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41807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二上第五六单元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我真希望》《清清的溪水》《一封奇怪的信》《不用嗓子的歌手》《动物过冬》和《语文百花园五》组成,单元主题是“保护环境、可爱的小动物”。

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情趣。

《我真希望》这首诗用生动的语句、渴望的心情,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

警示人们: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清清的溪水》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课文,主要写了大象、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

《一封奇怪的信》写小姑娘要邮寄槐树籽支持绿化。

《不用嗓子的歌手》介绍蜜蜂,青蛙和蝉这些动物的发音方式。

《动物过冬》本课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动物怎样过冬的故事。

《语文百花园五》安排了7项内容,1——5项通过学习活动,巩固汉语拼音轻声的读法,认识表示人民币币值的大写汉字,区别形近字,积累成语。

第6项是采集俗语,是让学生认识俗语这种语言现象丰富语言。

第7项是语文综合活动——办小小手抄报,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

二、单元学情分析:

学生对故事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抓住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单元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寓优秀的品质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

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神态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任何空洞的说教。

建议老师在教学中不要给孩子们讲述空泛的道理,要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

老师要启发学生在读中识字,联系语境或生活实际识字。

要注重自主识字,尊重学生发现的规律或独到的识字方法,也可帮助学生编口诀、说儿歌、组词语、说句子准确识字。

四、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64个生字,会写3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德。

4、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5、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音方式。

五、单元教学重点:

1、认识本单元64个生字,会写3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德。

六、单元教学难点:

1、正确规范书写39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

3、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七、单元教学时间:

13课时。

17 我真希望

教材内容分析:

《我真希望》这首诗用生动的语句、渴望的心情,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洁净空气、还我蓝天的美好愿望。

警示人们: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教学目标:

1.认识“希、囱、而”等11个生字,会写“而、囱、扬、洁、彩、芬、芳、晶”8个字以及以下词语:

而是、洁白、烟囱、云彩。

2.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周围环境,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重点难点:

识字,背诵课文.

学情分析:

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差异。

一些学生思维活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强,善于交流,乐于交流;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浅显的内容,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不同学习需求,以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对于实践作业,也应细化要求,具体指导。

教师教法:

1.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创设情境,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运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结合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3.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学生学法:

观察、发现、体验、探索。

课前准备:

字卡、词卡。

多媒体课件。

环境污染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认生字11个。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希望自己能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播放课件)人人都想住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那里绿树成林,空气清新,多美啊!

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我真希望》。

  2.板书课题,指导有感情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知生字

  1.师:

借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正确,圈出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在一块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课件显示生字)。

  ①小老师领读(有注音),想领读哪个就读哪个。

  ②集体读(有注音)。

  ③开火车读(无注音)。

  ④抢读(无注音,打乱顺序)。

  3.学生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同桌听。

三、朗读感悟

  师:

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1.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归类,并找出问题,四人小组带着问题边读边讨论。

  2.小组交流并讨论:

“我”为什么有这样的希望?

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

屏幕上随机出现相应的画面内容。

  3.全班汇报,朗读感悟。

  ①整体要求每小节以“我真希望”开头,重音应落在“真”上,突出一片真心。

后两句“不是……而是……”,语调应由低沉,逐渐转向明快;用轻柔、向往的节奏和语调读好每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把无限的希望、美好的憧憬表达出来。

  ②第一小节屏幕显示:

浓浓的黑烟——轻盈洁白的云彩。

  引导学生理解“轻盈洁白”,从而指导学生读好这个词。

  第二小节屏幕显示:

灰灰的粉尘——清澈晶莹的泉水。

  引导学生想像泉水清澈见底,晶莹透亮的样子,理解“清澈晶莹”一词,并读好它。

  第三小节屏幕显示:

浑浊的气体——象征香味的略带彩色的气体。

  引导学生体会浑浊气体刺鼻的味道,理解“芬芳”一词,指导学生读好“淡淡的芬芳”。

  第四小节:

美好的环境——树绿、花红、小鸟鸣叫。

  引导学生理解“我真希望”反复出现的含义,及最后省略号所代表的意思,从而指导学生读出内心希望的强烈,感受结尾意蕴深远。

(学生先说哪一节,就先出示哪一节,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4.感情朗读

 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男女生分读全诗。

 ③教师引读:

我真希望……不是……而是……

④看屏幕,学生配乐齐背。

四、联系实际,加深感悟,指导实践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录像资料。

师: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不希望看到,请看屏幕。

 2.指导实践,布置作业(课件显示提纲)

师:

这些现象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课后对自己身边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存在哪些污染,如何治理,咱们下一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8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书写生字词。

 一、复习生字课文,导入

  1.读生词卡片;背诵课文。

  2.师: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深入调查了周围的环境,你有什么收获吗?

 二、交流调查结果,拓展延伸

  1.全班交流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2.谈自己的感受。

  师:

做了这么细致的调查,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有什么新的希望吗?

该为环境保护做点什么呢?

  3.语言实践,拓展延伸。

  师:

请大家模仿课文中诗歌的表达形式,用上“我真希望”的开头,把自己对改变环境的愿望写一写,可以写一段,也可以写二至三段。

  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三、巩固课文,加强语言文字的练习

  1.出示问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洁白的(   )  芬芳的(   )  动听的(    )

  2.指导“我会写的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字,引导观察。

  ②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③根据书写情况,教师范写指导。

  ④学生再练。

3.采集本课中表达环境美的词语。

四、总结:

学了这一课,让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母亲,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五、作业设计:

生字各写一行。

板书设计:

17我真希望

飘出黑烟 云彩

   喷出 粉尘  泉水保护环境

   吐出  难闻气味淡淡芬芳  

教学反思:

 

18清清的溪水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新偏旁“衤”。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正确填写动词+名词的短语;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在本阶段,学生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汉语拼音和一部分汉字,对阅读有了初步的兴趣。

本文属童话,由于孩子对童话比较感兴趣,这篇课文有利于提高对孩子的阅读和识字兴趣。

教师教法:

1.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

重视学生自主识字。

2.并在诵读中有所领会和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学生学法:

观察、发现、合作体验、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大自然的美景、受到破坏后的大自然),动物的头饰,拼音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掌握新词。

教学重点:

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一、课件引入,激情导趣

出示课件:

大自然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指导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如,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还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出示会认字字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检查认读。

  

(1)小组检查(抽读)

  

(2)师生交流:

开火车读(师边听边纠正)

  3、梳理课文。

  

(1)自由读,边读边标出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几位学生范读课文,边听边想:

课文写了哪几个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三、认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让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掌握的情况。

  师:

这些生字中,你会读哪个字,请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2、出示去掉生字的拼音。

  

(1)指名读。

  

(2)请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读。

  (4)小组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

  3、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互、象、被、掉"四个字,学习新偏旁"衤"。

让学生观察字的笔画和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指导学生书写。

  

(2)学生范写生字"俩、读、沿、朝"。

引导学生在己认识偏旁和字的基础上能自己正确书写。

  (3)学生书写,互相欣赏,检查订正。

 四、语文实践活动(一字开花)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多读课文,指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通过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复习引入

  1、出字卡:

检查记字情况。

  2、课文写了哪些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中这些动物发生了什么事?

  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图:

请选择其中的一幅图,说说这幅图说的是什么?

(交流)

  3、出示图1:

课文是怎样写的?

请自由读一读。

  4、小组讨论: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5、根据学生的回答,学习3自然段。

  6、小结:

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

为什么?

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

  7、学习第10、11自然段。

  

(1)过渡:

同学们说得对极了。

大象和棕熊也知道错了,它们也懂得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了,你们看……(出示动画课件)。

  

(2)指导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

  (3)看了动画、读了课文,你想对大象,棕熊说些什么呢?

  三、深化练习,积累词汇

  出示课后第二题:

  例:

挖(坑)栽()培()浇()

  四、汇读全文,整体感悟

  1、自由读课文,感悟课文。

  2、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3、分角色表演。

  五、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读读词语花篮里的词语,再把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清清的溪水

清——浑——清

拔树种树

教学反思:

 

19一封奇怪的信

教学目的:

  1、认识“姑、娘”等15个生字,会写“信、呀、怪”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

姑娘、种树、奇怪、举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

感受小姑娘的纯真可爱。

学情分析:

在本阶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汉语拼音和一部分汉字,对阅读有了初步的兴趣。

本文属童话,由于孩子对童话比较感兴趣,这篇课文有利于提高对孩子的阅读和识字兴趣。

教师教法:

在教学《一封奇怪的信》可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生字,自我探索识字的发法,再在课上交流识字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再通过一封信让学生认识信,引起学生的注意。

对课文进行质疑,知道谁写信,寄给谁的,为什么要寄信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接着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小姑娘为什么要寄槐树籽”以及课文最后一段我的举动。

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进步理解小姑娘的美好心愿。

学生学法:

实践,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

  2、小组讨论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3、班上交流汇报识记生字的成果。

  4、巩固识字。

  通过拼字,连词,做动作等方式识记生字。

  三、读文讨论,评价人物

  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1、小姑娘为什么要邮寄槐树籽?

  2、你觉得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

  讨论方式:

学生先自己读书感悟,再小组交流,然后各组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评价指导。

  四、说话训练,提升情感

  你喜欢小姑娘?

为什么?

  五、分角色演读课文

  1、教师扮“我”学生扮“小姑娘”,分角色演读课文。

  2、学生小组分角色演读课文,教师指导。

让学生上台演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

规范书写生字。

  一、巩固认字

  1、游戏认字:

“击鼓传花”,花到谁手中,谁上台读生字并组词。

  2、读句子:

小姑娘请我把这封沉甸甸的、贴着邮票的信封投进邮筒。

  二、书写生字

  1、自主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结构归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注意笔顺、间架结构。

重点指导书写“树”’“举”这几个字,其他的字让学生自主书写。

  3、描红、临写评价。

板书设计:

19一封奇怪的信

沉甸甸

可爱可敬支援大西北关心祖国建设

教学反思:

 

20不用嗓子的歌手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文的朗读和学习,让学生了解蜜蜂,青蛙和蝉这些动物的发音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阅读有了初步的兴趣。

这篇课文有利于提高对孩子的阅读和识字兴趣。

教师教法:

1、注重课前积累,做好课前布置,课前要注意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和资料,为阅读和口语交际做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开发课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说话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学生学法:

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认读生字。

  一、导入揭题。

  1、出示课件:

欣赏图片

  2、生齐读课题,不用嗓子唱歌,那么它们是用什么来唱歌呢?

  二、听故事,整体感知,激发课文兴趣。

  1、出示课件。

  2、说一说你听到的故事。

  三、读故事。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读故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1)要求:

先通读,再选自己喜欢的段读,准备参赛。

  

(2)评议。

  四、掌握生字的读音:

出示生字卡片

  五、学习课文。

  1、要想学习课文,我们得先认识一只小黄莺。

(贴图片)黄莺可是森林中的百灵鸟,它唱歌十分动听,小黄莺想找几位金嗓子歌手,组织一支森林合唱队它都找到了谁组织森林合唱队呢?

  2、指名读2——4自然段,都找到了谁组织森林合唱队呢?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黄莺来到什么地方?

听到了什么?

  

(2)嗡嗡嗡的声音虽然很轻,却十分动听,这声音的蜜蜂怎么样发出来的呢?

(靠翅膀振动发声)

  (3)看课件。

  (4)指导朗读,分组读,齐读,男女生互换读。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黄莺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听到了什么?

这歌声怎么样?

小黄莺有是怎么样称赞的呢?

  

(2)小青蛙是靠什么发声的呢?

  (3)指导朗读方法同上。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小黄莺又飞到那里?

它又听到什么声音?

蝉发出的声音又怎样?

  

(2)这回小黄莺又听到后,它自己也做了调查,看看它的调查结果会怎么样?

  (3)看课件

  (4)齐读本段

  6、小黄莺找到这三位歌手,可高兴了,你们听,森林合唱队演出开始了,(课件,播放动物的声音)好听吗?

能用你们读来表达吗?

  7、“这些歌手都不用嗓子唱歌,但是唱得比金嗓子还好听,”这些歌手指谁呢?

它们分别用什么来唱歌呢?

  8、齐读全文。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找看其他动物是怎么发声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8个生字,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音方式。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动物的发音方式。

  一、复习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

  2、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3、出示表格,生口头填空。

动物

声音的特点

发声方式

小蜜蜂

嗡嗡嗡,十分动听

翅膀振动发声

小青蛙

呱呱呱,响亮有节奏

声囊发出声音的

吱吱吱,又尖又细,持续不断

靠振动肚子上的透明的薄膜发声

  4、你还找到了那些小动物的发声方法呢?

交流吧!

  5、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畅所欲言)

  6、总结:

《不用嗓子的歌手》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小蜜蜂,小青蛙,蝉这三中动物的发声方法,其实动物世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奥妙在等着小朋友的发现呢!

希望小朋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你有很大的收获!

  二、识字

  1、出示要认读的生字,学生拼出读音。

  2、小组讨论怎样记字型的。

  三、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正字,生读。

  2、给这些字组词。

  3、生记字行,认识欠字旁

  4、教师范写,(略)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20不用嗓子的歌手

  蜜蜂  翅膀振动

  青蛙  声囊发声

  蝉    振动薄膜

 

21动物过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比较青蛙、蚂蚁过冬方式的相同与不同。

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着差异。

一些学生思维活跃,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强,善于交流,乐于交流;而有一些学生只能初步感知一些浅显的内容,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教学中,应关注他们的不同学习需求,以利于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师教法:

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教学,尊重学生的朗读体验,学生愿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学法:

实践体验,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课件,生字卡,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谁知道“过冬”是什么意思?

  2.出示图片或灯片、标本。

问:

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

谁能说说它们的名称?

  二、利用拼音和字典,初读感知,自学课文

  1.练习朗读全文。

遇到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多读几遍,读准记牢。

还要注意轻声和儿化韵的朗读。

  2.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

读后划出不懂的词,查查字典,在小组内和同学们交流。

  3.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思考:

本文是写这些动物在过冬,还是准备过冬?

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

  三、分段读、想、批划,再自学

  1.自由轻声分段读课文,边读边批划:

  ①表明天气变化的词句。

(或是季节变化)

  ②表明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各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③表明青蛙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④表明蚂蚁在哪儿准备过冬的词句。

  2.把找出的词句读几遍。

  四、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

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

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③谁能说说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④指导读本段。

(注意引导学生从“有点儿冷、静极了”等词和后一问句中体会语气)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朗读本段。

  ②理解: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从哪里知道的?

  ③读议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

(从它们的对话中,大家知道了这几种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吗?

”)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不就用“暖和”?

  ④指导读本段。

  3.学生自学第三段,教师引导归纳整理。

  ①出示小黑板,交代学习方法与要求。

  a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b看看这段写谁准备过冬,用一个词说一说。

  ②学生自学。

  ③讨论。

  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冬眠是什么意思?

从青蛙的话中,你知道它是怎样冬眠的?

哪些词句写出了青蛙在洞里冬眠的好处?

  ④回读本段。

(注意文中的问号、感叹号,体会对话的语气,先试读,再指名读。

  4.自读第四段,看小蚂蚁怎样准备过冬。

  ①自学思考:

小蚂蚁准备怎样过冬?

  ②联系比较:

蚂蚁、青蛙在洞里过冬有什么不同?

(蚂蚁在洞里过冬,但不是冬眠,要活动还要吃的,所以要准备过冬的粮食。

  五、回读全文,总结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中6种小动物,共有几种过冬的方法。

  六、完成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小蚂蚁:

天真好奇;青蛙:

自信且答问耐心;喜鹊:

平静和气)

  2.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师也可简略介绍几种动物过冬的知识。

  3.介绍有关课外读物,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