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62120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docx

内二中医护理方案11

胸痹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特点

(一)心痛发作期

1.寒凝血瘀证:

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气滞血瘀证:

疼痛剧烈,多余情绪有关,舌暗,苔白,脉弦滑。

(二)心痛缓解期

1.气虚血瘀证:

胸闷、胸痛,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弦。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舌暗红少津,脉细弱。

3.气滞血瘀:

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有关,舌质暗,苔白,脉弦。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胸闷、胸痛

1、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嘱监测心率、心律、脉搏、血压等变化。

出现异常或胸痛加剧,汗出肢冷时,立即汇报医师。

2、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氧气。

3、遵医嘱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或速效救心丸,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并观察疗效。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取穴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等穴位。

5、寒凝血瘀、气虚血瘀者取穴隔姜灸,选取心俞、隔俞、膻中、气海等穴位,每日交替施灸,也可取穴选用艾条灸,取穴足三里,内关等穴位。

(二)心悸、气短

1、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节律,面唇色泽及有无头晕、黑蒙等伴随症状。

2、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选取心、肺、肾、神门、皮质下等穴位,伴失眠者配伍交感、内分泌等穴位。

3、遵医嘱中药泡洗:

选用红花、当归、川芎、薄荷、艾叶等药物,伴失眠者配合按摩涌泉穴。

(三)便秘

1、腹部按摩:

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2、晨起饮温水200~300ml(消渴患者除外),15分钟内分次頻饮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内服中药

1、中药汤剂一般饭后温服。

寒凝血瘀者偏热服;热毒血瘀者偏凉服。

2、速效救心丸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舌下含服或口服。

须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3、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宜饭后服用,如冠心丹参胶囊、通心络胶囊、血栓通胶囊、银杏叶片、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4、宁心安神类药睡前半小时服用,如枣仁宁心胶囊、琥珀粉等。

5、补益类饭前服用,如滋心阴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等。

(二)注射给药

1、中药注射剂应单独输注,须使用一次性精密输液器;与西药注射剂合用时,建议用生理盐水间隔,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2、使用活血化瘀药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常用药有丹参、丹红、血栓通、舒血宁、红花、苦碟子等注射液。

(三)特色技术

1、中药离子导入

2、艾灸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避免劳累、饱餐、情绪激动、寒冷、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戒烟限酒。

3起居有常,发作时休息,缓解期适当锻炼,如快步走、打太极拳等,以不感疲劳为度。

(二)饮食指导

1、寒凝血瘀者,宜食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之品,如龙眼肉、羊肉、韭菜、荔枝、山楂、桃仁、干姜、大蒜等;少食苦瓜等生冷、寒凉之品。

2、气滞血瘀者,宜食行气活血之品,如山药、山楂、桃仁、木耳、白萝卜等;少食红薯、豆浆等壅阻气机之品。

食疗方:

陈皮桃仁粥等。

3、气虚血瘀者,宜食益气活血之品,如鸡肉、牛肉、蛇肉、山药、木耳、大枣、薏苡仁等。

食疗方:

海蜇煲猪蹄等。

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者,宜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品,如甲鱼、鸭肉、海参、木耳、香菇、山药、甘蔗、百合、莲子、藕汁等。

食疗方:

山药粥、百合莲子羹等。

(三)情志调理

1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

2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针对性给予心理支持。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转移法。

喘证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慢性稳定期

1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胸闷气喘,心悸,动则加重,乏力自汗,两颧泛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或有紫绀。

舌红少苔,或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虚数或涩、结代。

2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

胸闷气喘、心悸、咳嗽、咳稀白痰,肢冷、畏寒、尿少浮肿,自汗,汗出湿冷。

舌质暗淡或绛紫、苔白腻,脉沉细或涩、结代。

(二)急性加重期

1阳虚水泛证:

喘促气急,痰涎上涌,咳嗽,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口唇青紫,汗出肢冷,烦躁不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细促。

2阳虚喘脱证:

面色晦暗,喘悸不休,烦躁不安,或额汗如油,四肢厥冷,尿少肢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微细欲绝。

3痰浊壅肺证:

咳喘痰多,或发热形寒,倚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胸闷,动则尤甚,尿少肢肿,或颈脉显露。

舌淡或略青,苔白腻,脉沉或弦滑。

二常见症状/症候施护

(一)喘促

1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率、心律、脉象及心电示波变化,慎防喘脱危象.(张口抬肩、稍动则咳喘欲绝,烦躁不安,面色灰白或面青唇紫,汗出肢冷,咳吐粉红色泡沫样痰)。

2遵医嘱控制输液速度及总量。

3遵医嘱准确使用解痉平喘药物。

使用强心药物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黄视、绿视及各型心律失常等洋地黄中毒的症状。

4穴位按摩风门、肺俞、合谷等以助宣肺定喘。

5喘脱的护理

(1)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恐惧情绪。

(2)给予端坐位或双下肢下垂坐位,遵医嘱予20%~30%乙醇湿化、中高流量面罩吸氧。

(3)遵医嘱准确使用镇静、强心药、如吗啡、洋地黄类药物等。

(二)胸闷、心悸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加强生活护理,限制探视,减少气血耗损,保证充足的睡眠。

2予间断低流量吸氧,观察吸氧后的效果。

3嘱患者平淡情志,勿七情过极。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及过度兴奋。

(三)尿少、肢肿

1准确记录24小时输液量,限制摄入量(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正确测量每日晨起体重(晨起排空大小便,穿衣轻薄,空腹状态)。

2遵医嘱给予少盐、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饮食,忌饱餐。

选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芹菜、海带、赤小豆、西瓜等,也可用玉米须煎水代茶饮。

3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4应用利尿剂后观察用药后效果,定期复查电解质,观察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5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多次温服,功下逐水药宜白天空腹服用。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1)根据医师诊疗要求,辩证施护指导中药汤剂及中成药服药方法,汤剂宜浓煎,每剂100ml分上下午服用。

服药期间不宜进食辛辣刺激之品,以免影响药效。

红参、西洋参宜另煎,宜上午服用。

(2)中成药适用于慢性稳定期患者,宜饭后半小时服用,以减少胃黏膜的刺激,服药期间根据治疗药物服用注意事项、禁忌,做好饮食调整。

(3)内服中药。

2注射给药

(1)根据医嘱辩证旋转适宜中药输注静脉。

用药前询问患者过敏史。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格遵医嘱控制液体的入量及输入速度。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耳穴埋豆)

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随症配穴。

如:

心悸主穴:

心、小肠、皮质下,配穴:

心脏点、交感、胸、肺、肝。

水肿主穴:

肾、肾盂、输尿管、膀胱,配穴:

交感、肾上腺、神门、三焦、内分泌。

便秘主穴:

大肠、三焦、脾、皮质下,配穴:

肺、便秘点等。

2中医特色锻炼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可按医嘱进行“三伏贴”、“三九贴”疗法,减少慢性心力衰竭复发率。

指导患者在贴敷后注意:

(1)局部避免挤压。

(2)贴药够皮肤产生的轻度烧灼感为正常现象。

(3)无特别治疗要求者,可在3~4小时后可将药物自行去除,切记贴药时间过长。

(4)贴药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忌食海鲜、鹅、鸭等。

并用温水洗澡。

(5)此疗法对皮肤有较强烈的刺激,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者慎用。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指导患者制定适宜的作息时间表,在保证夜间睡眠时间的基础上,尽量安排有规律的起床和入睡时间,最好在上午、下午各有一次卧床休息或短暂睡眠的时间,以30分钟为宜,不宜超过1小时。

2强调动静结合,根据心功能情况,进行适当活动和锻炼。

活动中若出现明显胸闷、气促、眩晕、面色苍白、紫绀、汗出、极度疲乏时,应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1)心功能IV级者:

绝对卧床休息。

1~2天病情稳定后从被动运动方式活动各关节到床上主动活动,再到协助下床坐直背扶手椅,逐步增加时间。

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帮助床上进食、洗漱、翻身、坐盆大小便等。

(2)心功能III级:

卧床休息,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

床边站立,移步,扶持步行联系到反复床边步行,室内步行。

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帮助床边进餐,座椅,上厕所,坐式沐浴到患者自行顺利完成。

(3)心功能II级多卧床休息,中度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避免比较重的活动。

室外步行,自行上1层楼梯,逐步过渡到通过步行测验,制定步行处方。

在日常生活活动能自行站立沐浴,蹲厕大小便,请示文娱活动,如广播操、健身操、太极拳等。

(4)心功能I级:

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必须避免重体力活动。

增加午睡和晚上睡眠时间,全天控制在10小时内为宜。

3恢复期可采用静坐调息法。

有助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心脏耗氧量的功能。

(二)饮食指导

1饮食调节原则:

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

(1)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宜食甘凉,忌食辛辣、温燥、动火之食物。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之品,如山药、银耳、百合、莲子、枸杞子等。

(2)阳气亏虚、血瘀水停证:

宜食温热,忌生冷、寒凉、粘腻食物。

宜益气温阳、化瘀利水之品,如海参、鸡肉、羊肉、桃仁、木耳、大枣、冬瓜、玉米须等。

可选食莲子山药饭等。

2控制液体摄入量:

减轻心脏负荷,24小时入量比出量少200~300ml为宜。

3控制钠盐摄入量:

限制量视心衰的程度而定。

遵医嘱轻度者每日供给食盐不超过5克,中度者每日不超过3克,重度者每日不超过1克。

4进食的次数:

宜少量多餐,每日进餐4~6次,每晚进食宜少,避免饱餐。

(三)情志护理

1指导患者注意调摄情志,宜平淡静志,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不宜用脑过度,避免情绪波动。

2劝慰患者正确对待因病程较长造成的体虚、易急躁的情绪变化,帮助患者保持心情输快。

3告知患者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因素,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