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5424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10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docx

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后湖四期泵站工程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批准

审核

复核

编制

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排水项目总承包部

二○一六年七月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审批表

审核部门、人员及意见

审核部门

姓名

职务(职称)

审查意见

工程管理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计划预算

材料设备

文明施工

部门会签意见

 

年月日

审批意见

 

(施工单位盖章)

总工程师:

年月日

建设或监理单位

审定意见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年月日

后湖四期泵站工程

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工程施工期间对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切实做好工程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处置工作,力保工程安全,确保抗洪抢险、救灾有序进行,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减少损失。

针对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以及由洪水引发的其他灾害,预先制定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为防洪调度、抢险救灾和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防御洪水,迅速、及时和有效地控制险情,动员力量,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保证堤防安全和工程正常施工,并结合本工程建设情况,特编制《后湖四期泵站工程防洪度汛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5)《国家防洪抗旱应急预案》

(6)《湖北省防洪抗旱应急预案》

(7)《武汉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

(8)《后湖四期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9)《后湖四期泵站工程试桩专项方案》

1.2.2相关批复及文件

(1)武汉市国土资源个规划局:

《关于《后湖四期泵站工程修建规划》的批复》;(2014.10.08)

(2)武汉市江岸区环境保护局:

《关于后湖四期泵站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2014.11.10)

(3)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城建委关于后湖泵站四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014.12.10)

(4)武汉市水务局:

《准予水行政许可决定书》;(2015.01.12)

(5)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城建委关于后湖四期泵站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2015.04.22)

(6)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2015.06.19)

(7)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岩土与深基坑专业委员会:

《后湖四期泵站工程项目基坑工程设计方案论证意见》(2015.07.16)

(8)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15.07.21、2015.09.08)

(9)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水利委员会关于后湖四期泵站工程涉河建设方案的批复》;(2015.09.28)

(10)武汉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后湖泵站三期机组改造及后湖四期泵站工程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意见》(2015.11.27)

1.3编制原则

后湖四期泵站工程施工期间成立防洪应急领导小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项目经理负责制。

以防为主,防抢结合;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调动项目部各部门积极因素,采取紧急抢险保护措施,全力保证堤防安全,减轻灾害损失。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警惕防汛抗洪能力。

(2)防洪抢险必须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建设单位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成立防洪应急领导小组,各施工段要坚决服从防洪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

(3)防汛抗洪以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最大限度降低财产损失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抢救相结合”的原则,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4)防洪工作按照统一规划,坚持原则、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为后湖四期泵站工程在汛期施工期间,遭遇标准洪水、超标洪水、工程隐患等等因素导致重大险情,引起的突发事件时的应急指导性文件。

后湖四期泵站工程完工日期暂定为2017年12月31日,经历2016、2017年两个汛期,防洪范围东西方向长度约200m,具体为张公堤4+350~4+535,其中4+440为本工程12条出江压力管道的中线;南北方向长度约600m,其中张公堤以北至府河河滩消力池约350m,南至黄孝河渠进水口约250m。

1.5汛期时间

2016年5月~10月、2017年5月~10月为防洪度汛期。

2.概况

2.1工程概况

后湖泵站是汉口黄孝河排水系统的出口泵站,位于武汉市汉口解放大堤北端里程碑约3km处,担负着汉口黄孝河地区约51.4km2汇水面积的排渍重任。

后湖泵站分别由一期、二期和三期泵站组成。

后湖一期泵站建于1959年,抽排能力为12.66m3/s,因设备严重老化、无法正常使用,已于1978年退出运行。

后湖二期泵站建于1972年,装机5台,抽排能力为37.5m3/s。

1998~2000年,将2#、3#、4#机组改造为1600HD-9型水泵、TL-1000型电机;2007年,将尚未改造的1#、5#号机组更换为1600HLB-10型水泵、TL900-20∕2150型电机。

后湖三期泵站于1989年建成投入使用,装机12台。

当水泵扬程为6m时,抽排能力可达到96.96m3/s;在设计工况点扬程10.6m时,抽排能力为81m3/s。

根据武汉市水电测试中心于2013年9月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排渍后湖泵站三期现场安全检测报告》,该站水泵设备鉴定为四类设备,即设备严重损坏和老化,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存在问题对安全运用影响较大,即使大修也难以保证安全运用,只有对设备淘汰更新,才能保证安全运用。

我项目于2015年8月进场开工,到2016年3月31日,12台机组全部改造完成投产,截止目前已投入运行100余天,累计运行近2600个台时,运行情况良好。

后湖四期工程位于府河右岸,距上游岱黄高速府河大桥约0.8km,距下游岱山二桥约1.2km,朱家河进口1.8km。

泵站出江管道中心桩号为张公堤4+440。

四期东面为现状自排明渠及岱家山闸,西面为现状后湖泵站二期建筑物,北面跨越张公堤与府河相连,南面紧靠现状三环线。

后湖四期泵站为新建工程,土建主要工作内容有:

进水间、格栅间、前池、泵房基坑支护工程;堤内泵站工程(除进水间、格栅间、前池、泵房基坑支护外);翻江堤出江工程;明渠工程等

2.2堤防概况

2.2.1情况简介

张公堤(也称解放大堤)是汉口西北面的重要防洪屏障,是汉口防洪保护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堤防起于堤角(0+000),止于舵落口(23+770),全长23.77km,堤防等级为1级堤防。

后湖四期位于张公堤4+440附近,对应的设计洪水位为28.24m;工程所在张公堤4+440处11月~4月10年一遇施工期水位为20.72m;工程所在张公堤4+440处设计枯水位为13.36m。

2.2.2工程处堤防现状

后湖四期工程处现状堤顶高程为黄海29.81~29.98m,堤顶宽度为12~18m,堤顶有一沥青路面,堤外坡为草皮护坡,坡比约1:

3.99,堤内坡为草皮护坡,坡比约1:

2.4,堤内60m处为岱家山闸为自排明渠,堤外有一高地,高程黄海26.78~27.35m,为后湖四期设计出江管道铺设处。

2.3河道概况

2.3.1府河

府河发源于随州市大洪山北麓的洪沙河,与支流厥水汇合后形成府河,流经广水、安陆、云梦、应城、孝感、黄陂和武汉市至江岸区的谌家矶汇入长江。

府河流域面积15208km2,府河在武汉市域段又称朱家河,流长48km,市区段长24km。

府河年最大迳流量98.8×108m3,年平均径流量47.1×108m3。

府河属季节性河流,年际水位水量相差悬殊,最高水位可达28.24m,低水位仅为16.93m。

平均水深2.5m,汛期时最深达7m,平均流量198m3/s,平均流速0.38m/s。

最大流速1.3m/s。

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河水一般位于河槽内,汛期则漫浸河漫滩。

府河接纳汉口地区大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汉口主城区主要的纳污和排渍河道。

2.3.2堤内排水系统

汉口黄孝河系统位于汉口中部地区,汇流范围:

南起汉江沿河堤、北抵张公堤、西与机场河系统相接、东与沿河各系统相连,总汇流面积约51.4km2,根据排水主渠系的不同,分为建设渠系统和黄孝河明渠系统两个汇水子系统,汇水面积分别为17.10km2和34.3km2。

黄孝河系统整体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之势,地面高程在19.5m~26.2m之间。

系统东西向最大宽度达7.5km,南北向最大长度达12.5km,平均自然地面坡度约为万分之五,整体地势平缓。

黄孝河汇水区内现状建设用地占比已接近区域总用地面积的90%,其中以居住和公用服务设施用地为主,分别占总用地面积的40.69%和11.29%。

截至2012年,黄孝河系统共建设现状排水主干管网161km,明渠11.8km。

(1)建设渠系统

建设渠系统汇流面积17.1km2,服务范围南至新建街、北至张公堤、西至建设大道延长线、东至京广铁路。

该系统以解放大道——温馨路——建设渠——后湖二期泵站一线为排水主干通道,以兴业路、后湖大道、汉黄路和新湖新渠等为排水主干管渠,区域排水集中汇流至建设渠,汛期经后湖泵站抽排出府河,非汛期经自排闸自排出府河。

(2)黄孝河明渠系统

黄孝河明渠目前为生活废水排水渠,水位变化较频,水位达19.50m开始排至16.70m停,日变幅为2.80m。

黄孝河明渠系统汇流面积34.3km2,服务范围南起汉江堤防,北至张公堤,西达游艺路、新华路,东至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和建设大道延长线。

其中京广铁路以南的区域为旧城合流区。

该系统以多福路——游艺路——解放大道——台北一路——建设大道——黄孝河路——黄孝河明渠一线为排水主干通道,汛期排水通过后湖泵站抽排出府河,非汛期排水经自排闸自排出府河。

2.3.3后湖自排闸

后湖自排闸又名岱家山新闸,于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闸底高程为14.41m,闸孔尺寸为3孔4m×3m,过水流量为50m3/s。

2.4水文气象条件

2.4.1地下水情况

根据后湖四期勘察设计文件,在勘探孔揭穿的深度范围内,后湖四期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及承压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人工填土中,主要由大气降水及沟渠入渗补给,水量有限;勘察期间(2014.10.12~2014.11.05),实测上层滞水静止地下水位埋深0.20~5.40m,相当于黄海高程17.72~26.46m。

孔隙承压水赋存于(5)细砂及5b粗砂夹卵石层中,含水层顶板为上部(4)层粘性土,底板未揭露。

含水层补给及排泄方式以水平相为主,水量丰富。

孔隙承压水与府河水联系密切,与府河越近影响越大,互补关系、季节性变化规律明显水量较为丰富。

勘察期间,实测承压水位埋深为3.1m左右,高程17.70m(ZK30)。

根据武汉市区域水文资料,承压水测压水位最高标高20.0m左右,年度变幅3m~5m。

2.4.2气象条件

武汉市属北半球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常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冷夏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

16.9℃

极端高温:

42.2℃(1920年7月)

极端低温:

-18.1℃(1997年1月30日)

最高月平均:

29.0℃(7月)

最低月平均:

3.0℃(1月)

(2)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

1280.9mm(107年平均)

最大年降雨量:

2105.3mm(1889年)

最小年降雨量:

575.9mm(1902年)

最大月降雨量:

819.9mm(1887年6月)

最大日降雨量:

317.4mm(1959年6月8~9日)

最大小时降雨量:

102.1mm(1998年7月21日)

暴雨多集中在4~8月份,其间降雨量占全年的65.6%。

汛期5~10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3.6%。

(3)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

1494.0mm

年最大蒸发量:

2131.6mm(1951年)

年最小蒸发量:

962.9mm(1929年)

最大月蒸发量:

293.8mm(1934年7月)

2.5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设计方地质勘探结果,场地表层人工填土,第四系覆盖层由上而下依次为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冲洪积粘性土、砂土及粘性土层。

据野外钻孔岩性描述,各层地基土建筑性能如下:

1)杂填土,以建筑垃圾混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生活垃圾,结构松散,成分复杂,力学性能不稳定,大部分场地分布,厚度普遍较大,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作为基槽侧壁土层,其自稳性差,应重点支护。

2)素填土,以黏性土为主,含少量碎石,结构松散,部分素填土中混有塘泥,力学性能不稳定,沿线局部地段分布,厚度有一定变化,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作为基槽侧壁土层,其自稳性差,应重点支护。

3)淤泥质黏土混素填土,以淤泥质黏土为主,混含少量素填土,厚度普遍较大,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作为基槽侧壁土层,其自稳性差,应重点支护。

4)淤泥,该层土为近期湖塘、鱼塘或藕塘沉积物,流塑状,工程力学性质极差,具有流变性,应予以清除换土或强化处理。

作为基槽侧壁土层,其自稳性差,易触变,应重点支护。

5)黏土1a,力学性质较差,建筑性能较差。

6)黏土1,力学性质一般,层厚较小,其下一般分布有软弱的黏土,建筑性能差。

7)黏土2,程软塑状态,力学性质差,层厚较大,建筑性能差。

8)黏土3,力学性质较好,建筑性能良好。

9)长江冲洪积三级阶地老黏性土层及砂性土层,力学性质较好。

10)红黏土,硬塑状态,强度较高,工程性质较好。

11)黏土岩,属半成岩,呈硬塑状态,强度高,工程性质较好。

12)强风化泥灰岩,强度高,工程性质好。

13)中风化泥灰岩,强度高,属极软岩,工程性质好,由于期间可能有岩溶发育,当以该层作为桩基持力层时需进行施工勘察。

14)层灰岩(中~微风化程度),强度高,属于坚硬岩,岩土工程性质优良,由于其间可能有岩溶发育,当以该层作为桩基持力层时需进行施工勘察。

汛期灌注桩施工及明渠开挖的主要工程地质剖面图详见附后图纸。

3.主要施工方案

3.1施工进度计划

3.1.1工期总体安排

(1)根据合同及业主要求以及目前施工情况,结合四期设计图纸,在保证2016年5月1日全面开工的情况下,后湖四期工期于2017年12月31日前完工。

(2)后湖四期工期分1条关键线路及多条独立非关键线路。

1)其中关键线路即为主泵房的施工:

项目开工→新明渠开挖→老明渠回填→四期泵房桩基施工→泵房开挖→泵房施工及水泵基础施工→泵房桥机安装→水泵及管道安装→水泵电机安装→泵房电气及自动化控制→尾工。

2)非关键线路包含:

①张公堤及其北侧压力管道及消力池施工;②进水明渠底板及二期格栅间施工;③自排明渠开挖施工。

3.1.2汛期施工内容

(1)主泵深基坑

1)汛期施工原因

后湖四期深基坑区域面积7100平米,由于深基坑工序比较多,结构复杂,施工面相对较小,所有工作全部安排到2016年枯期,则无法完成,根据工期安排,为了确保2017年4月30日,深基坑施工至±0高程,汛期必须安排基坑支护以及第一层混凝土支撑施工。

此部分距离张公堤最近70m,最远200m,全部位于现有自排明渠南侧;

2)汛期施工内容

根据设计图纸,支护灌注桩主要分为两种:

直径1m,长度18m,间距1.3m的AB线支护灌注桩,共计68根;直径1.2n,长度24m,间距1.3m的BC线支护灌注桩,共计155根。

水泥搅拌桩间距0.45m,咬合0.2m,直径0.65m,总计732根。

(2)新建自排明渠

1)汛期施工原因

a、后湖泵站承担汉口地区1/3地区的雨污水排放任务,汛期由二期、三期17台机组排水,枯期为机组检修期,由现有自排明渠排水。

b、后湖四期设计必须废除现有自排明渠新建,因此,只能在汛期自排明渠不使用时,封堵回填原有的旧自排明渠,施工完成新自排明渠,2016年枯期时,机组检修,汉口地区的雨污水由新明渠排出。

2)汛期施工内容

新建明渠区域汛期施工面积约1.7万平米,此部分2016年汛期需打水泥土搅拌桩、灌注桩和开挖,开挖大部分位于现有明渠南侧,仅约50m位于现有明渠以北靠近张公堤。

明渠施工主要包括449根直径1m的灌注桩,桩长13m~23m,21613根水泥土搅拌桩,桩长5~7m。

3.1.3进度计划重难点分析

(1)后湖四期投标工期为600天,投标计划2015年9月开工,施工经历两枯一汛,现因征地问题推迟至2016年4~5月全面开工,本计划虽按合同工期600不变安排,但施工期变为“两汛一枯”,由于武汉市汛期具有雨水多、雨量大、地下水位高的特点,工程施工难度大大增加,成为工期控制的难点。

(2)由于汛期府河水位上涨,张公堤以北压力管道施工区域将被淹没,汛期无法施工,只能推迟至2016年枯期施工。

现由于开工推迟,此部分施工与主泵房深基坑施工工期重叠,将大大增加施工管理的难度,加之施工场地内道路较窄、施工区域较小,压力管道开挖与深基坑开挖同时施工,将造成场内交通负荷较大,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可能受此影响,且加重了施工扬尘降噪等文明施工的负担,2016年枯期的开挖施工是后湖四期进度控制重点及难点。

(3)后湖四期设计上需对后湖二期、三期格栅间以南区域进行清淤、开挖、底板硬化等,将黄孝河渠及建设区在此合流,施工内容还包含A、B、C、E、F线五条明渠排桩支护施工。

此部分无法在汛期施工,枯期只能分幅施工。

故考虑枯期先用土石围堰围三期全部和二期小部分,施工A线、B线、C线渠道的排桩、底板和旋喷桩以及二期格栅间等,破除一期围堰,另施工围堰围二期剩余部分,施工E线、F线明渠剩余工程。

根据此部分施工工程量及施工特点,原计划分幅施工在两个枯期内施工完成,目前由于开工推迟,仅剩余1个枯期,此部分施工现只能在一个枯期内完成,此部分施工工期的控制是本工程控制的难点,施工中将根据一期施工进度合理调整。

(4)张公堤以北压力管道的施工需要对张公堤进行开挖,由于张公堤为一级堤防,关乎汉口地区乃至整个武汉市汛期安全,此部分压力管道的施工,必须在2017年4月30日前完成,且要按一级堤防要求完成回填,若汛期来临,管道还未施工完成,将受到业主及武汉市政府的强制要求回填,此部分施工工期的控制是本工程施工控制的重点

3.1.4主要施工节点

(1)临建工程

后湖四期目前计划于2016年5月1日全面开工开工,由于目前仅提供泵站内一块施工用地给我项目,还不具备临建工程施工条件,计划依托后湖三期已有临建工程,根据征地进度组织人员和设备进场,同时开始场内临时施工道路修建及临时设施施工,根据设备清单进行材料设备的采购。

(2)围堰施工

考虑本项目施工导流的复杂性,本工程需要修建包括2016年汛期围堰、2016年枯期一期围堰、2016年枯期二期围堰、破堤围堰、消力池围堰及主泵房等。

2016年汛期围堰计划在2016年5月31日前完工,目前由于征地未完成,尚未施工,由于汛期围堰布置在张公堤以内,仅作为原明渠封堵清淤用,与防汛关系不大;

(3)进水明渠

为保证二期、三期格栅间以南明渠在2016年枯期顺利截流,同时满足整个后湖泵站枯期排水的要求,进水明渠需在一个汛期内完成施工,计划开工日期定为2016年5月15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6年10月21日。

(4)二期、三期格栅间以南明渠

二期、三期格栅间以南明渠包含开挖、清淤、旋喷桩、灌注桩以及二期格栅间的拆除和重建。

为确保2017年4月30日后二汛排水强度,且尽可能不重复采用围堰再次干地施工,二期、三期格栅间以南明渠必须在第一个枯期完成,即2016年10月16日开始,2017年5月15日完成。

(5)四期泵站主体工程

四期泵站主体工程包括进水明渠及自排明渠施工、节制闸、进水间、格栅间施工、前池施工、泵房施工、压力管道及真空破坏阀室施工、消力池施工以及变电站。

泵房施工是工程的关键线路,首先进行现有陆地段的表层开挖、支护灌注桩与止水帷幕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在2016年5月31日围堰完成施工后,开始回填原河道,然后进行剩余部分的支护桩以及第一层混凝土支撑的施工,深基坑施工除混凝土支撑需要等强外,还因设计单位严禁汛期开挖,故基坑支护完成后,开挖施工仅能安排在枯期进行,分层支护开挖深基坑。

基坑开挖计划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2016年12月31日结束。

泵房混凝土施工计划在2017年1月1日开始,2017年4月31日施工至深基坑±0高程。

2017年8月31日泵房完成封顶,开始设备安装,2017年12月31前完成水泵设备安装调试。

(6)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开挖因必须保证张公堤顶部道路的畅通,且受到施工导流的影响,翻江堤部分与堤外部分必须2017年汛期前结束,堤内部分压力钢管受深基坑支护排桩的影响,必须等深基坑施工完毕且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施工。

堤外部分计划于2016年10月1日开始施工,至2017年4月15前完成;堤内部分计划于2016年11月1日开始施工,至2017年1月30前完成

具体施工进度计划详见《后湖四期泵站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7)节点分析

根据要求,本工程节点如下:

全面开工时间暂定为2016年5月1日;

进水明渠完工通水时间为2016年10月21日;

二期、三期格栅间以南明渠施工完成为2017年5月15日;

变电站完工时间为2017年10月26日;

四期泵房封顶时间为2017年8月31日;

堤外压力管道施工完成时间为2017年4月15日;

项目完工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

3.1.5进度计划潜在问题及对应措施

(1)岱山村用地的征地拆迁是本工程的关键

岱家山用地一是事关自排明渠能否按期通水,2016年枯期能否正常导流施工。

二是主泵房深基坑的关键线路施工位于此区域内,本部分动工推迟一天意味着后湖四期投产推迟一天,若推迟一个枯期或汛期,则工程全部完工可能推迟一年。

应对措施:

1)加强与项目公司及总承包部的联系,根据项目公司2016开年工作会的安排,狠抓落实总包部征地协调工作,积极主动的与业主共同推进征迁工作,诚心诚恳与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权属单位和个人处理好相互关系,绝不发生因项目部原因导致的征迁困难,做好征地协调及配合工作。

2)做好本部分施工准备工作,施工专业队伍、施工设备材料以及技术方案上、试桩等工作上,提前准备,以2016年5月1日必定全面开工为出发点,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以便征地及垃圾清运完成后,能第一时间有序有力的进行此部分工程施工。

(2)由于新自排明渠必须安排在2016年汛期,根据武汉市汛期的特点,雨水多、雨量大,地下水位高,由此将导致施工组织的难度和技术难度大大增加,成为影响工期和投资的一大不稳定因素。

应对措施:

1)编制雨季开挖施工措施,从组织上、管理上、技术上、经济上做好雨季开挖施工的相关工作,确保工程进度。

2)做好工程变更索赔等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若遇到特大暴雨导致无法进行施工的,除了保证工程安全外,项目部将在合同范围内,及时对工期和费用进行索赔,做好现场记录。

同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增加雨后设备资源投入、加强排水等工作,与监理、业主及审计单位及时沟通,做好调价补差工作。

(3)根据目前安排,进水明渠的三期拦污栅前及二期拦污栅的底板硬化和渠道施工需要在一个枯期内两次围堰,两次排水,涉及导流、灌注桩、搅拌桩、高压燃气保护、桥梁保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