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878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docx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

编号________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

竣工资料

 

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印制

二OO五年四月

《散装锅炉安装工程竣工资料》使用说明

1、本竣工资料供现场安装散装锅炉使用。

2、本竣工资料所列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

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施工中的情况,可增加必要的表格。

3、设计变更、材料代用、隐蔽工程验收、无损探伤、理化试验报告、材料质量证明等资料,可采用“工作联系单”形式,附在有关表格的后面。

4、锅炉安装监检部门对安装质量的监检报告,应附在总体验收合格证明书的后面。

5、应用钢笔或毛笔填写,不能用圆珠笔填写,书写应工整。

6、本竣工资料由锅炉安装单位整理两份,一份交建设单位,一份自存备查。

 

l、锅炉情况一览表

2、施工、建设、设计单位概况

3、施工单位现场无损检测人员、焊工情况表

4、送审技术资料一览表

5、图纸资料复查记录

6、设备及零部件缺件记录

7、主要部件缺陷记录

8、缺陷处理记录

9、基础验收及放线记录

10、钢架安装记录

11、平台、扶梯安装验收记录

12、锅筒、集箱安装记录

13、焊工登记表

14、焊接情况一览表

15、焊缝位置简图和检验记录

16、锅炉本体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焊接质量验收记录

17、胀接管端退火记录

18、试胀测定记录

19、胀管记录

20、通球记录

21、炉排安装记录

22、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安装记录

23、省煤器水压试验记录

24、水位表及压力表安装记录

25、锅炉热膨胀预留间隙检查记录

26、锅炉本体水压试验签证书

27、锅筒内部装置验收记录

28、炉墙砌筑质量检查记录

29、汽水管道安装质量验收记录

30、水处理设备安装验收记录

31、锅炉辅机单机试运转验收记录

32、烘炉记录

33、煮炉记录

34、蒸汽严密性试验记录

35、安全阀调整记录

36、锅炉试运行签证书

37、锅炉安装质量总体验收签证书

38、锅炉安装工程工作联系单

 

锅炉情况一览表

散-表1

锅炉型号

制造日期

制造厂家

产品合格

证编号

蒸发量Dt/h蒸汽温度℃

工作压力MPa

开工日期

预计竣工日期

锅炉安装前书面告知书编号

书面告知日期

年月日

接受书面告知的监察机构名称

接受书面告知的监察机构是否同意开工

 

施工、建设、设计单位概况

散-表2

施工现场

行政负责人

职务或职称

《安装许可证》

编号

施工现场

技术负责人

职务或职称

《安装许可证》

级别

工种

人数

姓名及证件号码

质检员

焊工

电工

管钳工

起重工

筑炉工

司炉工

水处理人员

地址

电话I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务或职称

单位名称

电话

主管部门

设计负责人

设计内容

施工单位现场无损检测人员、焊工情况

散-表3

姓名

资格证书

编号

探伤方法

级别

有效期

发证机关

 

姓名

合格证书

编号

钢印代号

合格项目

有效期

发证机关

 

送审技术资料一览表

散-表4

资料名称

份数

资料来源

备注

 

 

 

 

 

 

 

 

 

 

 

 

 

 

 

 

 

 

 

图纸资料复查记录

散-表5

技术资料名称

交施工单位数量

总图、基础图、砌砖图、管路图及主要部件图、易损零件图

应交数

实交数

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或计算结果汇总表

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出厂合概正

材料质量证明

焊接质量证明

水压试验证明

受压元件设计更改通知书

锅炉设计文件的鉴定编号

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酗正书编号

锅炉房设计图纸、锅炉平面布置图及标明与有关

建筑距离的图纸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施工单位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设备及零部件缺件记录

散-表6

序号

缺件名称

型号规格

图号

数量

处理情况

 

 

 

 

 

 

 

 

 

 

 

 

 

 

施工单位代表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主要部件缺陷记录

散-表7

序号

部件名称

图号

缺陷内容

施工单位代表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缺陷处理记录

散-表8

部件名称

型号规格

缺陷内容(可附简图)

 

处理措施

 

处理结果

监察或监检部门意见

 

经办人:

年月日

施工单位代表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基础验收及放线记录

散-表9a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实测最大偏差(MM)

备注

1

纵轴线和横轴线的坐标位置

±20

2

不同平面的标高(包括柱子基础面上的预埋钢板)

0

-2O

3

 

平面的水平度(包括柱基础面上的预埋钢板或地坪上需安装锅炉的部位)

每米

5

全长

10

4

外形

尺寸

平面外形尺寸

±20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0

-20

凹穴尺寸

+2O

0

5

预留

地脚

螺栓

中心位置

±10

深度

+2O

0

孔壁垂直度(每米)

1O

6

预埋

地脚

螺栓

顶端标高

+2O

0

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两处测量)

±2

验收基础的几何尺寸预埋件简图

施工单位代表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基础放线记录简图

散-表9b

施工单位代表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钢架安装记录

散-表10a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实测最大

偏差(MM)

备注

1

各柱子的位置

±5

2

任意两柱子间的距离(宜取正偏差)

间距的1/1000且

不大于10

3

柱子上的1m标高线与标高基准点的高度差

±2

4

各柱子相互间标高之差

3

5

柱子的垂直度

高度的1/1000且

不大于10

6

各柱子相应两对角线的长度之差

长度的1.5/1000

且不大于15

7

两柱子间在垂直面内两对角线的长度之差

长度的1/1000

且不大于10

8

支承锅筒的梁的标高

O

-5

9

支承锅筒的梁的水平度

长度的l/1000

且不大于3

1O

其它梁的标高

±5

简图一:

 

散-表10b

简图二

 

简图三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建设项目单位代表

 

年月日

平台、扶梯安装验收记录

散-表11

————————————型锅炉的平台、托架、扶梯、栏杆、栏杆柱、围板等已按图纸要求年月日安装完毕,经双方共同检查,一致认为符合GB50237《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

 

施工单位代表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锅筒、集箱安装记录

散-表12a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

(MM)

实测最大偏差

(MM)

备注

1

主锅筒的标高

±5

2

锅筒纵向和横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线的

水平方向距离

±5

3

锅筒、集箱全长的纵向水平度

2

4

锅筒全长的横向水平度

1

5

上、下锅筒之间水平方向距离和垂直方向

距离

±3

6

上锅筒与上集箱的轴心线距离

±3

7

上锅筒与过热器集箱的距离,过热器集箱

之间的距离

±3

8

上、下集箱之间的距离、集箱与相邻立柱

中心距离

±3

9

上、下锅筒横向中心线相对偏移

2

10

锅筒横向中心线和过热器集箱横向中心

线相对偏移

3

简图一

 

散-表12b

简图二

 

简图三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建设项目单位代表

 

年月日

焊工登记表

散-表13

序号

姓名

性别

合格证号

钢印

代号

合格证

有效期

合格项目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制表员

 

年月日

 

焊接情况一览表

散-表14

焊件

名称

焊件规格

及材质

焊接位置

及形式

焊口

数量

焊接

万法

焊条

牌号

焊工

姓名

钢印代号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焊缝位置简图和检验记录

散-表15

部件名称:

简图

 

无损探伤焊缝编号

切取检查试件的焊缝编号

(为模拟试件时不填)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锅炉本体及锅炉范围内管道焊接质量验收记录

散-表l6

焊工钢印号

焊缝外观质量检查情况及结果

前水冷壁管

后水冷壁管

左水冷壁管

右水冷壁管

导汽管

过热器

省煤器

下降管

主蒸汽管

主给水管

排污管

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编号

结果

无损探伤检查报告编号

结果

检查试件机械性能试验报告编号

结果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注:

锅炉范围内管道,按介质流动方向,自给水管路调节阀前的截止阀起,到主汽阀止;排污管路到排污阀止。

胀接管端退火记录

散-表17

管子规格

管子材质

管子硬度

加热方式

保温材料

测温方法

管子编号

加热温度

(℃)

恒温时间

(分)

保温时间

(小时)

退火后管子

实测硬度

日期

 

操作者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试胀测定记录

散-表18

试件号

管端伸出

长度(MM)

管孔实测

直径d3

(mm)

管子

外径do

MM

管子实测

内径

d2(MM)

胀后管子

实测内径

d1(MM)

胀后管子

实测外径

d4(MM)

胀管率(%)

Hl

H2

检查内容

结果

胀管器质量

胀口是否有裂纹

过渡部分变化情况

管子外壁与管孔壁啮合情况

试胀后确定的胀管率

胀管率计算公式

Hn=(d1-d2-δ)/d3*100%

δ=d3-d0

Hw=(d4-d3)/d3×100%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操作人员

 

年月日

胀管记录(外径控制法)

散-表19a

()锅筒第排;伸出长度至MM

()锅筒第排;伸出长度至MM

扳边角度0至0

扳边角度0至0

项目

胀前管

孔径

胀后管

外径

胀管值

胀管率

(%)

胀前管

孔径

胀后管

外径

胀管值

胀管率

(%)

d3

(mm)

d4

(mm)

d4-d3

(mm)

Hw=(d4-d3)/d3×100%

d3

(mm)

d4

(mm)

d4-d3

(mm)

Hw=(d4-d3)/d3×100%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注:

胀接管排号确定方法:

面对锅炉,横锅筒从前向后为排,从左向右为号:

纵锅

筒从前向后为号,从左向右为排。

胀管记录(内径控制法)

散-表19b

()锅筒第排,伸出长度至;扳边角度至0

 

胀前管

孔径

胀前管子

内径

胀后管子

内径

胀前管

外径

J

 

胀前管孔径与管外径之差

胀管率%

d3(mm)

d2(mm)

dl(mm)

Do(mm)

 

6(mm)

Hn=(d1-d2-δ)/d3*100%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质检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注:

胀接管排号确定方法:

面对锅炉,横锅筒从前向后为排,从左向右为号;纵锅筒从前向后为号,从左向右为排。

通球记录

散-表20

部件名称

管子规格

(MM)

弯曲半径

(MM)

通球

通球

时间

操作者

直径

(MM)

材质

通球

直径

弯管半径

(mm)

<2.5D。

≥2.5Dw~<3.5Dw

>3.5Dw

注:

Dw管子

公称外径;

Dn:

管子公称

内径

弯管直径

(mm)

O.7ODn

O.8ODn

0.85Dn

施工技术人员

 

年月日

施工班(组)长

 

年月日

炉排安装记录(往复)

散-表2la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两侧板的相对标高

3

2

两侧板间的距离跨距<2米

+3

O

3

两侧板间的距离跨距>2米

+4

0

4

两侧板的垂直度,全高

3

5

两侧板问两对角线的长度之差

5

简图:

炉排安装完毕,与传动装置连接后,进行了冷态试运转,运转中无异常现象,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代表

 

年月日

建设单位代表

 

年月日

 

炉排安装记录(链条)

散-表2lb

项次

项次

允许偏差(MM)

实测偏差(MM)

1

炉排中心位置

2

2

墙板的标高

±5

3

墙板的垂直度全高

3

4

墙板间的距离

跨度≤2米

+3

0

跨度>2米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