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蛇的生活习性.docx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蛇的生活习性.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
了解蛇的生活习性
蛇的生活习性
蛇的栖息环境因生活习性不同而有差异。
如金环蛇,多在丘陵山地、水域附近活动,以夜间活动为主,鱼类、蛙、蜥蜴、鼠及蛇是它的美味佳肴;银环蛇多在水田、塘边及低洼湿地活动,活动亦在夜间,捕食鼠类、蜥蜴、蛙类、鱼类(泥鳅鱼最好)以及其他蛇类;眼镜蛇常在丘陵山坡及山脚下的灌木丛中和平原的墙基、石缝处、坟堆、向阳山坡活动,以捕食小哺乳动物、鸟类及其卵、蜥蜴、蛙类、鱼类和其他蛇类为主;五步蛇多在树旁、阴湿石隙、杂草中、溪旁石下活动,主要捕吃蟾蜍、蛙、鼠及蜥蜴为生;蝮蛇多在颓墙、废墟及村落前后或菜地中活动,主要食物是鼠、鸟、蜥蜴、蛙、鱼等;竹叶青多活动于丘陵山区溪边及草丛灌木中,早晚活动频繁,以鼠、鸟、蜥蜴、蛙类为食饵。
总之,我国常见的各种蛇类,特别是毒蛇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是不相同的(见表1-2)。
只有了解各种蛇类的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才能把蛇养殖好,并能预防毒蛇咬伤于未然,所以必须很好了解和掌握蛇的生活习性。
蛇的活动规律
蛇是一种变温动物。
它的体温常是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体内的代谢率和活动也与体温变化息息相关。
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减弱。
一般地说,从春末到初冬,是蛇类活动的黄金季节,特别是在骄阳似火的夏季和天高气爽的金秋,蛇类活动最为活跃,经常到处流窜,昼夜寻找食物,俗话说"七横八吊九缠树",就形象地说明了7、8、9这三个月是蛇类活动的高峰期。
但是蛇类喜热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尤其是在炎夏的酷暑,它们喜欢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生活栖息。
从秋季到冬季,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蛇体内的代谢随之降低,当它的生理活动减慢到一定水平后,就逐渐进入到"冬眠"期。
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
待到翌年春暖花开,冰消雪融时,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并重新开始一年新的生活。
从人洞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主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的补充来
使之发生中毒,无毒蛇无这一功能。
(二)毒液管是输送毒液的管道,连接在毒腺与毒牙之间。
只有毒蛇才具备有毒液管。
(三)毒牙毒蛇具有毒牙,它位于上颌骨无毒牙的前方或后方,比无毒牙既长又大。
被毒蛇咬伤的伤口,局部常见到两个明显的毒牙痕,如被连续咬两口,可见到4个牙痕,有时也可见到1-3个毒牙痕。
在毒牙痕的近旁有时可见2个小牙痕,也可能出现1-3个小牙痕。
毒蛇除毒牙外,还有一些无毒牙,毒牙或无毒牙掉落后由副牙递补。
无毒蛇咬人仅见到较细的成排的细牙痕。
那么,哪些无毒蛇容易与有毒蛇混淆呢?
1.常被误认为是毒蛇的无毒蛇有几种无毒蛇,由于外形特殊,色斑鲜艳,而且性情凶恶,所以常被当地一些群众视为是毒蛇而惊慌失措,其实这种蛇咬人时对人体是无害的。
如虎斑游蛇(又叫野鸡勃子蛇)、赤链蛇(又叫火赤链)等。
2.外形或色斑与毒蛇容易混淆的无毒蛇黄链蛇(又叫黄赤链),由于背面有黑黄相间的横纹,常被误为是金环蛇;黑背白环蛇,由于蛇背有黑白相间的横纹,也容易被错认为是银环蛇;颈棱蛇(又叫伪蝮蛇),体粗尾短,背面呈棕褐色,有两行粗大的深棕色斑块,头部略呈三角形,外形极像蝮蛇或蝰蛇;翠青蛇(又叫青竹标)由于通身都是绿色,所以常与竹叶青混淆。
因之,对于上述的无毒蛇必须与相近似的毒蛇加以区别,区别方法见。
蛇的生理特性及其弱点
(一)视力差蛇的双眼生于头部两侧。
眼球由最外层的巩膜、中间层的角膜和内层的脉络膜组成。
巩膜不透明,有保护眼球的作用;角膜透明,中央有圆形瞳孔;脉络膜上分布有血管及神经,含有许多黑色素。
脉络膜向前伸延到晶状体前面形成一圈虹膜,由色素细胞及平滑肌组成,具有伸缩性;晶体呈圆球形,曲率不变,主要靠不同眼肌把物体移远或移近视网膜来聚焦,所以它的视力很差,1米以外的物体很难看见。
蛇的视觉也很不敏感,因其双眼生于头的两侧,视野重叠的范围极小,因此只有范围很小的双眼视觉。
眼球后方没有视凹,视觉不敏锐,尤其对于静止的物体更是视而不见。
只能辨认距离很近的活动的物体,这就是在投料饲养时毒蛇不吃已死的食物的缘故。
(二)听觉迟钝蛇没有外耳和中耳,只有耳柱骨,没有鼓膜、鼓室和耳咽管,所以蛇不能接受空气传导来的声波。
蛇只有内耳(包括听觉器--听壶、球状囊和平衡器--半规管、椭圆囊和中耳的耳柱骨),一端连于内耳的卵圆窗,另一端连于方骨附近的横骨上隅肌的内侧方,对于从地面传来的震动却很敏感,所以人在荒凉草地上劳动或行走时,用棍棒敲打地面或故意加重脚步行走,就能把蛇吓走,这就是"打草能惊蛇"的道理。
(三)行动时折转困难蛇没有脚,行动时主要靠附着于脊柱上一系列肌肉的交替收缩和舒张所产生的力量才能向前爬行的。
由于脊柱的两侧各有一组肌肉,一侧收缩而另一侧舒张,这样会使蛇体弯曲起来。
这种一张一弛的波浪式运动,能从头至尾在身体两侧以相反的位置传递过去。
如果这种波浪运动在传递过程中没有遇到阻碍物,这些肌肉活动所形成的弯曲就会毫无阻力地通过全身,但是如果地面凹凸不平或坎坷狭窄,弯曲运动会受到干扰,并在每一个接触点上都会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只有大于蛇的滑动摩擦时,才能使蛇向前运动;另一方面,因为蛇的肺活量较小,爬行一段路程后,就会觉得力不从心,气喘吁吁,所以蛇怎么也比不上人跑得快,就是这个缘故。
又因为蛇的椎体活动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使其不能转折掉头,故捕蛇能手多在蛇的后面把蛇尾抓住,就可以避免蛇的伤害。
(四)蛇蜕皮期间易捕捉蛇体由于生发层细胞的不断分裂,形成一种新的生活细胞层和角质层,在酶的作用下,旧的生活细胞层被溶解,使旧的表皮角质层能与新生的细胞层分离开来,这样蛇体可借助环境中的石块或树枝,把上下颌的表皮磨开并逐渐向后翻脱,这种蛇蜕,中医称龙衣。
蛇的体表无汗腺,且易于角化,所以蛇每年要脱皮3-8次。
如果每年养蛇100条,可获龙衣2-3公斤,单蛇蜕这一项收入,就能获300多元。
由于蛇在脱皮期间,需要消耗体内大量的养料,常使蛇处于半僵状态,这个时期的毒蛇不仅体瘦、乏力,而且性情温柔、极易捕捉,很少会伤害人。
(五)嗅觉灵敏蛇的舌细长、尖端分叉。
舌体由多种连向(纵向、左右向、背腹向、斜向等)的横纹肌组成,横纹肌内有丰富的纤维分布于其中,它能不断地伸缩,所以蛇的舌尖是非常灵活的。
因为蛇舌上的皮肤组织中没有味蕾,故无味觉功能,但它却是嗅觉的重要辅助器官。
蛇舌经常伸出口外,搜集空气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并粘附或溶解于湿润的舌面上,再把它运送人锄鼻器中,然后再产生出嗅觉来。
一般地说,蛇是喜腥味而恶芳香气味的,所以身上带有芳香浓郁气味的药物(如雄黄等)的人是可以驱蛇的。
五步蛇的颊部有一对"颊窝",称为"热测位器",对红外线特别敏感;位于头部两侧外鼻孔与眼之间的三角形陷凹的内膜上有一层约10-15微米厚度的薄膜,膜上密布有从三叉神经分支而来的神经末梢。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通过神经末梢及三叉神经传导到中枢,这样就会产生温差感觉。
如果在五步蛇周围出现有老鼠等恒温动物活动时,五步蛇不仅能觉察出来,并能确定该动物的位置,随之进行追踪并加以袭击吞灭之。
所以颊窝是一种有助于蛇类觅食的特殊器官,这种特殊器官更有利于蛇在夜间觅食。
研究发现五步蛇之所以具有扑火习性,亦与颊窝上的"热测位器"有关。
我国毒蛇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温暖,极适宜各种蛇类生长。
其中常见的陆地毒蛇有9种,海蛇有15种。
本书把15种海蛇合为1种介绍。
现将这10种毒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作一概述:
(一)银环蛇又称白花蛇、过基甲、白节蛇、银脚带、银包铁等,属爬行纲、蛇目、眼镜蛇科的一种剧毒蛇。
体长1米左右,头部呈圆形,稍大于颈,有前沟牙,通身背面具有黑白相间的横纹,白色横纹较黄色横纹窄,约占1-2个鳞片宽,在体部有20-30个,尾部有7-17个;腹部全为白色。
背鳞平滑,有15行,背面中央一行鳞片扩大,呈六角形。
肛鳞完整,尾鳞都是单行,尾端较尖细,这些特征可与其他具有黑白相间环纹的蛇相区别。
银环蛇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云南、贵州、台湾、安徽和四川等省区;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国。
多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脚近水的地方,特别是长有稀疏树木或小草丛的低矮山坡、坟地、田埂、路旁、菜畦等处更是它们经常活动的场所。
昼伏夜出,尤以上半夜活动更为频繁。
生活的最适宜温度是26-30℃,11月中旬开始冬眠,6-8月产卵,每次产卵5-15枚。
食饵是鱼、蛙、蜥蜴、蛇及鼠类。
该蛇性怯,行动敏捷,容易伤害人畜,其毒液毒性剧烈,以神经毒为主。
<二)金环蛇又名铁包金、金报应、金脚带、黄金甲、金蛇等,它是与银环蛇相近似的一种剧毒蛇。
它与银环蛇的区别点是:
体躯较粗大,一般长1米以上;通身呈黑黄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尾略呈三棱形,末端扁而圆钝。
黑环与黄环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3-28环,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一行鳞片特别大,肛鳞完整,尾下鳞片为单片
金环蛇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江西、云南和福建等省区;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和缅甸等国。
常栖息于丘陵、山地和水域附近,为夜间活动,以鱼、蛙、蜥蜴、蛇、蛇卵及鼠为食饵。
白天常盘着身体把头钻在身下,怕见光线,卵生。
性亦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液剧毒,也为神经毒。
(三)眼镜蛇又名万蛇、吹风蛇、吹风鳖、扁头风、饭铲头、饭匙头、乌肉蛇等。
属眼镜蛇科有毒蛇。
它的头部呈椭圆形,由于它被激怒时,头部可竖立前半身,这时颈部肋骨扩张,使颈部膨扁,而且颈背部白色眼镜样的斑纹异常显露。
因此而得名。
身长一般1-2米,体背呈黑色或黑褐色,有个别的蛇有若干细窄的白色横纹,蛇活动时更为明显。
体及尾部有10多条黄色横纹,背鳞平滑,斜行。
腹面色较浅,颈部腹面有两个黑色点斑及一黑色横带
眼镜蛇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及西亚等地区。
常栖息于丘陵山坡、坟堆、灌木林或山脚水边。
食性很杂,鱼类、蛙类、鼠类、蜥蜴、鸟类及鸟蛋、家禽蛋类等均吃。
卵生。
多表现为向阳性,常于白天活动,耐热性较强,气温在35-38℃的阳光下也能忍受。
被激怒时攻击性强,常发出"呼呼"声。
毒液为混合毒素。
(四)眼镜王蛇又名过山风、山万蛇、大眼镜蛇、过山乌、大扁颈蛇等。
头部呈椭圆形,颈部能膨扁,前半身亦可竖立,所以有许多方面与眼镜蛇相似,但与眼镜蛇亦有明显区别:
如眼镜王蛇躯体较大,全长一般在2-3米,最长可达6米;颈背没有白色眼镜样斑纹、颈腹面也没有黑色点斑及横带;但体背黑褐色或黄褐色具有白色镶黑边的横纹约40-50个,在头背顶鳞之后多了一对大形的枕鳞。
但是在受惊时与眼镜蛇一样能竖起前身扁起的膨颈,发出"呼呼"声,并向前方攻击。
眼镜王蛇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贵州、云南等省区。
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
常生活在平原至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林木中、水旁或岩缝树洞内,能上树。
白天活动,捕食蛇类、蜥蜴等。
卵生。
母蛇有护卵习性。
眼镜王蛇性凶猛,常主动攻击人畜,其毒液的毒性为混合毒,主要属于神经毒。
(五)蝮蛇又名地扁蛇、土虺蛇、狗屎朴、灰链鞭、烂肚蛇、七寸子、麻七寸等。
头呈三角形,有颊窝,吻鳞明显,鼻间鳞宽,外侧缘尖细,背鳞明显,全长约60-70厘米。
背面灰褐色,头背有一深色八字形斑,颞部有一镶黑色边的细白眉纹,躯干背面斑纹较大,一般有2行深褐色圆斑,左右交错排列,有的有深浅相同的横斑。
或有分散不规则的斑点,体侧有一列棕色斑点,腹面灰白或灰褐色,杂有黑斑。
蝮蛇分布很广,我国东南沿海水网地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秦岭山地,新疆及内蒙古草原,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平原、丘陵、山区等各种环境都可以生活。
常栖息于坟堆、草丛、乱石堆及田野上,多盘曲成团,如狗屎样。
属于北方类型的蝮蛇,耐寒性强。
以蛙、鸟及鼠类为食,也能吃鱼类、蛇类及蜥蜴。
卵胎生。
产出的幼蛇吃蜈蚣等节肢动物,其毒液具混合毒。
(六)蝰蛇又名圆斑蝰、古钱窗、金钱豹、金钱斑等。
体长约1米左右,头较大,略呈三角形,与颈部有明显区别,体粗壮而尾较短,头背面被着起棱的小鳞片,体背棕灰色,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也有三个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
腹面灰白色,有3-5行近于半月形的深棕色斑。
蝰蛇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国。
常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区,活动场所是田野、或在龙舌兰和仙人掌等植物下盘卷成团,日夜都有活动,以鼠、鸟、蛇、蜥蜴及蛙类等动物为食。
卵胎生,产领较大,一般一条母蛇能产仔30条左右,多者可达63条。
行动迟缓,受惊扰时常发出"吁吁"声,其毒液的毒性以血循毒为主。
(七)五步蛇又名尖吻腹、蕲蛇、白花蛇、棋盘蛇、放丝蛇、吊灯扑、百步蛇、懒蛇、翘鼻蛇及聋婆蛇等。
体长1-2米,有的在2米以上。
头部明显呈三角形,吻端尖而向前上方翘起。
在鼻鳞和眼前窝之间有3个小鳞片,上唇鳞7片,下唇鳞11片,眼前鳞2片,眼后鳞1片,眼下鳞1片,较长。
前颞鳞2片,后颞鳞4-5片,体鳞有棱,在颈部22或21行,体中部21行,肛前17行,腹鳞157-171片,尾下鳞62-60对,在前方的单列。
肛鳞单片,体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正中有一行20多个方形的大斑块,两侧有八字形暗褐色大斑纹,顶端在背中线相接。
眼后到颈侧,有黑色带状条纹,腹部黄白色,有明显的念珠斑(图2-10)。
五步蛇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国外仅越南北部有此种蛇。
常生活于山地、树木较多的落叶堆或岩隙间、山路边,草丛中亦有栖息,白天多盘卷不动,头部位于当中,吻尖向上。
行动缓慢,很少活动,一旦受到惊动,则猛烈袭击。
常于阴雨天气活动。
如不受惊扰,一般不会主动咬人。
捕食以鼠、蛇、鸟、蜥蝎、蛙类为主。
卵生。
因其毒腺大,毒牙很长,属管牙类,而且毒性强,毒液为溶血性毒,人被咬后如不能及时治疗,常有生命危险。
(八)烙铁头又名龟壳花蛇、老鼠蛇、恶乌子、金钱豹、笋壳斑、吊树猫、蕲蛇盖、野猫种等。
体长约0.7-0.9米,最长可达1.3米。
头部明显呈三角形,颈细,形如烙铁,故称烙铁头,头背都是小鳞片,体细长,尾长而末端细,有缠绕性。
体背面为淡棕色或棕褐色,背脊上有一行暗紫色波状纹,腹面浅褐色,散以深棕色细点
烙铁头分布于我国的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浙江、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甘肃、四川、贵州等省区;国外分布于越南北部及缅甸北部。
常生活于丘陵及山区的灌木、溪边、竹林或住宅区附近,亦可随柴木搬动而进入室内。
以鸟及鼠类为食,常于夜间活动,卵生。
毒液以血循毒为主。
(九)竹叶青别名刁竹青、小青虫、红眼睛、青竹蛇、青竹标、焦尾巴、绿牙蛇等。
体长0.5-1米,头部呈明显三角形,头背面被小鳞片,眼睛红色,体背和两侧都是鲜绿色,腹面为浅绿色,体侧各有一条黄色、白色或红白两色的纵线纹,尾背和尾端都为焦红色。
尾巴较短,具有缠绕性
竹叶青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泰国、印度等国。
常生活于海拔150-200米的山区溪边及草丛中,山区的竹丛、稻田及住宅旁的瓜棚杂草中也有发现。
昼夜活动,夜间活动频繁,以捕食青蛙、蜥蜴、鸟类和鼠类为生。
卵胎生。
其毒液为血循毒。
(十)海蛇海蛇科与眼镜蛇科一样,都是具有前沟牙的毒蛇。
世界上已知有50多种海蛇,我国15种,广西沿海所产的海蛇有青环海蛇、环纹海蛇、淡灰海蛇、平颏海蛇、小头海蛇和海蝰6种。
海蛇由于终年生活于海水中,所以它们的形态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腹鳞退化,体圆柱形,尾侧扁,鼻孔朝上,有鼻瓣,体长小者0.5米左右,长者约3米。
除扁尾海蛇外均为卵胎生。
每胎产蛇仔数因蛇种不同而异,一般在2-20条之间。
海蛇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山东和辽宁诸省区的海洋沿岸近海区。
特别是半淡半咸水的河口带,每逢雨季河水猛涨,夹带大量的有机物的河水冲人海水中,此时鱼群集中于人海河口,以鱼为食的海蛇随之增加。
海蛇在繁殖时期也常到海河口产仔,进行鱼类捕捞时应提高警惕,当心被海蛇咬伤。
海蛇的蛇毒均为神经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