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作业完整版.docx
《《隧道工程》作业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作业完整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工程》作业完整版
绪论
思考题
1.什么是隧道?
2.隧道的种类有哪些?
3.隧道设计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4.和地面结构相比,隧道工程有哪些特点?
5.试从隧道的广泛用途上论述学习、研究与发展隧道技术的重要意义。
6.你认为隧道工程需要解决的难题有哪些?
第二章
思考题
1、隧道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测的内容有哪些?
2、施工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有哪些?
3、简述岩石与岩体的区别。
4、岩体的工程性质有哪些?
5、围岩的定义,围岩分级的目的?
6、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7、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8、简述我国铁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围岩分级方法。
第三章
思考题:
1、影响隧道位置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2、越岭隧道与河谷隧道有何区别?
它们在位置的选择上采取什么原则?
3、地质条件对隧道位置选择有哪些影响?
4、隧道洞口位置的选择遵循哪些原则?
确定洞口位置考虑哪些因素?
5、什么是隧道净空?
6、铁路隧道的横断面是根据什么设计的?
7、简述曲线铁路隧道加宽的原因和方法。
8、曲线铁路隧道和直线隧道衔接的方法是什么?
向直线方向延长13m和22m的理由是什么?
9、公路隧道建筑限界包含哪些内容?
10、隧道衬砌断面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计算题
1、某隧道位于半径R=800m的圆曲线上,通过三级围岩地段,设计为直墙式衬砌,曲线加宽
40cm,中线偏移值d=12.5cm,外轨超高值E=9.5cm,隧道竣工后,测得DK23+15DK23+20DK23+25各起拱线处内外侧宽值如表1所示,试按隧限一2A计算各点侵限情况。
表1
桩号
外侧宽/m
内侧宽/m
DK23+15
2.53
2.77
DK23+20
2.54
2.76
DK23+25
2.545
2.75
2、某单线铁路隧道位于圆曲线半径
R=1000m缓和曲线长Lc=100m的曲线上,曲线全长
L=309.44m,隧道进口桩号DK27+844,出口DK28+344,ZH点桩号DK27+958,设计最高行车速度为120km/h。
试计算隧道加宽值W中线偏移值d,并绘图说明隧道断面的变化位置、线路中线和隧道中线的关系。
1.解:
E=9.5cm:
:
15cm,d_W2)/2=12.5cm,曲线加宽W3W2=40cm
则:
内侧加宽W)=32.5cm,外侧加宽W2=7.5cm。
由“隧限一2A”的图3-4-2(教材)所示:
隧道起拱线处曲线半径为2.44m。
则对该隧道,不侵限的条件为:
外侧:
2.44+7.5/100=2.515m;内侧:
2.44+32.5/100=2.765m
因此:
DK23+15DK23+20DK23+25外侧都不侵限;
DK23+15内侧不侵限,DK23+20DK23+25内侧侵限。
2.解:
外轨超高值为:
22
V21202
E=0.760.7610.94cm:
:
:
15cm
R1000
内侧加宽值为:
40504050
W2.7E2.710.94-33.6cm
R1000
外侧加宽值为:
44004400,,
W24.4cm
R1000
总加宽值为:
W3=Wr"W?
=33.6:
:
,4.4=38.0cm
中线偏移值为:
d二㈣_W2)/2=(33.6_4.4)2=14.6cm
则分段里程:
d总与d偏断面:
ZH点DK27+944+993
d总/2与d偏/2断面:
DK27+993〜出口DK28+344
示意图如下:
隧道断面变化平面示竟凰
第四章
习题:
1、隧道衬砌的类型及适用条件?
2、洞门有何作用,有哪些洞门形式,适用于什么地质条件?
3、什么是明洞?
试述明洞的结构类型、受力特点和适用条件?
4、如何做好隧道的防水与排水?
5、避车洞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其底面标高是如何确定的?
6、高速铁路隧道出口设置缓冲结构的原因是什么?
有哪些相应的工程措施?
7、某单线曲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60km/h,位于II级围岩内,采用直墙式衬砌,衬砌厚度为40cm,加宽值W=30cm中线偏距d=10cm线路上部建筑为次重型,试查表确定其主要尺寸,并绘制衬砌施工断面图。
7.见教材图4-1-4,设计参数见表4-1-1
第五章作业1
..3
1.某公路隧道进口30米处围岩是IV级,容重25kN/m,开挖断面宽度12米,净高为8m隧道上覆岩体厚度8米,试计算并判断该处隧道属深埋还是浅埋?
2.川级围岩中的一直墙型隧道,埋深26m,围岩容重丫=22KN/m3,计算内摩擦角32°,
隧道宽6m高8m。
试按浅埋隧道确定围岩压力。
3.某隧道埋深为30m,围岩为V级,净宽为12m,净高为10m,围岩天然容重20KN/ni,试
计算该隧道围岩压力。
4.沙性土质隧道,埋深h=40m,围岩容重丫=20KN/m,内摩擦角$=28:
隧道宽6m,高8m试确定围岩压力。
5.某隧道内空净宽6.4m,净高8m,W级围岩。
已知:
围岩容重丫=20KN/R1,围岩似摩擦
角$=53°,摩擦角0=30°,试求埋深为3m7m15m处的围岩压力。
..3
6.一直墙型隧道建于软弱破碎岩体中,埋深40m,围岩岩石容重丫=23KN/m,内摩檫角$
=360,岩石抗压强度Rb=8Mpa隧道宽6m高8m,使用泰沙基理论和普氏理论确定围岩压力。
7.一直墙形隧道建于软弱破碎岩体中,埋深50m围岩容重丫=24KN/m,$=36°,岩体抗
压强度Q=12Mpa隧道宽6m,高8m,试确定围岩压力。
答案:
1.某公路隧道进口30米处围岩是IV级,容重25kN/m3,开挖断面宽度12米,净高为8m隧道上覆岩体厚度8米,试计算并判断该处隧道属深埋还是浅埋?
解:
用=10.1(12-5)=1.7
q=0.4524七宀4用=0.458251.7=153Kpa
=(2~2.5)hq
=(2~2.56.12(12.24~15.3)m>8m
属于浅埋隧道。
....30
2.川级围岩中的一直墙型隧道,埋深26m,围岩容重y=22KN/m,计算内摩擦角$=32,
隧道宽6m高8m试确定隧道围岩压力。
解:
••=10.1(6一5)=1.1
q=0.4523」〉川=0.454221.1=43.56Kpa
Hq=(2~2.5)hq=(2~2.5)2(4~5)m<26m
属于深埋隧道。
q=0.452-0.454221.1=43.56Kpa
e=0.15q=6.5Kpa
3.某隧道埋深为30m,围岩为V级,净宽为12m,净高为10m,围岩天然容重20KN/ni,试计算该隧道围岩压力。
解:
=10.1(12-5)=1.7
51斗
=0.452f爼』:
=0.4516201.7=244.8Kpa
Hq=(2~2.5)hq=(2~2.5)12.24(24.5~30.6)m
属于深埋隧道。
q=0.4525°》'用=0.4516201.7=244.8Kpa
e(0.3~0.5)q(0.3~0.5)244.8=73.44~122.4Kpa
4.沙性土质隧道,埋深h=40m,围岩容重丫=20KN/R1,内摩擦角$=28°,隧道宽6m,高
8m,试确定围岩压力。
解:
此时令侧压力系数■=1,上覆土体产生围岩压力,则隧道顶部垂直压力:
e2^(812-208廿屛(45-竺)=351KPa
2
5.某隧道内空净宽6.4m,净高8m,W级围岩。
已知:
围岩容重丫=20KN/ni,围岩似摩擦
角$=530,摩擦角0=300,试求埋深为3m7m15m处的围岩压力。
解:
①求自然拱高度;②判断深浅埋分界;③分别按浅或深埋隧道求围岩压力。
结果(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10.1(6.4-5)=1.14
41A.
q=0.452>:
,»用=0.458201.14=82.08KPa
Hq=(2~2.5)hq=(2~2.5)4.104(8.208~10.26)m
•1.20$
埋深3m时,属于浅埋。
q=h=60KPa,e=(qHt)tan(450)=15.67KPa;
22
埋深7剧,属于浅埋。
怡…喻°,(;[•:
暮:
°咛378
tanP-tan$0。
口佔
tan:
1tan:
(tan0-tantan0tan-1
-htan)=143.67KPa
B
e2=H■=42.42KPa
埋深15m时,属于深埋。
qmhq=82.1KPa,e=(12.3〜24.6)KPa
6.一直墙型隧道建于软弱破碎岩体中,埋深40m,围岩岩石容重丫=23KN/m,内摩擦角$
=360,岩石抗压强度Rb=8Mpa隧道宽6m高8m,使用泰沙基理论和普氏理论确定围岩压力。
解:
(1)泰沙基理论计算:
确定自然平衡拱的半跨:
B「0「0'0
a!
Httan(45)=38tan(45-)=7.08m
222
确定自然平衡拱的宽度:
bi二一也=9.74m
tan®
隧道的垂直压力为:
p=2方^=2x23x3x9.74=1344.12KPa
120甲
水平侧压力为:
e(2b1h)tan2(45°)=82.2KPa
22
(2)普氏理论计算:
确定自然平衡拱的跨度:
平衡拱高度为:
b14.16/2
h8.85m
fkb8/10
水平压力
隧道的垂直压力为:
q=h=238.85=203.55Kpa
丄2036\
e2=(203.55238)tan(45)=100.8Kpa
2
7.一直墙形隧道建于软弱破碎岩体中,埋深50m围岩容重丫=24KN/R1,$=36°,岩体抗
压强度R,=12Mpa隧道宽6m,高8m,试确定围岩压力。
解:
岩石坚固性系数fkb=12/10=1.2,
B丄0®丄0%
a1Httan(45)=38tan(45-)=7.08m
222
ai
压力拱咼h为h=5.9m
1.2
隧道顶部垂直压力q
二h=24X5.9=141.6Kpa
ei
=141.6tan2(450
型)=36.76Kpa
2
=(141.6248)tan2(45-茅)=86.6Kpa
第5章作业3
1.
隧道结构的受力特点?
隧道结构体系的概念?
2.
试绘出半衬砌拱圈的弯矩图和轴力图的大致形状。
3.
什么是围岩弹性抗力?
计算模型中有哪几种处理方式?
温氏假定与它有什么关系?
4.
已知作用在衬砌基底面上的轴力N=870KN弯矩M=43.5KN.m,墙底厚度
h=0.6m,围岩抗
力系数为150MPa/m试求墙底中心的下沉量及墙底发生的转角。
5.一对称等厚平拱,衬砌厚度为50cm,已知内力如下图示,墙底抗力系数
Kd=350MPa/m,
请求出墙底中心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墙底截面转角
(注:
图中1、2、
3为截面编号
4.解:
运用温氏假定解之。
h0.6「450即卅,1
②匚maxo
h
1450
3二9.67mmk150103
cr
max
6M6牛7255宀
0.62
725
3=4.83mm
k150103
③墙底中心下沉量、:
=r丄我2=9.67+4.83=14.5mm
墙底转角申=-^=4.83=i61x10」rad
h/20.6/2
5.解:
求墙底中心水平位移:
在轴力N作用下:
由温氏假定:
、中5741.64mm
k350103
则:
墙底中心水平位移=1.64cos60°=0.82mm
墙底中心垂直位移=1.64sin600=1.42mm
在弯矩M作用下:
十360
由温氏假定:
边缘垂直于墙底面的位移「•边-=1.03mm
边k350汉103
墙底截面转角—」03104.1210‘rad
h/20.5/2
第六章作业
1.隧道施工方法的种类和选择依据。
2.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影响台阶长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是如何稳定
开挖工作面的?
3.比较新奥法和隧道围岩变形控制分析工法。
4.某隧道位于软弱破碎地层中,采用长台阶法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现洞室周边位移加速度等于零,因而断定围岩变形已经稳定。
指出错误,并改正之。
5.新奥法施工时,隧道开挖后,为了调动围岩的承载能力,不宜立即喷射混凝土,而应经量测后,再施喷。
为了隧道的稳定,复合式衬砌应在锚喷支护完毕后立即修筑内层模筑混凝土衬砌。
指出错误,并改正之。
4.应该是:
①改为短台阶法;②并未稳定。
5.应该是:
①立即喷射混凝土;②经监控量测,围岩基本稳定后,再修筑内层模筑混凝土衬砌。
第七章作业
1.
某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用多点位移计对拱顶围岩内部位移进行了量测,不同时刻各点的位移值不同,结果绘于右图。
试据此图判断拱顶围岩的松动范围;如用锚杆加固,其长度如何确定?
2.某隧道在钢支撑架设时,在同一架钢支撑上安装了三支液压测力计(图a),测得
各测力计的压力一一时间关系曲线,如图b。
试据此分析该断面的压力特征,并说明加强初
期支护时应采取的措施。
m
n
/
/■
3.已知一座深埋圆形隧道,开挖直径10m拱顶以上岩层覆盖厚度495m围岩容重丫=20KN/m3,弹性模量E=ldMPa粘结力C=1.5MPa围岩内摩擦角0=30°,侧压力系数入=1,泊松比卩=0.2。
试问:
①开挖后不支护状态下,围岩是否出现塑性区?
②如果出现,问塑性区半径是多少?
③假定支护阻力P=8.5MPa,问洞室周边位移是多少?
4.某公路隧道,对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知位移时态曲线方程为
“=20+131n(i+1)。
已知隧道极限相对位移值为144mm开挖6天后洞周实测相对位移值
为64mm试从位移值、位移速度、位移加速度三方面判断开挖6天后的隧道稳定性。
5.某铁路隧道,位移时态曲线方程为u=126.321n(1・t)。
若以位移速度小于0.2mm/
日为隧道稳定的判断准则,试从位移速度和位移加速度这两方面判断隧道能否稳定?
需要多
长时间才能稳定?
是否需要采取加强措施?
1.解:
由图可见,在距岩面3m处,位移随时间变化不大,围岩的松动范围应该在该处附近。
如用锚杆加固,锚杆长度应该超过围岩松动范围,锚杆长度应采用3.5〜4m为宜。
2.解:
该段地层断面I和断面III明显压力不对称,存在偏压现象;应在隧道断面III所在侧加强支护,以防止偏压造成的隧道受力不均,使隧道稳定性变差。
3.解:
①He=4955=500m,计算出2He=220500=20MPa;
2eos半
由"kC,求得Rw2MPa
-2HeRb,洞周出现塑性区。
得u0=0.022m
4.解:
将t=0,代入u=20•13ln(t1),得先期位移u0=20mm。
1求第6天施工实测相对位移:
u=U0u*=2064=84mm:
:
:
144mm(稳定)
、131313
2位移速度u',第6天时u'1.86(mm/d)1.0mm/d(不稳定)
1+t1+t1+6
_13
3位移加速度u''2:
:
:
0(稳定)
(1+t)2
结论:
隧道不稳定。
5.解:
GQO
1位移速度u'二一,令u^0.2,解得t=30.6天~31天(要31天后才能稳定)
1+t
2位移加速度u''6j32:
:
:
0(稳定)
(1+t)2
3隧道稳定,不需要采取加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