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431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docx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山大学报

由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

——基于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评价

张芳洁1刘淑敏2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济南250100)

【摘要】我国农村居民面临着众多健康风险,承担着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

而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风险管理采用的是医疗保险模式,即依赖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侧重于事后的医疗费用补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探索从医疗保险模式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

本文首先运用二步模型法和人力资本法,测算了我国农村居民16类主要疾病的直接和间接经济负担,并从总体和结构上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次,阐明了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在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方面的不足及根源;最后,论述了从医疗保险模式转向健康管理模式的必然性,并探索了健康管理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健康管理

目前,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普遍面临着“看病贵”的问题,各类健康风险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而我国的健康风险管理采用的是医疗保险模式,即以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为手段,侧重于对被保险人生病就医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事后补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及其带来的经济负担问题。

专家研究表明,如果医疗费用达到个人年收入的70%,就可能因病致贫。

根据表1所示的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医疗费用状况,农村居民一旦生病住院,就会形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农村居民健康风险管理需要从“侧重于事后医疗费用补偿”的医疗保险模式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改善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减轻农村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

表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医疗费用状况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255

3587

4140

4761

5153

5919

6977

平均每个人次门诊医疗费(元)

127

129

136

138

152

166.8

179.8

住院者主要医疗费(元)

4661

4669

4964

5234

5684

6193.9

6632.2

医疗费/纯收入(%)

147

134

123

113

113

107

98

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卫生部统计中心

一、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评价

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疾病以及疾病所造成的失能和早死给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经济资源。

按疾病对社会与人群的影响分为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无形经济负担。

直接经济负担是指直接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总费用,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用于疾病和伤害预防、诊治及康复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各种费用;包括卫生机构所提供的卫生服务费用;还包括病人在接受卫生服务过程中病人及陪护人员所支付的其它费用。

间接经济负担指因疾病致使劳动力有效工作时间的减少和工作能力的降低,从而引起的社会和家庭目前即现价值和未来潜在价值的损失,又称间接费用。

狭义上指生产力损失,广义上包括社会生产力损失、收入损失、家务劳动损失、雇佣费用、培训费用、保险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

无形经济负担也叫无形损失,是指患者及亲友因疾病和伤害给家庭和本人造成的痛苦、悲哀与不便所带来的生活质量的下降或因为疾病而引起的相关疾病所带来的其他成本花费。

由于数据资料有限,且无形经济负担难以衡量,故本文中主要对各类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进行评价和分析。

(一)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测算

1.建立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的测算模型

(1)直接经济负担的测算

本文选取二步模型法来计算各类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

为第i类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

为农村总人口;

是指调查前两周内居民因病或身体不适到医疗机构就诊的人次数与调查人口数之比;

住院率是指调查前一年内居民因第i类疾病住院人次数与调查人口数之比。

(2)间接经济负担的测算

本文选取人力资本法(HumanCapitalApproach)来衡量各类疾病的间接经济负担。

该方法认为,劳动力因病损失的有效工作时间,其经济价值等于这一时间内劳动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将因疾病损失的时间转化为货币价值的方法。

本文中将农村居民因病损失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居民因生病入院而导致的误工时间,以各类疾病入院者的平均住院日来衡量;另一部分是居民因病死亡而导致的寿命损失,以YPLL(潜在寿命损失年)来衡量。

选用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总收入作为将因病损失时间转化为货币价值的指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其中,

为农村居民因第i类疾病入院误工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

为农村居民因第i类疾病死亡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

为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总收入;

为第i类疾病造成的农村居民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总数;

为第i类疾病造成的处于第j个年龄组的农村居民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总数;

为第j个年龄组内人口总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

为第j个年龄组因第i类疾病的死亡率;

为农村居民期望寿命与第j个年龄组组中值之差;

为农村居民第i类疾病的间接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第i类疾病的总经济负担为:

2.确定评价对象

根据我国农村居民面临的主要疾病风险,选取16类疾病作为疾病经济负担的评价对象。

(如表2所示)

表2疾病经济负担的评价对象

编号

疾病

编号

疾病

T1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T9

耳和乳突疾病

T2

恶性肿瘤

T10

循环系统疾病

T3

良性肿瘤

T11

呼吸系统疾病

T4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

T12

消化系统疾病

T5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T13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T6

精神和行为障碍

T14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T7

神经系统疾病

T1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T8

眼和附器疾病

T1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注:

表中所列疾病种类皆采用ICD-10国际疾病分类统计标准。

3.数据资料来源

基于数据的可靠性和可得性,以《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2010》为主要的数据和资料来源。

具体采用的数据包括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2009年的城乡居民家庭收支情况、农村居民人口基本情况、农村居民年龄别疾病别死亡率、医院出院病人疾病转归情况和期望寿命等。

4.疾病经济负担测算结果

根据前面建立的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评价模型,利用相关数据资料,计算出16类疾病给我国农村居民带来的经济负担。

(如表3~表7所示)

表3我国农村居民16类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

编号

门诊

住院

N(万人)

DEB

(亿元)

2w就诊率(‰)

次均门诊费用(元)

住院率(‰)

次均住院费用(元)

T1

2.1

154

1.4

4095.94

71711.5

100.2115

T2

1.6

154

2.3

12090.19

71711.5

247.6911

T3

0.7

154

1.7

7254.31

71711.5

106.4824

T4

1.5

154

0.6

4912.90

71711.5

62.9657

T5

2.1

154

1.1

6096.27

71711.5

111.3230

T6

0.8

154

0.5

3878.21

71711.5

35.0766

T7

2.4

154

1.0

5764.21

71711.5

109.7029

T8

1.3

154

1.0

4034.27

71711.5

67.5149

T9

0.5

154

0.1

4156.63

71711.5

20.1060

T10

22.8

154

10.8

7313.73

71711.5

1223.3853

T11

53.2

154

11.7

3595.35

71711.5

1829.3911

T12

24.9

154

9.5

5312.06

71711.5

1078.3305

T13

3.7

154

0.6

4320.16

71711.5

123.1563

T14

18.2

154

2.6

7561.85

71711.5

662.3519

T15

6.6

154

4.0

5599.20

71711.5

351.1944

T16

0.1

154

9.9

2738.53

71711.5

197.6557

注:

各类疾病的次均门诊费用因缺乏数据,故以2009年综合医院门诊病人的次均医药费代替。

表4我国农村居民因16类疾病住院误工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

编号

住院率(‰)

平均

住院日

y(元)

N(万人)

IEB1(亿元)

T1

1.4

10.5

7115.6

71711.5

1.9935

T2

2.3

16.2

7115.6

71711.5

5.2933

T3

1.7

9.7

7115.6

71711.5

2.2581

T4

0.6

9.3

7115.6

71711.5

0.7540

T5

1.1

11.7

7115.6

71711.5

1.8672

T6

0.5

13.3

7115.6

71711.5

0.8924

T7

1.0

10.3

7115.6

71711.5

1.4570

T8

1.0

7.0

7115.6

71711.5

0.9958

T9

0.1

9.8

7115.6

71711.5

0.1982

T10

10.8

11.8

7115.6

71711.5

17.8496

T11

11.7

8.1

7115.6

71711.5

13.1590

T12

9.5

8.7

7115.6

71711.5

11.5365

T13

0.6

11.1

7115.6

71711.5

0.8736

T14

2.6

12.4

7115.6

71711.5

4.4168

T15

4.0

10.3

7115.6

71711.5

5.7803

T16

9.9

5.3

7115.6

71711.5

7.3429

表5我国农村居民因16类疾病死亡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

YPLL

y(元)

IEB2

(亿元)

YPLL

y(元)

IEB2

(亿元)

T1

1453256

7115.6

103.4079

T9

0

7115.6

0.0000

T2

14768960

7115.6

1050.9001

T10

11207029

7115.6

797.4474

T3

90341

7115.6

6.4283

T11

3459497

7115.6

246.1639

T4

52309

7115.6

3.7221

T12

1522200

7115.6

108.3136

T5

815628

7115.6

58.0368

T13

0

7115.6

0.0000

T6

211015

7115.6

15.0150

T14

108807

7115.6

7.7422

T7

664876

7115.6

47.3099

T15

719736

7115.6

51.2135

T8

0

7115.6

0.0000

T16

49530

7115.6

3.5244

表6我国农村居民16类疾病的间接经济负担

IEB1

(亿元)

IEB2

(亿元)

IEB

(亿元)

IEB1

(亿元)

IEB2

(亿元)

IEB

(亿元)

T1

1.9935

103.4079

105.4013

T9

0.1982

0.0000

0.1982

T2

5.2933

1050.9001

1056.1934

T10

17.8496

797.4474

815.2970

T3

2.2581

6.4283

8.6865

T11

13.1590

246.1639

259.3230

T4

0.7540

3.7221

4.4761

T12

11.5365

108.3136

119.8502

T5

1.8672

58.0368

59.9040

T13

0.8736

0.0000

0.8736

T6

0.8924

15.0150

15.9073

T14

4.4168

7.7422

12.1591

T7

1.4570

47.3099

48.7669

T15

5.7803

51.2135

56.9938

T8

0.9958

0.0000

0.9958

T16

7.3429

3.5244

10.8673

表7我国农村居民16类疾病的总经济负担

编号

疾病

DEB(亿元)

IEB(亿元)

EB(亿元)

T1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00.2115

105.4013

205.6128

T2

恶性肿瘤

247.6911

1056.1934

1303.8844

T3

良性肿瘤

106.4824

8.6865

115.1689

T4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

62.9657

4.4761

67.4419

T5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111.3230

59.9040

171.2270

T6

精神和行为障碍

35.0766

15.9073

50.9840

T7

神经系统疾病

109.7029

48.7669

158.4698

T8

眼和附器疾病

67.5149

0.9958

68.5107

T9

耳和乳突疾病

20.1060

0.1982

20.3042

T10

循环系统疾病

1223.3853

815.2970

2038.6823

T11

呼吸系统疾病

1829.3911

259.3230

2088.7141

T12

消化系统疾病

1078.3305

119.8502

1198.1807

T13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123.1563

0.8736

124.0299

T14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662.3519

12.1591

674.5110

T1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51.1944

56.9938

408.1883

T1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197.6557

10.8673

208.5230

(二)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评价

从疾病经济负担的测算结果来看,2009年各类疾病给我国农村居民带来的总经济负担约为8902.43亿元,其中直接经济负担为6326.54亿元,包括门诊负担4094.90亿元和住院负担2231.64亿元;间接经济负担为2575.89亿元。

1.各类疾病经济负担的大小排序

根据前面计算出的各类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间接经济负担和总经济负担,分别对其进行排序。

(如表8所示)

表8我国农村居民16类疾病的经济负担及其排序

编号

疾病

DEB

IEB

EB

数额(亿元)

排序

数额(亿元)

排序

数额(亿元)

排序

T1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100.2115

12

105.4013

5

205.6128

8

T2

恶性肿瘤

247.6911

6

1056.1934

1

1303.8844

3

T3

良性肿瘤

106.4824

11

8.6865

12

115.1689

12

T4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

62.9657

14

4.4761

13

67.4419

14

T5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111.3230

9

59.9040

6

171.2270

9

T6

精神和行为障碍

35.0766

15

15.9073

9

50.9840

15

T7

神经系统疾病

109.7029

10

48.7669

8

158.4698

10

T8

眼和附器疾病

67.5149

13

0.9958

14

68.5107

13

T9

耳和乳突疾病

20.1060

16

0.1982

16

20.3042

16

T10

循环系统疾病

1223.3853

2

815.2970

2

2038.6823

2

T11

呼吸系统疾病

1829.3911

1

259.3230

3

2088.7141

1

T12

消化系统疾病

1078.3305

3

119.8502

4

1198.1807

4

T13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123.1563

8

0.8736

15

124.0299

11

T14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662.3519

4

12.1591

10

674.5110

5

T1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51.1944

5

56.9938

7

408.1883

6

T1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197.6557

7

10.8673

11

208.5230

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直接经济负担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而根据表2,可以进一步推断这五类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较高是因为其就诊率和住院率较高;间接经济负担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而根据表5,这五类疾病之所以造成较高的间接经济负担,是因为其死亡率较高,导致潜在寿命损失年总数较高,从而造成较大的收入损失。

总经济负担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2.各类疾病经济负担的结构

根据前面的疾病经济负担评价结果,对于每一类疾病,求出其各类经济负担占总经济负担的比重。

(如表9所示)

表916类疾病的各种经济负担占其总负担的比重(%)

编号

疾病

门诊负担

住院负担

DEB

死亡

住院误工

IEB

T1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29.33

19.41

48.74

50.29

0.97

51.26

T2

恶性肿瘤

3.46

15.53

19.00

80.60

0.41

81.00

T3

良性肿瘤

16.94

75.52

92.46

5.58

1.96

7.54

T4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

63.05

30.31

93.36

5.52

1.12

6.64

T5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35.97

29.04

65.01

33.89

1.09

34.99

T6

精神和行为障碍

42.56

26.24

68.80

29.45

1.75

31.20

T7

神经系统疾病

42.74

26.48

69.23

29.85

0.92

30.77

T8

眼和附器疾病

55.67

42.88

98.55

0.00

1.45

1.45

T9

耳和乳突疾病

77.73

21.29

99.02

0.00

0.98

0.98

T10

循环系统疾病

32.16

27.85

60.01

39.12

0.88

39.99

T11

呼吸系统疾病

73.16

14.43

87.58

11.79

0.63

12.42

T12

消化系统疾病

59.73

30.27

90.00

9.04

0.96

10.00

T13

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

85.18

14.11

99.30

0.00

0.70

0.70

T14

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77.64

20.56

98.20

1.15

0.65

1.80

T15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46.61

39.43

86.04

12.55

1.42

13.96

T16

妊娠、分娩和产褥期

1.68

93.11

94.79

1.69

3.52

5.21

(1)总经济负担。

从表9可以看出,大部分疾病给农村居民带来的经济负担都是直接经济负担,主要包括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等;但是,恶性肿瘤造成的经济负担中,间接经济负担超过了80%,主要是因病死亡造成劳动力损失所导致的间接经济负担;此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等几种疾病的间接经济负担占总负担的比重也较高。

(2)直接经济负担。

从总体上看,门诊负担占了直接经济负担的大部分。

但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住院负担大大超过了门诊负担。

此外,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眼和附器疾病等几种疾病的住院负担和门诊负担相差不大。

(3)间接经济负担。

根据表9,大部分疾病的间接经济负担都是由于因病死亡产生的。

而眼和附器疾病、耳和乳突疾病以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的死亡率极低,由此造成的间接经济负担也极低,因此其间接经济负担主要是由于因病住院误工造成的。

此外,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带来的大部分间接经济负担也是由于住院误工造成的。

二、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状况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健康风险管理采用医疗保险模式,主要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下简称新农合)和商业健康保险对农村居民的健康风险进行风险管理。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12〕13号)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村居民三方共同出资形成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就医时按照一定比例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