借款人的品德。
⑤票据贴现贷款。
票据贴现贷款,是顾客将未到期的票据提交银行,由银行扣除自贴现日起至到期日止的利息而取得现款。
可贴现的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期票、银行本票和汇票等。
目前商业银行贴现业务已扩展到政府债券。
2.担保贷款。
其产生源于:
①借款企业的负债率较高,显示出其财力脆弱;②借款企业没有建立起使人中意的和稳定的收益记录;③借款企业的股本未能销售出去;④借款人是新的客户;⑤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⑥贷款的期限很长,等等。
然而有时银行并不寻求担保,而是借款人主动提供担保,这时借款人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得优惠利率待遇。
根据充当担保物的不同,担保贷款又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担保品贷款。
充当担保的可以是:
股票和债券;保函、商品、地产、人寿保险单、汇票、本票以及其他物权凭证;第二、甚至第三抵押权,等等。
由于后一类担保品一般都缺少作为合格贷款担保所必需的条件,银行一般不愿接受。
担保品在未来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抵补贷款损失,往往取决于担保品的质量,银行当然要选择质量高的担保品。
影响担保品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市场价格是否稳定;是否容易销售;是否易于保管;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技术是否复杂。
由此看来,商品最适合于作为担保品,有价证券次之,不动产最差。
按照银行对担保品取得的权利的不同,担保可以分为:
①取得留置权。
银行扣留债务人的财产直到他欠银行的债务还清为止。
②取得质押权。
其内在规定性与留置权略有不同:
其中之一是,在质押方式下,受质押人(银行)在债务清偿前拥有全部占有债务人用作抵押财产的权力,在某些情况下,受质押人还有出卖该财产的权力。
与留置权不同的是,质押权是一种特别给予的所有权。
③抵押。
拽债务人将其拥有法定权利或衡平法权利的不动产或动产转让给债权人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
对财产拥有衡平法权利的人,最多只能要求从这些财产中取得赔偿,而无权出售它们,因为他不是财产的所有者,银行应注意此点。
在抵押方式下,受抵押人(银行)对财产有特定的权益并有出卖权,银行的抵押文件一般载有变卖担保品的明确规定。
另一种是保证书担保贷款。
指由第三者出具保证书担保的放款。
保证书是保证人为借款人作贷款担保与银行的签约性文件。
保证书担保放款的实务操作通常比较简单,银行只要取得经保证人签字的银行拟定的标准模式保证书,即可向借款人发放贷款。
所以,保证书是银行可以接受的最简单的担保形式。
由于保证人替借款人承担了实际的部分义务,因而成为这一贷款方式的特色,其权利和义务将成为贷款政策的重要内容。
保证人的义务总是发生在债务到期时,即从债务到期日起保证人就负有义务,当主债务人无力清偿债务,或者只能清偿部分债务时,保证人必须保证全部债务得到清偿。
在下列情况下,保证人的责任得到解除:
已付款;订立放宽贷款期限的协议;保证合约发生变更;主要合同发生变更;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改变。
保证人不同,保证书的出具程序也是不同的;银行在接受时必须对股份制、合伙制、单个制公司等加以区分。
保证书在银行陈述虚伪、保证人出于误解、保证人受到不正当的影响三种情况下失效。
四、贷款定价
贷款利率即贷款价格。
贷款利率的确定需考虑下列因素:
央行贴现率;放款期限;存贷利率;放贷利率风险;治理贷款成本;优惠利率;银企关系。
其中的基础是对风险的分析,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信用风险。
对这种风险的分析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简称6C):
①品德(Chrcter)。
指个人或企业借款者对其所欠债务是否情愿归还,一般通过考察其过去的资信情况,了解谁介绍他来借款以及通过同借款人面谈来做出谈判。
②经营才能(Cpcity)。
主要是通过审查其财务报表,看其资金的流入流出是否正常,以及经营业绩怎样。
③资本(Cpitl)。
指借款人财务报表上的总资产总负债情况、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相抵后的净值,即借款人的财富状况。
④担保品(Collterl)。
指借款人用作借款担保品的质量。
⑤经营环境(Condition)。
指借款人在经济衰退及其他事件中的脆弱性,或说他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的还款能力。
⑥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
指借款人能否在日益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与进展。
此外,借款人的财务报表对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要注意,这些报表毕竟是反映着企业的过去,因此应用时要作信用调查,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近几十年来,还进展了许多观察企业经营的方法。
如1977年由阿尔曼等人提出的Z分析模型,使用了五个比率:
X1为营运资金与总资产比率;X2为留成利润与总资产比率;X3为支付利息及税款前的收益与总资产比率;X4为股票的市场价与总负债值比率;X5为销售收入与总资产比率。
因此:
Z=1×X12×X23×X34×X45×X5,
(其中,Z代表企业经营状况,为各项资产的信用权数(或系数),利用统计方法求出系数后,
Z=1.2X11.4X23.3X30.6X41.0X5,
若Z<2.675,则该企业将有很大问题;若Z≥2.675,则说明企业经营良好。
2.利率风险。
目前,防止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浮动利率,风险的方法,主要是采取浮动利率,定期调整。
3.搭配不当的风险。
一是利率与时间搭配不当,短借长用,形成损失。
二是币种搭配不当,形成汇率风险。
对国外放款,常常涉及不同货币的汇率风险。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的远期交易为抵销此种风险提供了可能。
贷款定价的目标在于确保预期收益率的实现。
为此,银行贷款治理者必须考虑发放贷款的预期收入、给借款者提供资金的成本、治理和收贷费用,以及借款者的风险等级。
下列简单公式可以说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贷款收益-贷款费)/应摊产权成本=税前产权资本预期(目标)收益率
其中:
应摊产权成本=银行全部产权资本对贷款的比率×未清偿贷款余额
若贷款收益低于目标比率,那么,该笔贷款或该类贷款将不得不重新定价。
贷款重新定价的主要方法是调整放款利率。
此外,还有其他几种方法:
①汲取被偿存款。
即借款者同意把存款存入放款银行。
②提取承诺费或留置费。
是指在确定贷款额度或订立贷款协议时,对借款者所收取的费用。
这些费用通常表现为贷款承担额或贷款额度的某一百分比。
使承诺费对实际收益的影响复杂化的因素之一,是这些付款的时间安排。
③收取其他服务费。
包括贷款的开户、手续处理、服务和收贷等方面所收取的费用。
④差额定价。
是以高于借入资金成本加成来决定贷款利率,差额定价并不考虑补偿存款额、各种服务费,或者与顾客有关系的其他方面。
此外,贷款价格的制定是根据应摊股本可实现的目标收益。
⑤优惠加数与优惠乘数。
目前,商业银行间一种普遍的做法是,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为不同风险等级的顾客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
⑥交易率计算法,采纳这种办法时,申请借款超过某一最低限额的借款者,可以几种基础(交易)利率中选择,以决定该笔贷款的利率和到期期限。
最通用的基础利率是国库券利率、定期大额存单利率或同业拆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