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9722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学实习报告.docx

生态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熟悉各种生态条件下的生态系统、植被的类型及其特点、群落的结构;

2、熟悉不同生态系统群落的生物结构;

3、实地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4、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现象,了解演替的一系列变化特征;

5、实地了解人为因素对森林生物群落造成的干扰,从中引出对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模式的思考。

二、实习内容

(一)、生产

长武苹果长势好的原因

长武的气候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的影响下使得苹果的品质好。

主要的生态因子:

(1)、光照

长武海拔在1200米以上,太阳直射,光合作用较强,光照效果较好,日照时间长,光照足,比杨陵的光照时数多500到1000,有利于果树的生长,使得苹果的品质好。

(2)、温度

长武属暖温带,冬长而冷,夏短而热,年均温9℃,年降水量584mm,昼夜温差大,早上和夜晚温度较低,白天温度高,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使得苹果的糖分积累较多,口感好。

(3)、土壤

长武县地区的土壤为典型的黄土。

土壤和盐酸的反应强烈,说明土壤种有大量的碳酸钙。

黄土高原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

土壤的相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为果树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果树从中吸取适宜生长的营养成分。

土壤也为其提供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使得苹果的品质得到提高。

(4)、干燥度

干燥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长武与洛川在一个气候带上,土壤相关性质大致一样,光照也差不多,但是两者干燥度不同,而导致苹果品质不同。

干燥度是一个综合指标,是指降雨量,风速,各种因子的综合。

长武的年均干燥度为1.5。

这个干燥度不是很干也不是很湿的。

在这个干燥度下,苹果很干净,没有锈病或病虫害等,引起苹果的口感不同。

各种生态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作用,使得苹果的品质好于其他地区。

土壤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光照较强,温差大,干燥度适宜等因子互相组合,以影响果树的生长,提高苹果品质。

(二)、自然

1、几种土壤类型的比较及作用的生态因子

(1)、黑垆土

成土过程分析:

主要成土过程:

腐殖质的累积过程

次要成土过程:

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及隐粘化过程

土壤剖面特征

1)熟化层:

0—30厘米,淡棕色,干,质地中壤,团粒和团块状结构,坚实,有中石灰反应。

侵入体主要为根茎的残体和动物活动的洞穴,且量多,有少量的砖,瓦块。

2)耕层:

30—42厘米,呈暗灰色,潮,质地砂壤,土壤结构类型为团块状,紧实,中石灰反应,根系量少。

3)腐殖层(诊断层):

42—122厘米,暗灰褐色,潮,质地重壤,团块拟棱柱状,土壤稍紧实。

碳酸盐比较多,石灰反应强,有大量的假菌丝,基本无植物根系。

4)石灰淀积层:

122——134厘米,黄棕色,潮,质地中壤,有少量的假菌丝,强石灰反应。

5)母质层:

134厘米以下,浅棕色,润,质地砂壤,土壤紧实,石灰反应强。

2、成土因素:

(1)、气候条件.

黑垆土分布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7—11℃,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2—7.5℃,最热的7月份平均温度22—25℃,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2600—35000℃,无霜期150—210天,年降雨量320—650毫米,干燥度1.25—2.0,年蒸发量1600—2400毫米,为降水量的3—4倍。

气候总特点是: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少雪,春干秋湿,四季分明。

(2)植被

黑垆土区主要植被为草甸草原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在阴坡和沟坡地分布有灌丛草甸类型。

(3)成土母质

第四季风成黄土。

黑垆土已基本是垦开耕种,天然植被只能在田埂地边见到。

(4)位置及地形

主要分布在褐土以北,尤其陕北、晋西北、陇东和陇中地区。

此外内蒙和宁夏南部也有分布。

它在陕西省分布于北纬35040/以北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

南连褐土,北接栗钙土、灰钙土。

它主要分布在渭北高原侵蚀轻微的平坦塬面地和和谷川台地上,长武、彬县、洛川、黄陵等县的塬面分布较为集中,延安以北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由于土壤侵蚀强烈,丘陵坡地的黑垆土层基本上被冲刷殆尽,分布零星,一般海拔850—1500米。

(2)、潮土

成土过程分析:

主要成土过程:

潴育化过程

次要成土过程:

熟化过程

土壤剖面特征

1)熟化层:

0—12厘米,黄棕色,润,质地砂壤,结构类型为粒状结构,紧实,有大量的植物根茎残体。

2)潴育层(诊断层):

12—41厘米,暗红棕,润,质地重壤,棱柱结构,稍紧实,侵入体较多,石灰反应强。

3)母质层:

在41厘米以下,淡棕色,润,质地中壤,棱柱结构,稍紧实,强石灰反应,有大量的鹅卵石。

成土因素

潮土的形成受地下水、母质、耕作活动的影响。

潮土分布区地形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一般埋深1.0——3.0米,大部分矿化度小;潮土母质主要为河流冲积物,小部分为风积物和次生黄土;通过耕作施肥,促进了土壤有机质和各种养分的累积,促进了土壤熟化,增加了熟化层的厚度,改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是土壤肥力不断提高。

(3)、塿土

成土过程:

塿土大体上分为两大层段,上段为覆盖层,下段是自然褐土剖面,是褐土的一个亚类,其成土过程与褐土相似。

主要成土过程:

粘化过程

次要成土过程:

腐殖化过程、碳酸盐淋溶淀积过程

土壤剖面特征:

1)覆盖层:

0—55厘米,灰棕色,干,质地轻壤,柱状结构,紧实,中石灰反应,植物根系多。

2)褐土层(诊断层):

55—125厘米,灰褐色,润,质地重壤,棱柱状结构,坚实,石灰反应极弱,少量植物根系。

3)碳酸钙层:

125—140厘米,淡灰棕,干,棱柱状结构,很坚实,强石灰反应。

4)母质层:

140厘米以下,浅灰棕,干,质地中壤,棱柱状结构,稍紧实,中石灰反应。

成土因素:

塿土为褐土的一种,一般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地下潜水位在3m以下,母质各种各样,有各种岩石的风化物,但仍以黄土状物质为主。

年平均气温10~14℃降水量500~800mm,蒸发量1500~2000mm,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季风性气候,其自然植被以辽东栋、洋槐、柏树等为代表的干旱明亮森林以及酸枣、荆条、茅草为代表的灌木草原。

(4)、黄棕壤

成土过程:

主要成土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

次要成土过程:

粘化过程及淋溶过程

土壤剖面特征:

1)淋溶层:

0—90厘米,黄褐色,润,质地轻壤,块状结构,稍紧实,有大量植物根系以及根和茎秆残体,无石灰反应。

2)淀积层(诊断层):

90—190厘米,红棕色,干,质地中壤,块状结构,坚实,有较多的铁锰化合物胶膜。

3)母质层:

灰褐色,潮,质地砂壤,块状结构,稍紧实。

成土因素:

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

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18℃,10℃以上的积温为4500~5300℃,无霜期210~250天。

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山区大于1000毫米。

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育常绿阔叶树种。

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干枚岩和砂页岩风化物。

棕壤地区由于夏季气温高、雨量多,不但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而且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得易溶盐分和游离碳酸钙都被淋失,粘粒也沿剖面向下移动,并发生淀积。

由于落叶阔林凋落物的灰分含量高,从而阻止了土壤灰化作用的发展,但白浆化作用却常有发生,在丘陵和山地都可见到。

(5)、暗棕壤

成土过程:

主要成土过程:

腐殖化过程

次要成土过程:

脱硅富铁铝化、弱粘化和淋溶过程

土壤剖面特征:

1)枯枝落叶层:

0—5厘米,新鲜及半腐解的掉落物。

2)腐殖质层(诊断层):

5—22厘米,暗灰棕色,润,质地砂壤,团里结构,稍松,有大量植物根系。

3)淀积层:

22—62厘米,灰棕色,潮,质地砂壤,图案狂状结构,稍紧实。

4)母质层:

62厘米以下,棕色,润,质地轻壤,团块状结构,紧实。

成土因素:

暗棕壤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一年中有水热同步的夏季和漫长严寒的冬季以及短暂的春秋两季。

由于分布地域辽阔,从小兴安岭至青藏高原东南部,因此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很不一致。

年降水量为500-1000毫米,年均温-2-8℃。

东北地区年温差较大,而日温差较小;西南高山地区则年温差较小,而日温差较大。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28℃,最低极值可达-45℃,最热月平均气温为15-25℃。

土壤冻结时间约7个月。

(6)、黄褐土

成土过程:

主要成土过程:

淋溶淀积过程

次要成土过程:

粘化过程

土壤剖面特征:

1)枯枝落叶层:

0—8厘米,灰褐色,润,块状结构,质地中壤,疏松,有大量植物根系,少量石块。

2)淋溶层:

8—40厘米,淡灰褐色,润,质地重壤,柱状结构,紧实,无石灰反应。

3)粘化淀积层(诊断层):

40—180厘米,褐色,潮,质地重壤,棱柱状结构,紧实,有大量的铁锰结核,弱石灰反应。

4)母质层:

180厘米以下,黄褐色,润,质地粘土,棱柱状结构,紧实。

成土因素:

黄褐土分布于秦岭以南海拔900米以下的河流阶地、丘陵和地山地区。

黄褐土地区年年平均气温12-15℃,年平均降水量700—1100毫米,东西水热条件的差异,对土壤的粘化过程和淋溶过程有着明显的影响。

黄褐土地区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或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的混交林。

成土母质为黄土状物质和粘土。

(7)、淋溶褐土

成土过程:

主要成土过程:

粘化作用

次要成土过程:

有机质蓄积过程

土壤剖面特征

1)有机质聚集层:

0—40厘米,暗褐色潮,质地为重壤,团块状结构,稍松,无石灰反应,有大量的植物根系。

2)粘化层(诊断层):

40—120厘米,黑褐色,润,质地重壤,柱状结构,稍紧实,强石灰反应。

3)黄土母质层:

120——290厘米,红褐土,干,质地中壤,坚实。

(8)、砂质潮土

成土过程:

主要成土过程:

潴育化过程

次要成土过程:

熟化过程

土壤剖面特征

1)熟化层:

0—30厘米,淡黄色,潮,质地中壤,土壤结构类型为块状结构,稍紧实,有大量的植物根和茎秆残体。

强石灰反应。

2)潴育层(诊断层):

30—105厘米,灰绿、灰蓝、灰黄交替,湿,土壤质地为粘土,层状结构,土壤紧实,石灰反应强,有大量的绣纹绣斑,少量植物根系。

3)母质层:

在105厘米以下,灰褐色,潮,质地为重壤,块柱结构,紧实,强石灰反应。

成土因素:

成土母质为黄土沉积母质,褐土区居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20℃,≥10℃的积温3500-4500℃(燥褐土区高于此数),故光热资源丰富,一般为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年降水量550-650毫米,但年季分配不匀,易受干旱限制。

成土过程分析:

成土环境淋溶褐土与上述石灰性褐土在发育程度上与形态上相比较,仍保留了明显的母质残存特性。

而淋溶褐土是粘粒悬迁粘化明显,具有明显粘化层。

2、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

1)、生态系统水平分布的基本规律

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等环境要素,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发生递变,从而引起植被也沿经度或纬度方向呈水平更替的现象,称为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2)、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

沿纬度方向有规律地更替的植被分布,称植被分布的纬向地带性分布。

植被在陆地上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其中的热量和和水分条件,以及二者状况。

由于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有从南到北的规律性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如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

与此相应,植被也形成带状分布,在北半球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依次出现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夏绿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和极地荒漠。

3)、植被分布的经向地带性分布

以水分为主导因素,引起植被由沿海向内陆发生更替,这种分布格式,称为经向地带性。

4)、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地球上植被分布的带状排列,不仅表现为在平地从南到北的变化,而且也表现在山地从下到上的变化。

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的升高,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生长季节逐渐缩短,太阳辐射增强,风速增大,水分和土壤条件也发生变化,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植被也随海拔升高而发生改变。

通常表现为依次成条带状更替。

如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自下而上依次为:

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寒温性常绿针叶林、矮曲林、高山冻原。

植物的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都是我们所发现的生态序谱结构的个例。

因此,高山上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的升高植被的更替现象叫做“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而不是“某个群落的垂直结构”。

5)、非地带性分布

受地形、地质构造、土壤矿质、土壤温度和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会产生非地带性生态因子的特定组合,是该地生态特征不符合地带性变化规律特征,形成各地带内部局部区域的差异,山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就是这样形成的。

3、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

Costanza等于1997年在《自然》上首次对全球生物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该研究组评估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每年总价值在16万亿~54万亿美元,平均为33万亿美元,该数字是全球GDP的1.8倍,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功能价值就占到了全球GDP的26.1%[1]。

同年Daily等编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一书,评估了不同地区森林、湿地、海岸等近20例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2]。

我国90年代后期,在全国水平或单个区域上均进行了广泛研究。

侯元兆等对我国森林资源在土壤保持、涵养水源以及固定CO2、释放O2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3],得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服务功能[4]。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许多的功能,对生物和人类具有一定的有益作用。

1)、直接作用

1.1提供林木、林副产品。

林木产品:

据《1998年中国林业统计指标》[5],1998年中国人工林及农牧产品的总产值为679.31千万元,加上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的相应价值235.31千万元,1998年林木产品价值为914.617千万元.

林副产品:

我国有丰富的野生生物资源,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1.2旅游资源

根据《1999年国家统计年鉴》[6],游览在整个旅游中所占的比重为4.3%。

按此比例估算,1998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游憩功能的总经济价值为133.02千万元。

森林生态系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人们可以陶冶身心,释放情绪。

2)、间接作用

2.1涵养水分的作用

森林通过三个水文作用层对降雨进行截留、吸持,削弱了降雨的侵蚀力;同甘苦枝落叶和根系作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的抗冲、抗蚀性能,增加土壤渗透率,延长径流形成时间,减少地表径流量;削减洪峰流量,增加枯水期流量,起到良好的水源涵养作用。

[7]

森林涵养水源的可以根据森林区域的水量平衡法[8]来计算,通过计算得知森林涵养水源的量,从而得知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

2.2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

全球C循环中,对大气CO2浓度平衡影响最大的是全球生物C循环和人类生物C循环是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和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分,固定大气中的CO2,释放O2,将生成的有机质储存在自身组织中的过程。

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对C循环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其地上部分及土壤中的C储存量分别占全球陆地植物和土壤中C贮量的83%和63%。

森林是CO2的主要消耗者,它主要以CO2作原料,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和储藏碳,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社会、整个生物界以及全球大气平衡,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9]

以周广胜[10]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研究成果为依据,根据光合作用计算森林光合固碳释放氧气的量,固碳释氧气分别采用中国造林成本法273.3yuan/tC和369.7yuan/t氧气[11]进行评价,从而得知森林释放氧气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

2.3营养物质储藏和循环作用

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的营养元素进行吸收,固定在体内,通过食物链的物质循环将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进行运转。

森林成为全球生物地球循环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森林营养物质积累量的计算中,以各气候带营养元素N、P、K在植物体内的百分含量[12]为依据结合各种数据据,从而计算出森林中营养元素的量。

2.4水土保持

森林保育土壤的效能表现为:

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茂密的森林凭借它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

林地下强壮且成网络的根系,与土壤牢固地盘结在一起,从而起到有效的固土作用。

森林可减少径流泥沙量,优化水质,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通过冠层截留,有效地减弱了降水对地表土层的侵蚀;凋落物的过滤作用使径流中的泥沙明显减少;森林土壤的良好渗透性使地表径流最大限度地转变为地下径流;林地土层中的根系纵横交错,具有固结土壤,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的作用。

因此,林区的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都很小,河流泥沙含量及有机质的流失也随之减少,水质良好。

森林减少了地表径流,因而亦减少了水土流失。

2.5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在《中国濒临动物红皮书》[13]记载的164种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中,生境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物种占68.3%,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各类生物提供繁衍生息的场所,而且还为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条件。

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地球经过40亿年生物进化所留下最宝贵的财富,它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据研究表明,由全球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约为3万亿美元,占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价值(约33万亿美元)的11%。

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相对稳定的部分,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一定的作用。

森林为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的稳定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三)人类参与下的生态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原因:

黄土高原地区几乎到处都存在水土流失,其中侵蚀模数大于1000t/km2的水土流失面积45.4×104km2,占该区总面积的69.99%,年均输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t。

年土壤侵蚀模数大于1000t/km2的面积就有29.2×104km2,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45.01%,大于5000t/km2的面积有16.6km2,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25.59%[14]。

其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两种大的类型,即: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其中人为因素应占主要地位。

(1)、自然因素

1)、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

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地表组成物质为黄土,深厚的黄土土层与其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能很弱,沟道崩塌、滑塌、泻溜等混合侵蚀异常活跃。

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黄土的深厚松软直接有关。

黄土从南到北颗粒逐渐变粗,粘结度逐渐减弱,土壤侵蚀模数也相应由南向北逐渐加大[15]。

2)、黄土高原的地形

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

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

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

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所以极易形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现象。

3)、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因素

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75%。

因此,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4)、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地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由于黄土的结构疏松,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地震引起的滑塌和崩塌现象普遍。

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变化,是新构造运动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

 

(2)、人为因素

1)、陡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

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

黄土高原长期以来盲目毁林毁草垦荒,陡坡耕种,导致改地地区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过度的樵采使该地区大片森林遭到砍伐,高强度、集中连片的樵采使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植物群落迅速退化,从而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

2)、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而且增加地表粗糙度,造成土壤易被冲蚀,导致水土流失,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农户散养牲畜破坏林草植被较严重。

3)、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

该地区政府对植被保护的重要性和生态重建的难度认识不足,没有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任意开采挖掘,破坏林草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此外,工业生产过程中随意排放和丢弃“三废”,危害林草生长,也加速了水土流失,特别是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大规模的生产建设活动,生态恶化还在扩展。

治理措施:

1、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以修建水平梯田和沟坝地等基本农田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2、坚持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基础,着力建设区域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必须以林草建设为重点,抓住蓄水、节水这个关键,走综合治理的路子。

一是因地制宜,抓好造林种草。

要根据实际,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特别要引导群众发展适销对路的经济林果,让群众得到实惠。

二是实施雨水集流工程。

采取多种形式,蓄存降水,发展窖灌等节水农业,解决好农村饮水和基本农田的补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是合理配置资源,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搞好产业开发。

促进一批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改变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加快恢复植被进程,使生态环境尽快向良性转变。

3、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突出经济效益,走优质高效之路。

大力发展集雨节水灌溉,推广普及旱作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4、坚持把治理开发和预防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制止破坏林草植被的势头,依法保护水土和林草资源,把已建成的拦沙、治水工程管护好、经营好,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最后,从减少江河水患压力出发,整体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全面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提高治理规模、质量和效益。

实行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统筹安排,集中连片治理,发挥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逐步实现水不乱流、泥不出沟,在较短的时期内,使省内河流泥沙含量明显降低。

造福本地群众,惠及下游人民。

2、人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致造成了全球化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压力有增无减,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我们需要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环境使其减少污染,受人类的影响少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

城市规划及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或更迭都将大规模改变区域景观格局,导致区域环境变化,潜在地影响着区域环境功能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我国东部港湾地区同时也是城市密集区、快速城市化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超常规发展,城镇空间扩张迅速,特别是随着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不断向港湾湿地扩张,原有具有调节陆海相互作用功能的湿地生态系统正在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