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历史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520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中历史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中历史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中历史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中历史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中历史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中历史资料.docx

《四中历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中历史资料.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中历史资料.docx

四中历史资料

双河四中2011年课改区

初中毕业生历史考试的说明和理解

双河四中政史组编订

■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和《世界历史在》(九年级上、下册)

■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方式。

总分50分,考试时间:

45分钟

■试卷结构

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综合题(简答题)

■内容比例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约30%

《世界历史在》(九年级上、下册)约70%

■考试内容及要求

世界近代史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知道《神曲》,复述达。

芬奇、哥伦布的主要活动。

(1)A.但丁是文艺复兴时意大利的文学家,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神曲》是他的作品,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B、达。

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意大利的画家,《蒙娜丽莎》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C、哥伦布1492年在西班牙的资助下,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2)文艺复兴的意义(影响):

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文化和教会统治对人性的钳制和禁锢,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孕育了西欧近现代资产阶级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也为后来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理论上、价值观和道德上的基础。

(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影响):

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密切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联系,开始把世界联为一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随着通往美洲、亚洲、非洲航路的开辟,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一场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由此开始。

2、简述《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1)《权利法案》基本内容:

确定议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规定国王必须依法行使权力,无权废除法律等,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在英国建立起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重大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为英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革命迅速波及欧美其他国家,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阐述了自由、民主的政治原则,指出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美国独立战争历史影响(重大意义):

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人权宣言》。

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提出:

自由、平等是人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它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重大意义):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它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它也是一次欧洲范围内的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欧洲各国的反封建斗争,并为欧洲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法典》等,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知道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A华盛顿:

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华盛顿指挥大陆军与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1789年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建立和完善民主法制,创立“合众国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使新生的美国开始步入了正轨。

由于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国家初创中的卓越贡献,他被誉为美国国父,他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B拿破仑:

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国家大权。

后来对内改革财政,制定法典,加强法制,强化国家机构,镇压叛乱。

1804年加冕称皇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裁,对外与欧洲反法同盟开战,解除对法国的外来威胁。

此后远征俄国开始走向衰亡。

1814年,拿破仑被迫退位,法国封建王朝复辟。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1.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大机器代替手工生产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棉纺织业。

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织布速度加快。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提高纺纱效率,后又出现“骡机”和水力织布机,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

2、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1769年瓦特成功研制了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785年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于纺织的动力机。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

3、知道发明汽船和“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使人类交通运输进入汽船时代);

1814年,英国工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旅行者”号,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在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劳资对抗日益突出,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为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高涨,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

资本主义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文明冲突选起,西强东弱的格局基本奠定。

标志着人类从农业文明时代跨入工业文明时代,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A、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

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70年代初,发电机、电动机被发明出来,电力成了带动机器生产的新能源。

电灯、电车、电钻等众多的电气产品也先后问世。

在远距离传输电力的方法解决以后,电力得到广泛应用,电动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一是自然科学的成就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发现成为技术革命的先导,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二是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展开,规模更大,发展更迅速;三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在交叉中进行。

C、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D、意义:

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1885年德国人本茨利用内燃机驱动车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出名为“飞行者1号”的飞机。

迈出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知道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了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A、林肯的主要活动:

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1861年南方首先向北方挑起战争,林肯号召人民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废除黑奴制。

1865年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结束。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宣布废除黑奴制,规定叛乱各州的黑奴应看做是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

C、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它废除了黑奴制度,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

2、知道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A、主要内容:

法令规定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等权利;农奴解放时,可从地主那里赎买一块份地。

B、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农奴制度的离队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倡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3、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A、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宣布废藩置县,由中央直接治理,使日本成为天皇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文化教育上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

生活上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

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B、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但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也被保留下来。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A、三国同盟组成国有:

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其中三国同盟以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动摇者。

形成时间是1882年。

形成标志是:

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B、三国协约的组成国有:

英国、法国、俄国。

最终形成时间是1907年。

C、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随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霸世界,纷纷疯狂扩军备战,进一步展开军备竞赛。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巴尔干半岛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

(2)知道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A、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于是在波斯尼亚举行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的军事演习。

奥匈帝国的斐迪南等前往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检阅完毕后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枪击,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B、认识: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

尤其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更应引起我们对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过去那种认为,不论有没有突发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会爆发,因而对萨拉热窝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想法是错误的。

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固然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但导火线,即突发的偶然事件的严重危害也不可低估,更不可把暗杀者视为民族英雄,否则我们就会再一次陷入战争不可避免的认识误区和民族英雄与人类罪人共存一身的悖论中。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A、凡尔登战役:

1916年德军企图一举打败法国,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大战,伤亡惨重。

人们把凡尔登战役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

这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役。

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

B、认识:

通过这场战争的残酷性进一步认识战争给人类发展与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从小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要从人类进步的高度来理解避免战争发生的问题,不能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可避免的战争,我们就得出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也不能因为有的战争是正义性的战争,从而歌颂战争。

因为正义性质的战争,总是同非正义性质的战争并存于一场战争中,不可能存在对于交战双方都是正义性质的战争。

因此,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本意就是对于从事正义事业的力量、团体、阶级和民族要随着人类的进步,学会采取非暴力的方式来达到正义事业的目的;而对于非正义的战争势力,人类会随着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学会怎样通过非军事手段来遏制和削弱其战争的企图,使人们认为不可避免的战争得到避免。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现代的进步意识,而不是不分是非的和平主义。

(六)科学与思想文化

(1)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

A、牛顿:

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出版了力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

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达尔文:

英国生物学家,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

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明确进出生物是不断进化而来的观点,指出: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它的出版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有划时代的意义。

C、爱因斯坦:

物理学家,1905年他提出狭义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对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A、莎士比亚:

英国17世纪戏剧家。

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喜剧: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B、我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世界现代史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凡尔赛和约:

1919年,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中心问题是:

讨论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

于是签订了对德和约即:

《凡尔赛和约》。

该和约的内容是: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在这个和约中,《凡尔赛和约》竟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交给了日本。

为抑制巴黎和会的决定,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它和随后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形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九国公约:

1921年,由美国发起,召开华盛顿会议,会议的正式议题是:

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

1922年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

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介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

“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公约的规定实质上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1929年---1933年,从美国开始,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影响:

危机涉及世界各国,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持续时间很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国际贸易减少大量工人失业,其中,美国和德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

由经济危机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从而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3、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1929年---1933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使美国受到严重的打击,为了尽快摆脱危机,1933年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先后颁布了《产业复兴法》等,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在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在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等。

新政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慕尼黑会议

背景:

(1)德、意、日法西斯疯狂侵略扩张,既威胁世界和平,又影响英、法、美等国的既得利益。

(2)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时间:

1938年9月底。

人物:

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尼。

地点:

德国慕尼黑

内容:

关于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强行割让给德国的协定。

即《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

影响:

(1)对英、法,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顶点。

(2)对德国,增强了德国法西斯的实力,鼓励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的野心,促使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解除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3)对捷克斯洛伐克来说,其领土完整被破坏,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被德国吞并。

绥靖政策

实质:

姑息、纵容法西斯侵略弱小国家。

目的:

为求苟安一时,保住其既得利益;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办法谋求与法西斯妥协;妄图推动法西斯进攻苏联,以将祸水东引,坐收渔利。

顶峰:

《慕尼黑协定》签订。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名称

时间

标志着

后果

德国闪击波兰

1939年

二战全面爆发

英、法宣而不战,出现“静坐战”,波兰灭亡,德国迅速占领西欧、北欧。

德国突袭苏联

1941年

二战进一步扩大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斯大林领导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占东南亚地区和太平洋上很多岛屿。

3、通过联合国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建立及其作用。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

时间:

1942年1月1日。

标志:

中、美、英等26年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内容:

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追随者。

意义: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标志着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协调了各国的军事行动,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这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启示:

世界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团结协作。

(2)雅尔塔会议:

背景: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目的:

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概况: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

决议:

战后由盟国军队分区占领,实现德国民主化;彻底摧毁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答应有条件参加对日作战。

评价:

协调了盟国战胜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步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带有明显大国强权的色彩。

(3)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背景:

反法西斯战争形式发生根本转变。

目的:

加速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商讨战后合作事宜。

概况:

1943年冬,美、中、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开罗会议;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德黑兰会议。

意义: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对于巩固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军事政治合作,对于加速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起了重要作用。

4、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名称

时间

影响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苏德战争和二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决战阶段,使德军处于东西夹击之中。

攻克柏林战役

1945年5月

德国法西斯灭亡,二战欧洲战争结束。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知道欧洲联盟。

(1)欧洲共同体(欧共体)

背景:

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科技;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制定恰当的政策);美国和苏联的威胁。

目的(成立原因):

保证自己安全,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加强相互合作。

概况: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发起建立“欧洲共同体”组织。

(2)欧洲联盟(欧盟)的成立

概况:

1993年欧共体发展成为欧洲联盟。

性质:

欧盟既是一个经济合作组织,同时欧盟也在政治上加强合作,又是政治联合组织。

地位: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作用:

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和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反映了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2、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表现:

二战结束时经济陷于崩溃,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超过战前水平,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创造了战后东亚经济的奇迹。

原因:

(1)二战后日本在美军的占领下实行非军事化政策,进行了民主改革。

(2)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和后勤服务,刺激了经济发展。

(3)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日本政府重视培养人才,实行“科技立国”政策,劳动者素质较高和有效的经营管理制度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四)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理解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冷战”

①“冷战”政策

原因: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含义:

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的政策。

中心:

遏制苏联。

内容(表现):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冷战的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

②“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冷战”信号:

1945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

“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冷战”的发展: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冷战”的高潮: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北约和华约)。

(2)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些矛盾纷争,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例。

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2、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

3、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一超多强”的局面初步形成,世界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多极化下各方的关系:

相互借鉴、利用和合作,又相互竞争、制约和防范。

如何利用处理多极化趋势下的所出现的问题:

协商和谈判成为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

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出现,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一超多强“的局面不在继续下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美国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企图独霸世界,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科索沃战争的爆发就是事例之一。

(五)科学技术和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

概念: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开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迅速席卷整个世界的一次科技革命。

开始:

20世界四五十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