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4972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4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docx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说明书

一、概述:

人体患了疾病,需要治疗,以使身体健康。

从古至今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基本上可以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种。

特别是对内服而言,有“是药三分毒”之说法,虽有夸张,却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危害之大”是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认真分析,究其根本,不难发现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一方面是由药物成份本身结构造成的,另一方面来自我们的给药方法,即人为造成的。

例如:

利用口服给药,首先经过口腔胃肠壁吸收全身血液循环最后到达患部。

药物在这一漫长旅途中,经历了那么多不相干的健康脏器,造成了一路“污染”和“浪费”。

这种绝对平均分配的给药方法,使真正需要对症治疗的患部得到的药物却是微乎其微,真有点“少、慢、差、费”的味道!

尤其是对于长期困扰众多患者的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疼、腰肌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骨关节病类疾病,其病因、病况虽各不相同,但正常活动范围受限、肢体麻木、肿胀,疼痛难忍,是这类疾病共有的临床症状。

中医理论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骨关节病引起的疼痛、肿胀(即“痹症”)正是这一机理的具体体现。

众所周知,人体的气血活动正常是治疗诸多疾病的基础,而“痹症”的主要致病机理正是人体的经络气血闭塞不通。

人体在虚弱之时,抵抗力下降,因而易受到“风”、“寒”、“湿”三气外邪侵入,导致肌肉、血脉、筋骨、关节疼痛、麻木,重者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

中医认为六淫致病的第一者为“风”,正所谓“风为百病之首”,故治疗此类疾病要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只有疏通了经络气血方可治愈疾病。

所以单纯地利用激素类止疼药物舍本治标的方法肯定是不可取的。

但那种较为普遍的用所谓良药或祖传秘方等药物去“化瘀”,其治疗效果往往又不甚理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经广泛临床实践、辩证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既然患部(例如膝关节骨质增生)已被确诊为“血瘀”(即患部及周边范围血液循环不通畅),那么口服的良药又如何在患部血液循环不通畅(血瘀所致)的前提下,通过血液循环途径将药物直接送达患部去发挥治瘀功效呢?

其实,骨关节病类患者的患部实乃最需营养之处,也正是血液循环不通畅之所在。

可以说正是“血瘀”导致有效药物不能及时送至病灶,或者说患部药物浓度较低是致使药物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的关键。

综上所述:

不难看出,治疗骨关节病类疾病,首先应为患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授药环境,使之通畅。

与此同步,将足够浓度、剂量的对症药物应用靶向给药导入法直接送至患部,使病灶区在多方综合治疗(即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电流按摩、反射治疗法等)下,炎症消失、吸收水肿、压力减轻,致痛物质移除,从而消除致病因素,结束患部恶性循环状态,使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受限范围缩小。

在此基础上,发挥患者自身运动能力,调节身体免疫功能等方面积极因素,群起而攻之,进而使患部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针对凡上种种,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开发出了HY-D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系列产品。

上市以来,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也给许多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方便,给医院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二、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双通道)特色简介

利用频率为1KHz~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mediumfrequencyelectrotherapy)。

中频调制电流的最大特点就是镇痛、止疼、消炎、去除水肿、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锻炼骨骼肌、兴奋平滑肌、调整植物神经,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缓解、消除各种不良症状,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并创造了良好的授药环境。

中频电疗法在我国的应用很广泛,特别是近些年来电脑中频治疗仪在全国各大小医院普及,一些家庭型的电脑中频治疗仪也开始进入百姓家里。

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厂家自称为中频而浑水摸鱼,侵害了部分患者的利益。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把药物电解成离子状态,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将药物离子引入人体内的给药方法叫做药物离子导入法。

这种方法自20世纪六十年代传入我国,由于受当时科技还不发达的条件所限制,无法克服在药物导入过程中出现的极化电场,致使药物导入很难进行。

近年来,少数人用中频双向电流进行药物离子导入。

众所周知,中频双向电流是以每秒大于1000次以上的速率进行着正负极性的变换,试想有固定正负极性的药物离子在如此高速率变换的电场中,怎能产生定向(进入体内)移动呢?

应用此类治疗仪治疗疾病,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就是仪器使用是否确有疗效,这也是生产厂商必须应该注重的。

而仪器治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患者的病因病情体质、使用的药物、仪器的性能、医生的治疗技术等众多因素,并非只是某一种因素决定的。

因此我们在充分了解自身的病因病情,科学地使用对症药物的基础上,配合医术精湛的医生和具有确切积极疗效、安全的医疗仪器才能取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那么究竟要怎么做才能使仪器对病患起到积极的作用呢?

一、应该使用科学的物理治疗因子;二、应该采用合理的物理治疗方式(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一个人发烧了,医生首先要根据他的病情决定用什么药,然后选择用药方式:

口服、注射、打点滴)。

应用理疗仪器输出的物理因子作为刺激物,机体作为接受刺激者,首先注重的就是刺激物的“质”和“量”,因为只有正确的“质”和科学的“量”作用于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引起回答性反应从而产生效应。

其所以能治疗疾病,主要取决于这种反应性质和程度适合于消除机体内的病理过程,否则物理因素也会成为致病因子,不仅未见疗效,反而加剧病情。

从理论上讲直流(导入)电流、低频电流及中频电流各有独特的治疗功效,但是受其自身条件的局限,又都存在着许多缺点和弊端。

简单地概括:

中频双向电流可明显降低人体阻抗并可进入人体较深病变部位,不易发生电解,还具有提高生物膜通透性、镇痛止疼及消炎作用,但不具备药物离子导入功能;低频电流具有明显兴奋刺激神经组织引起肌肉强烈收缩的作用,还可以刺激内脏平滑肌并调整其张力,恢复内脏的正常功能,但低频电流作用于人体时有疼痛感,人体不易接受,且不能进行药物离子导入;直流电流具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及有条件地进行药物离子导入功能,但其又有易产生电解、作用于人体深度较浅等不足之处。

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啊!

鉴于上述各物理频段电流的治疗作用及客观存在的弊端,面对不同的疾病需要仪器输出各种不同的物理参数。

例如,仪器输出的频率不同(1KHZ以上(中、高频)与1KHZ以下(低频))其产生的生理功效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即使仪器输出的频率相同而物理波形不同(例如方波与三角波),作用于患部的动作与治疗作用也不相同;即使同一种波形,其排列组合的类型不同(例如密波、疏波、间升波、断调波等),其感觉和运动反应、生理作用及适应症也均不一样。

所以说试图利用某单一频段就能治愈临床上复杂的疾病是不现实的。

北京华医新技术研究所本着“临床实践是检验医疗仪器功效之唯一标准”的原则,利用现代计算机高新技术,将中频电流、低频电流及直流(导入)电流三者的功能之精华巧妙地浓缩于一身,既去除了三种电流各自的缺陷,又保留了他们的优势,并成功的克服了传统药物导入技术中的难题—细胞极化电场,研制成功了新一代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双通道)。

该仪器是把国内外医疗专家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及毕生心得提炼、组合成各种物理治疗程序(即处方),使一系列不同的治疗参数及物理波形在微电脑控制下组合输出。

只需对症选择相应治疗处方,患者便可获得专家级别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部同时接受了中频、低频、直流等仪器及对症药物的综合治疗。

且上述各种功能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相互协同、互相促进,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患者可享受到针灸与人工手法按摩所不及的各种揉捏、推拿、敲击、按压、拍打、震颤等无法言表的电流按摩动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独特的综合治疗功效。

有了科学的治疗因子,就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了。

目前社会上流通的同类治疗仪,品种繁多,但治疗方式均略显贫乏。

针对这种现状,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仪器(两路输出)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设置了多种治疗方式:

1、中频方式:

利用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具有降低人体阻抗且无电解作用,引起肌肉的强烈收缩,镇痛,消炎,去除水肿,改善血液、淋巴循环,锻炼骨骼肌,兴奋平滑肌,调整植物神经,软化瘢痕和松解粘连等功效;

2、导入方式:

利用药物离子导入方式导入的药物只有发挥药理作用的那一部分离子,而不是混合剂,可以避免皮下或皮内注射等方法带入人体内的杂质引起的副作用,如胃肠刺激症状、注射后吸收不良等;可以将药物离子直接导入病灶区;在导入过程中,直流电流和药物离子作用于内、外感受器,通过反射途径而产生局部和全身的治疗作用。

HY-D03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双通道)利用整流后的中频半波进行药物离子导入,可以有效地解决细胞极化电场这一导入过程中的难题,并且带有中频的疗效,为药物的导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中频电流与药物离子共同起到治疗作用;

3、加热方式/常温方式:

温热可影响植物神经中枢,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主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是否使用加热功能;

4、干扰电治疗方式:

干扰电疗法又叫交叉电流疗法,是一种企图在人体内部产生有治疗价值的脉冲中频电流的治疗方法。

干扰电流具有明显的持久镇痛作用;干扰电流可明显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还可以通过对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改善肢体的血液循环;干扰电流可以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并改善神经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对运动神经和肌肉组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干扰电流还可改善胃肠平滑肌的张力,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调整支配内脏的植物神经,临床治疗内脏下垂、习惯性便秘等胃肠平滑肌张力不足的疾病效果较好,干扰电流还可通过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和括约肌不稳,可以确认干扰电流对神经肌肉组织的作用以及对胃肠平滑肌的影响远比低频电流优越;干扰电流作用于交感神经对自主神经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不同差频对自主神经的作用不同,100Hz能抑制交感神经,1~10Hz兴奋交感神经,而20~40Hz能兴奋迷走神经;干扰电流能促进骨折愈合,治疗骨不连、延迟连接和假性关节炎。

5、“同步”治疗方式:

对于一些患有类风湿、双膝关节骨质增生等病症的患者,他们的双膝都需要治疗,这时可以用同步治疗方式使用仪器的A、B两路同时对双膝做整体治疗,如果只是用单路的仪器同时治疗或分别治疗,效果显然不如同步治疗;

6、双处方、双输出治疗方式:

人是一个整体,某一处疾病都会相应的有一个反射区,这一现象中医经络学早以详细阐明,例如:

腰病会放射到腿;颈椎病会影响到手、臂等部位,所以有的病症需可以使用该方式在反射区和病因区同时施治。

本仪器综合上述各种功能之大成集中作用于病灶,其功效是引起机体所需的回答性反应,消除病因及病理过程,恢复被破坏了的生理平衡,唤起与增强机体防御系统,并创造良好的授药环境,从而借助药物药理功能达到治病和防病的目的。

三、内存处方

1、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6、神经及肌肉损伤的恢复

2、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7、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3、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8、盆腔炎、附件炎

4、退行性骨性关节病、骨质增生9、弛缓性便秘、胃下垂

5、偏瘫恢复、废用性肌萎缩10、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四、部分疾病临床症状简介:

1、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链球菌变态反应、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内分泌紊乱有关。

病理改变主要是关节滑膜与周围组织充血、水肿、关节囊有渗出液,渗出液内有纤维蛋白,白细胞等。

关节常为游走性、多发性或对称性炎症,多侵犯大关节如膝、肩、髋、肘、腕等,当急性炎症消退后,关节功能可恢复正常。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加上免疫异常由某种诱因而引发,亦可能与某种微生物有关。

病理变化分为渗出期、破坏期、强直期。

全身的关节均可受到损伤,但它是以四肢关节为主,尤其是以四肢小关节为多。

晚期则会出现关节僵直、功能丧失、关节畸形及发生运动障碍。

上述二类疾病目前还没有特效疗法。

利用本仪器进行早期治疗对阻止病情发展是十分必要、有效的。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1”治疗可加强血液循环、疏通瘀滞、镇痛止疼、消炎、消肿、脱敏、缓解症状、加强肌张力,阻止病情发展,保持各关节的正常功能,防止关节强直与畸形。

治疗方法:

可选用中频或导入法治疗,吸水电极板放置采用局部对置法。

导入药物可选用亚硫酸钠(负极)、镁(正极)或中草药。

每次一对关节,每日治疗两对关节,每日进行,15次为一疗程。

2、腰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

人的腰椎有五节,节与节之间都有个类似软垫样的圆盘状结构,称为椎间盘。

椎间盘基本无血液供应,20岁以后椎间盘内含物与水份开始发生改变而出现老化现象,即退行性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原因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伴有外伤,使间盘纤维环破裂,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局部释放出含糠蛋白、类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刺激、激惹神经根及周围组织,产生充血、水肿、细胞增生、组织变性、循环改变、粘连形成等无菌性炎症。

从而引起腰腿痛。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为两个腰椎之间或腰、骶之间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从而引起腰腿痛。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腰痛,一侧腿的后外侧串痛或麻木感(沿坐骨神经行径)。

而中央型则为双下肢麻痛。

咳嗽、喷嚏、大便用力时腿痛加重。

腰椎有轻重不同的侧弯,下腰部正常生理凹陷消失,患侧下腰部棘突旁1~2厘米处有压痛,并向患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同时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别在小腿及足背有感觉障碍区。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2”治疗可促使突出的髓核复位,消除神经根水肿与粘连,减轻或消除症状。

可激活退变的细胞,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可打通痹阻血脉,改善纤维环周围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促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还纳,促进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处形成“纤维包裹”加强对“损伤薄弱处”的固定,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辅以中药内服,使药效殊途同归,其效更佳。

治疗方法:

使用“中频”方式,治疗点采用痛点或神经干部位。

如有神经根粘连者,可选用碘离子(负极)或在腰部用10%硫酸镁(正极)进行“导入治疗”。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

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经周围的病变引起,例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

严格说来“坐骨神经痛”实际上是一种症状或症候群。

临床表现为腰骶部或臀部至下肢后外侧或前外侧的放射性疼痛,弯腰、咳嗽、喷嚏等动作使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及提腿试验阳性。

小腿及足背可有麻木感或感觉减退,股四头肌或小腿肌肉可有萎缩,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2”中频法治疗,可加强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组织营养,缓解肌痉挛、止痛消炎,使腰、腿肌肉的肌张力恢复正常,防止肌萎缩,缓解手术引起的粘连。

治疗方法:

使用“中频”方式,环跳、阳陵泉、涌泉、骶部、臀部、下肢后侧治疗。

3、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

颈椎病是颈椎生理退行性病变,其病理生理基础是颈椎骨关节的功能紊乱和结构的改变,好发于40~60岁。

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常见的有头、颈、肩、背及上肢顽固性定位疼痛与麻木,睡眠、低头劳动或颈部活动时症状加重;绝大部分患者椎旁有压痛并可摸到硬结;头颈上肢活动受限;咽喉有异物感、胸膈闷痛等症状。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3”治疗可减轻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消除神经根炎性水肿,改善脊髓血供营养,延缓或减轻椎体及关节囊、韧带的钙化、骨化过程,减轻根部粘连,加强对症镇痛止疼、消除关节炎症、舒筋活血、提高肌张力,使患者的疼痛、麻木等症状减轻。

治疗方法:

可选用中频或导入法中小剂量治疗。

患者仰卧,将电极板外罩湿棉布,置于颈椎两侧,电流强度以患者有明显的麻颤震动感为宜。

药物可选用奴佛卡因、碘化钾、陈醋、冰醋酸、威灵仙、草乌等。

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一疗程为15次。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又称为“五十肩”或“冻结肩”,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起病往往与肩部外伤、劳损或局部受凉有关。

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临床特征为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

其肩痛特点是时间长、程度重,昼轻夜重。

应用处方程序“3”中频治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松解粘连、减轻疼痛、增加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恢复肩关节功能。

可选用中频或导入中小剂量治疗。

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一疗程15次。

4、退行性骨性关节病、骨质增生

退行性骨性关节病常见有骨质增生、骨折、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滑囊炎、跟骨刺等类疾病。

常因老年组织变性及长期劳损引起骨质增生;暴力或强大的肌肉突然收缩引起骨折;关节滑膜受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外伤、风湿、痛风、感染引起滑囊炎;因跖腱膜及足短肌在其附着处产生新骨引起跟刺。

骨质增生是关节及软骨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

多认为与老年组织变性及长期劳损有关,本病的发展呈慢性侵袭,早期常无症状。

当增生的骨赘妨碍了关节功能或刺激附近软组织时,则产生局部疼痛、麻木、运动不灵活或僵硬感,而疼痛有时可呈放射性。

颈椎增生时,因压迫神经根引起前臂放射性痛;胸椎增生时,可出现肋间神经痛;腰椎增生时,腰痛显著。

此时关节活动有磨擦音、活动受限,严重者关节畸形,有时可出现感觉异常,如发凉、沉重感。

本病很少有全身症状,最可靠的是x线所见,如唇形改变、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4”治疗,可控制感染发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瘀滞、消除肿胀、消除炎症、吸收水肿、减少增生骨质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渗出,解除肌肉痉挛,而达到镇痛、消减症状。

治疗方法可选用中频或药物导入法。

药物用碘化钾(负极)或陈醋(负极)。

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

5、偏瘫恢复、废用性肌萎缩

脑出血、脑血栓及脑栓塞都可引起瘫痪,其症状特点与病灶部位、病情轻重及病势进展有关。

这3种疾病引起的瘫痪在急性期过后均为痉挛性,与周围性瘫痪区别,又称中枢性瘫痪。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5”治疗可积极恢复神经功能,改善已有障碍的脑部血液循环,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肌张力,减轻偏瘫症状,减少残废畸形等。

治疗方法可选用中频疗法,对骨关节无改变,下运动神经通路完整,肌肉收缩性好的患者的伸屈肌进行以不同强度、先后顺序的电刺激,对大小肌肉按一定顺序进行电刺激,以保持完美步态,患者应具有耐心,精神高度集中,这样患者才能在较长的功能性电刺激训练过程中,逐步恢复丧失的生理功能;电刺激量应随功能恢复的进度而逐渐减小,从而由取代到恢复生理运动功能。

废用性肌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神经肌肉肥大。

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

按摩可改善皮肤营养,增加皮肤弹性,致使皮肤对温度及机械刺激的抗力增强,阻止肌萎缩。

而中频疗法可明显引起肌肉收缩,进而延缓废用性的肌萎缩,促使失神经肌肉逐步恢复。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5”治疗选用导入法。

将两吸水电极板分别置于病变区的上方与下方或前后,用10%的碘化钾作阴极导入,或选用钙、磷离子作导入,可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提高神经细胞的存活能力,改善全身的机能状态。

每次15分钟,每天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

6、神经及肌肉损伤的恢复

脊髓神经节以下的神经干或其分支受某种外力而致损伤时(多伴有软组织损伤或骨折)称为周围神经损伤。

其原因主要有挤压伤、挫伤、药物性损伤等。

周围神经损伤后,它所支配的肢体发生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的治疗取决于受损的程度和性质,应按不同的目的选择恰当的治疗。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6”中频或导入(碘离子负极导入)治疗,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渗出液的吸收,消除神经水肿,改善神经肌肉营养,刺激神经的再生能力,松解疤痕组织,预防疤痕粘连,防止挛缩或畸形。

取穴按经络行径、瘫痪肌的局部及神经肌肉运动点相结合。

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15次为一疗程。

肌肉损伤(挫伤及扭伤)是外科常见疾病,其表现为损伤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有瘀斑或皮下瘀血,功能障碍。

损伤在关节附近者,如未能及时治疗,时间长久可引起挛缩和关节僵硬。

慢性扭、挫伤者,经常有轻度肿胀、疼痛等症状。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6”治疗可在初期镇痛、消肿。

在后期(急性肿痛消退后)加强血液循环,促使渗出物吸收,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恢复肢体功能。

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采用不同的穴位,一般以局部取穴与邻近取穴相结合。

如踝关节扭伤,取悬钟、三阴交、太溪、昆仑、解溪等穴,用适宜剂量刺激。

每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如血肿未及时处理而形成坚硬的浸润或纤维化,甚至形成骨化性肌炎,此时可用10%碘化钾作阴极导入。

7、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

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炎中最常见类型之一,是找不到致病细菌的前列腺炎类型,按病因分类如下:

(1)有除细菌以外的致病生物体的慢性前列腺炎,例如:

  沙眼衣原体前列腺炎;解尿支原体前列腺炎。

(2)找不到致病生物体的慢性前列腺炎:

  化学性前列腺炎,由化学因素引起的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病因是前列腺内尿液逆流,同时,也是形成前列腺结石的主要原因。

引起前列腺内尿液逆流原因之一是:

受凉引起前列腺尿道痉挛,排尿时出现前列腺内尿液逆流。

应急性前列腺炎,精神长期处在应急状态下。

 充血性前列腺炎,自身因素引起前列腺长期处在充血状态。

  找不到致病生物体的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虽然按上述致病原因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但混合型更为常见。

  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共同特点:

一般没有急性过程,起病即为慢性;没有复发作尿路感

  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

  1、无特异性,常表现为一组临床综合症状与体征,其临床特点并可因患者不同而各异。

  2、一般常见的临床改变:

主要有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痛感常不明显,或有尿后尿道不适、灼热感等。

或可见终末尿,或大便时(以大便秘结时明显)尿道口前列腺液溢出(俗称滴白)。

3、局部症状:

表现为小腹、少腹、会阴、睾丸、精索、阴茎、腰骶等部酸、胀、坠、痛等感觉异常。

可伴有头晕、失眠、精神抑郁等。

初期多有性欲旺盛、勃起频繁、射精痛、遗精、早泄等,个别患者可出现血精。

采用本处方程序“7”治疗,其目的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与消散、减轻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

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15次为一疗程。

8、盆腔炎、附件炎

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

盆腔炎中以输卵管炎症最多,子宫及卵巢炎症较少。

病原系为化脓菌沿淋巴系统进入输卵管,发炎化脓引起盆腔炎。

主要表现是下腹痛或腰痛,月经不调,血量增多、痛经,不孕、病程长者多伴有神经衰弱症状。

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不活动,附件增厚、压痛,如有积水时可触及不活动之囊性包块。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8”治疗可控制炎症的发展,促进渗出液的吸收消散,提高人体抵抗能力。

治疗方法可选用中频或导入法治疗。

药物可分别选用10%的碘化钾、10%的氯化钙、3%的硫酸锌、2.5%的黄连素或50%的穿心莲等。

将两吸水电极板分别置于下腹部及腰骶部,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10~15次为一疗程。

附件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主要为下腹痛或腰痛、会阴部坠胀感、月经不规则或月经过量、不孕、白带增多或有异味,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增厚、压痛。

妇科通常采用抗生素及中药治疗,有效果,但对肠胃有一定影响,疗程也较长,而且是全身用药。

应用本仪器处方程序“8”对病灶区域直接作用治疗,可以止痛、镇静、消炎、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功能,有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散,以及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而且没有副作用,不必担心口服药物对肾、肝功能带来的损害。

治疗方法可选用中频或导入法治疗。

将电极板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