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30041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1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皖雪食品有限公司

淮北市濉溪县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一四年一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安徽皖雪食品有限公司

1.1.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1.3经营情况

1.1.4带动情况

1.1.5财务状况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及项目负责人

1、项目名称:

淮北市濉溪县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

2、项目负责人:

1.2.2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及期限

1、建设性质:

新建

2、建设地点:

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工业园

3、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为10个月。

1.2.3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10000吨(2000万包)生鲜面的生产能力。

1.2.4品种、技术(工艺)、设备方案

本项目引进的生鲜面的现代栅栏杀菌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

实现生鲜面的生产和加工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操作。

技术的先进性在于采用了现代国际栅栏杀菌技术运用到湿面加工的领域。

栅栏技术从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要求对细菌有杀菌或阻菌、抑菌。

引进采用了真空和面、波纹压延、二次面带熟化等先进技术使产品在本质上口感尽到、滑爽均超过了国内外同类产品。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从原料的选购到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制度管理。

尤其是在卫生管理方面,实行严格的卫生管理。

另外,公司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生鲜面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重大技术支撑。

设备方案:

本项目所需设备及技术方面主要在国内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1.2.5土建工程

项目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仓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化验室及其它配套附属等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350万元。

其中:

土建工程费用200万元,设备费用145万元,预备费5万元。

2、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350万元,其中:

中央专项资金107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4.24万元,市、县分别配套资金4.28万元,企业自筹资金200.2万元。

1.4项目效益

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的实施可以确保淮北市社会保障体系中面食食品市场的稳定,拓宽人员分流渠道,解决部分职工的就业。

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为社会数十名劳动力提供就业机遇,与此同时,项目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可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本项目带动力强,辐射面积广,项目建设完成后,可拉动包装、运输,维修等相关产业发展,间接安置富余劳动力近1000余人,年纯增社会经济效益160余万元。

项目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所示。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t/a

10000

生鲜面

2

总投资

万元

350

3

项目定员

30

3.1

工人

25

3.2

管理人员

5

4

动力消耗

4.1

万KW

120

4.2

万M3

2

5

占地面积

M2

1500

6

年均总成本

万元

2349.04

运行期

7

年均营业收入

万元

2444.44

运行期

8

年均利润总额

万元

93.04

运行期

9

年均税收

万元

55.20

运行期

9

主要原材料

10526

面粉

10

投资利润率

%

26.58

11

投资利税率

%

33.23

12

投资回收期

5.26

含建设期

13

盈亏平衡点

%

60.49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

1.3.1编制依据

1、国家发改委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

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5、安徽省发改委《关于申报2013年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

6、淮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7、濉溪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

8、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数据。

1.3.2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对企业营业、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量进行预测;

2、对产品方案、生产工艺进行论述,通过研究确定项目拟建规模,拟定合理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

3、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厂址、原料供应、交通条件进行研究;

4、对项目总图运输、生产工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进行研究;

5、就项目的消防、环保、劳动安全卫生及节能措施的评价;

6、对项目实施进度、劳动定员的确定;

7、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对项目的产品成本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提出财务评价结论;

8、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6综合评价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为淮北市社会保障体系夯实基础,确保淮北市市民及周边各县食品市场的稳定,有利于淮北市的长治久安。

项目实施既可有效满足市场对各类面食产品的需求,又能够辐射带动当地就业,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另外,项目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还可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服务业、运输业、包装业等。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促进肉类面食食品保鲜、实现老百姓面食食品市场的长期稳定,同时还可以增加国家税收。

项目建设和经营无任何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即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十分显著。

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全部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

同时,公司拥有一大批高中级管理及科技人才。

另外,公司正在营建较为完善的营业网络和稳定的营业市场,产品营业有保障。

综上所述,该项目技术先进、设计合理,龙头带动效果显著,有利于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和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目切实可行。

建设内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建议尽早建设、尽早受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国家政策背景

1、从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角度的必要性:

实施淮北市濉溪县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的产业政策,是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经济的正确选择。

2、从完善农业产业链条角度的必要性:

实施淮北市濉溪县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是农业生产的必要延伸,也是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内容,更是农产品进入消费渠道的必要环节,这对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3、从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角度的必要性: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已成为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各个环节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食品加工,首先是其原材料质量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必然会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产品品质。

同时,由于实施标准化生产,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进而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农民增收的目的。

建设淮北市濉溪县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可以为农户生产的粮食提供一个好的销售渠道,提高粮食销售价格,进而获取最佳效益。

4、从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角度的必要性:

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严格按照国际上无公害绿色粮食生产的要求,控制粮食农药残留,严格控制农药品种的选择、采购和使用,并按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进行粮食生产加工,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从解决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增强带动能力角度的必要性:

该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公司统一为基地和农户提供良种、生产资料、技术服务以及必要作业服务,农户必须按照公司制定的技术规程进行管理。

公司对农户生产的合格粮食实行保护价合同收购,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公司按计划生产经营所需原料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将增强企业带动基地和农户的能力。

增强其带动农民发展特色粮食生产能力十分必要和迫切。

总之,该项目的实施,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产品结构符合国家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有利于加速地方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利用当地资源,推动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品,采用与国际需求配套的加工技术进行深加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值、国家增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多重效益。

2.1.2相关行业背景

近几年,随着我国面食食品工程的实施,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纵观近几年淮北市的食品的数据,每年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挂面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品,在各类面条中产量最大、销售范围最广、花色品种繁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挂面也从单一原料的果腹、便捷、低档次产品,发展成为集营养、功能、保健、美味、方便于一身的中高档产品,例如不同风味的调味包挂面、杂粮挂面,适应不同人群的功能挂面和符合儿童心理的异型挂面等都有很好的市场。

挂面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是制面技术的发源地,东汉时期传往日本,到元代(13世纪)经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传往欧洲,以后逐渐传往世界各地。

历史上挂面多用手工生产,日光晾晒,产量低,质量差。

中国用机械制作挂面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现已大量采用机械化生产。

挂面又称卷面、筒子面,是由小麦粉添加盐、碱、水制成的面条,经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

挂面品种有普通挂面、花色挂面、手工挂面等;按辅料的品种分有鸡蛋挂面、西红柿挂面、菠菜挂面、胡萝卜挂面、海带挂面、赖氨酸挂面等。

目前,挂面已形成主食型、风味型、营养型、保健型等共同发展的格局。

挂面的主要营养成分(不添加辅料的挂面)一般含有:

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

添加辅料的挂面,随辅料的品种和配比而异。

我国挂面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不断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以及严格的管理,不但降低了加工成本,而且提高了挂面的品质,生产出了各种档次、各类品种、适应各种消费群体的挂面。

挂面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科学体系,并有了较完备的细分。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面制品生产国,有很大的消费市场。

近年来,市场发展迅速,国内挂面消费总量稳定在200万吨左右。

同时,各类高品位尤以功能性有营养的花色挂面发展迅速,正形成挂面市场的方向和主流。

部分企业注重品牌策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大营销力度,使产品知名度在国内市场渐露头角。

但从总体格局来看,工业化技术水平和经营规模仍处在较低水平。

我国挂面产业处在转型期,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行业内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该从质量、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同时加以完善。

所谓绿色无公害手擀、生鲜面:

我们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的添加范畴,针对原料采购均无公害的小麦和具有国际食品安全系列认证的企业来保证我公司的产品,开发营养杂粮、蔬菜成分的添加,加强人们对营养食面的要求,营养、健康合二为一,符合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项目背景:

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在全国生产湿面条的加工领域显得特别突出,特别在夏季,上午加工的湿面条过几个小时就会发酵酸致变质。

究其原因:

1、面机一机一店2、卫生状况差3、不密封,无消毒措施4、无一整套完全的卫生管理制度。

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公司建立了中央厨房工厂,在严格的卫生管理结合现代的栅栏杀菌技术,生产出食用放心带包装的生鲜面条。

直接配送到菜场、酒家、快餐店、超市、食堂等。

1.2.3项目提出的缘由

濉溪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是全国有名的商品粮基地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种田的普及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粮食优良品种的推广,濉溪县高产高效农业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丰收,产量急剧增加。

安徽皖雪食品有限公司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决定新建淮北市濉溪县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既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可行的。

此项目属小麦面粉深加工项目,可进一步延长当地小麦深加工的产业链,增加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为拉动地方经济、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贡献。

2.2建设必要性

优质农产品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保障和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确保食品安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带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1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促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粮食安全工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优质面食食品等农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对其质量和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实现优质面食农产品数量大幅增长,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不仅是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而且确保了食品安全,可有效地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并且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2.2是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属小麦面粉深加工项目,可进一步延长当地小麦深加工的产业链,增加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为拉动地方经济、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贡献。

因此,淮北市濉溪县10000吨生鲜面加工新建项目有利于区域食品安全的稳定,有利于现代物流系统的不断完善,有利于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

对区域主导产业壮大,推动区域经济健康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3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食品工业的需要

本项目建成后,可以带动区域产业进一步优化,拓宽当地增收的路子。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不仅在产量和品种上满足了消费需求,而且品质也有很大提升。

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包括:

注重粮食产业化运作模式。

发展现代食品产业,今后应进一步加大该产业的科技开发力度,实现由传统生产向以现代科技和现代经营管理为基础的现代生产转变,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生产流通体系,提质增效,适应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可以从技术、设备设施、产业化运作模式、市场等方面解决淮北市的冷藏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使整个面食食品市场持续、稳定、高效地发展。

2.2.4项目生产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需要

食品安全已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现在我国在食品行业推行的QS市场准入制将会逐步扩大到所有食品,而在生鲜面全国市场来说仍为一机一店状况,生产环境极差;全国至今还没有一家中央正式工厂生产的面条供应市场的;为了改变现有市场面条不卫生的状况,所以投资建立卫生的工厂生产面条来供应市场很有必要。

2.2.5是适应市场发展和解决当地部分人就业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对优质面食等农副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对其质量和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本项目建设,可促进食品类生产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产业的档次水平。

项目建设还有利于完善面食食品市场的功能、提升市场档次,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此外,项目建设还可增加就业人数,拓宽当地人的增收渠道,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

而且对于推进行业产业化经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本项目拟建设地点位于濉溪县城中部,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工业园。

不仅交通、通讯便利,生产区外围生态环境良好,与居民集居地的距离十分贴近,周围无有毒有害、烟尘、噪音等污染源,是建设冷库的理想地址。

3.1.2自然条件

项目区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之交,作为一座新兴的能源城市,淮北市既有工业城市的整洁开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旖旎婉约,凭借相山、龙脊山和众多的采煤塌陷湖形成的独特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依山傍湖的园林城市,并先后获得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皖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

城市呈组团式发展,在主城区内,形成三个城市组团和一个城市“绿心”的布局结构,由依山建城向依山傍水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转变。

至2020年主城区规划人口为94万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达96.25平方公里。

全市辖三区一县和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7万公顷(202.05万亩),至2009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7.7万。

(1)气候条件

淮北市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冬季显著,夏雨集中,无霜期长,日照充足。

主导风向全年以偏东风为主,其次为偏北风和偏南风。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6°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8°C;历年平均降水量为854.7毫米,年均无霜期207天,年均相对湿度为70%,年均蒸发量为1815.6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4430.2小时。

(2)水文条件

淮北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淮北平原中部。

淮北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19.72×104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104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

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

全市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

(3)地质地貌

淮北市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

其主要类型是:

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

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偏东,系泰山余脉,海拔在60~400米之间,余者皆为一望无际的平原。

其海拔高度23.5~32.4米,面积235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5%。

以横贯平原中部的古隋堤(今宿永公路)为界,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区,土壤肥沃,地面平整,地下水丰富;南部为古老河湖沉积平原,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地瘦质差,但增产潜力大。

封闭型湖洼地主要分布在四铺、南坪、铁佛等地区,全系耕地。

总面积为86.67平方公里。

淮北市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

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积水而形成湖泊。

至1992年底,全市辖区内形成大小塌陷湖泊30余个,常年积水面积7.98平方公里,占总塌陷面积的38%,多年平均蓄水量为3040万立方米,占全市平均地表蓄水量的34.4%。

塌陷湖泊水质好、浮游生物多、污染少,适合鱼类生长。

(4)工程地质条件

淮北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

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

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

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

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淮北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

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

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②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③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

④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0米未揭穿。

层厚不详。

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0KPa以上。

(5)交通运输条件

淮北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

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合肥、东进港口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

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

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

3.1.3社会经济状况

(1)优良的发展环境

在城市发展中,淮北市始终坚持两手抓,在全力抓好城市硬环境建设,增强城市整体功能的同时,紧紧抓住优化软环境不放松,在全市上下持久、深入地开展创建全国最优经济发展环境活动,掀起了一场新的“环境革命”,一是强化效率意识,改革审批制度。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阳光操作”。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效率型政府的转变。

推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不断优化办事模式,推出了“三零”工程模式,即:

招商政策更优,实行零收费;办事效率更高,实行零环节服务;打击更有力度,努力实现外商对环境零投诉。

三是强化保护意识,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出台了《关于严格控制各类检查活动的通知》、《关于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等问题的意见》,设立了“淮北市优化投资环境投诉受理中心”,严肃查处一切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亲商、和商、富商、安商的环境和氛围初步形成,对外商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以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全面优化,为推进城市转型和经济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证。

(2)雄厚的经济基础

长期以来,淮北市在坚持做大做强煤炭主业的同时,不断加强其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为主,纺织、酿酒、建材、电子、化工等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一是工业产业实力雄厚。

淮北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煤炭远景储量350亿吨,以淮矿集团、皖北煤电为代表的煤炭产业,2010年全市原煤产量4734.9万吨,增长10.8%;洗煤产量1013.3万吨,增长7%;焦炭产量228.3万吨,增长9.2%;发电量84.2亿千瓦时,增长25.9%。

六大主导产业全面增长,其中煤电、煤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和陶瓷建材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5.8%、51.4%、25.6%、21.4%和46%。

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89.7%,对工业增长贡献达到78.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5.3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7.4亿元,增长64%;实现利税106.7亿元,其中利润45.5亿元,分别增长36.7%和55.7%;亏损企业亏损额3.8亿元,增长149.3%。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06.5%,比上年提高22.6个百分点。

产品产销率98.6%,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是2005年的4.2倍、4.1倍和10倍,“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33.4%、32.6%和58.5%。

三是建筑业稳步增长。

年末全市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7家,从业人员35169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7.7亿元,增长14.9%;实现工程结算收入47.1亿元,增长15.4%,竣工产值35.7亿元,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