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2058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知识与能力 自己整理.docx

教育知识与能力自己整理

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学还没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战国时期:

《学记》——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古罗马: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2、独立阶段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育论》——近代最早的教育著作、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3、发展多样性阶段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绅士教育理论、白板说

英国斯宾塞《教育论》:

探讨什么只是最有价值。

缺点:

功利主义色彩

法国卢梭《爱弥儿》:

自然主义教学思想

德国梅伊曼:

实验教育学

德国拉伊:

《实验教育学》——系统化。

缺点:

唯科学主义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

教育适应原则。

第一次论述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提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的思想,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和庞大的课程体系。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

提倡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提出了教学四个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出了以兴趣为依据的学科课本体系。

杜威:

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中心、做中学”新的三中心说。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的教育本质论,提出活动课程、活动教学,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在做中学。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少考)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凯洛夫《教育学》:

缺点——对学生是主体,发展智力的重视不够

杨贤江:

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5、理论深化阶段

苏联赞科夫《教育与发展》: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苏联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先给孩子》:

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

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必须使学生学习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早期学习的重要性;倡导发现式学习;主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缺点:

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

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感知运动阶段、(三岁)前运算阶段、(一年级)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中学教育研究的特点:

1、研究角度的多维性

2、研究目的具有针对性

3、研究主体具有多元性

4、研究方法多样性

5、研究成果滞后性

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明解):

1、调查研究法(少考):

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等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客观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之后,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传统研究法):

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和日常生活条件下语言、行为的客观表现来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3、实验研究法(n.):

用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的一种研究类型,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的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解释教育工作规律的一种研究。

4、**行动研究法:

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自己工作环境中,谋求当前问题解决和改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评价与总结、修正方案进一步实施。

5、历史研究法:

通过对人类已有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分析,认识教育现象和发现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教育:

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特点:

1、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2、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3、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学校教育活动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教育者:

特点——目的性、专业性

受教育者:

特点——发展性与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体性

教育内容:

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等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加工的对象。

在教育活动中起中介作用,是形成人的素质的来源。

特点——目的性和价值性;发展性;形态的多样性。

教育的属性:

1、教育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属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原因:

两大社会职能——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成为生产发展的工具;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它具有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

19C,法国,里托尔洛和英国,沛西能。

唯心主义,否认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否认教育的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

美国,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否认教育社会性。

4、劳动学起源说:

1、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知识经验为基础;累计的生产经验和技术。

);2、劳动为教育的长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的发展

1、原始: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2、古代:

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

教育是“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

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脱离生产劳动

封建社会——唐朝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

教育内容是四书五经;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欧洲:

教会教育(七艺:

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集合、天文、音乐)和骑士教育(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与生产劳动力相脱离,阶级性、等级性、宗教性、保守性

3、现代教育:

资本主义——课程内容注入科学知识;教学方法引进多种新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启发式教学得到重视。

扩大受教育权,提出普及教育思想。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班级授课制去代理个别教学。

社会主义

4、未来教育:

自由个性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简答):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简答):

正反论证——教育具有生产性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使用

5、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教育投入

2、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3、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2、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

3、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人的发展特征(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4、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互补性,进行长善救失

5、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喂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和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2、环境(外因)——指人生活于其中,赖以生存并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称。

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等;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复杂性;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因为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3、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

4、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制度:

指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认为、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对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旧中国学制

1902,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没有实施。

1903,癸卯学制,洋务派思想为指导,是中国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现代学制。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12,壬子癸丑学制

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

新中国学制

1951.10.1,政务院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新中国第一个学制。

四段六级。

六三三制或五四三制。

1958,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98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举动》,九年义务教育

1995,《教育法》

2006,再次修订通过《义务教育法》

2010,《教育规划纲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强调要完善中小学管理制度,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学制发展趋势

1、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3、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

4、高等教育大众化,层次多样化

义务教育:

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发端于德国。

义务教育特点:

1、强制性(义务性);2、免费性(公益性);3、普及性(统一性)

(考)教育的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育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人的总称。

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要求。

教育方针:

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教育目的的意义: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考)西方教育目的论:

1、社会本位论(必考):

从社会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个人一切发展都赖于社会;教育除了社会目的外,无其他目的;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教育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率来衡量。

缺点:

忽略人的发展。

2、个人本位论:

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优点——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儿童发展需要,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否定了传统教育对儿童的压抑和灌输等弊端;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教育有积极意义。

缺点——以“人性”代替对社会的理性分析,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过于强调人性中的天生倾向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个人主观努力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就是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强调面前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誉、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组成。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继承性。

德育的意义:

1、德育时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时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智育的意义:

1、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智育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的智力

体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2、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3、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体育的任务:

1、增强学生的体质

2、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美育的意义:

1、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3、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

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增强体质

3、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中学课程

名词解释: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课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结构:

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

课程的作用——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句,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是国家对学校教学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依据。

课程理论:

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最早出现、影响最广。

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等,要素注意、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考)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提出了“什么只是最有价值”的问题,他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教学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2、活动中心课程论——20世纪初杜威提出,(考)主张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改造其经验,促进其生长。

3、社会中心课程论——主张课程应以社会的需要、社会的改造、社会的批判为中心,通过社会问题的批判、分析、研究,促进社会改造和进步。

名词解释(必考其中一个):

1、学科课程:

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特点:

从不同的知识体系出发设计课程,是只是本位;以知识的逻辑体系为中心编制课程;重视学科的理论知识,强调把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教给学生。

缺点:

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地把握世界的联系。

2、活动课程:

是指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3、综合课程:

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一门学科。

必考

4、国家课程:

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一级课程。

5、地方课程:

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于二级课程。

6、显性课程:

是以课程标准、教材等显性的形式出现的课程。

是课程的主要形式,是教学的主要载体。

7、隐性课程:

是指构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班级中长期形成的制度与非制度文化和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由美国杰克逊在1966年最早提出。

8、必修课程:

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9、选修课程:

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决定是否学校的课程。

2001年我国新一轮课改是新中国第八次课改(小学初中),2003年高中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必考):

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及等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关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理念(必背):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即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以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现实。

3、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是学习跟有意义。

4、学习方法观,即强调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即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并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主要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即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程,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中学生学习心理

感觉:

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绝对感受性——例如人们可以看到48公里以外的烛光。

例如,我们在一个点燃了10支蜡烛的房间里,为了让房间亮一点,就开始增加蜡烛,知道点到第三支蜡烛时才感觉房间变亮了点,那么3支蜡烛就是此时的差别感受阈限。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

知觉:

大脑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产生对事物整体认识的过程。

知觉是以大脑中过去的经验来解释当前感觉提供的信息,

知觉的特点:

1、选择性——个体在知觉客观事件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则成为知觉的背景。

2、整体性——个体在受知觉刺激时,并不是把知觉对象作为许多个别的独立的部分,而总是把他们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如,看人的外貌时,不是单独看眼闭嘴等,而是五官的整体感受。

3、理解性

4、恒常性

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分类:

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范围的大小随着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活动任务以及个人的知识经验、情绪状态等的不同而改变的。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稳定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活动过程中,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变化,并不是指向于同一个对象,但活动的总方向不变。

3、注意的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注意的影响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

2、个体因素——需要、兴趣、过去经验、人格特征等

3、活动目的与组织

记忆:

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最初发生的很快,以后的遗忘速度会逐渐下降。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原因:

1、衰退说

2、干扰说:

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3、压抑说

4、提取失败说

提高记忆效果:

1、信息的编码阶段:

记忆材料的特点;记忆材料的位置(系列位置效应:

最先记忆最后呈现的(近因效应),其次是最初呈现的(首因效应),最后是中间部分。

);记忆材料的组织加工与学习程度;个体的状态

2、信息的储存阶段:

采用有效的记忆术;复习

3、信息提取阶段

思维:

借助于延、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间接的认识。

思维种类:

1、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

2、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

3、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4、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异的、独特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具有新颖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同化和顺应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

2、前运算阶段(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