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共10页.docx
《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共10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共10页
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019-02-2809:
00:
38| 分类:
诗歌|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高考试题:
1、(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果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闲适的心情。
2、(2019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8分)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
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
持取,捻弄
(1)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2)“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4分)
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细节描写。
写动作描写也可。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3、(2019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问: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4、(2019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尘垢:
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答: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5、(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抒情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
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
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答题指导
赏析步骤:
1、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
2、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
(抓意象)
3、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明意境)
4、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
(品感情)
答题步骤:
1、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回答: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2、对诗歌意境的体味回答:
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样的感
情
3、对所抒发情感的理解和回答:
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对关键字的品位回答:
词语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5、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回答:
运用什么手法+描写什么+抒发什么情
6、对表现手法的赏析回答:
手法+表达作用
语言
景色——意境——感情
常见手法:
一、赏景:
角度、顺序、手法、色调
二、析情:
①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②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③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附: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附: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三个方面: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附:
诗歌内容鉴赏口诀
⑴题目识对象⑵字面读感觉
⑶注释破难点⑷作者解背景
⑸景物握情感⑹意境察心胸
⑺首联找特点⑻尾句参主旨
⑼题干得启示⑽原作找根据
借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鉴赏借景抒情类诗歌,要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如下面这首唐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评论这首孟诗“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谒(求荐之意)之痕”。
那么,诗人孟浩然是如何把求荐之意表达出来的?
这首干谒诗(诗用于有所要求而拜见对方)是作者西游长安时写给丞相张九龄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
诗作前两联写景,着力描绘洞庭湖汪洋浩荡,一望无际,气蒸荆楚、波撼岳阳的壮观,气势雄伟,形象鲜明飞动,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
后两联由眼前景物的触发转向抒情。
诗人面对浩淼无垠的湖水,想到自己功名未遂,空有出仕的愿望,无人引荐,就好像欲渡洞庭湖而无舟船一样,希望张九龄援引。
这首干谒诗不落俗套,它把求仕之意,巧妙地与眼前的洞庭湖写景结合起来,写得委婉含蓄,不卑不亢,极有艺术力和感人力量。
是把眼中景与胸中情结合得极好的范例。
第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
下片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
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
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
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
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颓靡。
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诗。
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
第三,要注意赏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很多,概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等等。
如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题后要求答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联下句说:
“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
”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
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接着自我作答。
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诗歌鉴赏十二讲:
借景抒情诗的延伸阅读——中考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
一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
诗歌鉴赏,主要是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把握。
二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借景抒情类诗歌
1、以哀情写乐情
杜甫江汉唐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喜外弟卢纶见宿①司空曙唐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②。
2、以乐景写哀情
行宫元稹唐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千秋岁诗人:
秦观 朝代:
北宋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3、以哀景写哀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范仲淹的渔家傲(北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4、以乐景写乐情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019高考古诗借景抒情手法复习指津
(2019-04-0509:
38:
48)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代诗歌
●知识梳理
1.借景抒情也叫寓情于景,是诗人带着强烈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景物,把情感寄托在景物描写中的间接抒情方法,因此又称“融情入景”或“缘情写景”。
借景抒情就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
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诗人通过客舍紧紧封闭、春寒阵阵袭来、杜鹃声声悲鸣、夕阳徐徐西下四种景象构成的凄清意境抒发了凄厉无穷的羁旅之愁。
2.借景抒情分为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和以哀景写乐情四种方式。
以乐景写乐情,如“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其一)》),诗人工笔细描的飞燕衔泥、鸳鸯静睡之景,流露了对初春时节生机勃发、欣欣向荣自然美景的喜爱情怀,反映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以哀景写哀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飘移的行舟、拂动的柳丝、凄寒的晓风、暗淡的残月构成的凄清淡净画面中,寄寓着词人浓重的离愁别恨。
以乐景写哀情,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春风骀荡,杨柳飞舞,美好春色留人沉醉之时,却是征人远戍、黯然离别之际。
以哀景写乐情,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北风呼啸,雪花漫天,冰天坼地的寒冬,竟是征夫回乡之时!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姜斋诗话》)。
3.触景生情也叫因景生情,是诗人由所见的景物激发出情感,并且情感完全融合在景物中的间接抒情方法,触景生情就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王国维《人间词话》),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和“见”表明诗人无意望山,与采菊时忘情自得的闲适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意境。
4.移情于物也叫移情于景,是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的借景抒情方式,如“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假托江春不肯留客,委婉说出了行客无法滞留,又拟想春草也同自己一样送别友人,把离别之意表达得十分悠长曲折。
近年高考题中涉及的拟人名句有: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2019年全国卷Ⅱ),“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2019年福建卷),“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2019年浙江卷),“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2019年重庆卷)。
5.古诗中有很多借景抒情之“景”(实际上是意象)承载的情感已相对稳定。
如松、竹、梅、兰表达洁身自好,长亭、短亭和柳树表达离愁别绪,夜月、鸿雁和杜鹃表达游子思乡念亲,夕阳、流水和落花表达青春易逝。
6.古诗中名词意象叠加构成的借景抒情名句,形象鲜明,凝练含蓄。
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等。
7.诗人常调动各种感觉从时间、空间、状态、声音、形状、光线、色彩等多角度工笔细描景物,使画面富有立体感。
如王维《积雨辋川作》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就是“诗中有画”。
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是动态,黄鹂鸣啭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
两种景象互相映衬,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解题指导
【例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009年福建卷)
江 行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叫棹歌声。
【注】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解答分析借景抒情手法试题可运用“指→概→点”三步法。
“指”是用“借景抒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等术语准确判定所采用的写景抒情方式。
当不能准确判定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等景与情的关系类型时,最好用模糊的属概念“借景抒情”。
例题答案的第一步拟为:
颔联运用了融情于景手法。
“概”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诗中写了“何景”,并用“清冷孤寂、萧瑟凄凉、恬静优美、明净绚丽、雄浑壮阔”等术语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
例题答案的第二步拟为:
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
“点”是用“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孤寂惆怅、旷达乐观、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美人迟暮、物是人非、怀古伤今”等术语,点出诗句中蕴含“何情”。
例题答案的第三步拟为:
寄寓了诗人因羁旅漂泊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以上三步答题语可用“借助……的描写,营造了……氛围,表达了……情感”格式表述(三处省略号的内容依次是诗中意象、意境特征术语、思想情感术语)。
●模拟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注】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游丝:
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1.上阕四、五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方法?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愁情?
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4分)
【模拟演练参考答案】
1.拟人修辞。
(1分)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
(1分)既暗示了无计留春,表达了对已逝春光的惋惜(1分),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流露出对富于活力的自然景色的喜爱。
(1分)2.上阕描写花儿稀疏、绿漫山野、树木繁茂、杨花扑面的暮春初夏之景(1分),表达了因时序流逝的惜春轻愁(1分),下阕描写珠帘隔燕、炉烟袅袅、游丝飘荡、夕阳斜照的深院静谧之景(1分),抒发了初夏日长百无聊赖的闲愁。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