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6483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docx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

在论证方式上属于驳论。

文章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敌方的论调,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批驳。

一方面,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投降、自欺欺人的无耻丑行;另一方面,用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讴歌了人民大众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精神。

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讽刺意味。

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语文熏陶的极好文本。

教学目标

一、理解掌握批驳谬论的方法

二、体会尖锐泼辣的批驳语言

三、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习本文的论证方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找出正反两个论点,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交代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日本又向关内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当时处于地下斗争的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运动声势也越来越大。

而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却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所有中国人都失掉自信力了。

为了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

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写下了这篇文笔犀利的杂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反驳对方的。

二、走近作者

学生交流对鲁迅的了解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三、检查预习

1、字词

玄虚(xuán)诓骗(kuāng)脊梁(jǐ)

慨叹(kǎi)搽粉(chá)省悟(xǐng)

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疆土辽阔,物产丰富(地大物博)

(2)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前仆后继)

(3)为民众的利益向上级、政府提出意见和要求.(为民请命)

(4)怀念往昔,哀叹现在,是一种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怀古伤今)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后,思考本文从论证方式上看是什么文体?

作者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作者从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是一篇驳论文。

错误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正面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补充关于驳论文的知识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批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否则论点就站不住脚,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无内在逻辑关系,即所持论据证明不了论点,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3、你认为本文运用的是哪种批驳方式,能说出依据吗?

明确: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所以说是驳论证  。

  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

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解说:

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

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

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四、合作研讨,共同质疑

跳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针对对方的错误论调,作者是如何进行批驳的?

作者先通过对方的论据不能推出对方的论点进行批驳。

就是说,论证上不合逻辑,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点。

课文中作者又提出了自己的正确观点,其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到课文中找出具体段落(7、8自然段)

教师总结:

从古至今,我们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分析:

作者从正面提出论点,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

作者的依据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

这就间接批驳了对方的论点。

全文运用了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的方式,使批驳全面深刻有力。

2、文章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明确: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3、作者的论据中提到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各指哪一类人?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中国人,你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

“埋头苦干的人”指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知识分子,如:

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

如:

戚继光、郑成功。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官员。

如:

杜甫、范仲淹。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如:

谭嗣同。

这些人都是中国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真正代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脊梁。

4、文中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

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

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力。

(这一环节是一个讨论环节,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五、作业、

做《伴你学》68页1.2.4

六、板书设计

中┏自夸“地大物博”

国┏敌论据┃只希望国联

人┃┗味求神拜佛

失┃敌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掉┃直接反驳:

┏失掉“他信力”

自┃┗发展着“自欺力”

信┃间接反驳:

┏论点: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力┃┗论据:

从古到今“中国的脊梁”

了┗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看地底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理解本文重点词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尖锐泼辣的批驳语言。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敌方的论据尽管是事实,但那只是一部分人的做法,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那样做,,因此不能证明论点。

敌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更何况,这部分人从没有过"自信力”,失掉的是“他信力”,因此敌方又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文中多次出现“中国人”,它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把有“中国人”的句子找出来,联系全文,辨析其含义。

A.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C.于是有人慨叹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D.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E.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F.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

六个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依次是:

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指国民党反动统治及其御用文人;指所有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广大人民;所有的中国人。

教师引领:

结合全文理解,前面的结论中的“状元宰相”和“地底下”各指什么?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二、体会鲁迅杂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特点。

教师引领:

鲁迅的杂文历来被称之为匕首、投枪,直插敌人的心脏,其力量就在于文字的犀利,带有嘲讽的意味。

像“状元宰相”一词就极具讽刺意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类似的语言加以分析。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充满着嘲讽意味。

“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

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的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既然看清了他们的丑恶嘴脸,相信同学们就应该知道用什么语调朗读这段文字,那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再读这段课文。

作者在文中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来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的运用,就是仿照一个词造出另外一个新词,起讽刺意味。

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这些词语。

学生回答:

仿照“自信力”,造出了“他信力”“自欺力”

教师:

这些语言再次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三、收获与启示

学生交流

教师明确: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驳论文的写法,可采用直接反驳和正面立论间接反驳的方式来批驳对方。

通过学习我们还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以此为激励,取得不断地进步。

四、拓展延伸

学习文章后,我们知道了“中国的脊梁”指的是哪一类人。

这一类人在20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试想一下,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写一个片段,做一介绍。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对课堂内容的迁移和深化,做到了学以致用,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推荐作业

课余时间阅读鲁迅的《友邦惊诧论》。

(再次领略鲁迅文章的力量所在,品味大师的语言魅力)

6、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以偏概全

偷换概念

语言:

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