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6585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docx

地质学室内实习指导书赤峰学院

地质学室内实验课指导

赤峰学院环境与资源系

任晓辉

实习一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2学时)

一.目的要求

熟悉常见矿物的各种形态特征和其描述方法;显晶或隐晶集合体、单体形态、集合体形态。

了解形态在矿物鉴定上的意义。

1.学会观察描述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等光学性质的方法;

2.了解矿物各种光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会肉眼观察描述矿物解理、硬度、断口、相对密度等力学和其它性质。

4.掌握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方法。

5.掌握常见矿物的化学成分大类和肉眼观察的鉴别特征。

二.实习内容

(一)按下表要求描述所观察的矿物标本形态。

标本编号

矿物名称

显晶或隐晶集合体

单体形态

集合体形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观察的矿物物理性质

1、光学性质

1).颜色

根据颜色产生的相理不同可分为自色、他色、假色,但具有鉴定意义的主要为自色。

描述矿物颜色时,应以新鲜干燥矿物为准,如果矿物表面遭受风化而颜色发生了变化时,则需刮去风化表面后再进行观察描述。

2).条痕

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指点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擦划所留下的痕迹的颜色。

条痕色可能深于、等于或浅于矿物的自色。

条痕色对不透明的金属、半金属光泽矿物的鉴定很重要,而对透明、玻璃光泽矿物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它们的条痕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

3).光泽

根据矿物表面反光的强度,可将矿物的光泽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三类。

4).透明度:

矿物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光线的程度,一般是以矿物厚度0.03mm的薄片为准。

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级。

观察描述矿物光学性质时,一定要注意掌握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四者之间的关系。

金属光泽的矿物,其颜色一定为金属色,条痕为黑色或金属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的矿物颜色为金属色或彩色,条痕呈深彩色或黑色,不透明至半透明;非金属光泽的矿物颜色为各种彩色或白色,条痕呈浅彩色到白色,半透明至透明。

2、力学性质

1).解理

解理是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之一。

解理按其发育程度分极

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极不完全解理五级。

肉眼观察矿物的解理只能在显晶质矿物中进行。

2).断口

根据矿物受力后不规则裂开的形态,可分为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土状断口、锯齿状断口等类型。

3).硬度

肉眼观察的是矿物的相对硬度,通过以莫氏硬度计了解不同硬度的矿物为标准进行比较而确定的。

观察莫氏硬度计。

野外工作中为了方便,常采用指甲(硬度为2.5±)、小刀(硬度为5.5±)等作为标准测定相对硬度。

刻划矿物时用力要均匀。

测试矿物时须选择新鲜面,并尽可能选择矿物的单体。

3、其它物理性质

矿物的其它物理性质可包括:

磁性、导电性、发光性、放射性、延展性、脆性、弹性和挠性等。

(三)作业及思考题

1.常见矿物的描述。

2.对比和区分下列各组中的矿物:

①方铅矿、石墨、闪锌矿;

②黄铜矿、黄铁矿;

③磁铁矿、镜铁矿、方铅矿、赤铁矿;

④石英、萤石、方解石;

⑤正长石、斜长石;

⑥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

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描述

标本号

矿物名称

化学式

特征描述

 

实习二常见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2学时)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学会肉眼鉴定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的基本方法。

掌握一些常见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的肉眼鉴定特征。

2.了解沉积岩的一般特征;观察、熟悉主要的沉积构造(原生构造);掌握碎屑岩、碳酸盐岩的鉴定特征。

掌握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3.初步掌握变质岩的一般特征;认识和熟悉几种典型的变质岩种类的描述和肉眼鉴定。

二、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和描述内容及注意事项

(一)岩浆岩

1、颜色

岩石的颜色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颜色之总和,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颜色。

2、结构、构造

岩浆岩按结晶程度分为结晶质结构和非晶质(玻璃质)结构。

按颗粒绝对大小又可分为粗(>5mm)、中(5-1mm)、细粒(1-0.1mm)结构,以及微晶、隐晶等结构。

其中特别应注意微晶、隐晶和玻璃质结构的区别。

微晶结构用肉眼(包括放大镜)可看出矿物的颗粒,而隐晶质和玻璃质结构,则用肉眼(包括放大镜)看不出任何颗粒来,但两者可用断口的特点相区别。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为块状构造,其次为气孔、杏仁和流纹状构造等。

3、矿物成分

观察有无长石,若有则应鉴定长石的种类,并分别目估其含量。

观察有无石英、橄榄石的出现。

若有石英出现,则为酸性岩;若有\橄榄石出现,则为超基性和基性岩;

鉴定暗色矿物的成分,并目估其含量。

特别注意辉石和角闪石,以及它们和黑云母的区别。

岩浆岩观察与鉴定

标本号

岩浆岩名称

化学式

特征描述

(二)沉积岩

1、颜色。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组分和形成环境。

2、结构。

若为砾状结构的岩石,可用尺子直接测量颗粒的大小、圆度、球度,目估各种粒径砾石的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

对具砂状结构的岩石应尽量目估其颗粒大小,同时估计各粒级的百分含量以确定其分选性。

在目估粒度时,可用已知粒级的砂粒管进行对比。

用肉眼(包括放大镜)观察并确定碎屑的磨圆程度。

对磨圆度的观察描述,一般对中砂和大于中砂粒级的岩石才具有意义。

3、构造。

层面和层理构造的描述。

4、成分。

碎屑岩的成分主要描述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的物质成分。

碎屑成分、胶结物成分:

碳酸盐类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

由此而将其划分为石灰岩(方解石>50%)和白云岩(白云石>50%)两大类,有时因含有较多的粘土矿物,可形成与泥质岩过渡的泥灰岩。

因此,确定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对岩石的定名是很重要的。

碳酸盐类岩石的矿物成分一般主要是根据与稀盐酸(5%)反应试验。

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标本号

沉积岩名称

化学式

特征描述

(三)变质岩

1.颜色

变质岩的颜色比较复杂,它既与原岩有关又与变质岩矿物成分有关。

变质岩的颜色常不均一,应注意观察其总体色调。

2.结构构造

描述结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等特点)。

构造是由矿物具一定方向排列而构成的定向构造,即片理。

片理是变质岩特有的一种构造。

变质岩中亦有块状构造。

3.矿物成分

描述变质岩的成分时,应注意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特征变质矿物。

一般按矿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描述。

 

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

标本号

变质岩名称

化学式

特征描述

实习三古生物化石的观察与鉴定(2学时)

目的要求:

1.熟悉虫筳、珊瑚动物化石的基本构造及描述;

2.掌握代表属的主要特征。

实习内容:

(一)、虫筳

1.虫筳化石个体小,通常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特征。

镜下首先应区分化石切面的方向:

轴切面、中切面、弦切面。

其中轴切面在化石鉴定上最有间意义。

2.轴切面上观察内容:

初房、壳室、壳圈、隔壁褶皱、旋脊通道、拟旋脊。

3.中切面上观察内容:

初房、壳室、壳圈、隔壁。

4.标出下图中构造名称:

5.观察手标本上虫筳化石面貌(可借助放大镜)。

(二)、珊瑚

1.四射珊瑚有单体类型亦有复体类型。

注意观察不同的单体形态——牛角状、圆柱状、拖鞋状;复体形态——枝状、丛状、块状)。

2.观察横切面及纵切面上主要构造。

横切面上观察内容:

隔壁(原生隔壁、一级隔壁)、鳞板、泡沫板、中轴;纵切面上观察内容:

横板、鳞板、泡沫板、中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