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4098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docx

南昌历史及风景名胜

历史沿革

  6000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个原始居民点。

至3000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颍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史称“灌婴筑城”。

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10里84步、辟有6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并设南昌县为附郭县,属扬州,南昌之名始此。

莽新改豫章郡为九江郡。

东汉复故。

晋属江州。

南朝梁称豫章王国,陈复为豫章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罢郡置洪州,大业三年(607年)复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贞观初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称洪州。

  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开宝八年(975年)复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江南西路,隆兴元年(1163年)为隆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兴路,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

  1914年为豫章道。

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

 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1949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南昌政权,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地。

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

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

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

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

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

1981年增设湾里区。

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来属。

  六风景名胜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600余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南昌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

  【八一起义旧址群】(即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等)

  属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包括中国****的“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5个点。

八一起义”旧址与新四军军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八一起义纪念塔等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昌红色旅游一条线。

  1.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旧址群即指挥部旧址)位于市中山路中段380号,原为“江西大旅社”。

鎏金馆额由中国****的陈毅元帅手书。

199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

2007年7月末耗资1.5亿元人民币新馆扩建完成后免费向大众开放。

  2.朱德旧居位于市花园角2号。

是一所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坐西朝东,雕花飞檐悬于门楣,两扇大门,内有天井,典型的江南民居。

一楼北侧是朱德的卧室,二楼北侧是郭沫若的住房,他曾在此写下《请看今日蒋介石》。

  3.贺龙指挥部(二十军指挥部旧址)坐落在市子固路85号,刘伯承,恽代英也曾入住。

  4.叶挺南昌指挥部旧址位于市苏圃路南昌二中内,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工”字西式楼房。

  5.八一起义纪念塔1979年1月8日落成,坐落在市八一广场南端,此塔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而建,塔呈长方形,总高45.5米,塔身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

  6.新四军军部旧址建于1915年,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内有两栋砖木结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的古建筑。

  7.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八一大道北段,建于1953年。

堂的前厅有****手迹:

“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死难烈士万岁!

”。

正厅祭坛上立有纪念碑,由朱德题字: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一起义标志中国****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因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滕王阁】

  因初唐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

与岳阳楼、黄鹤楼并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一代文学家韩愈撰文赞道:

“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

”故有“江南第一楼”之誉。

又与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并居首位。

继王勃之后,唐代的王绪写了《滕王阁赋》,王仲舒写了《滕王阁记》,史书上称为“三王记滕阁”,成为佳话。

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们以滕王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数不胜数,其中就有张九龄、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汤显祖等一时人杰。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兴建了这幢楼。

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1300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

次数之多在中国建筑史上绝无仅有。

因此较其他“抱守残缺”的亭台楼阁不同,滕王阁独树一帜的体现了代代中国人对美的不懈追求和不断推敲的精神。

  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1989年10月8日,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南昌沿江北路与叠山路口的南边,也是赣江与抚河的汇合处。

重建后的它无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依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

阁共九层,净高57.5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两个辅亭,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滨邻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充分体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

且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让游人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碧瓦丹柱,雕梁飞檐,宫灯高悬,书画满堂。

暮秋之后,鄱阳湖将有成千上万只候鸟飞临,登楼眺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底。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南郊15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

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古代画家纪念馆。

位于市南郊定山桥畔,原为道院,1959年10月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由郭沫若题写馆名。

占地约1公顷。

清流环绕,白墙古木,绿荫掩映。

整个庭院布局巧借地势,富有江南古韵,因形设景、亭、廊、桥、池、山、花、木错落有致,古雅幽静。

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书法家,一代山水写意大师朱耷(号称八大山人)曾经隐居于此经行创作。

三百年来其人品、画品画坛上启迪着“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画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

1985年,“八大山人”朱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一。

  青云谱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前身是一座道院,相传早在2500余年前,周灵王之子即在此开基炼丹。

西汉为“梅仙祠”;东晋始有道教净明派,建“太极观”。

唐为“太乙观”,宋为“天宁观”,至清初定为“青云谱”。

遗址现存大门、二门石建筑,大门石额刻有“青云谱”3个大字,二门前后额分别刻“净明真境”、“众玄少之门”字样。

道院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一气贯通的三个院落为主体,衔连左右“三官殿”、“斗姥阁”、“圆峤”,更有两庑内室“黍居”、“鹤巢”簇拥着。

300余年间,道院几经兴废,解放初已是庭院荒芜,残破不堪了。

后经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葺,于195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

  园内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楮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广被,覆护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静谧。

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明暗闪烁,野趣横生。

一弯荷池清澈明净,倒映着笼笼修竹,鱼儿嬉戏,花影摇曳。

园外清溪蜿蜒,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农舍炊烟袅袅,恰似人间仙境。

  步入景区,犹如走进了苏州园林又仿佛置身于徽州水乡。

放眼望去,殿宇堂阁,清溪蜿蜒,水明如镜,泊岸曲折,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可谓独揽湖山田园之美。

  青云谱历经周、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数朝,系唯一保存完好环境的江西净明道教发源地。

移步园内,更是美妙无比。

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楮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广被,覆护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静谧。

凉亭月楼,展示岁月的沧桑,漫游其间,感受着2000多年神秘道教文化深蕴的内涵。

特别是随处可见的桂花树,想象着秋日丹桂盛开时满园飘香,那时,走在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幽香阵阵,明暗闪烁,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呀。

  曲径幽幽,森森翠竹掩映着以石刻方式展现的八大山人艺术精品的书画碑廊。

边走边看,跨越时空的八大山人书画艺术,释放出巨大艺术能量,似乎能听到300年前诗人的娓娓独言,将已逝去的流光重新唤回眼前。

  【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

  艾溪湖湿地公园是南昌市唯一的一块典型城市天然湿地,位于高新开发区艾溪湖东岸,占地2500余亩,北起城东一路、南至北京东路、东起长堤路、西至艾溪湖东堤,与4.5平方公里艾溪湖相邻。

  公园于2007年9月开建至今,已栽种乔木5万余株,竹子4万余杆,草坪60万平方米,堆筑岛屿30余个;规划种植树木160余种,已栽种南酸枣树、苦练树、腊梅、紫荆、水杉、湿地松、小钢竹等120余个品种。

公园建成后,将逐步与天香园候鸟公园连为一体,成为鄱阳湖候鸟通道。

而艾溪湖4.5平方公里的水面也将与2500余亩土地一起将构成自然、立体的森林湿地体系,成为南昌继梅岭之后的又一个天然绿肺。

  2009年,政府将继续完善公园设施,大气规划每一个景区,精心雕琢每一个景点,建设中心广场、高尔夫球练习场、气象科普园、森林博物馆等,把这里打造成鸥鹭齐飞的生态天堂、教育科研的科普基地。

全部建成后,这里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鸟儿欢闹嬉戏,游人流连忘返。

  【天香园】

  天香园距市中心八一广场仅4公里,国家4A级景区,是南昌人引以为骄傲的自然家园,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园内以江南民宅艺术为底蕴,集鸟趣、园艺、禅佛、书法等于一身,湿地、湖泊、沼泽串通成片,野生候鸟群落共有132个品种,18万余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的有关专家一致认定为,这里的鸟类之多、密度之大、与人之近堪称世界城市之第一。

2004年天香园侯鸟被确定为“世界侯鸟保护研究中心”,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里还是盆景之国,6000株树桩盆景,它们大多是树龄在100-900年间的森林古树,置身于园中,总能给人一种拥抱绿色,回归自然的感觉。

  天香园占地84公顷。

在人类干扰轻的地段,杉木、榔榆、柘树、构骨等乔木为建群种,形成了草、灌、乔相结合的半天然、半人工的植物群落,并为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天香园内的植物群落和鸟类己融为独特的“鸟类、城市、生态”体系,宛如自然形成。

  自1997年以来,天香园优越的“城市绿洲",吸引了夏候鸟,如夜鹭、白鹭、中白鹭牛背鹭、池鹭等水鸟迁来筑巢繁殖。

据统计鸟类数量达18万余羽、野生鸟群达32个品种,。

2003年冬季以来乃有夜鸳、白鸳在园内越冬栖息。

在一棵苦楝树上停栖的鸳鸟数量达268羽。

有些候鸟,已成为"定居"的留鸟,在大都市也实属罕见。

天香园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大道,以江西民宅艺术为底蕴,集园艺、禅佛、鸟趣、书法、茶艺于一体,被专家誉为“文化生态的乐园”。

被中外园艺学者,专家称之为鸟类的天堂,盆景的海洋。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的有关专家一致认定为,这里的鸟类之多、密度之大、与人之近堪称世界城市之第一。

  【绳金塔】

  古代传说镇火消灾的镇城之宝。

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4年—907年),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塔高49.89米,7层8面,每层飞檐回廊,八面均有拱门相通,是南昌古代最高的建筑。

塔顶为铜制镇火鼎,鼎壁刻有水族兽和阴阳八卦。

1998年塔身进行维修曾出土佛家舍利等几十件历史文物。

每年农历十五都会举行大型庙会活动,展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各地美食。

塔园内设有古戏台、文庙、农家小院。

古戏台每天都会上演传统地方戏剧“采茶戏”,文庙主要供奉孔子等贤人像,香火旺盛。

农家小院是以古南昌的农家风格设置,院内设有石磨等古代农器供游人游玩。

  绳金塔出口处旁有民俗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我国传统的陶瓷制品,游客不仅可以参观,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杏花楼】(即“水观音亭”)

  位于市区南湖之中,始建于唐代。

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妃的“梳妆台”。

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别墅,称“杏花楼台”。

内设“闲云馆”,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人在此多有吟咏。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改称“观音亭”。

亭高2层,傍湖挺立,四面环水,有一桥与湖岸相通。

现辟为“南昌画院”。

  【百花洲】(东湖)

  东湖位于南昌市区中心,湖面约13公顷。

自唐以来,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唐代诗人韦庄曾吟诵道:

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南、北四湖,有桥涵相通。

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俗称三洲即百花洲。

现有九曲桥、百花桥及海成堤(亦称“苏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华”馆、中山亭,百花洲亭,苏圃和文物广场等名迹。

  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

原有三洲,其中两洲现在八一公园内。

“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豫章的诗篇。

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佑民寺】

  是享誉东南亚的古刹。

位于民德路中段,东湖之畔,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502年至519年)。

该寺几经兴败,数易其名,1929年改名“佑民寺”至今。

殿宇雄伟,寺内后殿原有巨型铜佛,高5.3米,重达3.6万斤。

近代民谣“江西穷又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即指此。

文革时期被回炉冶炼为毛主席像。

  【孺子亭】

  位于市区西湖中心。

为纪念东汉名士徐稚(字孺子),始建于三国吴永安年间(258—264年)。

解放后扩建为孺子亭公园,占地面积4.3公顷,水面2.1公顷。

  【西山万寿宫】

  位于新建县西山镇,是著名的道院。

清代曾盛极一时。

晋朝教武帝宁康二年(374年),为祀奉治水有功的名士许逊,在此建立了“许仙祠”(即万寿宫前身)。

宫内庭院宽敞,古柏参天。

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每逢农历八月,更是人涌如潮。

西山万寿宫四面环水,游客不仅可以参禅,也可以泛舟湖上。

  【东湖】(即八一公园)

  位于市区中心,面积26.27公顷,其中陆地面积6.4公顷,水面面积19.8公顷。

中国****八一起义时,是战场之一。

建于1932年。

原名湖滨公园,1946年改为正中(介石)公园。

1949年正式命名为现名。

公园由东湖、百花洲及东湖东岸陆地组成。

早在唐初,东湖、百花洲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地。

园内有“水木清华馆”、“苏圃”、“冠鳌亭”、“九曲桥”、“柳堤”等著名景点和建筑。

“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和“苏圃春蔬”就在园中。

  【梅岭】

  位于南昌市西北部的湾里区,距市区中心约15公里。

梅岭古称飞鸿山,相传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此修道,后人筑梅仙坛于岭上,故改称梅岭。

  梅岭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峰洗药湖海拔841米,共有大小山峰99座,天然和人工湖泊50余个,岩洞、奇石、泉瀑、幽谷、云海佛光、古树名木,处处皆景,融雄、秀、奇、幽于一体,使之成为南昌市郊自然风光最胜之处。

梅岭森林覆盖率达67%,夏季平均气温为22℃—25℃,素有“小庐山”之称。

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中国古典音律和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

  自古以来,“洪崖丹井、西山积翠、神龙飞瀑、雄狮吼天、铜源六群”(瀑布群、梯田群、水碓群、古墓群、俏石群、鹭鸟群)就是文人骚客争相题咏的著名景观。

历代名人游览梅岭留下的名诗佳作近700余篇,摩崖石刻数十处,此外,文明遐迩的翠岩禅寺、天宁古寺、紫阳宫等千年古刹,更显示出她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梅岭宝贵的文化遗产。

2004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亦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梅岭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洪崖丹井、洗药湖、铜源峡、狮子峰、天宁古寺、神龙潭瀑布、翠崖禅寺、紫阳宫、浑圆山庄、林彪别墅、皇姑墓、妙济桥以及洪崖书画院等。

  【洪崖丹井】

  洪崖,相传为黄帝的音乐大臣,史称“伶伦”。

他创制了十二音律,被誉为华夏音乐鼻祖。

传说他在此处凿了五口井汲水炼丹,丹成便脱俗成仙,“洪崖丹井”因此闻名于世。

北崖石壁上“洪崖”二字是清康熙年间的摩崖石刻,经历了三百多年风雨,字迹仍清晰。

  【南矶山】

  南矶山,位于新建县南矶乡,系鄱阳湖中的两座岛屿。

曾是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时的水军基地。

尚存朱元璋将士墓及军师刘伯温的钓鱼台遗址。

岛上观赏日出、日落及候鸟,美景尤其壮观。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位于子固路95号。

为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省会民俗博物馆藏机构。

博物馆展览主要有四个部分:

南昌婚俗、儿童服饰、吉祥图案、中国岁月风俗画。

展示了南昌风土人情、传统风俗、艺术等。

  【八一大桥】

  位于市区北部,新桥于1997年9月29日通车。

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为双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总造价4.4亿元人民币。

主桥长1040米,主跨4×160米,塔高103米。

全桥共有斜拉索144根,主桥桥面宽28米,双向车道,可通行50吨重型车辆,设计日流量2.32万车次。

大桥外型雄伟壮观,不锈钢栏杆上嵌有汉白玉十二生肖图案。

在两座桥塔上,镶嵌着****同志题写的桥名。

在南北桥头地面,广植琪花嘉木,并仿建有江西省盛名风著的浔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

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敏捷灵动;北岸桥头铜铸双狮,威风凛凛。

  【秋水广场】

  位于赣江北岸红谷滩新区,北面紧邻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南濒滔滔奔腾的赣江,与江南名楼滕王阁隔江而望。

“秋水广场”取《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意,是南昌市一靓丽景观。

工程于2003年7月动工,2004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约6000万元,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总体平面呈月牙形,岸线长1100米,最宽处110米。

秋水广场以音乐喷泉为主题,拥有全国最大的音乐喷泉群,主喷高度达128米以上。

同时结合旅游、购物、休闲等相关功能,在中心广场西侧紧临赣江大道设置观景长廊,长廊下结合地形设置功能用房及部分店面。

在绿地中布置了一些雕塑和小品,达到步随景移的效果。

广场北面设1座儿童公园,岸线下设置两个露天广场,成为老少皆宜的室外活动场所。

  【“南昌之星”摩天轮】

  “南昌之星”摩天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赣江边上的赣江市民公园,是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轮(2008年4月15日开放的“新加坡飞行者”以165米的高度超越了“南昌之星”,世界第三高摩天轮为英国的“伦敦眼”),南昌市标志性建筑。

  该摩天轮总高程为160米,转盘直径为153米,比位于英国泰晤士河边的135米高的“伦敦之眼”摩天轮还要高,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轮。

它设有60个太空舱,每舱可容游客6—8人,舱内配置了液晶电视、冷暖空调,每小时将可容纳近千人“空中”旋转看南昌。

  南昌摩天轮上还将安装世界第一大时钟,60个太空舱分别代表60分钟的时间刻度,摩天轮将采用双供电与双动力系统,以保证游客安全,同时太空舱内还设有灭火器、对讲机及救生绳筒,万一出现故障,游客可沿绳而下,避免危险。

摩天轮运转为匀速转动,但如有乘客在太空舱突发疾病,如心脏病等,通过对讲机与地面操作控制人员联系,可以调节运输速度,使病人快速抵达地面。

  “南昌之星”摩天轮的轮面彩灯由六七千根LED半导体照明器件构成,全部亮灯后除了可以显示一座直径为153米的巨型彩色时钟,还可根据需要设定不同图案,目前,彩灯系统已经预设了15套节目;另外,市民还可发送手机短信到控制系统,摩天轮的彩灯即可显示短信内容,字数只要在12个之内即可。

  【青山湖风景区】

  位于南昌城区东北,北依赣江。

古时因湖四周山丘环抱,山色青青而得名,古时建有徐孺子祠堂,可惜现已不存。

湖面南北长近5公里,东西宽1.5公里,水域面积300公顷,陆地面积近65公顷,承担着南昌城区52平方公里雨水污水的调蓄。

2001年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青山湖整治工程列为建设花园城市的标志性工程。

工程计划总投资2.8亿元。

目前已完成投资1.6亿元,相继建成了相思林公园、湖滨公园、燕鸣岛公园。

整治后的青山湖显现出欧式风格,是公共休闲的大型城市公园。

  【象湖风景区】

  坐落于南昌西南角,地处抚河支流故道的上游,北起将军渡闸,南至南隔堤,东起沿江南路,西至桃花路,原为一片水草丰茂、湖水浩淼、候鸟聚集的沼泽之地。

1958年,箭江、将军渡建闸堵口,始由自流湖变为固定湖。

1998年,为抵御百年难遇的洪涝,市政府对其实施围湖筑堤、绿化植树,始具今日公园之雏形。

因当年陆九渊曾在此开坛讲学,“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也有一说因湖貌似大象外形,故名“象湖”。

  1998年象湖被列入城市重大景区工程重新规划:

建设旅游休闲、水上运动、生态园三大功能区,规划用地面积7.8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11平方公里。

基本形成了“环湖一路、湖心四岛、湖中两条堤、西南一座山、八千水面柳如烟”的总体格局。

主要景点有:

灌婴广场、观礼台、渡口长亭、藉香榭、环漪阁、万寿宫,还有沙滩泳场、千亩垂钓中心等。

  一餐饮文化

  赣菜口味以鲜辣为主,是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数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

《后汉书》中的《豫章记》称江西“嘉蔬精稻,擅味八方”。

唐初,王勃赴滕王阁举办的盛宴,兴奋之余赞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明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曾记载江西名菜“粉蒸肉”。

今天的赣菜,正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

  米饭为主食。

肉食品有猪、牛、鱼、鸡、鸭、鹅等。

蔬菜种类繁多,食油有菜油、茶油等植物油,亦食猪板油。

调味以食盐、酱油为主,兼用辣椒、醋、糖、桂皮等。

1980年以前,城镇居民生活以烧煤为主,农村以烧柴草为主。

以后,城镇用液化气、管道煤气,农村改以烧煤为主,液化气也日益普遍。

农村有冬至日酿米酒、晒冬粉、杀猪腌肉,冬至后晒干鱼、腌鸡、制板鸭等习惯。

  猪肉是主要荤菜。

一般烹饪方法有炒、烧、蒸、煮、炸,佐料有姜、椒、蒜、葱等。

猪肉红烧为地道做法。

还有猪肉炒辣椒、豆豉,谓之“家乡肉”。

逢年过节,肉、鸡、鸭、蛋,是不可少的主菜。

  南昌菜是赣菜菜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江西的三大地方菜之一,历史悠久,在中国菜肴中有一定的地位。

它用料广泛,主料突出,刀工精细,分色配菜。

制法上以烧、焖、炖、蒸见长,注重维持原汁原味,在质地上讲究辣、烂、脆、嫩。

主要特点是:

量大、油厚、酱色浓,香、辣、偏咸,微烂脆嫩、鲜香可口、色型斑斓。

三杯狗肉、豫章酥鸡与五元龙凤汤等都是菜中精品。

煌上煌烤卤符合现代人口味。

粤、川、湘、闽等风味菜系也相继落户南昌,使英雄城的美食文化更加异彩纷呈。

  风味小吃有:

牛肉炒粉,韭菜合子,白糖糕、大麻圆、油饼、蛋黄麻花、二来子、春卷等。

  藜蒿炒腊肉是南昌的特色菜肴,藜蒿是一种野生植物,多生长在土坡上(鄱阳湖),自古采食,用以渡荒,至今仍作野菜。

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微毒,可清热、利湿、杀虫。

藜蒿根部呈白色,较粗壮,味清香,取其根与腊肉合炒,腊肉咸香美味。

  赣菜著名的菜点有:

豫章酥鸡、五元龙凤汤、三杯仔鸡、瓦罐汤、香质肉、冬笋干烧肉、藜蒿炒腊肉、原笼船板肉、浔阳鱼片、炸石鸡、兴国豆腐、米粉牛肉、金线吊葫芦、信丰萝卜饺、樟树包面、黄元米果、米粉蒸肉、豆泡烧肉、八宝饭、井冈山烟笋、南昌狮子头、南昌炒粉、南安板鸭、贵溪捺菜、萍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