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综述.docx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综述.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综述
3.3.路基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3.3.1.路基工程概况
1、范围:
雨棚范围内线下工程既基线K15+318.5~K15+818.5范围内路基工程,长0.5km。
2、路基宽度及基床:
站内正线路基设计执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中Ⅰ级铁路的规定。
路基面宽度按站场布置要求执行,路基基床表层0.3m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表层以下原则上移挖作填。
3、段内大部分为挖方,挖方边坡高度为6~10m,全为膨胀土路基,挡土墙按膨胀土地段挡墙设计。
段内挖方96.4×104m3,填方13.2×104m3,圬工2.08×104m3。
段内设路堑挡土墙4处长0.73Km,设路堑桩板墙一处长0.26Km。
圬工共计1.32×104m3.
3.3.2.路基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按土工结构物要求进行施工,分段组织流水施工。
施工顺序以“突出重点,减少干扰,利于结构物施工,满足土石方调配和利于各分项工程顺利展开”为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各区段路基施工方案。
首先进行试验段施工,在取得施工参数后,严格按照“三区段、四阶段、八流程”的施工工法和有关全风化软岩改良路基施工的成功经验进行施工,组织机械化施工作业,确保工程质量。
路堑采用横向台阶开挖。
电缆槽、声屏障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过轨钢管和综合接地等路基相关工程,采取预埋、预制,配合开槽机、螺旋钻等专用施工设备与路基工程同步组织施工,以保证路基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挡护工程和排水系统与路基工程协调进行,及时施工,保证路基稳定和有利水土保持。
以(松)软土路基、浸水(水塘)路基、土质及软质岩路堑、膨胀土路堑地基加固、改良土施工、过渡段施工和控制工后沉降为重点,以关键结构物或横向道路为分界点,按照土方调配合理,管理长度适中,便于质量控制,工作量基本均衡的原则进行施工。
根据工期核定施工机械设备,合理组织填料供应,分区段组织机械化施工。
路基填料选用:
基床表层:
采用级配碎石。
基床底层:
正线采用A、B组填料,联络线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
基床以下路堤:
采用A、B组及C组中的不易风化之块石、碎石、砾石类填料(均必须满足颗粒粒度及级配要求),部分采用细粒土(膨胀土、有机土等性质不稳定的土除外)、粉土和易风化软岩块石及其风化物等C、D组填料的改良土填筑,并同时采取边坡加筋、坡面防护等加固措施。
土源主要来自现场挖方。
路基主要施工方案见下表。
路基主要施工方案
序
项目
采用的主要施工方案
其他
1
基底处理
路基
挖除换填;铺垫层(碎石、砂砾石);搅拌桩复合地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
2
边坡防护路基
片石砼挡墙;边坡绿色防护;骨架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或护墙;填缝、灌浆、嵌补、支顶等。
3
松软土地基路堤
挖除换填;铺垫层(碎石、砂砾石);搅拌桩复合地基;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CFG桩复合地基。
4
水塘路堤
挡水埝、草袋围堰、抽水清淤、抛填片石、强夯置换。
5
堆积体路基
挡土墙、抗滑桩、锚杆、被动防护网;压力注浆、CFG桩复合地基、方桩、冲击压实。
6
路堑施工
路堤式路堑。
土质路堑采用挖掘机拉槽开挖,石质路堑采用爆破开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
开挖后加强地基条件核查,并按规定换填。
7
路堤填筑
加强地基条件核查和地基处理。
组织机械化流水施工。
加强填料性能控制。
重型压路机碾压,层层检测、层层报检。
8
改良土施工
加强改良方法和工艺研究。
厂拌法施工、平地机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
9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
厂拌法施工、摊铺机双机联铺、重型压路机碾压。
10
过渡段施工
与结构物相邻2m范围内基床表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其后倒梯形段采用A、B组填料。
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施工、平地机摊铺、重型压路机碾压,紧邻结构物处采用振动冲击夯夯实。
过渡段填筑与路基本体同步填筑、同步压实。
级配碎石与锥体、包边土同步填筑。
挖续填台阶并夯实。
加强填前碾压。
涵洞两侧对称摊铺碾压。
桥桥或桥隧之间设刚性过渡段,拌和站集中供应砼,加强浇筑振捣。
11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
路基施工全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施工。
成立专职监测小组,按设计要求埋设高精度观测元器件,按规定频度和监测标准监测,汇总分析监测成果,进行“监测—评估—调整”循环,修正设计方案,完善现场施工。
3.3.3.地基加固处理
本工程地基处理措施有:
挖除换填、CFG桩、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等。
3.3.3.1.一般地段地基处理
地基条件良好的一般地段路基施工前,清除表层种植土(厚0.5m左右),路堤底
部填筑渗水性填料,厚度≮0.5m,并采用重型机械振动碾压或冲击压实技术压实至路堤本体压实标准;对旱地或山地,清除地表杂草,地表松土≯0.3m时,原地采用冲击压实技术进行填前压实;松土厚>0.3m时,采用翻挖、分层回填压实;地面横坡陡于1:
5时,地表挖成底宽≮2m的台阶后再填筑路基;路堤地基处于倾斜地段(包括堤堑过渡段、桥路过渡段纵向及横向坡度≯1:
5等)时,应挖成≮0.6m高的台阶。
土质地基地段采用冲击压实技术进行填前压实。
3.3.3.2.挖除换填
当路基位于浅层软弱土、填土或不均匀地基上时,采用挖除换填进行地基处理。
原则上当表层软土、松软土、填筑土、种植土或黏性土厚度<1.5m或当路基填土高度<3m,基床范围土层不满足强度、密实度或不满足基床填料要求时,采用挖除换填A、B组填料措施。
路基填土高度>3m,可采用挖除换填A、B组填料、碎石土或改良土等处理措施。
挖除换填厚度、范围按设计要求进行,若施工中发现设计换填层以下仍存在软弱土层或人工弃填土时,应全部清除至硬土层。
半填半挖地段或路堑地段挖除换填时,按设计要求进行,特别注意保证换填底部纵、横向的排水坡度,以避免局部积水、淤水。
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留有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换填底要平整、排水通畅。
3.3.3.3.水塘路基处理
水塘路堤一般采用排水或围堰抽水,抛石挤淤硬化塘底,并设碎石(砂砾)垫层,上部填土,水塘较小废弃时,采用围堰抽水清淤处理。
片石应抛至淤泥底。
抛填片石顺序为:
由路基中部开始,中部向前突进后再渐次向两侧扩展,逐步挤出淤泥;淤泥底横坡较大时,从较高一侧向低侧扩展。
抛石尺寸≮30cm。
抛石出淤后,用重型压路机反复碾压,直至无压痕出现。
3.3.3.4.CFG桩复合地基
CFG桩施工采用长螺旋管内泵压混凝土灌注成桩工艺。
设备型号选择根据桩径、设计加固深度要求确定
(1)CFG桩布置形式,桩径,桩长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打穿软土层进入下部硬底层不小于0.5m,设计CFG桩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
根据地质情况和设计桩径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并配备相应的机具。
采用的固化剂和外加剂的品种、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CFG桩混合料选用水泥、粉煤灰、碎石、砂、水设计要求,其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通过试验室确定,长螺旋钻孔成桩
施工的坍落度宜为160~200mm,。
水泥采用P.O32.5以上水泥,粉煤灰采用II级粉煤灰,碎石粒径为5-31.5mm。
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0.5m,开工前应按照室内配比先做工艺性试桩至少2根,以复核地质资料以及设备、工艺、施打顺序是否合宜,确定施工工艺性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
启动旋转动力装置,反向旋转钻具,在螺距导向器的引导下,提升钻具。
泵车泵送砼通过钻具中间管道,形成螺纹桩体
必须按照设计的桩位、桩径、桩长和桩数施工,桩位允许偏差为5cm,桩长不应小于设计值,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
施工时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采用隔桩跳打,邻桩施工间隔时间>7天,以免窜孔或影响桩身强度增长。
每桩快速施工完,以防缩径、断桩。
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0.5m;
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
施工中对每根成桩时间、投料量、桩长、发生的特殊情况等进行真实、详细的记录。
质量检验
①桩体质量检验在成桩28天后进行,采用无损检测(低应变动力试验)进行检测,按为总桩数的10%进行检测。
②承载力检测:
标准立方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采用载荷试验进行承载力检测,按总桩数的2‰进行检测(单桩地基承载力根数:
复合地基承载力根数=2:
1)。
CFG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CFG螺纹桩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就位调平
钻孔至设计深度、停钻
钻机移位施打下一根桩
清除弃土
按上术工序施打全部CFG桩后打桩结束
3.3.3.5.粉喷桩复合地基
粉喷桩复合地基桩间距1~1.5m(当用于侧向截水帷幕时,桩与桩间咬合≮0.2m);加固深度一般不超过15m,桩体水泥掺入量≮15%,桩顶面设置0.5m厚砂垫层,垫层中铺设一层强度≮50KN/m双向土工格栅。
施工前通过工艺性桩,掌握对该场地成桩经验及各种操作技术参数,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工艺性试桩不得少于2根。
(1)施工准备
粉喷桩施工拟采用DTD5型粉喷桩机。
平整临时施工便道,确保施工机具、材料进场道路畅通。
清除施工范围内地下及空中障碍物。
对地下管线进行拆迁或采取稳妥的保护措施。
根据线路中心桩放出粉喷桩处理路段的路堤坡脚线(含护道);并在征地红线内侧挖设临时排水沟疏导地表水,推土机清除种植土,碾压整平。
(2)粉喷桩施工程序
根据设计要求测放粉喷桩桩位,并洒白灰插竹签标识,桩位误差≯3cm。
桩机就位,钻头对位后调平桩机机台,精确对位,保证桩中心偏位≯5cm,钻杆垂直度偏差≯1%。
启动主电机下钻,待钻头接近地面时,启动自动记录仪,空压机送气,并继续钻进。
钻到设计深度时,停止钻进,钻头反钻,但不提升。
打开送料阀门,关闭送气阀门,喷送加固料,确认加固粉料已到达桩底后,再边送料边搅拌边提升搅拌钻头。
在喷灰搅拌过程中,送灰要连续足量,不得中断,每延米水泥用量不小于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搅拌速度、提升速度、气体流量、空气压力等参数,确保喷灰均匀、搅拌充分、喷灰量符合设计要求。
提升钻头至设计标高,停止喷粉。
打开送气阀,关闭送料阀,但空压机不停机,钻头升至桩顶时,停止提升,原位转动2min。
搅拌钻头再钻至设计复搅深度,反钻提升进行复搅,当搅拌钻头提出地面,停止主电机和空压机。
移动粉喷桩机到下一桩位。
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3)粉喷桩施工成桩质量要求
粉喷桩施工成桩质量要求见下表。
粉喷桩施工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桩轴线偏移(纵横方向)
±100mm
2
钻杆倾斜度
1.0%
3
桩长
不小于设计值
4
单桩喷粉量
8%
5
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
不小于设计值
(4)粉喷桩施工注意事项
粉喷桩施工前,根据工艺性设计进行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进行试桩,对桩机回转速度、提升速度、粉喷速度选择最佳组合。
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随时检查水泥用量、搅拌均匀度、桩长、桩径、复搅深度及有无异常情况,并记录其处理方法及措施。
严格控制钻机下钻深度、喷粉高程及停灰面,确保桩长达到设计要求,钻机喷灰提升速度控制在1.2m/min以内。
用有效的电脑自动记录仪,正确记录各种参数并自动打印输出:
桩号、日期、始钻和结束时间、设计桩长、实际桩深、每米喷粉量及累计数量、搅拌深度等,确保粉喷桩质量。
定期复核、检查所用钻头直径,发现钻头直径磨耗量达到10mm,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确保桩径符合设计要求。
在粉喷成桩过程中遇有故障而停止喷粉时,第二次喷粉接桩的重叠长度≮1m,接桩间隔时间≯24h,否则重打该桩。
钻头钻至设计深度,保留一定的时间,以保证加固粉料到达桩底。
3.3.3.6.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
(1)沉桩方法及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见下图。
(2)管桩采购、运输、起吊、质量检查
本工程的管桩在有资质的专业厂家订购,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桩起吊和运输时的吊、支点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并避免碰撞受损。
桩使用前,检查桩身弯曲矢高、桩端面相对于桩轴线的垂直度、桩身有无破损等,不合格的坚决弃用。
锤击沉桩施工工艺框图
(3)机械选择、施工准备
采用D60三点支撑履带自行式柴油打桩机打桩,以便桩位和垂直度控制。
采用吊机起吊喂桩。
加强打桩设备的维修保养,以保证打桩作业时机况良好。
进行桩位放样,以插竹片桩、洒石灰标识,同时测量原地面标高,以便确定送桩深度。
(4)沉桩施工
插桩:
吊机起吊喂桩,由桩机提升,桩尖插入桩位。
将桩锤压住桩顶,检查桩锤、桩垫、桩中心是否轴线一致、桩身竖直与否。
合格后,放钢丝绳,使桩均匀缓慢插入土中,并再次检查锤、垫、桩轴线一致与否、桩的方向有无变动,随时修正。
经检查
无误后即可进行锤击。
锤打:
沉桩开始时采用重锤轻击,并于纵横两向监测竖直度,当入土一定深度、方向无问题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锤击。
每桩一次连续打完。
注意不要偏心锤打。
当锤击下节桩至桩顶高出地面1~1.2m时接桩,接桩时力求迅速,尽量缩短停锤时间,避免停锤过久而土壤恢复、使桩难以打下。
接桩:
可采用焊接法接桩。
接桩时,采用导向箍将上节桩引导就位。
检查上下两节纵轴线一致后,先对称点焊数点固定,然后拆除导向箍,最后满焊不少于2层连接,待焊头自然冷却(约8min)后即继续沉桩。
方桩单桩接头数量不超过4个。
亦可采用将桩端法兰盘用螺栓连接后再焊接为一体的方法接桩。
相邻管桩配桩节时,应使接头尽量错开布置。
送桩:
设计桩顶位于原地面以下时,沉桩至平地面后,采用钢制送桩器将预制桩打入设计标高。
收锤标准:
根据试桩的工艺试验和冲击试验结果检验、确定,正常情况下,以打穿软土层3m、最后贯入度≯60cm/10击控制。
允许偏差:
桩位偏差≯5cm,垂直度偏差≯0.5%。
各桩顶高差<15cm。
(5)打桩注意事项
打桩前充分了解土层土质情况,进行试打,以选定合理的工艺参数。
打桩时防止偏心锤击,以确保沉桩质量和安全。
打桩时,当发现桩身倾斜位移、开裂、变形、桩顶破碎及贯入度急剧变化时,须立即停止施工,通知监理及有关部门研究解决。
3.3.4.基床以下路堤施工
本工程基床以下路堤填料根据地质条件以及设计行车速度的不同而异,主要有改良土路基、普通填料路基;根据填土高度可分为低路堤和高路堤。
其中改良土路基是整个工程的施工难点和重点。
3.3.4.1.一般填料路堤施工
一般填料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具体填筑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正式施工时必须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100m(全幅路基)的试验路段,以确定合适的工艺和参数,然后再开始正式填筑施工。
(1)施工顺序
下层面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型压路机初压→→平地机精平→。
重型压路机复压
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
(2)填土、摊铺、平整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45cm。
土方路堤填筑至基床时应按15cm一层填筑。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摊铺、粗平,平地机精平,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
(3)碾压
采用20T重型振动压路机、振动凸块压路机等振压。
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碾压时由路基两侧开始向中心纵向碾压,按照初压、复压、终压三步骤进行。
初压宜低速,复压宜中速、终压应快速。
施工中应坚持层层检测、层层报检,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
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以确保填料达到最优含水量。
压路机按S形走行,相邻两行碾压轮迹至少重叠30cm,保证不漏压。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如下图所示。
压路机碾压走行线路图
(4)断面控制
填方断面边坡线按每侧超填宽度30~50cm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
每隔20~50m用标杆和红色施工线绳做成标准几何断面,路基横断面控制如下图示意。
路基横断面控制示意图
(5)路基整形与边坡压实
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带线控制边坡坡度,直线段每隔2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曲线段每隔10m设置一道坡度标志线。
并用坡度尺实时检测实际坡度。
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重合时表示坡度符合要求,当锤球垂线与对准线不重合时(虚线位置)表示坡度不符合要求。
边坡坡度尺检查见下图。
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低边坡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刮土整修成型。
高边坡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
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100mm的石块,应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边坡坡度尺检查示意图
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
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
边坡修整后用液压振动夯或牵引式机械振动碾压实,边坡压实见下图。
边坡压实示意图
3.3.4.2.改良土施工
改良土的土源主要来自路基和站场挖方,不足部分从取土场取土。
土源为细粒土,设计采用掺入5%石灰进行改良,原则上用作基床以下部分填筑。
改良土均采用厂拌法施工。
各类填料现场填筑前,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及检测方法、掺加料的比例、质量控制标准,以满足各种填筑试验要求。
本工程共设置1处改良土拌和站。
(1)厂拌法改良土工艺
①施工准备
做好拌和站的规划建设和碎土设备、拌和设备安装调试、计量设备标定等工作。
做好室内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试样检测试验。
利用全~强风化基岩(呈土状)作原料土,为了保证拌合质量,满足石灰改良土的细度要求,拟采用YST-600A液压碎土设备先进行破碎,然后用WBS500型自动计量拌和站拌和。
先破碎后拌和的机械布置见下图。
改良土二级厂拌法机械布置图
②破碎工艺
碎土设备与改良土拌和站按“L”型进行平面组合,如上图所示。
碎土直接进入拌和站配料仓。
正式破碎前须与下级稳定土拌和站进行联动联调,使两级设备的生产能力协调一致,以便达到最佳的质量和经济效果。
原料土的粒径须小于碎土设备的破碎能力,超过此限的土团剔除或改小。
植物根茎在取土源处予以清除。
破碎出料运输皮带的落料口对准下级稳定土拌和站的配料仓漏斗,破碎土可快速通过漏斗进入搅拌筒。
添加改良剂,配备2只100t的粉体罐,一只储存石灰粉体,一只备用作水泥粉体罐。
改良剂粉体通过螺旋输送器添加到配料仓。
土工格栅铺设:
当路基设计为边坡土工格栅加筋加固时,每层续铺上层之前,路基从坡面开始人工铺设土工格栅,并用U型钉固定。
②质量控制措施
碾压时含水量控制:
混合料出厂时和碾压前用数显密度湿度仪快速检测含水量,不合格的则采取调整措施。
高温季节摊铺后表层失水过快,用喷雾器适量洒水,以便于压实。
平整度厚度坡度控制:
碾压结束后,用6m直尺检查平整度;测量小组用自动安平水准仪跟踪检测层面标高,计算出坡度和厚度。
边角地带及缺陷处人工修整:
在边角地带,采用人工摊铺,手扶振动冲击夯压实。
厚度、标高、平整度、横坡不合要求时,在终压成型前及时修整。
检验签证:
分层填筑碾压,分层检验。
含灰率检测采用钙离子直读仪。
碾压过程中的压实度用核子密度仪快速检测;终压后的压实度采用环刀法或灌砂法进行检测。
地基系数采用K30承载板试验进行检测。
用钻芯取样机在现场按规定频率钻芯取样,以备检测灰土7d、28d无侧限抗压强度。
整修养生:
路基成形,达到规范要求的,在下层完成经检验质量合格后,若不能立即铺筑上层的或暴露于表层的改良土必须保湿养生,采用洒水或用草袋覆盖养的方法养生,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
3.3.5.基床底层施工
路基基床底层填料:
客专线有碴轨道采用A、B组填料;普客线有碴轨道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站线采用A、B、C组或改良土填筑。
基床底层施工工艺和方法参见“3.3.4.基床以下路堤施工”阐述,其质量标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3.6.基床表层施工
普客线站线基床表层厚30cm,采用A组填料填筑(优选级配碎石)。
A、B组填料填筑施工工艺和方法参见“3.3.4.基床以下路堤施工”阐述,其质量标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方案,与改良土共用1套厂拌、运输、碾压设备,摊铺采用SUPER2000摊铺机双机联铺。
3.3.6.1.原材料质量控制
对购进的粗集料按规定频度、方法取样进行试验,确认其级配、压碎值、有机物和硫酸盐含量是否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碎石的压碎值≯30%;有机质含量≯2%;硫酸盐含量≯0.25%。
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对水源按《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3.3.6.2.工艺流程
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厂拌法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厂拌法级配碎石填筑工艺流程图
3.3.6.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现场试验时,按照试配→改进→确定的程序进行配合比试验,并最终确定合理的级配碎石配合比。
3.3.6.4.试拌和
根据试验室确定的级配碎石配合比进行试拌。
试拌前检验确认拌和站计量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并进行归零较核;检测集料实际含水量。
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配合比投料,以便验证配合比的可靠性。
试拌混合料作一组试件,以检验试验室配合比的可行性。
此项工作在正式拌和前10~14天完成。
3.3.6.5.正式拌和
在试拌后修正配合比,确定正式的施工配合比,接着进行正式拌和生产。
在正式拌和生产过程中,按规定频度检测集料的级配和含水量,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为补偿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正式施工拌和的含水量可比最佳含水量高0.5~1.0%。
3.3.6.6.摊铺碾压
级配碎石采用双机联铺,碾压工艺与改良土基本相似。
但在有中粗砂和土工膜的“路堤式路堑”地段,第一层20cm用轻型推土机前推式摊铺,防止损坏土工膜。
双机联铺方法如下图所示,前后机位相距10m,熨平板重叠8~10cm。
基床表层双机联铺示意图
3.3.6.7.摊铺厚度与标高控制
根据工艺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作为摊铺控制标准。
在路肩边线处用张紧钢丝引导法控制标高、层厚、横坡。
双机联铺时中间接缝处安装一组传感器控制两侧标高,如下图所示。
碾压过程中安排一个测量小组进行跟踪测量、检测。
双机联铺接缝处标高控制示意图
3.3.6.8.摊铺速度
联机摊铺的摊铺强度控制在500t/h左右,与拌合站的能力保持匹配。
摊铺速度控制在1.5~2.0m/min,防止过快造成混合料离析。
3.3.6.9.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时间控制
掺水泥的混合料从拌和到最后成型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0h;摊铺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0min,超过30min时应按接缝处理。
(2)施工缝设置、处理
由于每段路基长度较短,纵向单层单幅双机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