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发展剖析.docx
《环境与发展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发展剖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与发展剖析
温室效应:
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二次污染物:
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
循环经济:
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清洁生产:
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酸雨: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赤潮:
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
含义:
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主要营养物质:
水体中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未加处理或处理不完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和家畜家禽粪便以及农施化肥,其中最大的来源是农田上施用的大量化肥。
主要影响因素:
磷,氮
如何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
化学方法凝聚沉降,用化学药剂杀藻
生物性措施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
可持续发展:
理念:
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内涵:
(1)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与经济增长有根本区别,发展是集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多项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现象,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
(2)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3)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4)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人类必须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学会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相处。
中共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指出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原则:
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环境灾害类型:
大气环境灾害、水文环境灾害、地质环境灾害和生物环境灾害
绿色消费:
含义:
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2]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举例:
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购买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少购买一次性产品,.用可充电的电池,买二手的或者翻新的物品,用能量利用率高的用品。
中国古代地理环境观:
1、在农耕文明之前,由于知识的肤浅,最初对自然充满敬畏、崇拜。
2、在农耕文明发展之后,虽然人类还没完减弱对神妙的崇拜,但已经开始顺应自然了。
3、到人类知识进一步丰富,人类开始改造自然了。
比如:
修运河、修水库等改变大自然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因素,加以利用以便更好地生存发展。
4、人类开始征服自然。
这是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影响力传到我国之后,我们认为人是可以征服自然的,让自然为我所用。
5、可持续发展之路。
综合起来看:
古代中国环境观
就是一个崇拜——顺应——改造
中国古代哲学大师对中国古代环境认识:
天道论,天逆论,天命论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城市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农业污染源:
农药污染,化肥污染,污水灌溉
重金属及放射性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的类型及污染物:
一是地下淡水的过量开采导致沿海地区的海(咸)水入侵;二是地表污(废)水排放和农耕污染造成的硝酸盐污染;三是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污染;四是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
污染物:
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和工业废物,农业施用的化肥和粪肥,天然的咸水
地下水的重要性及其表现: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的重要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小,水量稳定,保障工农业生产;
表现:
地下水的调蓄功能,能有效减少水面蒸发消耗,具有蓄水效益高、投资少、环境影响小的优点,在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控制与修复、水资源战略储备及应急供水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及解决的途径:
原因:
1、人类社会早期的环境问题:
因乱采、乱捕破坏人类聚居的局部地区的生物资源而引起生活资料缺乏甚至饥荒,或者因为用火不慎而烧毁大片森林和草地,迫使人们迁移以谋生存。
2、以农业为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环境问题:
是在人口集中的城市,各种手工业作坊和居民抛弃生活垃圾,曾出现环境污染。
3、产业革命以后到20世纪50年代的环境问题:
⑴、出现了大规模环境污染,局部地区的严重环境污染导致“公害”病和重大公害事件的出现。
⑵、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资源稀缺甚至枯竭,开始出现区域性生态平衡失调现象。
4、当前世界的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出现了范围扩大、难以防范、危害严重的特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难以承受高速工业化、人口剧增和城市化的巨大压力,世界自然灾害显著增加。
解决途径:
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控制人口,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管理,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进步。
首先控制人口对于解决当代环境问题,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教育提高其环境意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特别是加强环境管理解决环境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并且长期努力,还要必须借助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含义(本质):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表现:
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
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
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环境保护的目的与内容:
内容:
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民间自发环保组织等等,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扩大有用资源的再生产,保证社会的发展。
目的:
发展经济
雾霾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影响:
产生原因:
一: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二:
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三: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危害及影响:
雾霾天气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出现车量追尾相撞,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对大家出行造成不便,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比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异同:
异: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原理造成的某一特定地区的自然生态的损害,严重时会造成生态破坏。
而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的因素造成的生态系统上短期内不可恢复的破坏,以至于无法正常维持生态系的稳定性的破坏.
同:
本质没区别都是破坏地球环境,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次生环境问题: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环境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生态破坏是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的。
环境灾害的成因:
自然变异因素,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恶化所导致
环境决定论:
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
人体对环境的长期适应与短期适应
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臭水沟的防治:
首先要切断污染源,停止向臭水沟排污,包括工业污水与居民废水,必要时候还要利用生态沟渠拦截污染较重的地表雨水。
其次必要时要进行底泥疏浚,臭水沟底部一般都会有大量污泥,如果不及时清理,即便换水时间一久也会出现问题。
第三要保证水体的流动性,要为水沟需求出路,使水沟流动起来,更加接近自然体系,也就是常说的流水不腐。
第四要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进化,一般来说单纯生物净化与恢复需要周期太长,因此必要时可以考虑换水,如果周边水源紧张,可以考虑对其水体进行曝气处理,辅之以生物浮岛等措施尽可能吸收利用污染物。
第五要充分恢复周边与水体中的植被,但是前提是必须在保证水体已经初步得到改善,植被能够存活。
第六水体机能初步恢复后,可以考虑放养鱼类,完善生态系统,建立完整的生物链。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维护,人工构建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就有崩溃的危险,因此无论水质好坏,都要坚持“不纳污”的方针。
1、环境意识具有整体性特点,包括自然生态整体性、人类利益和人类实践的整体性以及人类与自然的整体性。
2、生态学一般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3、群落演替有原生演替、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4、环境意识分为深层环境意识和浅层环境意识。
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环境问题起源于史前时期,然而,掀起了第一次环境浪潮的则是自工业革命以来。
7、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朦胧阶段,对立阶段、掠夺阶段到和谐阶段。
8、可持续发展在发达国家是重质量、重保护;在发展中国家则是重数量、消除贫困、发展中保护。
9、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人类不当的行为引起的,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具有不可逆性和非循环性。
1、生态平衡:
它们之间及它们与其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物种循环和信息传递也保持稳定,达到高度适应、统一协调的状态。
2、环境意识: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
3、环境:
环境通常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即以人作为中心事物,由地球上其它生物和非生命物质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承载容量:
承载容量是人口增长率、自然资源储量、生活方式、消费类型、科学技术进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综合。
5、可持续发展:
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地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要,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简述环境问题的实质和特点。
答:
(1)环境问题的实质:
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规律认识不足,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
(2)环境问题的特点:
①环境问题的长期性;②环境问题的复杂性;③环境问题的全球性;④环境问题的两极性。
2、简述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
答:
①臭氧的减少使皮肤癌和角膜炎患者增加,也会损害人的免疫能力。
②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过量的紫外线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农作物减产。
紫外线还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③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又会引起大气光化学污染。
3、简述对酸雨的控制对策?
答: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调整能源结构;
②降低燃料中硫的含量;③改进燃烧方式---洁净煤燃烧技术;④烟气脱硫、脱氮技术的研究。
4、简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答:
①面临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生存与发展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②人口与发展;③经济与发展;④理论落后于实际与全球范围内难协调。
5、简述环境的功能。
答:
①为人类提供所需资源;②环境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缓解灾害的功能;
③环境具有提供场所的服务功能;④环境具有文化功能。
6、简述温室效应及影响?
答:
又名“花房效应”。
大气中的CO2、CH4、NO2等气体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辐射被大气吸收,以致于地表与低层大气的温度增高,具有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保温作用,古称“温室效应”。
①对动、植物的影响。
动、植物的迁徙将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速率,生态系统的变化会使得某些物种的种群和群落发生变化,甚至导致物种的灭绝。
②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变暖,一方面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另一方面,气候变化有可能导致更多的自然灾害(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干旱、病虫害)的发生。
③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热天气频率的增加,同时有利于病原体的活动,结果导致传染病、疾病流行。
④海平面上升。
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海水倒灌等。
1、论述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10分)
答:
1)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之间保持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即生态平衡。
2)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发展的,其主要特征如下:
1 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输入、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2 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保持合理的比例速度;
3 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4 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3)但受外界影响,结构、功能受损,超过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系统衰退甚至崩溃而不能修复,这就是生态平衡的失调。
它的结构标志是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缺损,种群和数量减少,系统层次结构发生变化。
功能标志则是生物生产率下降、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
4)引起生态平衡失调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壳运动、海陆变迁、冰川活动等;人为因素则包括人为的物种变化或消失、工农业污染等。
5)由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可知,人为因素是破坏地球生态平衡的主因,因此人类应该做到如下,来维持生态平衡:
1 对自然资源应该进行综合考察、合理开发;
2 对生态系统进行合理调整;
3 在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灾害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2、结合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谈谈你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10分)
答:
在努力缩小地区、国家间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既保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人类后代的需要,既能满足人类需要,又不损害其他物种满足其需要能力的一种发展。
内涵:
(1)生态可持续:
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开发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2)经济可持续:
鼓励经济的增长,不仅重视数量增长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
(3)社会可持续:
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协调。
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1)人口众多,给环境的压力大;
(2)燃料以煤为主,污染严重;
(3)中、小型企业多,工业污染重;
(4)环保投资少,技术落后;
(5)人们环境意识不强。
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环境意识,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2)实施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
(3)控制人口数量,坚持发展工业、农业中的环境保护;
(4)解决好能源问题及环境保护;
(5)关注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3、论述人口问题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
答:
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然而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加剧与人类自身有着紧密地关联,那就是不断加大的人口压力,加剧了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人口问题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和关键问题,尤其是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①人口增加,人均耕地日趋减少。
②为保证粮食供应,加剧开发土地,致使土质恶化愈加严重。
③建筑及工业占用土地使耕地不断减少。
5 对水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人口剧增,耗水量也随之剧增,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此外,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以及人类在用水过程中的浪费也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
6 环境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增大了对工业品的需求量,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生产过程排放的环境污染物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
7 对能源的压力。
为维持和提高现有的生活品质,势必加大对能源的消耗,因此缩短了矿物燃料的耗竭时间,造成能源供应紧张,加大了能源危机。
8 对森林和物种资源的压力。
在人口剧增的情况下,为解决吃饭问题和发展经济,毁林开荒、焚草种地、围湖造田、滥伐森林,向荒野和滩涂进军,大批水利工程、交通建设和开发区兴建等等,破坏了生物栖息地,许多珍贵物种的生存环境缩小。
综上所述,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诸如战争、贫困、资源、环境等)之核心,同时是影响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人类是地球环境的主体,应该也能够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寻求到合理的途径。
化学需氧量:
COD(ChemicalOxygenDemand)
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
水中,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的物质(一般为有机物)的氧当量。
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
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
以符号COD表示。
测定方法:
重铬酸盐法、高锰酸钾法、分光光度法、快速消解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生化需氧量:
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
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
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
的一个综合指标。
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相应地
还有BOD10、BOD20。
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为碳氧化阶段,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
碳氧化阶段所消耗的氧化量称为碳化生化需氧量(BOD)
森林资源:
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
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
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土地退化:
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
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
替过程。
土地受自然力或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衰退的过程。
例如,干旱、洪
水、大风、暴雨、海潮等自然力,可导致土地沙化、流失、盐碱化等;人类不适当的开垦、乱
伐,不合理的种植制度和灌溉,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等,会引起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
碱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等。
生态工程:
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
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
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
如利用多
层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大吸收光能的面积、利用植物吸附和富集某些微量重金属以及利用余
热繁殖水生生物等。
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是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
指标,用以反映某区域单位时间内侵蚀强度的大小。
视觉污染:
在现代化的城市中,两种视觉环境让人觉得厌烦,那就是无内容视野和单质视野
PM2.5:
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
生态足迹(英文:
Ecologicalfootprint,EF)
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biologicallyproductive
areas),其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指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
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生态足迹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需要多大的
可供人类使用的可再生资源或者能够消纳废物的生态系统,又称之为“适当的承载力”
(appropriatedcarryingcapacity)。
“绿色化学”:
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
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生物多样性: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
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生物多样性四个层
次。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
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
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
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