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739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docx

1227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

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

——基于中国两位码制造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0-12-27

   摘要:

本文利用分省分行业两位码水平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市场一体化、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演变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一体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分工水平总体不断提高,制造业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制造业已表现出较高的地理集聚水平,集聚的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

但近年来随着产业集聚的强化和市场拥挤效应的作用,中国制造业地理空间分布正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迹象。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市场一体化,制造业,地理集聚,专业分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取向的体制改革推动下,中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的地理分布也随之改变。

因此,近年来关于中国产业地理分布的问题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从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结论大致相同,即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前,中国产业地理分布呈分散状态,而在20世纪90年代,则呈集聚之势,且强度超过早期的分散。

但已有研究的一个主要不足之处是,在分析中国产业空间分布过程中,对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关系的关注相对较少。

实际上,一方面,市场一体化是影响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市场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和水平上,产业地理集聚水平、集聚区域将呈现较大的差别,地区专业分工水平也将有所不同,极端情况是如果市场完全分割,产业无法形成集聚,地区专业分工也无法展开;另一方面,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实际上也是市场一体化的镜像,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水平的提高,表明要素流动性增强,市场一体化水平提高。

而目前中国市场一体化处于怎样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一体化呈现怎样的变化?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存在着正反两方面意见:

一是认为国内商品市场处于越来越严重的分割状态,以Young和Sandra为代表;二是以Naughton、Bai等为代表,认为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已有提高。

  本文主要在理论分析市场一体化、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关系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演变的实证研究来间接证实中国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同时也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刻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空间分布与地区专业分工的历史变迁过程。

考虑到制造业相对于农业、采掘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而言,具有更强的流动性,更容易形成集聚,因此本文对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分析主要以制造业为例。

  二、理论分析框架

   对于市场一体化、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之间关系,在传统的新古典理论中主要是由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来阐述的。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揭示的是在市场一体化条件下由于各地区的相对生产率的空间差异(技术的空间异质化)而形成地域分工和产业地理集聚格局,即在各地区由于在不同产业中的生产效率存在差别,因此专业生产自己机会成本最低的产品,从而实现地区间专业分工与产业地理集聚。

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则解释了在市场一体化条件下由于各地区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资源的空间异质化)导致的地域分工和产业地理集聚,即在各地区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因此专业化生产自己富含要素的产品,进口含自己稀缺要素的产品。

  尽管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对地区专业分工和产业集聚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是不能够解释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即两个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的地方却在产业集聚方面却有非常不同的表现。

  寻求对产业地理集聚现象的新解释促成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兴起。

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在假定规模报酬递增、消费的多样化偏好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基础上,认为规模经济和市场规模效应导致产业空间集聚。

在Krugman的两地区两部门(一个是垄断竞争的工业,一个是完全竞争的农业)模型中,某地区企业数量的增加,形成产业集聚,虽然可能使本地区竞争更激烈、利润减少,但是却可以带来以下效应:

第一,由于上、下游工业厂商之间具有投入产出的链接关系,下游产业具有对上游产业产品的需求。

因此,上下游联系的产业集聚在一起,能减少中间投入品的在途损耗,缩小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中间投入品的价格,由此导致厂商有内在的冲动集聚在同一区域内共同分工协作。

Krugman和Venables称这种产生集聚的力量为“前向联系”或“价格效应”;第二,当厂商聚集在一起生产,形成产业集群时,各专业化分工的工人也集聚在同一区域内,产品种类数增多、市场规模扩大,制造业产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运输成本降低,工人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均高于其它非产业集聚区,非产业集聚区的劳动力受产业集聚区的高工资诱惑,也向产业集聚区内迁移。

Krugman和Venables称这一引起产业集聚的力量为“市场规模效应”或“后向联系”。

因此,产业集聚是“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两种力量共同形成的产业向心力作用的结果。

  但在“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两种力量促进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外生因素是贸易成本。

这里的贸易成本是广义的,它既包括看得见的运输网络形成的有形运输成本,也包括地方保护引起的贸易壁垒等因素。

因此,实际上贸易成本是市场一体化的反义。

如果贸易成本足够大,导致市场分割,产业集聚是无法形成的,地区之间只能形成自给自足的生产体系。

只有当贸易成本降低到一定的水平,即市场一体化提高到一定程度,由产业集聚向心力导致的一个具有初步制造业优势地区通过规模报酬递增这一累积循环机制使得这一优势逐渐放大和巩固,并最终使这一地区成为工业化的核心中心而其他区域成为逆工业化的边缘,产业分布逐步呈现“制造业中心一>农业外围”格局。

而伴随“制造业中心一>农业外围”格局的形成,制造业将逐步集聚到制造业中心地带,产业的集聚水平将显著提高,同时制造业中心区的制造业集聚水平与地区间的专业分工水平也都将强化。

  但是随着贸易成本进一步降低,即市场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推进,地区产业集聚状况将发生变化,此时极化效应弱化,扩散效应开始显现。

因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将产生诸如非贸易品价格居高不下、环境污染等拥挤成本,形成促进产业外向转移的离心力。

在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作用下,劳动密度高、中间投入品少和消费指向的产业将率先从原制造业中心向周边地区转移:

而原制造业中心可能会衰落,或者发展成为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心,或者纯粹成为技术创新或者贸易、金融服务等中心。

因此,随着市场一体化水平的推进和产业集聚的离心力出现将导致地区之间出现产业梯度转移。

但由于产业在地区之间的梯度转移不可能是整体性的同步完成,因此,伴随着产业地区间的转移,转移产业集聚水平将有所下降,而中心地区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和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水平也将有所下降。

  随着贸易成本进一步向极致情况推进,即达到完全市场一体化的理想状况,此时地区专业化分工是根据各自的要素禀赋差异来选择生产,两地区之间将完全实现专业分工,两地区产业集聚率相等,产业整体集聚水平又将达到最高。

  总结新经济地理理论关于市场一体化、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论述,如果假定两个地区资源禀赋完全相同和不存在国际贸易,当市场一体化推进时,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将呈现以下几个阶段变化:

   第一阶段,在市场一体化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地区之间不存在专业分工,产业结构没有差异,两地区制造业集聚率水平相同,产业不存在集聚。

  第二阶段,随着市场一体化的推进,由于历史的偶然因素使得某一地区的制造业具有初步优势,则这一地区(假设地区1)将通过吸收另一地区(假设地区2)的要素而使制造业优势逐渐扩大,并通过累积循环机制,逐步成为制造业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地区1的制造业集聚率水平将显著提高,而地区2制造业集聚率将显著下降,两地区间的专业分工水平上升,产业整体集聚水平也将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随着市场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在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作用下,地区1部分产业向地区2转移。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地区1的制造业集聚率水平下降,地区2制造业集聚率水平上升,而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水平和扩散产业的集聚水平都将有所下降。

  第四阶段,在完全市场一体化的状况下,此时两个地区完全实现专业化生产,两个地区的制造业集聚率水平相同,产业集聚水平又达到最高。

  三、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状况及变化趋势

   

(一)制造业地理集聚测度指标

   1.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克鲁格曼Krugman提出的区位基尼系数可以用来反映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具体计算公式本文采用Wen构建的公式:

   

   式中Gk表示k的地理集聚基尼系数,

表示产业k在各地区间的平均份额,这里实际就等于1/N,i、j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地区,Ski、Skj分别表示地区i和地区j的k产业增加值占该产业全国增加值的比重,N表示地区总数。

反映产业地理集聚的区位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变化,取值为0表示产业地区分布完全均等;若取值为1,则表示该产业所有的生产活动在一个地区集聚,取值越大表示该产业地理集聚程度越高。

  2.制造在前n个地区集聚率

   我们通过计算CRkn指数来反映产业k在前n个地区的集聚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CRkn表示产业k在前n个地区的集聚度,Ski表示k在地区i的工业增加值,N表示全部地区数。

  3.不同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

   前面几个指标可以较好地刻画不同制造业地理集聚状况及时间变化趋势,但是无法反映各地区制造业集聚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以下面的指标来衡量不同地区制造业的平均集聚率:

   

   其中,vi(c)为t时期i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K(t)为t时期制造业总数,vki(c)为t时期i地区k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该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Ski(t)为t时期i地区k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

该指标表示地区i制造业的平均集聚率,直接衡量该地区所有产业的平均占有率,其取值范围为0~1间,取值越大反映该地区制造业平均占有份额越大、制造业越发达。

(二)产业视角的制造业地理集聚特征及变化趋势

   根据公式

(1)和

(2),利用1980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分省分行业数据,我们测度了基于产业视角的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状况及变化趋势(见表1和图2)。

从产业视角来看,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状况及变化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中国制造业已显现出较高地理集聚水平。

从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区位基尼系数来看,2008年中国27个二位码制造业中只有3个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在0.5以下,占全部制造业的11.1%;而24个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基尼系数高于0.5,占全部制造业数的88.9%,实现工业增加值82917.22亿元,占全部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的90.1%。

从制造业地理集聚的CR4系数来看,2008年前4位省区地理集聚率在40%以下的制造业只有4个,占全部制造业数的14.8%;而前4位省区地理集聚率在60%以上的制造业有12个,占全部制造业数的44.4%。

   第二,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差别较为明显。

为反映中国不同类型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差别,我们根据各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的大小,将制造业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高地理集聚度制造业;第二类为较高地理集聚度制造业;第三类为较低地理集聚度制造业;第四类为低地理集聚度制造业(见表1)。

 

  2008年属于高地理集聚和较高地理集聚度的制造业主要有:

文教体育用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服装业、皮革皮毛业、工艺品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仪器仪表、橡胶制品业、电气机械等。

从这些高度地理集聚和较高地理集聚制造业的属性来看,既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技术密集型行业,如服装制造业是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通信设备制造业是较为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属于较低地理集聚和低地理集聚的制造业主要有:

有色金属冶炼、饮料制造业、医药业等,这些产业主要为资源依赖型或地方性市场制造业。

因此,总体来看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集聚度相对较高,而资源依赖型和地方性市场产业地理集聚度相对较低。

导致资源依赖型产业分布相对分散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产业依赖的资源不可转移或转移成本较高,因此生产活动只能在特定的地区进行;而地方市场性产业相对分散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产业的产成品转移或储存的成本较高,因此生产活动需要接近消费市场。

  第三,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变化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明显提高。

反映制造业总体分布特征的区位基尼系数算术平均值和加权平均值分别从1980年的0.515、0.517上升到2008年的0.61、0.587(见图1)。

从图1我们还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间变化趋势呈现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1980-1991年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度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区位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从1980年的0.517下降到1991年的0.490。

导致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一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仍占主导地位,各地区条块分割比较严重,因此,市场区素对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推动作用不强。

  其次,1992-2005年制造业地理集聚度上升明显。

区位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从1992年的0.503上升到2005年的0.6。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逐渐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投资、技术和企业,从而成为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中心。

由此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度不断提高。

其中,由于受1996年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导致的国内市场需求下降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的出口下降的影响,制造业地理集聚出现短期的下降波动。

  最后,2005年后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度呈现一定下降趋势。

区位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从2005年的0.6下降到2008年的0.587。

   (三)地区视角的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状况及变化趋势

   为了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情况,我们再从地区视角进一步分析。

根据公式(3),表2报告了1980年以来中国各省区和各大区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及变化情况。

根据表2报告的结果,从地区视角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分大区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明显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2008年东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为0.672,而东北地区为0.068,中部地区为0.147,西部地区为0.114。

   第二,从大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总体呈现向东部地区集聚的特点。

东部地区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由1980年的0.541上升到2008年的0.672,上升了24.2%;而东北地区由1980年的0.151下降到2008年的0.068,下降幅度为54.9%;中部地区由1980年的0.167下降到2008年的0.147,下降幅度为11.9%;西部地区由1980年的0.139下降到2008年的0.114,下降幅度为17.9%。

   第三,从分省区角度来看,其基本结论同分大区的结论大致相同,东部地区诸省的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明显要比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诸省的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高。

2008年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最高的省区是广东,其平均集聚率达到了0.155,其次是江苏、山东和浙江等东部地区省区,平均集聚率也超过了0.1;而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最低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2008年其平均集聚率只有0.00002,其次是青海、新疆等西部其他省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第四,从省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省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呈下降趋势。

平均集聚率升幅最高的省份是广东,1980年至2008年上升了204%,其次是福建、山东和浙江,分别上升了153%、119%和111%。

而东部地区三个省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都明显下降,降幅都在50%以上;中部地区平均集聚率下降幅度最大的省份是湖南,下降幅度为37.5%;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青海,降幅为50%。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东部地区制造业集聚明显提高的同时,东部地区内部制造业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三个直辖市上海、北京和天津(由于重庆1997年才成为直辖市,因此没有办法进行对比)的制造业平均集聚率在改革开放以来都明显下降,1980至2008年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72.9%、67.9%和54.8%。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一是三个直辖市是中国传统制造业中心,改革开放后随着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新的制造业中心迅速发展,制造业所占比重下降;二是直辖市由于制造业集聚生产的拥挤成本使其有选择地退出部分制造业,主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如金融、国际贸易等行业)。

  第五,2005年后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东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有所下降,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有所上升。

东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由2005年的0.7下降到2008年0.672,下降幅度为4%;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分别由2005年的0.061、0.137和0.102,上升到2008年的0.068、0.147和0.114,上升幅度分别为11.5%、7.3%和11.8%。

从省区来看,东部地区各省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也有所下降,除三个直辖市明显下降外,山东、广东、浙江等也分别下降了8%、3%和1%。

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辽宁、内蒙古、新疆、江西等省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明显上升,升幅分别为18.9%、33.3%、33.3%、28.6%。

表明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正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转移,这同我们从产业视角对制造业地理集聚演变态势的分析结论是相一致。

  四、中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分工变化

   

(一)制造业地区专业分工测度指标

   对于地区专业分工水平的测度本文使用Krugman提出的专业化指标,具体分为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指数两个指标,分别用以下两个公式表示:

   

   

   其中,

为在i地区在k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

  其中公式(4)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衡量了第i地区与其余地区平均水平的产业结构差异程度,也称为第i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这个指标取值范围为0-2,当地区i的产业结构与全国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时,取值为0,完全不同时,取值为2,这个指标越高,则表明地区专业化程度越高。

公式(5)表示地区间专业化指数,直接衡量的是两个地区间专业分工程度的差异,取值范围为0-2,数值越大表明两地区专业分工越明显,地区产业结构差异越强。

  

(二)制造业地区专业分工情况及变化趋势

   表3是根据公式(5)测算的中国各地区专业情况,从报告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分工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要比东部地区的专业化程度更高。

从分大区来看,2008年,东部地区的Krugman专业化指数为0.208,东部地区为0.509,中部地区为0.329,西部地区为0.469。

从省区来看,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是西藏、云南和青海等西部省份,Krugman专业化指数都超过1,分别为1.625、1.154和1.136;专业化程度相对更低的是江苏和山东等东部省区,Krugman专业化指数分别只有0.37和0.379。

   第二,从专业化变化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总体明显提高,但是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专业化提高程度要比东部地区明显要快。

中国各地区制造业Krugman专业化指数算术平均值由1980年的0.247上升到2008年的0.379,升幅为53.4%。

其中,东部地区Krugman专业化指数由1980年的0.169上升到2008年的0.208,上升幅度只有23.1%;而东北地区和中西地区分别由1980年的0.376、0.236、0.206上升到2008年的0.509、0.329,和0.469,升幅分别为35.4%、39.4%和127%。

   第三,2005年后中国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有所降低。

其中东北地区Krugman专业化指数由2005年的0.559下降到2008年0.509,中部地区Krugman专业化指数由2005年的0.362下降到2008年的0.329,西部地区Krugman专业化指数由2005年的0.521下降到2008年的0.469。

   中国制造业专业化程度之所以呈现东部沿海地区专业化程度比中西部地区低,中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提高速度比东部沿海快,实际上是因为专业化程度反映了产业结构特征,正如前面分析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显著提高,而且集聚区域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东部地区的集聚必然使中西部部分地区制造业弱化和产业结构更加单一化。

而近年来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有所下降,重要原因是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正向这些地区梯度转移,由此形成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相对多元化发展。

  为进一步考察各地区制造业专业分工水平,我们还根据公式(5)计算了中国制造业地区间专业指数。

表4报告了1980年以来主要年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的Krugman专业化指数及其变化情况。

表4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中国各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异,如东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间的专业分工Krugman专业化指数由1980年的0.487、0.366和0.324上升到2008年的0.641、0.533和0.672。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制造业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转移,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各地区之间制造业专业分工水平有所下降。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在讨论市场一体化、产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关系基础上,我们对1980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的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制造业集聚程度总体显著提高,制造业已表现出较高的地理集聚水平,集聚的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

同时,在制造业集聚过程中地区专业分工水平也明显提高。

这也进一步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正是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对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的不断加强,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才不断流入具有相对地理区位优势和更高生产效率的东部地区,促成了东部地区制造业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同时,本文研究还发现,近年随着中国市场一体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东部地区由于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等上升形成的促进产业扩散的离心力作用,中国制造业地理空间分布正发生显著变化,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正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表现为东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有所下降,而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中率有所上升。

  因此,就市场一体化、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分工水平关系来看,我们的基本判断是中国正处于前文理论分析所表明的第三阶段,即市场一体化水平正向较高水平推进,制造业地区梯度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有所下降,而其他落后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提高的阶段。

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进入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对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来讲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长期以来,造成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造业大量在东部地区集聚,而伴随着东部地区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将步入更为协调的发展阶段。

  基于本文的分析结论,我们认为:

一方面应当进一步深入体制改革,取消一切不利于市场一体化的各类制度和政策障碍,加速省际交通建设,特别是加强某些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武汉、郑州、西安、成都等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