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4492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4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docx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

2011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管理与实务案例题

[案例1]

【背景资料】

某城市热力管道工程项目,是实行总分包的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对施工项目安全提出了详细而科学的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分包商的一名工人不慎将一施工手钻从高处坠落,重伤l人。

【问题】

1.工程项目安全控制应坚持的方针是什么?

谁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

2.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3.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谁负责?

4.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5.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

1.工程项目安全控制应坚持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

2.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

3.实行总分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承包单位负责。

4.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

审查分包单位的安全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分包单位;在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对分包单位提出安全要求,并认真监督、检查;对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的分包单位,应令其停工整改;承包单位应统计分包单位的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并按分包合同约定协助处理分包单位的伤亡事故。

5.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应包括:

分包单位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认真履行分包合同规定的安全生产责任;遵守承包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制度,服从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向承包单位报告伤亡事故并参与调查,处理善后事宜。

[案例2]

【背景资料】

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摘录如下。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施工负责人向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项目经理对监理工程师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项目开工前编制的测量控制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4)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

(5)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和设备,项目经理部没有必要进行检验和验收。

(6)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工序的施工情况做记录。

(7)对项目质量计划中规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见证点进行控制。

【问题】

1.逐条判断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2.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案:

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的妥当判断。

(1)不妥。

正确做法: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2)不妥。

正确做法: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3)不妥。

正确做法:

项目开工前编制的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4)不妥。

正确做法:

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

(5)不妥。

正确做法:

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6)不妥。

正确做法:

工序施工的情况应由施工管理人员记录。

(7)不妥。

正确做法:

对项目质量计划中规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2.对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的规定如下。

①应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

②现场的施工机械应满足施工需要。

③应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

[案例3]

【背景资料】

某热力管道工程,工程总造价5000万元,某施工企业通过招标投标方式获得了该工程的施工任务,该施工企业为了保证预期利润目标的实现,责成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成本制订完善的控制和管理措施及方法。

施工项目经理部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对其进行管理。

【问题】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成本预测的作用是什么?

3.成本管理全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

4.对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主要是分析什么?

答案: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1)成本最优化原则;

(2)全面管理成本原则;

(3)成本责任制原则;

(4)成本管理有效化原则;

(5)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2.成本预测的作用:

(1)可以使施工项目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业主单位及本企业均能接受的条件下,确定一个成本低、效益高的最佳成本方案;

(2)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和控制;

(3)可以给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3.成本管理全过程最重要的环节是成本控制。

4.对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主要是分析如下内容: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其他因素对成本变化的影响;

(2)计划成本的合理性;

(3)成本变动的规律。

[案例4]

【背景资料】

某市政公司承包某路段的改建工程,全长2.5km,工期为当年7月至次年2月。

该路段为四快二慢主干道,道路结构层如下:

机动车道20cm石灰土底基层,45cm二灰碎石基层,9cm粗、4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非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30cm二灰碎石基层,6cm粗、3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两侧为彩色人行道石板。

项目部进场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即编制了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由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该施工组织设计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即开始工程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将填方工程分包给某工程队,当土方第一层填筑、碾压后,项目部现场取样、测试,求得该层土实测干密度,工程队随即进行上层填土工作。

监理工程师发现后,立即向该工程队发出口头指示,责令暂停施工。

整改完毕符合验收程序后,又继续施工。

在一次安全检查中,监理发现一名道路工在电箱中接线,经查证,属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按工程进展,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正值冬期,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提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

【问题】

1.监理工程师发出暂停施工指令的原因是什么?

其指令方式有哪些应改进的地方?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3.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该道路工有哪些违反了操作规程?

为什么?

5.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规定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答案:

1.监理工程师发出暂停施工指令的原因如下。

(1)填土后未检查就碾压。

正确的做法是填土长度达50m左右时,应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不应小于12t级压路机。

(2)碾压后未进行土质路基的质量检查就进行上层

填土工作。

路基碾压完成时,必须按质量验收项目(宽度、纵断面高程、横断面高程、平整度、压实度等)逐项进行检查,不合格处要修整到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监理工程师指令方式的改进之处为监理工程师应通知承包人暂停施工(而不是立即向该工程队发出口头指示,责令暂停施工),并在24h内向乙方提出具体处理意见,乙方应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暂停施工。

乙方在落实了监理工程师的处理意见,并在接到监理工程师提出复工通知后,才能继续施工。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如下:

(1)该施工组织设计仅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不妥,因为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有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部门的审批手续,即有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这里未说明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如果无加盖公章和填写审批表,不能代表上级部门意见。

(2)无变更审批程序。

根据后文提到“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将填方工程分包给某工程队”,这属于工程变更,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程序。

3.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应采取的措施是:

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尽量避免冬期施工,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出厂温度,但不超过175℃。

运输中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和碾压的最低温度要求。

下沉层表面应干燥、清洁及无冰、雪、霜等。

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

4.该道路工违反电工、电焊工、架子工·、司炉工、爆破工、机操工、起重工、机械司机、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专业安全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因为该道路工不是电工,在电箱中接线属于违规作业。

5.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由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不对,因为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组织,定期进行。

[案例5]

【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了解了工程地点的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条件,掌握了地基土壤种类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各层土的厚度及标志、周围地区地下水位和地

面排水情况,并办理了设计提供的控制桩的交接手续。

施工单位为了做好桥梁工程前期质量控制,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施工各阶段由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技术文件严格按有关法规规定签字、盖章后,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分别保存。

【问题】

1.对设计提供的控制桩,应由谁组织办理交接桩手续?

2.桥梁工程前期质量控制应做好哪些工作?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4.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是什么?

5.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应按怎样的方法进行管理?

[答案]:

1.对设计提供的预制桩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现场交底,办理交接桩手续。

2.桥梁工程前期质量控制应做好施工现场准备、修建施工临时设施、安装调试施工机具及标定试验机具、进行施工测量及复核测量资料,做好材料的储存和堆放以及施工前的试验、检测工作。

3.应依据招标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本企业具体条件,抓住主要环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4.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是施工方案。

5.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

6.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技术文件的管理方法如下:

(1)施工技术文件应由施工单位编制,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保存;

(2)建设单位应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的要求,于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报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归档;

(3)总承包工程项目,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汇集,整理所有有关施工技术文件;

(4)施工技术文件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所需表格应按有关法规规定认真填写清楚、齐全、准确、真实;

(5)施工技术文件应严格按有关法规规定.签字、盖章;

(6)施工合同中应对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和移交期限做出明确规定;施工技术文件应有建设单位签署的意见或监理单位对认证项目的认证记录;

(7)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施工技术文件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方可竣工验收;

(8)施工技术文件不得任意涂改、伪造、抽撤、损毁或丢失。

[案例6]

【背景资料】 

某城市给水工程项目,通过招标投标确定了本市一家具有承担该工程项目资质的施工企 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制定了以下施工技术要求。

(1)水池底板混凝土应分层分次浇筑完成。

(2)水池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掺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时,其坍落度不宜小于150mm。

(3)水池池壁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完成,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应超过40mm,沿池壁高度均匀摊铺。

 

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如下。

(1)人工开挖基坑时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2.0m。

(2)管道基础槽深超过2m,基础浇筑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滑槽来倾倒混凝土,以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3)同一沟槽内有双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时,应先回填基础较高的沟槽。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重给水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制定了水下顶管施工方案等施工质量计划。

【问题】 

1.逐条判断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制定的施工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2.逐条判断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3.城市给水管道土方开挖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4.城市给水结构通常包括哪些?

5.水下顶管适用哪些管道的顶管?

6.水下顶管施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

1.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制定的施工技术要求的正确与否的判定。

(1)不正确。

正确做法:

水池底板混凝土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

(2)不正确。

正确做法:

采用掺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浇筑水池底板时,其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

(3)正确。

2.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正确与否的判定。

(1)不正确。

正确做法:

人工开挖基坑时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

(2)正确。

(3)不正确。

正确做法:

同一沟槽内有双排或多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时,应先回填基础较低的沟槽,当回填至较高基础地面高程后.再按规定回填。

3.城市给水管道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地下水位、土质及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等情况,然后制订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

4.城市给水结构通常包括取水构筑物、净水构筑物、泵房和水塔等。

5.水下顶管适用于取水泵房与取水头部连接的直径大于1000mm钢制进水管道的顶管。

6.水下顶管施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

(1)顶力计算和水下顶管工具管的选用;

(2)工作井内设备安装要求;

(3)管壁注浆方案;

(4)顶进测量及编制方案;

(5)管节焊接方案;

(6)质量标准。

[案例7]

【背景资料】

某城市道路改造工程,随路施工的综合管线有0.4MPa的DN500中压燃气、DNl000给水管并排铺设在道路下,燃气管道与给水管材均为钢管,实施双管合槽施工。

热力隧道工程采用暗挖工艺施工。

承包方A公司将工程的其中一段热力隧道工程分包给B公司,并签了分包合同。

1.B公司发现土层松散,有不稳定迹象,但认为根据已有经验和这个土层的段落较短,出于省事省钱的动机,不仅没有进行超前注浆加固等加固措施,反而加大了开挖的循环进尺,试图“速战速决,冲过去”,丝毫未理睬承包方A公司派驻8方现场监督检查人员的劝阻。

结果发生隧道塌方事故,造成了3人死亡。

2.事故调查组在核查B公司施工资格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时发现,B公司根本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

【问题】

1.燃气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以及燃气管顶与路面的距离有何要求?

2.试述燃气管道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的压力、稳定时间及合格标准。

3.对发生的安全事故,A公司在哪些方面有责任?

4.B公司对事故应该怎么负责?

答案:

1.燃气管与给水管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5m,燃气管顶的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0.9m。

2.燃气管道强度试验压力为0.6MPa,稳压1h,无漏气为合格。

管道严密性试验压力为0.46MPa,持续时间不小于24h,实际压力降不超过允许值为合格。

3.A公司没有认真审核B公司施工资质,便与之签了分包合同,这是A公司对这起事故首先应负的安全控制失责的责任;其次,A公司虽然采取了派人进驻B公司施工现场,并对B公司的违规操作提出了劝阻意见和正确做法,但未采取坚决制止的手段,导致事故未能避免。

这是A公司安全控制不力的又一方面应负的责任,并应统计分包方伤亡事故,按规定上报和按分包合同处理分包方的伤亡事故。

4.B公司不具备安全资质,又不听A公司人员的劝阻,坚持违规操作,造成事故,完全应该负起“分包方对本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以及“分包方未服从承包人的管理,,的责任。

[案例8]

【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程,承包商在桥梁基础施工的具体方法如下。

1.基坑开挖采用混凝土加固坑壁进行施工。

2.对围堰的施工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

3.基坑排水施工采用帷幕法,并详细制定了排水管道的布置方式。

4.地基加固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短桩将基础范围内的地基土挤密,使地基土与桩体形成复合地基,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问题】

1.明挖基础施工的方法除混凝土加固坑壁开挖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

 

2.对围堰的一般规定涉及哪些内容?

3.除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外,围堰的施工方法还有哪些?

双壁钢围堰施工工序有哪些?

4.采用帷幕法对基坑排水施工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5.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1.明挖基础施工的方法除混凝土加固坑壁开挖方法外,还有无支护加固坑壁和用挡板支护坑壁的基坑开挖方法。

2.对围堰的一般规定涉及围堰的高度、外形、面积、断面尺寸、类型、使用条件和一般要求。

3.除双壁钢围堰施工方法外,围堰的施工方法还有土石围堰施工、板桩围堰施工和钢套箱围堰施工。

双壁钢围堰的施工工序:

设计制作→浮运就位→着床下沉→清基封底或清基后浇注基础混凝土→围堰拆除。

4.采用帷幕法对基坑抗排水施工的具体方法有冻结法、硅化法、水泥灌浆法和沥青灌浆法。

5.地基加固的方法有换填法、桩体挤密法、强夯法、预压法、振冲法、粉体喷射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和化学液体加固法。

[案例9]

背景材料

某公路扩建段在城乡结合部,沿线穿越多条在用公路,道路两侧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

路段全长1.22km,为双向6车道,机非分行。

路面结构为:

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5cm厚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cm厚沥青混凝土底面层+20cm厚石灰稳定土底基层+18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19cm厚水泥稳定土碎石基层。

与本工程同步实施的项目有:

电信、给排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市政配套工程,为本工程分包项目。

本工程路段所处位置为平原微丘陵地貌,地势平坦,地下水位对道路工程不构成影响。

施工范围内有多处地下管线,主要有电信、给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管线。

问题:

1.总包项目应如何管理各分包项目?

2.施工前准备工作有哪些?

3.简述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技术特点有哪些?

4.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分5批出厂,每批出厂温度分别为:

批1:

180℃、批2:

178℃、批3:

200℃、批4:

192℃、批5:

185℃。

不合格应废弃的批次有哪些?

5.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突遇雷雨天气,应如何处理?

6.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关键要掌握的一点是什么?

「答案」

1.总包项目经理部应将电信、给排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市政配套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签订分包合同。

分包单位应在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等方面对总包单位负责。

总包项目经理部应对分包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若有必要,关键施工原材料应由总包项目经理部负责提供。

2.施工前准备工作有:

(1)生活、生产设施搭建

(2)对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查,弄清情况,对有影响的管线进行拆迁;

(3)沿线穿越多条在用公路,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航方案,确保交通和施工的安全。

(4)因道路两侧近邻居民小区和工厂,应将施工段维护起来,进行封闭式施工;

(5)配合业主做好施工段的拆迁工作

3.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技术特点有:

(1)拌合原材料品种多,对沥青混合物拌合由特殊要求,普通沥青混合料最多为4种规格砂石料外加沥青和矿物材料,SBS改性混合料,要求拌合机增加矿料冷储仓和热储仓。

(2)拌制、施工温度是根据改性剂类型、改性沥青的黏稠情况,按改性沥青的黏-温关系确定。

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压实温度通常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高10-20℃,特殊情况经试验确定;

(3)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需要短时间贮存时,时间不宜超过24h,贮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10℃,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及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4)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中一定要覆盖,施工中应保持连续、均匀、间断摊铺;

(5)因为黏稠,所以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紧跟着碾压,充分利用料温压实。

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操作,即全摊铺宽度上碾压,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

(6)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cm,但在静载钢轮压路机工作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应少于20cm;

(7)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的振动频率、振幅大小应与路面铺筑厚度相协调,厚度较小时宜采用高频低振幅,终压时要关闭振动;

(8)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接缝处理相当困难,在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消除接缝(特别是冷接缝)。

若无法消除接缝,则纵向可以采用热接缝,横向可以采用平接缝或斜接缝。

4.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各环节温度为:

沥青/矿料加热:

170-180℃/180-190℃;出厂:

175-185℃;摊铺:

不低于160℃,最好170℃左右;初压:

不低于160℃;复压:

不低于130℃;终压:

不低于100℃,泵送温度不低于160℃。

因此,不合格应废弃的批次有:

批3:

200℃。

5.这种情况千万要避免。

如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摊铺,将已经摊铺的混合料迅速碾压,如碾压却有困难,必须毫不留情地铲除掉。

6.通过实验提供所使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粘温曲线指导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摊铺、压实,通常在规定的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基础上提高10-20℃。

[案例10]

背景材料

本工程隧道长873m,包括上行线和下行线,隧道外径6.2m,内径5.5m.隧道平面曲线为直线19m+缓和右曲线65m+右曲线(R400m)101m+缓和右曲线65m+直线64m+右曲线(R2000m)36m;隧道竖向曲线为:

直线5m/2‰+竖曲线15m(R3000m)+直线22m/3‰+直线40m/2.85‰+直线100m/3‰+直线60m/3.1‰。

本工程管片用量为:

上873+下873,衬砌的设计强度为C50,抗渗强度为S8.本区段隧道覆土厚度8m-17m,沿途场地平缓,地面标高平均为+3m,表层为褐黄色粘土,隧道主要穿越灰色淤泥质粘土、灰色粘土层,为沉积型流塑、软塑高压缩型土。

1.隧道掘进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

由于隧道长,质量要求高,项目经理部决定将盾构掘进工程分包给专业水平更高的施工队来完成,本项目经理部仅负责技术指导;

2.工程利用一废弃的旧井经整修后,作为盾构掘进的始发井,另外还建了以下设施:

盾构工作竖井、专用配电室、竖井放雨棚、管片堆场、料具间、机电车电瓶充电间等;

3.盾构掘进过程中,发现地面隆起量增大,随即推进,但螺旋输送机保持出土,以便将地面隆起量降下来;

4.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机突然出现震颤,盾构刀盘扭矩剧增,土中夹杂有钢筋混凝土块。

操作人员认为是遇到了废弃的人防工事,决定仍继续掘进;

5.盾构掘进即将完成时,遇到了一块未探明的巨石,掘进无法进行。

项目经理部认为在隧道内实施爆破,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决定自行组织工人将其爆破拆除。

问题:

1.本工程是否合理?

请说明原因。

2.本工程始发井的布置是否全面?

3.盾构掘进过程中处理地面隆起的方法是否恰当?

请说明原因。

4.盾构掘进过程中,对遇到的情况的处理是否恰当?

请说明原因。

5.盾构掘进过程中,对遇到的巨石项目经理部采取自行爆破拆除的措施是否恰当?

请说明原因。

6.结合本工程情况,简述盾构掘进时对地表沉降的控制措施

7.结合本工程情况,简述管片拼装应注意的问题

8.盾构设施测量工作有哪些?

「答案」

1.不合理,由于本隧道工程的盾构掘进是项目的关键性工程,必须自己完成,禁止分包给他人。

2.不全面,缺垂直运输设备井、搅拌站、地面出土设施。

3.不恰当,盾构正面土体稳定控制包括推力、推进速度和出土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施工轴线和地层变形量的控制起主导作用的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及时调整平衡点,同时控制每次纠偏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及时调整注浆量。

4.不恰当,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