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流程图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
《化学化学流程图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化学流程图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化学流程图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中国制造业正在持续发展,公金是其中重要的金属材料。
(1)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__。
(2)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主要流程如图2,操作中加热蒸发后冷却至原温度:
①溶液A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I、II中的操作均包括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
B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C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3)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后得到固体混合物(不含结晶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黄铜硬度比纯铜大ZnSO4、CuSO4、H2SO4过滤AB13.4
【解析】
【分析】
【详解】
(1)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硬度比纯铜大。
(2)向黄铜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锌和氧化锌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①溶液A中所含溶质为ZnSO4、CuSO4和过量的H2SO4。
②I、II中的操作均包括是过滤,在I中通过过滤除去铜和不溶性杂质,在II中通过过滤除去过量的锌。
③A、因为黄铜渣中Zn和ZnO的总含量大于CuO的含量,故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A正确;
B、溶液A中含有ZnSO4、CuSO4、H2SO4,加入过量的锌,锌分别与CuSO4、H2SO4反应生成硫酸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铜或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故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B正确;
C溶液B通过蒸发溶剂冷却至原温度得到溶液C和硫酸锌晶体,则溶液C一定是该温度下的硫酸锌饱和溶液,而溶液B不是硫酸锌饱和溶液,故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大于溶液B,C不正确。
故选AB。
(3)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硫酸中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比,则参加反应的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
。
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后得到固体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原固体质量与参加反应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总和,则为
。
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后欲对无色澄清的废液进行检验并回收利用。
已知该无色废液中可能含有硫酸、盐酸、氯化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他们的检验和回收流程如下:
完成填空:
①操作Ⅰ、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②生成白色沉淀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③无色溶液2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现象为__________;
④由实验可知,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一定不存在的物质的原因______
【答案】过滤复分解反应有气泡产生氯化镁、氯化钡
【解析】
【分析】
已知该无色废液中可能含有硫酸、盐酸、氯化镁、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一定含氯化镁,向白色沉淀A中加足量稀盐酸,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蒸发可得氯化镁固体,向无色溶液1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废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钡,由于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废液中一定不含硫酸,碳酸钠过量,故无色溶液2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发,可得氯化钠。
【详解】
①操作Ⅰ、操作Ⅱ实现了固液分离,是过滤;
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③无色溶液2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实验现象为:
有气泡产生;
④由分析可知,废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钡,一定不含硫酸,因为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校兴趣小组欲利用ZnC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备硫酸锌和金属铜。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查阅资料:
Cu2O是红色固体,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
Cu2O+H2SO4═CuSO4+Cu+H2O)
(1)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A中的物质有_____。
(2)加入过量的Y有两个作用:
一是_____,二是_____。
写出其中1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操作Ⅰ、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该仪器在操作Ⅱ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
(4)操作Ⅲ包含蒸发浓缩、_____、过滤。
【答案】H2SO4Zn和Cu除去过量的硫酸将铜完全置换出来Zn+H2SO4=ZnSO4+H2↑或Zn+CuSO4=ZnSO4+Cu玻璃棒引流降温结晶
【解析】
【分析】
ZnC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备硫酸锌和金属铜,而碳酸锌不溶水,可以溶于酸,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备硫酸锌,反应物中需要有硫酸根离子,所以X是硫酸,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硫酸锌、硫酸铜、铜,加入过量的Y后得到了滤液B和固体A,所以Y是锌,过量的锌可以使硫酸和硫酸铜完全反应,所以A中的物质有:
Zn和Cu;在固体A中加入硫酸后可以得到硫酸锌和铜,硫酸锌溶液经过蒸发后可以得到硫酸锌晶体。
【详解】
(1)该实验流程是利用ZnCO3和Cu2O的混合物制备硫酸锌和金属铜,而碳酸锌不溶水,可以溶于酸,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备硫酸锌,反应物中需要有硫酸根离子,所以X是硫酸,X的化学式:
H2SO4,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硫酸锌、硫酸铜、铜,加入过量的Y后得到了滤液B和固体A,所以Y是锌,过量的锌可以硫酸和硫酸铜完全反应,所以A中的物质有:
Zn和Cu。
(2)加入过量Y后得到了硫酸锌和固体A,而上一步中加入的硫酸是过量的,反应中也生成了硫酸铜,所以加入过量锌的作用是:
除去过量的硫酸,将铜完全置换出来;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CuSO4=ZnSO4+Cu。
(3)操作Ⅰ后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所以操作Ⅰ是过滤,操作Ⅱ后也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所以操作Ⅱ是过滤,操作Ⅰ、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该仪器在操作Ⅱ中起到的作用是引流。
(4)经过操作Ⅲ后从溶液中得到了硫酸锌晶体,所以操作Ⅲ的名称:
蒸发,操作Ⅲ包含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点睛】
碳酸锌不溶水,可以溶于酸,过量的锌可以硫酸和硫酸铜完全反应,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玻璃棒起到的作用是引流。
4.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所得溶液反应,制取还原铁粉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_____.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此操作中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_____.
(3)步骤Ⅰ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4)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
(5)步骤Ⅱ中加入一种可溶性试剂可实现其转化,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该试剂可以是_____(填化学式).
(6)隔绝空气进行“焙烧”,铁元素的转化途径是FeCO3
FeO
Fe,实际作还原剂的是CO.写出“焙烧”过程中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eCO3
FeO+CO2↑
②_____.
【答案】3过滤玻璃棒Fe+CuSO4=Cu+FeSO4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FeO+CO
Fe+CO2 .
【解析】
【分析】
【详解】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xFe2(SO4)3+yFe═zFeSO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为:
Fe2(SO4)3+Fe═3FeSO4,其中x=1、y=1、z=3,所以z的值为3;
(2)操作Ⅰ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此操作中起到引流作用的仪器是玻璃棒。
(3)步骤Ⅰ铁屑和硫酸铜能够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4)步骤Ⅰ中,废铁屑含有少量铁锈,由于铁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而硫酸铁和铁能够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对产物的成分没有影响。
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
(5)由于提示是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说明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而反应物硫酸亚铁,对应的生成物为碳酸亚铁,说明反应物含有碳酸盐或者是碳酸(一般没有用碳酸做反应物的,因为其不稳定,不便于储存和运输等)。
由于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需要满足“有酸可不溶,无酸需都溶“。
而硫酸亚铁是可溶性盐,所以加入的碳酸盐也应该是可溶,所以该试剂可以是Na2CO3等可溶性碳酸盐。
(6)②是生成的氧化亚铁和实际做还原剂的CO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O+CO
Fe+CO2。
5.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和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其它成分忽略)为原料制备MgSO4•7H2O的主要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
①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阳离子
Mg2+
Fe2+
Fe3+
开始沉淀时的pH
9.1
7.6
1.9
沉淀完全时的pH
11.1
9.7
3.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gCO3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为了让镁矿石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填字母)。
A将镁矿石粉碎B升高反应温度C用稀硫酸多次浸泡
(2)溶液A中所含的溶质成分有_____;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会生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_____。
加氧化镁调节后溶液的pH范围是____(用不等式表示)
(4)溶液C经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后得到MgSO4•7H2O晶体,低温干燥的目的是_____。
【答案】MgCO3+H2SO4=MgSO4+H2O+CO2↑ABCMgSO4、FeSO4、H2SO4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确保镁离子不沉淀的前提下使铁离子完全沉淀,并可避免混入反应产生的Na2SO4,引入新的杂质3.2≤pH<9.1防止MgSO4·7H2O失去结晶水
【解析】
【分析】
【详解】
(1)碳酸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MgCO3+H2SO4=MgSO4+H2O+CO2↑;将镁矿石粉碎可以增大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充分,提高原料利用率;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反应越充分,所以能提高原料利用率;用稀硫酸多次浸泡镁矿石可使里面的碳酸镁与稀硫酸充分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故填:
MgCO3+H2SO4=MgSO4+H2O+CO2↑;ABC。
(2)碳酸镁和碳酸亚铁均能和硫酸反应,同时硫酸还是过量,所以“溶液A”中含有硫酸镁和硫酸亚铁以及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故填:
MgSO4、FeSO4、H2SO4;2FeSO4+H2O2+H2SO4=Fe2(SO4)3+2H2O。
(3)除杂的原则:
除去杂质,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用MgO调节pH能使Fe3+转化为沉淀而除去,而NaOH和硫酸反应会生成新的杂质硫酸钠,且也会和溶液溶的硫酸镁反应生成沉淀而被除去,所以要用MgO来确保镁离子不沉淀的前提下使铁离子完全沉淀,并可避免混入反应产生的Na2SO4,引入新的杂质。
加入的氧化镁,需要完全除去铁离子,镁离子不能沉淀,所以“沉淀”步骤中,用氧化镁调节pH的范围是3.2≤pH<9.1。
故填:
确保镁离子不沉淀的前提下使铁离子完全沉淀,并可避免混入反应产生的Na2SO4,引入新的杂质;3.2≤pH<9.1。
(4)由于结晶水合物在干燥过程受热容易失去结晶水,所以低温干燥的目的是防止MgSO4·7H2O失去结晶水。
故填:
防止MgSO4·7H2O失去结晶水。
6.制备波尔多液。
某农场需要大量的波尔多液,农场工人就地取材,利用农场废弃的铜渣(只含有铜和一定量的铁),化工厂的废硫酸和农场附近山上的石灰石来制作波尔多液。
下面是制作波尔多液的工艺流程图(注:
所加试剂及操作均省略):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流程1~6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流程图中的数字编号)。
(2)喷洒波尔多液后,果农的手上和衣服上会残留一些用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属于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在家中洗去衣服上蓝色斑点的是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
CaO+CO2↑CaO+H2O=Ca(OH)2H2SO4+Fe=FeSO4+H2↑2Cu+O2
2CuOCuO+H2SO4=CuSO4+H2OCa(OH)2+CuSO4=Cu(OH)2↓+CaSO4⑤⑥碱用食醋浸泡后用水冲洗
【解析】
【详解】
1、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原理:
CaCO3
CaO+CO2↑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2、生石灰与水反应:
CaO+H2O=Ca(OH)2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3、铜渣中含有少量铁,用稀硫酸将铁除去:
H2SO4+Fe=FeSO4+H2↑符合“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属于置换反应;
4、铜加热变为氧化铜:
2Cu+O2
2CuO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5、氧化铜与硫酸反应原理:
CuO+H2SO4=CuSO4+H2O,符合“化合物+化合物=新化合物+新化合物”,反应物离子交换成分,属于分解反应;
6、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原理:
Ca(OH)2+CuSO4=Cu(OH)2↓+CaSO4符合“化合物+化合物=新化合物+新化合物”,反应物离子交换成分,属于分解反应;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⑤⑥;
(2)喷洒波尔多液后,果农的手上和衣服上会残留一些用水洗不掉的蓝色斑点,这些蓝色斑点是氢氧化铜,属于碱性物质,在家中洗去衣服上蓝色斑点的是方法是:
用食醋浸泡后用水冲洗;
7.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C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如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一定有Cu;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只有C;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Fe。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FeO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错误;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溶液中无硫酸铜,没有剩余的硫酸,则固体乙中一定有Cu,正确;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了硫酸是过量的,则固体乙可能含有铜,不一定是碳,错误;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硫酸铜,铁与硫酸铜反应所以,固体乙中一定无Fe,正确。
故选C。
8.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2)、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相关流程如下: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_____(写化学式)。
(2)请写出步骤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已知A为铵态氮肥,请推断该物质为_____(写化学式)。
(4)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60℃时,27.6gNH4Cl完全溶解至少需要_____g水。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原因是_____。
③结合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CO2
NH4Cl50高于60℃时,碳酸氢钠将会分解碳酸氢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流程中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食盐水中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该反应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做反应物,而步骤Ⅴ中的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CO2。
(2)步骤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
。
(3)因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食盐水中生成A和碳酸氢钠,已知A为铵态氮肥,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氯离子,则A为氯化铵,化学式是:
NH4Cl。
(4)①根据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故27.6gNH4Cl完全溶解至少需要50g水。
②因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所以图中温度高于60℃时,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
高于60℃时,碳酸氢钠将会分解。
③从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发现,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图中温度范围内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故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
碳酸氢钠。
【点睛】
本题的难点之一是:
温度高于60℃,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要根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进行分析。
9.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气等。
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据检测,雾霾天气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以及减少PM2.5的措施错误的是_____。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µm的颗粒物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北方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D加大对煤进行综合利用的力度
(3)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全球气候问题。
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如图是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的部分流程(已知反应室内有Ca(OH)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请回答:
①反应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该过程至少发生了_____个化学反应
③该过程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写化学式)。
【答案】石油ABCA
4NaOH、CaO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酸雨、温室效应、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故选ABC。
(2)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µm的颗粒物,故错误;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可减少细颗粒物的产生,故正确;
C、北方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
D、加大对煤进行综合利用的力度,可大大减少细颗粒物的产生,故正确。
故选A
(3)
①由于捕捉室是氢氧化钠,反应室有氢氧化钙,结合流程,可知反应室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分别是
,
,
,
。
③该过程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即为反应物,又作为生成物的是NaOH、CaO。
10.金属钛被称为铁和铝之后崛起的“第三种金属”,它是航海、化工、医疗上不可缺少的材料。
工业上用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制备金属钛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
(2)向钛铁矿中加入的稀盐酸需过量,其目的是_____。
(3)高温条件下,二氧化钛固体、单质碳和通入的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在流程中,可用Na代替Mg制取Ti,其原因是_____。
【答案】过滤使钛铁矿完全反应TiO2+2C+2Cl2
TiCl4+2CO钠比镁的活动性强(或钠比镁活泼),也能置换出金属钛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采用过滤的方法;故填:
过滤;
(2)向钛铁矿中加入的稀盐酸需过量,目的是使钛铁矿完全反应;故填:
使钛铁矿完全反应;
(3)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钛、碳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故填:
TiO2+2C+2Cl2
TiCl4+2CO;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镁的前面,所以钠比镁活泼,在流程中,可用Na代替Mg制取Ti,故填:
钠比镁活泼。
11.新型药膏辅料生产中常常需要氧化锌作添加剂。
由工业锌粉生产活性ZnO的部分生产流程如下: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B过程处理主要目的是______。
(2)混合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
(3)D中的实验操作是_____。
(4)加入的固体B是______。
【答案】Zn+H2SO4═ZnSO4+H2↑除去过量的硫酸
过滤Na2CO3
【解析】
【分析】
根据A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稀硫酸过量所以A中的溶质有两种;B处后只有溶质硫酸锌,所以B主要是除去硫酸;观察图中固体与溶液分离,应是过滤;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
(1)A中锌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由于加入了过量稀硫酸,B过程处理主要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硫酸。
(2)由于稀硫酸过量,所以A是硫酸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氢离子和锌离子;
(3)D是将固体与溶液分离,所以操作是过滤;
(4)由于D中得到的是固体碱式碳酸锌和硫酸钠,生成物中有碳元素和钠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的成分可能是Na2CO3,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能和硫酸锌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锌和硫酸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