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0622366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6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部分 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一中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新课程双基检测文综历史部分Word版含答案

云南昆明一中

2013届高中新课程高三第二次双基检测

文综历史

审题人:

昆一中高三年级文科综合命题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早在1956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盏驹尊》铭文说:

“万年保我万宗”。

在另一青铜器《盏方彝》铭文中又说:

“万年保我万邦”。

这两段铭文主要说明()

A.西周重视宗法制度B.从商朝开始就有了分封制度

C.两周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度D.两周时期分封制度趋于完善

【答案】C

【解析】考察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万宗”是宗法制下的宗法血缘关系,“万邦”是分封制下分封诸侯国,故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分封制。

25.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厉以宁在《60年回顾和当前的改革》中指出:

“西欧封建社会就出现城市这一新的力量,城市市民就是最早的市场经济主体……中国情况就不一样,在魏晋南北朝时也是典型的刚性体制,上面豪门望族,下面一般老百姓,做官的都在上面。

但是从唐朝以后就开始改变。

”对这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正确分析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B.正确指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确立的原因和条件

C.正确分析了科举制度确立的时间和背景

D.正确指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答案】D

【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材料体现不出“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国封建社会确立的原因和条件”;“上面豪门望族,下面一般老百姓,做官的都在上面”说了在魏晋九品中正制下形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况。

26.“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

”古代雅典的这一制度()

A.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B.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C.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D.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答案】C

【解析】考点雅典的民主制。

雅典民主民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具体体现在民众法庭、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等机构设置运行上。

材料体现了民众法庭运行的状况,“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不能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27.《新唐书·百官志》记载:

“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载:

“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宋朝街鼓的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C.都市人口急剧增长D.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答案】D

【解析】

28.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下列思想家中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是()

A.程颢和程颐B.陆九渊和王守仁C.黄宗羲和王夫之D.王守仁和李贽

【答案】D

【解析】明朝思想家王艮认为“道”不是先天存在,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神秘的东西,它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能感悟到的,这样就把“道”由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道”从天上拉回人间,并赋予“道”以“百姓日用”的新内容。

这一思想的产生与当时封建社会制度开始走向衰落、社会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有密切关系。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与这一思想有传承关系的思想家应是王守仁和李贽。

29.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

“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

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的忠实代表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基本属于旧时代范畴

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清末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答案】B

【解析】考察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材料强调林则徐维护旧时代的意义。

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其思想主张基本属于旧时代范畴。

30.“俄国十月革命没有可以直接效法的样板,可以借鉴的只有几个先例。

其中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C.都在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D.都是在战败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答案】A

【解析】考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比较,巴黎公社时期没有受“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在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是群众自发的革命运动,是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的背景下爆发的,但十月革命时俄国没有战败。

31.德国宰相俾斯麦在会见日本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时指出:

“政府必须要制定一个在预算没有得到议会批准这种情况下的万全之策”。

这句话突出说明()

A.德国统一之后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度

B.德国是一个君主权力至上、封建残余浓厚的国家

C.德国宪法没有规定政府具有限制议会的权力

D.德国的议会具有表面上的职权和十分有限的民主

【答案】D

【解析】考察《德意志帝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但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材料突出议会和政府,意在政府可以绕开议会做出行动,说明德国的议会具有表面上的职权,德国的民主是十分有限的民主。

32.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

“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应该指出:

美国、英国及法国自己促成了这个新的平行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巩固,当然这不是出于它们的本意。

它们对于苏联、中国和没有加入‘马歇尔计划’体系的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经济封锁,想以此窒杀它们。

事实上并没有窒杀得了,反而巩固了这个新的市场。

”此观点的意图是()

A.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联系

C.要顺应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D.促进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发展

【答案】B

【解析】考察战后国际格局和学生的分析阅读能力。

斯大林指出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封锁,意在强调社会主义阵营也应该加强内部联系,强调两大阵营的对峙。

3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是因为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

A.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

B.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

C.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

D.是基于美国总统里根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后提出的

【答案】A

【解析】考察世界现代的经济。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到73年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又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对经济干预。

结合获奖时间可选出A。

里根80年代当选总统,推行新经济政策。

34.一份文献中分析道:

“过去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企业混为一谈。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

”下列文献中最早可能阐述这一观点的是()

A.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B.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答案】C

【解析】考察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

结合材料涉及国有企业改革,把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体现了适度分权,增强企业活力,相关文件为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35.詹姆斯·库兰在《大众媒介与社会》说:

有种由技术驱动的唱片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

相反,正是音乐的种种特殊品质,一种不受国家边界束缚的文化形式,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流动,社会身份与个体身份最为强烈的情感经验来源是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

对这段文字的含义表述最合适的是()

A.音乐具有超越国界的特质B.全球化中的音乐保持了民族特色

C.国家边界在文化交流中不再存在D.唱片T业是音乐全球化的本质

【答案】B

【解析】考察世界近代影视艺术的影响。

材料“唱片工业起步时不必按照国家的边界进行组织和管理”体现了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同时“没有改变以前那种纯粹的“民族”音乐“也体现了民族特色的保持,故选择B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40.(25分)近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如何看待中西文化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被强行开放的初期,人们视“洋货”为“奇技淫巧”,视洋人为“夷人”.看到火车,则“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举国若狂”,开山凿石“恐惊耳骇目,群视为不祥,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

——《文史知识》

材料二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国人对外国人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出现“洋人”、“西洋”、“洋务”等说法,并且“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家庭不用一些进口货……假若不用棉织品至少要用煤油做照明之用,或由欧洲人制造的、迎合中国人嗜好的不胜枚举的某些小东西。

——《文史知识》

材料三义和团群众确实有一部分是因“洋货”的冲击而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一部分平民常受外国传教士或其豢养的“二毛子”欺负的老实人,也有很多百姓是轻信对洋人洋物的谣言,诸如洋人“剜目剐心,采生折割”、“剜眼取胎.婴孩同煮”、铁路破坏风水、照相摄人魂魄之类。

义和团除了杀洋鬼子和”二毛子”外,还“最恶洋货”,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瓷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

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

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不吸香烟,果然最好;要吸香烟,请吸国货长城牌”、“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

”鸿生”火柴的创办者刘鸿生说:

“真正是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第一个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的每个人都愿意购买国货。

——〈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国人对西方文明看法的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溉括并举例说明这一变化的历史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三:

说明义和团对待西方文明有何特点?

形成这一特点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8分)

(3)材料四中“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的“文明”之处何在?

产生了哪些进步意义?

(8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今天研究近代人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有何现实意义?

(3分)

【答案】

(1)变化对西方文明由鄙视、排斥到崇尚、吸收。

影响:

创办近代工业如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等学习政治制度如郑观应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2)态度盲目排外反对一切外国事物。

原因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严重。

②其成员常受外国教会势力的欺压以及受外国商品的冲击而破产失业。

(3)“文明”学习外国的长处与外国展开竞争。

意义①促进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②增强群众的爱国意义③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

(4)科学评价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坚持正确的对外开放观。

【解析】第

(1)问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得出,观念变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注意结合事实说明;第

(2)问随着民主危机加剧,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对外来事物一概排斥;第(3)问文明在理性排外,学习外国长处与其竞争,可以进一步促进发展,抵制外国经济侵略,还能宣传爱国思想;第(4)问理性对待西方文明,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

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

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

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

人类还从未看到过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

请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并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解析】考查全球史观和经济全球化。

材料观点有欧洲逐渐丧失了中心地位全球化趋势加强欧洲在世界的扩展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做到观点全面分析史论结合即可。

评分标准一等15—11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10—6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5—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答案】

(1)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2)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3)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

环境污染、贫富差距、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单纯写观点不写史实得3分。

写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如能源危机、欧盟内部矛盾、恐怖主义活动等亦可给分。

 

请考生在45、46、47、48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题计算分数,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l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进行了建国后的第三次较大机构改革。

一方面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干部精简运动,全国共精简81万人。

精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剐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进行了五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这五次政府机构改革实践,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如:

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

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等。

又有一些教训,最大的教训在于忽视了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60年~1961年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背最。

(8分)

(2)改革开放后政府机构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什么?

(7分)

【答案】

(1)背景:

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要精简机构以缓解经济压力;②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2)侧重点:

转变政府职能;根本原因: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促进了政治体制的改革(或为了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析】第

(1)问历史背景结合材料“1960年到1964年,为了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要结合之前经济建设失误及带来的问题;第

(2)问“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得出侧重点,原因要结合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回答。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四)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五)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

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

(十一)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选举政策,应是凡满十八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男女、信仰、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的产生,应经过人民选举。

——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1940年3月)

材料二

1.各方代表由各方自己推选,人数应按各方所代表的实际力量比例规定。

2.国事会议应于最近期间召开。

3.国事会议根据革命三民主义的原则,必须通过切合时要、挽救危机的施政纲领以彻底改变国民党所执行的错误政策:

4.在共同施政纲领的基础上,成立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以代替目前的一党专政的政府。

5.联合政府有权改组统帅部,成立联合统帅部:

6.联合政府成立后,立即准备于最短期间内召开真正人民普选的国民大会,以保证宪政的实施。

——周恩来《如何解决》(1944年“双十节”)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政权民主保障手段发生的变化。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的认识。

(6分)

【答案】

1)措施:

制定法规,廉政建设;健全成立监督机构;实行三三制。

    历史意义:

提高了党的威信,赢得了群众(或抗日阶层)的拥护和支持;巩固了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2)政治上实行普选制度,让群众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和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

经济上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二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8月15日战败纪念日重申“永不再战”誓言,就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给亚洲邻国带来的重大损害和痛苦表示“深刻反省”。

明仁天皇在接下来的讲话中说:

“回顾历史,我真心希望战争惨祸不再重演,我和全体国民一道,向死于战火的人们表示深切哀悼”。

——《京华时报》(2010年8月6日)

材料三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

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联合声明〉签署的重大意义。

(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菅直人、明仁天皇和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没有诚意的原因。

(9分)

【答案】

(1)中日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6分)

(2)讲话和决议没有“谢罪”、“道歉”、“发动侵略战争”等字样,说明没有认罪的诚意和否认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讲话和决议使用“种种行为”和“所有受难者” 等含糊词语,回避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性质;日本以侵略者的历史观和战争观为被歪曲的历史辩解。

(9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

(1)问注意从对两国关系和对地区的和稳定各方面回答;第

(1)问从这些讲话人的用词上判断,日本回避侵略战争的事实,为日本近代的对外战争辩解的企图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11月23日晚,皇家学会在一场“(牛顿和爱因斯坦)谁才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的辩论后,公布了调查结果。

爱因斯坦“全面败退”。

对于第一个问题,61.8%的普通民众认为,牛顿对科学的贡献更大。

而在345名科学家的投票结果中,牛顿的优势更为明显,86.2%的人认为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更重要。

至于第二个问题,牛顿依然以50.1%的民众票数和60.9%的科学家票数胜出,由此,牛顿全面胜出。

——引自人民网2005年11月28日

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他一再向各国呼吁,用联合的经济抵制的办法制止日本对华军事侵略。

1936年沈钧儒等“七君子”因主张抗日被捕,他热情参与了正义的营救和声援。

材料三我们将此种巨大力量解放的科学家们,对于一切事物都要优先负起责任,必须限制原子能绝对不能使用来杀害全人类,而是用来增进人类的幸福方面。

——引自1945年爱因斯坦《告美国公民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你对村料一调查结果的看法。

(10分)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爱因斯坦进行评价。

(5分)

【答案】

(1)观点正确:

牛顿创立力学体系,使近代自然科学形成;还在天文学、光学、数学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成绩。

(3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并没有使经典力学失去存在的价值,牛顿力学理论仍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3分)爱因斯坦主要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方面,具有开创性成就,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建立在牛顿力学理论基础之上的。

(4分)

观点不正确: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打破了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推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人类文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5分)牛顿力学体系只适合于宏观领域低速运动物体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5分)

(2)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他也是一位具有正义感、良知的科学家,他反对非正义侵略,支持民主进步事业,反对核战争,增进人类和平和幸福。

(5分)

【解析】第

(1)问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可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第

(2)问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概括历史材料的能力。

结合爱因斯坦的科技成就和精神影响。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