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461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

《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涵洞作业指导书.docx

03涵洞作业指导书

湖北江南高速公路一期土建

第2合同段项目部二分部

 

作业指导书

 

涵洞

 

中铁十一局一公司江南高速项目部二分部

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湖北江南高速公路一期土建

第2合同段项目部二分部

 

作业指导书

(之三)

涵洞

 

版号:

A版

文件编号:

ZT1101ZY-JN:

03

发布日期:

2011年8月30日

实施日期:

2011年8月30日

受控状态:

(盖章受控)

发送编号:

发送:

 

编制概况

 

策划:

卢国军

 

主编:

张耀

 

主审:

卢国军

 

批准:

卢国军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单

修改日期

页号

修改内容

修改单号

批准人

修改人

作业指导书的发放、使用和管理规定

1、本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修改、换版,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办公室负责发放、传递、回收和销毁工作。

3、本《作业指导书》限制在本项目范围内使用,未经项目总工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外交流、外借、复印和外送。

4、《作业指导书》的发放

(1)项目经理部领导、有关部室负责人及业务人员、工程队领导及有关业务人员。

(2)持有者调离岗位时,应及时交回办公室。

(3)《作业指导书》的发放与回收都要办理签认和登记手续。

5、《作业指导书》的更改

(1)由执行部门或单位提出修改意见,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总工程师处、由项目总工签字批准修改。

(2)《作业指导书》严禁私自随意修改。

(3)办公室负责将修改通知单和修改页及时发放给所有《作业指导书》持有者,持有者应按通知单及时修改更换修改页,并修改记录单中作好记录。

(4)《作业指导书》要妥善保管,保持清洁,一旦损坏或持失,持有者应立即向办公室办理损坏或挂失手续和申请补(换)发手续,损坏补发文件仍用原文件号码,丢失的文件补发新号码。

 

涵洞作业指导书

本分部位于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度高,沿路水源较多,涵洞通道数量较多。

一、编制依据

1、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

4、江南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招标文件:

第二卷—技术规范。

5、现场地质、水文调查资料。

二、工程概况

本分部涵洞、通道共计1804.37m/53道,其中涵洞667.03m/19座、通道785.16m/25座,圆管涵27.18m/2座,倒虹吸325m/7座。

根据本分部实际情况,采用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础开挖→修整基底→检验基底承载力→铺垫碎石垫层并夯实→基础立模→基础混凝土浇筑(绑扎钢筋)→台身混凝土浇筑→台帽及耳墙钢筋绑扎、立模→台帽及耳墙砼浇筑→盖板吊运安装→帽石钢筋绑扎、立模→帽石混凝土浇筑→支撑梁施工→通道排水沟施工→台背回填、锥坡施工→通道路面施工→接线施工→验收→完工的施工工艺,混凝土采用拌合站拌合,砼罐车运输。

三、技术要求

1、涵洞基坑开挖后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C/TF50-2011允许范围内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涵洞基础施工。

2、涵洞沉降缝应符合设计要求,沉降缝端面应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搭压。

填缝材料应具有弹韧性、不透水性和耐久性,并应连续塞密实。

3、涵洞填筑时必须从涵身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填筑并碾压密实。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施工工序

本标段涵洞施工程序为: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础开挖→修整基底→检验基底承载力→铺垫碎石垫层并夯实→基础立模→基础混凝土浇筑(绑扎钢筋)→台身混凝土浇筑→台帽及耳墙钢筋绑扎、立模→台帽及耳墙砼浇筑→盖板吊运安装→帽石钢筋绑扎、立模→帽石混凝土浇筑→支撑梁施工→通道排水沟施工→台背回填、锥坡施工→通道路面施工→接线施工→验收→完工。

2、工艺流程

基底处理

 

五、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1)施工前期准备

严格按照现场施工要求调遣施工班组和机械设备、材料进场,积极做好工程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对该涵洞的工程情况、水文地质、地形特点、地方资源、人力资源、工业加工能力、通讯设施、交通运输、水源电源、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征地拆迁、临时用地、临时用房、地材生产供应、外来材料采购供应等情况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调查,为编制涵洞的施工方案提供基础资料。

(2)施工技术准备

1)施工测量

工区测量班按复测后的线路中线控制桩、水准点进行定位放线,对涵洞工程布设呈十字交叉形的涵身测控网、水准网。

测量时运用全站仪放桩位,辅以钢尺复核。

2)工地试验室

本段涵洞试验工作由项目部中心试验室承担,中心试验室进行原材料试验和砼配合比的选定、各种试件的检测等常规试验工作。

3)核对设计文件

接到设计文件后,结合设计技术交底,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区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编写会审记录。

如现场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同时抄报监理工程师与发包人。

4)编制施工操作细则

根据设计文件中的工程数量、工程特点、施工工期、环保要求以及施工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组织工区技术人员对关键工序编制作业指导书、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以确保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5)技术交底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区技术骨干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等技术文件。

工区技术人员应对施工中的每道工序下达详细的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内容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6)岗前培训

针对本段涵洞的特点,组织技术人员和相关专家对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安全员等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技术标准和施工技术指南、技能培训、工程质量、职业道德,以及国家、行业、地方现行的有关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

(3)征地拆迁

征地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做好了准备。

(4)机械设备准备

遵循先进性和技术性能相匹配、确保选用设备可靠性的原则,进行机械设备配套。

针对工程特点,按多作业面并行施工,配备的机具设备及运输车辆保证按时进场,足量到位,对机械及早调试、彻底检修,保证上场机具性能完好。

同时,抓好材料的组织与管理,进行必要的物资储备,确保机具设备的高效率运转。

(5)施工材料准备

所需主要材料均由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厂家,签定供货合同。

根据物资管理办法,所有进场材料均由试验室取样试验合格,把好进货和验收质量关,收货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确保工程材料质量。

考虑工程所处地区雨季较长,为减少气候条件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设置材料储备设施,适量储备施工材料。

2、基础施工

(1)基础开挖

开挖前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里程桩号及涵洞与线路中线的夹角,计算出涵洞中心点及各特征点坐标,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导线点坐标和水准点高程,用全站仪进行测设,放出基础轴线及平面位置,并测其高程。

为便于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基坑开挖时,应根据基坑的地质情况,基础所处坑壁的土类来决定基坑坑壁的坡度。

坡壁坡度与坑壁土类关系表5-1-1:

表5-1-1坑壁坡度

坑壁土类

坑壁坡度

基坡顶缘无荷载

基坡顶缘有静载

基坑顶缘有动载

砂类土

1:

1

1:

1.25

1:

1.5

碎、卵石类土

1:

0.75

1:

1

1:

1.25

亚砂土

1:

0.67

1:

0.75

1:

1

亚砂土、粘土

1:

0.33

1:

0.5

1:

0.75

极软岩

1:

0.25

1:

0.33

1:

0.67

软质岩

1:

0

1:

0.1

1:

0.25

硬质岩

1:

0

1:

0

1:

0

注;1)挖基经过不同土层时,边坡可分段决定,并酌设平台;

2)在山坡上开挖基坡,如地质不良时,应注意防止坍滑;

3)单轴极限强度(Mpa)<5,5~30时,分别定为极软、软质、硬质岩。

为保证有足够的工作面和排水系统的设置,基坑开挖断面尺寸各边应增宽50-100cm,基坑开挖时应保持良好的排水,防止水浸泡基坑。

基础的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人工配合开挖。

当挖掘机施工至基底设计标高0.2m时,改用人工清理,防止因机械施工扰动土层。

挖至标高后不得长时间暴露、扰动或浸泡基坑,需及时检查断面、高程、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2)碎石换填施工

砂加碎石应分层填筑,每层厚度0.2m,用压路机静压或小型机具夯实。

(3)垫层施工:

基础开挖成型经自检及监理检验合格后,应迅速进行基础砼及碎石垫层的施工,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浸泡,防止晾槽引起水浸和风化,影响地基承载力。

3、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采取统一设置钢筋加工场地现场焊接、绑扎的方法。

(1)钢筋应具备原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及出厂合格证,运到工地后应做抽样检查,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2)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3)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表面油渍、漆污、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加工后的钢筋,在表面上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按设计要求办理,一般来讲,所有受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180°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内径不允许大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长的直线段。

螺纹钢筋的末端可用直角形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

(5)用圆钢制成的箍筋,末端做成斜弯钩,弯钩长度保证大于10d。

(6)钢筋加工时宜在常温下进行,不宜加热,弯制钢筋时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必须一次弯成,加工完毕的钢筋,应放置在钢筋棚内的架垫上,避免锈蚀和污染,并挂产品质量标识牌标识。

(7)电弧焊的外观检查符合下列规定时,方可以为合格。

①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发出与基本金属同样清脆声;

②焊接接头处无缺口,裂纹和较大的金属焊瘤缺陷;

③焊接表面平顺,焊渣要清除干净;

(8)钢筋接头应设置在钢筋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在同一截面上不得配置过多接头,接头截面面积不得超过总截面的50%。

4、钢筋安装

(1)安装钢筋时,钢筋位置,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绑扎和焊接的钢筋或钢筋骨架,在安装过程中不得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

(3)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支垫短钢筋头或其它适当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端头均不得伸进保护层内。

(4)为保证保护层必要厚度,可在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水泥砂浆块或塑料垫快支垫,垫块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砼强度,并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

(5)钢筋骨架应绑扎结实,并有足够的刚度,在灌注砼过程中不应发生任何松动。

(6)钢筋绑扎方法:

在钢筋交叉处,用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分布)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牢固。

(7)箍筋应与主筋围紧,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处应以铁丝绑扎结实。

(8)钢筋骨架经绑扎安装就位后,应妥加保护,不得在其上行走和递送材料。

5、支立模板

(1)在钢筋绑扎完成后,经自检检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字认可后可进行模板安装。

安装前应在模板上均匀涂刷脱模剂,首先用墨线弹出安装模板边线,保证安装位置准确无误。

安装时先找到底模中心,误差应小于2mm。

墙身模板采用2000×1000mm钢模板拼装,用预埋套管形式加固模板,以便拉筋循环利用,节省成本。

用对拉螺栓固定沉降缝处的模板模板外侧用横向钢筋加固,使涵身分段浇注成型。

(2)所有模板位置调整好后对模板进行全面尺寸及加固检查,确保其尺寸准确、稳定性及刚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3)所有模板安装完毕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字认可后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6、基础、涵身及翼墙砼施工及养护

(1)砼的配合比

砼的配合比由试验室经试验确定经审批后使用。

配制的砼拌合物应满足和易性、塌落度、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成品的砼应符合强度、耐久性的质量要求。

(2)砼的拌合

本标段涵洞洞采用1号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车运输。

1)拌合的砼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及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

2)放入拌合机内的第一盘砼材料应含有足够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合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合物所需的含浆量,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搅拌机电子控制自动计量设备应定期检定,不可以为计量是控制就可以放松检测控制。

3)砼的搅拌时间要严格控制,压缩砼的搅拌时间会影响砼的均匀性,搅拌时间从搅拌加水算起,一般不应少于1.5min。

4)搅拌设备要保证砼连续浇筑。

5)砼搅拌完毕后,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坍落度,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检测值为准,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砼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3)砼的运输

1)砼的运输能力应适应砼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砼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2)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运输时间不宜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3)用搅拌运输车运输砼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砼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4)砼运至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不得加水,经监理工程师允许后,方可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使用。

(4)砼的浇筑

1)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然后报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对钢筋骨架、模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签字认可后方可浇筑。

2)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砼时,其自由倾卸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发生离析。

2米以上应通过串筒卸料。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3)砼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对称浇筑,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砼。

4)机械捣砼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25倍。

每浇筑高度3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一层,串筒随砼面上升从下部分节取出,如此循环直至浇筑全部完成。

应避免振动棒碰撞钢筋模板及其他预埋件。

每一振点的持续时间为20—30s,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的间距;插入下层砼50~100㎜;每一处振动完毕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

应视砼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平静、泛浆为准。

5)砼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砼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规范的规定。

6)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砼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砼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继续浇筑砼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7)砼浇筑完成后,对砼表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并加以覆盖防护。

8)浇筑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同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制作150×150×150mm混凝土试块,每一工班制取试件不少于3组。

9)浇筑砼时,应填写砼施工记录。

并有监理工程师、技术员、质检员全过程旁站方可施工。

(5)拆模及混凝土养护

结构完成后待其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后立即开始进行洒水养护,表面覆盖草袋,洒水量根据气温情况确定,以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准,养生期为7~10天。

(6)盖板的制作及安装

因本段涵洞基础为分离式基础和整体式基础,我单位考虑本段涵洞用现浇盖板。

在施工时,先使用满堂脚手架做盖板模板的底支撑,然后采用大块竹胶板立底模。

要求所立模板底面平整,无错台、不漏浆。

其尺寸准确、稳定性及刚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模板支立合格后报请监理检查。

合格后绑扎钢筋,浇筑盖板砼。

盖板砼强度达到100%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可拆模。

(7)洞口砌筑

在其它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拆模后进行洞口砌筑,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从中间向两侧设横向排水坡,用于灌溉排洪的不设横向排水坡。

砌体要求采用座浆法施工,施工时砂浆饱满,上下层片石砌缝应相互错开,挂线作业。

施工完毕后大面平顺。

坡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且保证出入口顺路顺沟。

(8)沉降缝、防水层施工

1)沉降缝:

沉降缝的施工,要做到使缝两边的构造物既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

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嵌塞物应紧密填实。

2)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强身及盖板应涂两层热沥青,每层厚度为1.5mm,在基础顶以上,应顺沉降缝外周设置粘土保护层,厚20cm,宽20cm。

施工完后应当进行防护,保证施工质量。

防水层施工应避开下雨、大风、寒冷等不良天气。

(9)墙背填土、压实

当各部位混凝土强度均达到其设计值的85%,且防水层施工完成后,方可开始台背填土。

1)台背回填前,将台背回填范围内的杂土、杂物清除,根据现场放样,挖出台背回填范围的下口、上口及台背回填过渡段与路基连接处台阶。

底部自基础顶面,底部宽度为台身外侧2m,向上按1:

1.5放坡,并在每层开挖长2m,高1.3m台阶,顶面至路床底部。

将余土运走,基底整平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2)根据计算的每层回填材料数量,用装载机或自御汽车运输4%石灰土,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6%,经检验压实度合格后,进行下一层填。

填筑时两侧同时水平分层对称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小于10cm,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

3)涵背两侧1m范围采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其余范围内采用压路机碾压。

涵洞顶部50cm范围内采用压路机静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六、劳动组织

1、劳动力组织方式

根据工程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择优选调富有类似施工经验、符合发包人要求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成立管理部来全面负责本段涵洞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加强内部劳动力结构的调整,选派专业化施工班组进场施工;对进场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考核,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交底,确保施工班组的有效投入,建立健全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形成“交底-施工-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加强各专业工种的穿插流水,使施工班组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2、人员构成

每个涵洞施工时,工种、人数、职责见下表:

拟拟投入每座涵洞的主要劳动力

序号

工种

人数

职责

1

班组长

1

负责涵洞施工的指挥,协调各道工序之间的操作关联。

2

砼工

4

负责砼的振捣,及砼质量的检查。

3

钢筋工

6

负责钢筋的制作和安装。

4

模板工

8

负责模板的加工、支立、拆除、模板检查、维护。

七、材料要求

材料的数量和计划根据每一个涵洞工程量的大小,工期的进度来配置。

八、设备配置

每个涵洞施工时机械设备名称、数量、状态见下表:

拟投入每座涵洞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或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状态

备注

1

汽车吊

1

良好

2

砼搅拌运输车

3

良好

3

插入式振动器

4

良好

4

电焊机

2

良好

5

钢筋切断机

1

良好

6

钢筋弯曲机

1

良好

7

挖掘机

1

良好

8

水泵

1

良好

九、质量控制及检验

1、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重点做好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选择。

派出采购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和综合评价,确定合格的供应商,做到“先检验合格,后采购使用”;编制主要工序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针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重点做好砂石料的碱骨料反应试验。

组织全体员工对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和强制性要求进行培训。

组织高水平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

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一条龙”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字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及“放准、勤复测,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

按照“设计、施工互动”的原则。

施工图设计中编制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工艺设计,来进行指导施工。

施工和检测数据,及时反馈给设计,不断修改完善设计,通过互动不断循环上升,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地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个”,将每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做样板,通过高标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每部位、整项工程最终达到优良标准。

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段、每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

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三级验证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发包方和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质量检验

(1)涵洞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沉降缝、防水层、台背填土应按施工规范和图纸要求施工。

(3)检查项目。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2

弯起钢筋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径尺寸

±5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2

同一排钢筋中受力钢筋间距

±2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35

+10,-5

尺量,两端、中间

各2处

25

+5,-2

c≤25

+3,-1

注:

d为钢筋直径,单位:

mm

结构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测频率和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20mm

每边尺量不少于2处

板、墙

10

2

表面平整度

8mm

2m靠尺和塞尺测量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30mm

测量不少于2处

板、墙

±20mm

4

垂直度

1/1000

吊线尺量

5

截面尺寸

+20mm

0

尺量,不少于3处

砼涵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边翼墙距设计中线位置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墙顶顶面高程

±15

3

孔径

±2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涵长

+100-50

5

厚度

+10-5

各检查2处

6

涵身接头错台

10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十、安全环保要求

1、安全要求

(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4)作业中,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佩戴安全带。

(5)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