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5476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docx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资料

 

玉林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

 

院系

政史学院

历史学

___2011级__

专业

班级

姓名

黄冬贤

学号

201103403104

 

 

指导教师单位

政史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

指导教师姓名

曾凡贞

 副教授

指导教师职称

广西壮族拾骨葬探析

历史学2011级黄冬贤

指导教师曾凡贞

摘要

死作为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每个人都要去面对。

各地壮族的丧葬习俗,有共性也有个性。

幅员辽阔的中国不但各地各族的葬礼不相同,葬式也是各种各样,广西壮族地区的土葬形式与别处最大不同在于不是一次性下葬的,而是二次甚至出现多次复葬,由于复葬时是捡其遗骨埋葬的,因而以拾骨葬命名。

拾骨葬作为广西壮族普遍存在的葬制,有其存在的特殊性,本文针对拾骨葬起源及演变,长期留存的原因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广西壮族;拾骨葬;现实问题;丧葬习俗

 

参考文献12

 

前言

壮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但由于长期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壮族的民族文化特点也逐渐被同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文化程度越来越加深,以至到了民国时期,很多人都认为壮族和汉族文化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一直到了20世纪中期,壮族的民族自我意识经历了一次觉醒的过程,这一观念才慢慢的改变。

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自治州和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作为一个民族而广为人知。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壮族文化纳入民族文化的研究领域之中,其中,丧葬文化是壮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丧葬活动越发频繁,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动,使得壮族丧葬文化发生了变化。

壮族丧葬文化吸收了当地其他少数民族以及汉族的丧葬因素,形成了新的壮族丧葬文化,既保留了原有的文化特质,又增加一些新的特征,并且现有的壮族丧葬仪式的表现形式与壮族特有的社会结构因素有一定的关联,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丧葬文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反应了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巨大转变,而这样的社会结构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社会进步,同时也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结构。

由于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相互影响之下,壮族形成自己独特的丧葬文化,“灵魂不灭说”的鬼神崇拜则是壮族丧葬文化的最初起源,壮族传统观念就存在“人死魂犹在”这一说法。

壮族祖先就是在这样观念的支配之下,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死人的尸体,一方面又惧怕灵魂,另一方面则祈求灵魂保佑家人或平安。

壮族的丧葬文化在其仪式和相关习俗上都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拾骨葬的发生和发展,与古代民族的社会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生产力状况和心理素质等密切相关,也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一个民族的葬俗,犹如镜子,既可直接体现一个地区、也可以体现一个民族本身的气质,或者当地的地方特色,又曲折地反映了该地区、该民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状况。

因此,对拾骨葬习俗的考察和研究,是了解这个地区或民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拾骨葬概况

(一)拾骨葬概念

翻阅史料,在研究中国古代丧葬的论文、期刊,专著或者墓葬的考古报告,民俗学材料中,“二次葬”出现的频率较高,那什么是二次葬呢?

它与本文所讲的拾骨葬有什么关联呢?

人们为何进行“二次葬”,主流观点认为“二次葬”是一种葬式,“二次葬就是对死者的尸体和遗骨分别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的葬俗。

”[1]“所谓二次葬就是指人死后将尸体停放在某一特定地方,采用土化、风化、火化等方式处理尸体,待尸体骨肉分离后再正式收骨埋葬”[2],此外,“二次葬也可指将已经埋葬过的尸骨扰乱就地或异地重新埋葬,包括迁出葬和迁入葬”[3]。

“二次葬是将尸骨进行第二次安葬的风俗,又名拾骨葬、迁葬、合骨、再葬等”[4]

本文所讲的拾骨葬可定义为“二次葬的一种葬式,棺木在下葬之后,由于年代久远或地势潮湿原因而腐朽,亲属将坟墓扒开,拾取善存的尸骨,纳入专门盛放尸骨的器具内重新落葬,叫做拾骨葬。

”或者称之为“拾骨重葬”。

(二)拾骨葬起源及演变

(1)拾骨葬起源

拾骨葬起源历史悠久,在《墨子·节葬》中就有“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

”《墨子》成书于战国时期,当时的楚国包括两湖地区,以及岭南北部,“楚之南”有“炎人国”,“楚之南”指的是现在的岭南西南部或南部,而这一地域正是广西壮族拾骨葬的最早记载。

对死者的尸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理方式,在不同的地区和历史时期都有存在,考古资料表明,在新时期的母系社会时期,岭南地区就已经出现拾骨葬这一习俗了,而与之紧密相关的就是在三万年前桂林甑皮岩古人类遗址中“屈肢蹲葬”,在那时候已经成型,并有相当规模的发展。

[5]在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出土了18座墓葬,有2座为二次葬;在邕江流域左江南岸敢造遗址中,出土的14座墓葬中,有二次葬,也有屈肢蹲葬;近几年来,在广西平果县的山洞里,也发现了拾骨葬的墓地【6】在广西田东,武鸣,东兰,那坡等县也有“人死后三年,拾骨埋葬他处”【7】的记载,这表明广西各地有拾骨葬盛行,说明它是广西壮族的主要葬俗。

(2)拾骨葬演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拾骨葬的相关记载,在隋代,“南郡、夷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诸郡,多杂蛮左,……其死丧之纪,虽无被发袒踊,亦知号叫哭泣。

始死,即出尸于中庭,不留室内。

敛毕,,送至山中,以十三年为限,先(选)择吉日,改入小棺,谓之拾骨。

……拾骨者,除肉取骨,弃小取大。

”【8】

在宋代,“死者诸子照水内,一人背尸,以箭射地,箭落处定穴。

穴中藉以木。

贫则已,富者不问岁月,酿酒屠牛,呼唤围洞,发骨而出,易以小函,或架崖屋,或挂大木,风霜剥落,皆置不问。

”【9】

在清代,“广州人殁未敛,亲属至江浒望水号哭,投钱汲取水归之以敛,……乃有既葬后或十年,或十余年,复出诸土,破棺检骨洗之,谓之洗骨,贮骨瓷罂,名曰金罐。

”【10】

在近代,徐松石在谈及两广地区壮族的风俗习惯时,也说:

“僮人,喜欢拾骨重葬。

”【11】

至今,在两广地区,每到清明时节,有拾骨葬标志的“金罐”,遍地山野到处可见。

经专家学者的考证,隋代的“蛮左”带有蔑称,指的是南朝统治者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五溪蛮”主要指“苗,瑶,僮,僚,讫佬”等少数民族,这其中也包括壮族先人“俚僚”人在内,广东和壮族有密切的渊源,骆越人故居地至今还居住着部分壮族同胞。

这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拾骨葬这一习俗都是存在的。

二、拾骨葬长期存在的原因分析

壮族地区的拾骨葬有着悠久的历史,岁月更替,汉文化的强力作用,却不能够使它改变容貌,是什么样的魔力使它流传至今,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点去分析,

(一)灵魂不灭观念的影响,拾骨葬势必长期存在

拾骨葬长期存在与“灵魂观念”息息相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灵魂观,才会产生“灵魂不灭说”“冥世”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观念的支配之下,生者对死者的葬法就有简单的掩埋变成了隆重而神秘,“人的血肉属于世俗世界的,而人的肉体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著名学者拉法格指出“灵魂可以离开躯体,但是必须依附在某物之上,它同尸体联系在一起,而当皮肉腐烂和消解时,它就进入到骨头里,主要是头盖骨。

”[12]人死亡之后,待到肉体慢慢的腐烂,尸体成为干净的骸骨之后,死者的灵魂才能进入另外一个安详的世界。

虽然我们无法肯定各个民族拾骨葬的原因和动机是否完全相同,但都是受灵魂观的支配这观点是不言而喻的。

(二)地理环境成了与外界交流的主要障碍

古代的广西生产力水平低,山路险阻,山岭连绵严重阻碍了人们向外扩展,寻求交流。

在秦朝时,岭南开始划归为中原版图,秦代修的五条岭南大道,由于交通的原因,却只有一条通往广西,交通运输出现了重重的困难,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主要通过湘桂走廊进入。

到了隋朝的时候,依然出现“陆事寡而水事众”的状况。

到了唐朝时,水路才得到一定的改善。

交通的落后,严重阻碍了外界地区和壮族地区的交流,加上壮族处于低位度地带,河流众多,山林茂密,加上温暖湿润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壮族人们的需要,久而久之,在壮民族中形成了宽容和保守的性格特点。

四周边缘多山,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原始民风民俗仍旧统治着普通民众的生活,而拾骨葬作为民俗的一种,势必会长期盛行和存在。

(三)统治制度使得本土文化少有变化,外来文化渗透比较弱

由于广西壮族地区地势边远,山高险阻,外来文化渗透较弱,加上少数民族语言,习俗,历史,宗教等等都与汉族大相径庭,中原统治的方式在壮族地区实行往往遭到排斥,历代中央王朝为了维护壮族地区的稳定,实行羁縻制度,土司制度,通过当地首领,酋长,进行间接的统治,允许壮族地区保持原有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态,到了民国时期,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才最后消失,这一政策使得广西壮族地区社会保持同一形态,发展缓慢。

从现有的材料上来看,广西壮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唐宋以后,壮族地区地方学校才开始兴建,到了明清时期才开始大量出现:

百色地区教育发展缓慢,从元代开始,到了清代才开始有所发展;河池地区在宋朝时才出现学府和书院;在唐朝之前,南宁府所属的州县被看作“蛮夷之地”,到了明朝时,情况才有一丝改善,在一些县设置了书院;柳州,在唐朝柳宗元时期才“学风渐盛”。

笔者列举这些材料,是为了说明穷苦人家的子弟很难有机会接受教育,尤其是土司官吏不允许土民读书应试,接受教育。

忻城土司衙门规定:

凡土民在三代内有所谓前科者或从事买粉摊、吹鼓手、抬轿、庙祝、打更、阉鸡牛、养公猪、乞讨、清道夫、巫婆、鬼师、理发、裁缝、唱戏、种役田等职业者,其子弟不准应试。

【13】使得大部分壮人无法求学,社会经济地位没有得到改变。

在生产力未提高的情况下,原始的民风民俗一直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是可想而知的了。

(四)宗教信仰的推波助澜,使得拾骨葬习俗长久存在

在广西壮文化的演进上,统治阶级和宗教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列宁曾经说过:

“对于工作一生而贫困一生的人,宗教教导他们在人间要忍耐和顺从,劝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天国的恩赐上;对依靠他人劳动而过活的人,宗教教导他们要在人间行善,廉价地售给他们享受天国幸福的门票。

”[13]壮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鸡卜、神判”“巫文化思想”现象,在拾骨葬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有民众自发的传承,又出现了师公教,融入道教的“多神信仰”,汉族的“风水观念”,风水术的“择吉理念”,加上自然崇拜的多神信仰和壮族趋吉避凶的心态的影响,使得宗教观的影响越来越显现。

壮族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有三个,一个在家里保佑子孙,一个回到祖宗的地方,一个送到花婆那里,人死后,可以通过灵魂存在着,并且和家族里的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可以保佑家庭兴旺发达,又可以扰乱正常人的生活。

壮家人们为此将坟地位置与生者的吉祥平安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先辈们的坟地选得合适,才能够让死去的祖宗安心,从而不受自热侵害,生者才能够出入平安,富贵吉祥。

”到了唐宋之后,发展成为师公议式。

有的壮族地区实行一次葬的,如果家里人患病,或者遭遇到重大的不幸,才会进行师公议式,师公往往认为墓地没选好,死者没能够安宁,从而子孙后代选择更好的风水宝地来安葬,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三次拾骨,四次拾骨的现象。

三、拾骨葬过程探析

不同的历史时期,广西壮族各地区的拾骨葬也不尽相同。

就以上林拾骨葬为例,谈讨拾骨葬的过程,汉族流行一句俗语叫“入土为安”,但对上林人而言,入土并不安,他们会选择良辰吉日,破坟拾骨,擦干净,装入专门的器具,择地重葬。

(一)拾骨前的准备工作

上林壮族地区的人们在拾骨前,要准备三件事情:

(1)请家族里年长的人到死者的墓地去观察,观察能否进行拾骨,因为年长的一般都有鉴别死者肉体腐化的经验。

(有经验的老人可以从坟堆的凹陷程度看出来)

(2)请风水先生算死者的生辰八字,是否和家里面的人相冲,或者相克,如果相冲相克,则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

(3)请风水先生选择最适合的埋葬墓地。

三件事情都做完之后,要配置专门盛放骨骸的器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坛”。

这些都做完之后就开始进行拾骨工作。

(二)拾骨葬的流程

上林壮族拾骨葬流程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拾骨,早期把尸体放置在树上,等到自然腐烂或者用火焚烧,现在将尸体装入棺木埋入土里,为了尽快将尸体腐化,大多进行的是浅葬。

第二步是捡骨,捡骨在下葬后的三到五年,通常选择在“大寒”之日进行,如果开棺的时候,尸体还没有腐化,仍旧将尸体埋入原处,一两年之后,再来进行捡骨。

第三步是埋骨,又可以称之为“山葬”或者“复葬”。

将捡出的骨骸用草木灰擦拭干净,再请人把骨骸按一定的顺序放入坛子中,头骨放在最上面,将脊椎骨串连起来,使整具骨骸显现出蹲的姿势。

在别的地区,二次葬的常见的形式还有岩洞葬,铜鼓葬,悬棺葬和陶罐葬等等。

二次葬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式在客家人在中间流行,在壮族地区也普遍存在,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贵粤等地区与壮族杂居的民众中,拾骨葬习俗也是常常见到的。

(三)拾骨葬针对对象

上林壮族拾骨葬针对的对象是60岁以上的正常死亡者,这类死者被称为寿终正寝,他们死后能够回归列祖列宗,他们的灵魂是子孙后代尊敬的神,壮族人把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分为两类:

一类是伤亡,另一类是夭折。

伤亡指的是被杀,自杀,交通事故,触电等非正常死亡,壮族人认为这类伤亡的人,他们死后,亡灵属于鬼类,他们的灵魂是很凶恶的,因此死者的家属不搞什么隆重的丧事,只是悲伤哭泣而已,这些伤亡的人,只能草草的被埋葬,并且他们的家属在死者下葬时,在四周墓穴插上桃木打钉,防止其他的鬼魂来作祟,这类伤亡者如果有后代为他们拾骨,那他们的骨骸不能回归列祖列宗。

如果回归列祖列宗,也就意味着将来死者的家属会有人死于非命。

还有是夭折的,主要是指的是20岁以下的死亡,这类人死后被称为亡灵。

这类死者的亡灵不足以享受后人的祭祀,也不能够回归列祖列宗,所以他们死后也不进行拾骨了。

(四)影响拾骨葬的相关因素

首要因素是风水,拾骨葬与风水息息相关,壮族地区的人们认为,人匆匆的死去,在进行土葬的时候,没有找到理想的风水宝地,而经过了土葬之后的三年到五年时间里,死者的子孙后代千辛万苦的为自己的祖先寻遍各地的风水宝地,倘如找到他们心中的理想之地,他们会选择一个合适的的日期,把祖先的骨骸埋葬在这里,希望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保佑他们子孙后代荣华富贵,远离灾难,从而过上吉祥平安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拾骨葬所体现的风水说,带有明显的功利趋向。

风水通过尸骨起作用,风水好,则能够发挥神灵庇佑的作用,风水不好,则说明死者安葬的地方不好,无法为子孙后代集财富,保平安,增荣耀,自己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也无法安息,为了使死者与生者互利互惠,死者的子孙后代不得不找一块风水好的地方,选择更好的土壤来安葬,才能永世平安,这也是风水的另外一层含义。

其次要素是地质,死者长久的埋葬于地下,棺木受潮,容易腐烂,老鼠,蚂蚁,蛇食死者的皮肉,或者在棺木中筑巢,从而扰乱了死者死后的安宁,死者的子孙后代无法忍受这样的状况,从而开棺拾骨,装入翁中,以求死者的平安。

郭璞《葬书》“且夫生气藏于地中,人不可见,惟循地之理以求之,然后能知其所在。

葬者能知其所在,使枯骨得以乘之,则地理之能事毕矣。

”肉身在地底下腐烂,倘若不开棺拾骨,过不了多久,棺木就会毁坏,尸骨便会直接与泥土接触。

这就像是生者即使有一方水土,但却没有砖瓦,所以开棺拾骨,将死者的骨骸放置翁中,这样死者就有了住所。

在《新宁县志》记载“南方地势卑湿,棺易朽,水蚁易侵。

”壮族居住的华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气候炎热,而且潮湿,使得墓葬中随葬的金属工具,青铜器和兵器严重锈蚀,当然人的骨架很多也腐朽了。

“气温高,雨量充足,植物茂盛,地下湿”为虫蚁的生存创造了条件,棺木在这样潮湿而燥热的气候之下,更容易腐朽。

骨骸也不能够完整的保存,壮族人们了保存祖先遗骨,用陶瓷葬具来装祖先的骸骨,然后再找风水宝地进行安葬,避免了高温潮湿与土壤酸性侵蚀。

死者的后代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期(一般会选择在“大寒”之日进行)进行拾骨,把遗骨放人翁中,盖紧或密封才有利长时间的保存。

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丧葬风俗的体现了。

四、拾骨葬所蕴含的孝道观念

孝道观念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观。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体现着我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

“父母活着的时候,我们要用礼来侍奉他;等到他们死了以后,也要用礼来埋葬他;祭祀的时候,也要用礼来祭祀他。

”这种孝道观念一直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丧葬活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被视为对逝去的祖先尽孝的最高境界。

如宣统年间的商尔嘉拾骸与其祖母、父母和嫡配合葬:

“辛亥年公积劳成疾,又失内助,遂终于是秋。

越二年,生意相继闭歇,其时革命初起,地方不宁,不敢停柩于堂,就是年九月廿四日草草出殡,初葬于东关外凤山水蛙窟,后拾骸改同祖母及父亲母亲与嫡配计五金,合葬于风山之麓,土名邓厝窟。

”[18]将父母合葬在一起,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希望父母能够生死相依,永远不分离,而母子、父子和多代合葬,更多希望尽孝父母,长伴父母左右的心愿。

这种合葬的方式,既是希望亡者死后亦能相伴,生者能从中得到慰藉,此外也有便于儿女日后进行祭拜、扫墓等活动。

壮族地区的拾骨葬习俗也体现着“事死如事生”的孝道观念。

在实行拾骨葬的民众看来,只有将祖宗骨罐安葬于风水宝地,才算葬礼的最后完成,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尽孝道。

可见这也是拾骨葬长期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五、拾骨葬存在的现实问题

虽然拾骨葬已经成为壮族地区的一种葬制习俗,但它与传统儒家的丧葬礼制相违背,并且因为对风水狂热迷信追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一)人地关系紧张

随着社会风水迷信的泛滥,人们为了争夺所谓的风水宝地,争先恐后,不合理的开采和滥用土地资源,随意的迁葬,造成原有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得土地矛盾越来越尖锐,使得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这正是风水迷信泛滥的结果和表现,正如陈进国所说“家族之间在风水的象征资本方面的争夺,其实是生态压力即人多地少矛盾的文化反映,是当时移居或定居士民在开发地抢夺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追求有利的生存空间的缩影。

”[14]

(二)坟地纠纷

拾骨葬在一定程度上照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人们为了争祖坟,寻风水,还照成了坟地的纠纷。

按照迷信的说法,两处的坟地靠得太近,会破坏风水。

对先建的坟来说,前死者的家属会认为后建的坟夺其风水宝地,后建的坟在先建坟的上方会“夺其脉”,在下方会“动其穴”,在左右会“斩其手”。

总之,先建的总会对后建的横加干涉。

有的建坟者会在四周之内,不允许他人建坟。

由此导致的纠纷,多有发生。

(三)生态环境的破坏

拾骨葬完成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少则三年,多则五年。

不仅浪费了人力,又浪费了财力,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又影啊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劳动。

在进行寄土埋葬时,需要要木材进行浅葬,照成木材的滥砍乱伐,尸体腐烂时必然会污染环境,也阻碍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在人口越来越多的今天,是一项很大的土地资源浪费。

开棺拾骨时,亲戚、子女等剔除腐肉,清理骸骨时也是很脏的,既难过,又恶心,还会增加疫病传染的机会。

拾骨葬出现的这些情况都会照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笔者更多的希望壮家人民能够移风易俗,改革这样的葬制。

结语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同样的,死亡之后,如何处理尸体,也应当收到尊重。

拾骨葬作为壮族的民族文化,它源远流长,历经了千百年的演变和传承,已经成为了壮家人们的一种习俗和传统,是壮民族文化个性的体现。

所以对拾骨葬这种葬制,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还有认清它所具备的文化内涵。

拾骨葬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制习俗,必将长期存在于壮族人们当中,它已形成了一种社会意识,反映了壮族民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要,近几年来,虽然壮族地区拾骨葬减了不少,但还是普遍存在的,它有着自身的弊端,对社会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照成了一定的浪费,引起一定的社会问题。

然而,拾骨葬却在壮族地区之间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着壮族人民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家庭生活等等。

笔者对拾骨葬的探讨,并不是希望振兴拾骨这一葬俗,而是希望世人以客观的心态去认识壮族地区也存在这样的一个葬俗,而不是彻底的否定拾骨,将其定位为封建迷信陋习,以偏概全,完全否定。

当然,本文对拾骨葬的认识尚浅,仍存在很多问题,相信随着更多学者的研究,对拾骨葬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政府倡导以火葬为重点的殡葬改革,但不能简单的破除拾骨葬这一传统的葬制习俗,要充分考虑国情,民情,民风,民俗,尊重壮族的拾骨葬俗,顺应民心民意,避免走向强制拾骨的极端,在允许拾骨葬的同时,推行丧葬方式的多样化,确保殡葬改革符合壮族地区人民的利益,殡葬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改变浪费的,落后的,有违科学的丧葬方式,所以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落实政策的过程当中,要考虑民众的利益,让民众有更多的选择丧葬方式的权利。

政府还可以投资建设公墓或陵园,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入土为安、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一方面又可以营造生态景观,从而减少了因为拾骨埋葬而照成的土地的浪费和墓地的纠纷等种种社会问题,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拾骨葬虽然作为壮族地区的一种普遍习俗,但是壮族人民也要意识到这种葬制存在的问题,应该尽可能的去移风易俗。

在尸体的处理方式上,应追求科学化的方式去处理,而不能简单的去拾骨,这不仅不卫生,还增加了患病的几率,所以尽可能的去改变这样的风俗。

在埋葬的过程中,实行薄葬,提倡实行薄葬,并不是反对对必要的先辈纪念性活动,而是反对那些生前对先辈不好,先辈死后,却以厚葬的方式来博取身名方式的人。

民众可以转换一种方式来代替拾骨葬,比如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网上建立纪念碑,纪念馆,从而达到缅怀死者,保平安的目的。

致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四年的脚步,匆匆的过去了,放佛时光穿越到了4年前,那时候的我们,带着稚嫩的面庞进入玉师,我不认识你们,你们也不认识我,我们就像路人甲,路人乙。

可是,这四年来,我们一起欢笑,一起游西山,逛金田,去容县,也一起在玉师洒下汗和泪,我们之间早已存在深厚的师生情,朋友情。

毕业在即,我最先感谢的是凡贞老师,从选题到论文写作,他都给了我很大的指导,提醒我该注意哪些事项,在选题的过程中,还指出哪些方面可以入手,可以着手进行写作,从而让我形成自己的思路。

在创作的过程中,老师还不忘悉心指导,从题目,摘要,提纲,文章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让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被老师的严谨治学态度所折服,谢谢老师。

最后,感谢的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给我们论文评览和答辩的各位老师,你们辛苦了。

也感谢关心和帮助过我的朋友,在论文写作和平时的工作中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注释:

[1]周苏平.中国古代丧葬习俗[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161.

[2][3]祁英民,贾格年.浅谈原始社会的二次丧葬习俗[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1):

64.

[4]宋兆麟:

民族志中的二次葬[J].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

[5]余国琨,刘英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众书:

桂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3—17

[6]郑超雄:

《广西平果、凌云两县岩葬的调查研究》,《广西文物》1985年第2期

[7]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3册

[8]《隋书·地理志》

[9]朱辅:

《溪蛮丛笑》

[10]光心泰;《粤游小志》,《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秩。

[11]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

[12]王子野.思想起源论[M]北京三联书店

[13]《晋江温陵商氏家谱》,载陈支平主编:

《闽台族谱汇刊50》,第286页。

 

参考文献

[1]尚民杰.二次葬式流变[J].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2]陈伟明.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J]

[3]黄燕玲.壮族转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演变研究[D]武汉: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

5-23

[4]王宛真.明清时期闽台地区拾骨葬习俗研究[D]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2014:

5-17

[5][日]川口敦司,廖金凤.广东省连山县壮族拾骨重葬的科学思想与风水迷信[J],广西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