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583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docx

山东高等学校岗前培训网上考试《科研方法论》考试用资料

第一章导论

1、19世纪下半叶,日本明治维新时代启蒙思想家福泽瑜吉首次把Science译为“科学”。

2、12世纪初,宇宙论者威廉提出了“科学是知识”的思想,认为科学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知识的一部分,从而与神学区分开来。

3、《不列颠百科全书》对“science”的解释是“任何涉及真实世界和它的现象的知识系统,这一知识系统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化的实验。

4、科学活动不是人和对象“两体”,而是科学共同体、科学范式和特定的客观对象三体活动,是一项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解决疑难的活动。

5、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科学的三条划界标准:

第一,方法论认识;第二,令人信服的确定性;第三,普遍有效性。

6、科学分为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

现代科学还包括以人类思维存在为对象的思维科学。

7、哲学与科学的联系在于:

科学史全部真正哲学的条件,任何从事哲学思维活动的人都必须熟悉科学的方法。

8、科学按照研究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9、哲学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规律性认识,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概括与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0、自然科学包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它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部分组成。

11、社会科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

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12、我国教育部讲科学研究定义为:

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13、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就表现为创新性和继承性。

14、从研究过程看,科学研究的类型可分为:

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

15、基础科学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

16、应用研究是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

17、从研究性质看,科学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和发展性研究。

18、探索性研究是指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19、从研究方法看,科学研究可分为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

20、实验研究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受控的研究方法。

21、调查研究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22、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主要包括:

确立科研选题,设计研究方案,获得研究数据与资料,对研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申请专利、应用推广研究成果等。

23、确立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首要环节。

24、设计研究方案主要包括:

科学实践的具体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等,科学地设计研究方案是科研选题实现的关键保障。

25、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

26、科学是与“前提真,结论必真”这样一套演绎逻辑密切相关的,这就是古典唯理主义的演绎方法论。

27、科学方法论就发展趋势而言,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逻辑主义方法论,历史主义方法论,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并重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28、逻辑主义方法论包括维也纳学派所倡导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提出的逻辑证伪主义。

29、逻辑实证主义强调归纳逻辑的重要意义,认为科学知识的主体是由观察所提供的可靠的(真的)证据通过归纳而建立起来的。

30、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原则是,一个系统只能作出可能与观察相冲突的论断,才可能看作是科学的,即可证伪性。

31、库恩否认逻辑经验主义认为科学理性可以还原为任何一组显而易见的方法论规则。

32、库恩在方法论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概念之上:

范式、不可通约性、革命。

33、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就是在克服波普尔“理性重建”和库恩“历史再现”的片面性基础上,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方法论。

34、逻辑主义学派主张科学发展过程的合理重建,但他们忽视科学史的实际。

历史主义学派注重科学发展的历史再现,但他们否定科学发展的合理性。

拉卡托斯则希望把这两者即“逻辑的重建”和“历史的再现”结合起来。

35、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的“硬核”概念是受库恩“范式”这个概念的启发而提出的。

36、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层次:

A第一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即唯物论和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在概括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社会、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引出的最具普遍意义的方法论。

B.第二个层次是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一般方法是以哲学方法为指导,对各门学科研究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C.第三个层次是适用于某一科学领域的具体的科学方法论。

37、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路、途径、方式和程序。

38、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

演绎法、归纳法、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实证主义、逻辑原子主义、现象学、阐释学

39、演绎法出自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即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40、归纳法出自培根的《新工具论》即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40、培根首次提出了整理和分析感性材料的三表法,即具有表、缺管表和程度表。

41、辩证法:

A黑格尔分析了历史理性与历史主义,创立了辩证法,B它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C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2、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43、实证主义:

由孔德创立,又称“实证论”,其中心论点是:

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

44、罗素继承了实证主义思想,并创立了逻辑原子主义思想。

45、现象学:

由胡塞尔创立,这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46、阐释学:

由伽达默尔创立,是一种解释和了解文本的哲学技术,它允许被描述作为诠释理论并根据文本本身来了解文本。

47、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并称为人类的三大实践活动。

48、数学方法:

根本特点在于撇开研究对象的其他一切特性,只抽取出各种量、量的变化及各量之间的关系。

49、系统科学方法:

是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观点,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从整体和全局出发,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素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研究,以得到最优化的处理与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0、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

A人文社会科学注重研究人的活动、意识和社会现象,B自然科学注重的是对具有自在性的自然客体的研究,C人文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不能复制的特点。

51、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联系:

从认识论来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要获得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都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并要正确地实现有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52、思维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反应,他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高级的反映形式。

它是大脑通过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应。

53、科学思维被定义为形成于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

54、科学思维的内涵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度客观性,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二是指科学领域的思维,是围绕求得科学答案展开的思维;三是采取理论思维的形式,它是指正确思维和高效思维。

55、科学思维与一般思维都是以人脑作为思维的物质基础,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都是由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这样一个认识过程。

56、抽象:

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和由此及彼等一系列的整理、加工、改造和制作的过程。

57、概念:

是以压缩的形式表现大量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并且能够用语言、符号表述其本质特征。

58、判断:

判断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59、推理: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60、假说:

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这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就是假说。

61、论证:

论证是根据已知真实的判断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方式。

62、反驳:

是指已有的理论或学说举反例以论证其谬误或不完备,它和论证是论证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63、想象:

想象是人类的一种智能,在认知学中,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64、直觉:

直觉是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经验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65、科学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活动必须遵守的规则,是科学思维运动获得成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66、理性思维是在直观感性的基础上,经过界定概念、客观推理、科学判断后形成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

67、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科学抽象是理性认识的高级阶段

68、科学观察共分为两类,即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69、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使自然过程以纯粹、典型的形式表现出来。

70、科学的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方式。

71、科学概念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单位,也是科学思维的最基本的形式。

72、逻辑思维方法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运用逻辑工具对思维内容进行抽象的推理的思维活动。

73、逻辑思维是科学思维中最普遍、最基本得一种类型。

74、比较是建立在客观物质对象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基础之上的,是找出客观对象之间的共同特点和相异之处。

75、类比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推理方法。

76、分析是指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中,分别研究事物的各种矛盾,分析不同过程、不同阶段的矛盾,以及矛盾着的各个方面的特点、属性。

77、综合就是把分析中得到的关于客观对象各个部分的认识按照其内在联系在思维中联结起来,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整体认识的思维方法。

78、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

它由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79、演绎法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80、创造性思维方法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辨证统一;二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综合。

81、直觉:

是指不通过有意识的推理,在先前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的快速识别。

82、灵感:

是指在某种信息激发下,认知主体将处于饱和状态的各种相关信息有序地排列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和理论。

83、顿悟:

是指对认知主体通过变换情景结构,摆脱不成功的思维定式,从整体上迅速地洞察问题的实质,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84、直觉、灵感、顿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顿悟是直觉和灵感的中介,灵感通过顿悟而达到直觉。

85、系统性思维方法的四个特征:

(1)整体性

(2)最优化(3)综合性(4)动态性

86、科研素养:

是指科研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时,在思想道德上、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素质。

87、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依赖于长期的观察训练和知识的积累。

88、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是培养观察力的重要条件。

89、科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四种:

⑴是多角度分析方法⑵是对比分析方法⑶对立面分析方法⑷是历史分析方法

第二章科研选题

1、科学研究的首要环节就是进行科研选题,即发现问题并确定研究课题。

2、科学问题的识别,是指从已经发现的问题中辨认或鉴别出科学问题。

3、科研人员发现科学问题的途径:

A从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发现科学问题。

B从已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

C从多种假说之间的差别和对立中发现科学问题。

D从一种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

E从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

F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简单性的需要中发现科学问题。

G从对新假说或新事实的检验中发现科学问题。

H从生产和实际生活需要而提出的实用技术性科学问题。

4、例如,对光的本性问题,人们根据光的衍射、干涉等试验得出光的波动性,根据光压实验、光电效应得出光的粒子性——从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中发现科学问题

5、例如,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就是由于数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暴露了原有理论的局限性,每次研究都大大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从一种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矛盾中发现科学问题

6、例如,对牛顿力学的检验发现,天王星的实测轨道与按牛顿力学所计算的理论轨道不符,由此引出的科学问题导致了勒威耶的假说并通过伽勒的观察发现了海王星——从对新假说或新事实的检验中发现科学问题。

7、简单问题是指由简单的无知而不是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提出的问题。

8、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

9、科学问题的特征共六个:

范域性、待解性、可证性、明晰性、层次性、联系性

10、范域性,即问题的归属性。

问题的归属性就是问题在客观上所涉及的人类活动领域。

11、可证性,即问题的可验证性。

可验证性就是对问题的解答可以通过科学知识所涉及的内容加以经验或实验检验,并推导出特定的可以验证的论断。

12、明晰性:

是指问题的明确程度、具体程度往往同一定的背景知识相联系。

13、层次性:

是指科学问题递进上升的层次性,决定和制约着科学发展过程的阶段性、连续性、前进性,使其呈现出一个由“个别科学事实”到“特殊经验定律”再到“一般理论原理”的递进发展过程。

14、从人类认识活动的基本类型出发,根据科学问题的性质和研究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对科学问题进行分类:

A基础理论研究问题和应用研究问题。

B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

C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怎么样的问题。

D常规问题和反常规问题

15、基础理论研究是指以探索未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自然现象,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目的的科学活动。

16、应用研究是指围绕重大或广泛的应用目标,探索新原理、新方法,开拓新领域的定向性研究。

17、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由当代美国科学哲学家劳丹提出,

18、经验问题:

是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自然现象感到新奇或试图进行解释问题。

19、经验问题可以分为三种:

①未能解决的问题(是潜在问题,具备实验条件和适当的理论来判定该问题时才转化为实际问题);②已解决的问题;③反常问题

20、概念问题分为两种:

①内部概念问题;是指理论内部出现的矛盾,逻辑上的不一致,基本概念含混不清等。

②外部概念问题,是指同一领域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或理论与外部的哲学思想、文化传统等不一致产生的问题。

21、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怎样的问题。

根据求解的类型对科学问题的划分。

在科学研究中需要回答的问题,一般都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22、常规问题和反常规问题,根据内容性质的划分。

23、常规问题是在维持原有理论的基本原则及框架的前提下提出的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

24、反常规问题是在怀疑、拒斥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有待解决的难题。

25、科学研究是一个动态的、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在科学研究中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和如何选择课题的问题。

26、科学选题,即确立科学研究项目的名称,是指某一学科领域中尚未认识而又应当探索、认识和解决的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确定研究方向即主攻方向;二是选择研究课题即突破口。

27、在邹承鲁院士《我的科研之路》中,根据方向范围的大小将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分为三类:

首先是科学研究的总方向;其次是各级单位的主攻方向;最后是科研人员个人的主攻方向。

28、科研方向在选题中的作用:

(1)导向性作用:

有研究方向才有学科视角

(2)开拓作用:

有了研究方向才有学术定位(3)积累作用:

有了研究方向才有学术承续

29、科研选题应遵循的原则:

①需要性原则:

是指科学研究应选择符合学科理论发展、技术创新发展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科学性原则:

是指科研选题必须有科学事实、科学理论与技术原理等为依据按客观规律办事,将选题置于当时的科技背景和社会发展时代之下。

30、科研选题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要求选题必须有依据②选题要符合客观规律③选题的科研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正确处理好接受与突破、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使科研走上正确的开放发展道路。

31、可行性原则是指科研选题必须根据实际具备的或进过努力可以具备的主客观条件来确定,才有预期完成的可能性,体现了科研工作的条件性。

32、优势性原则是指在选择和确定科技创新课题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宏观优势和微观优势,扬长避短。

33、效益性原则是指选题过程中,既要合理分配科研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着眼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

34、科研选题的方式有四种:

⑴查阅文献选题⑵从观察研究和考察现实需要方面着手选题

⑶从科研管理和规划中选题⑷从直觉思维或意外发现中选题。

35、指令性课题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考虑全局或本地区公共事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科研课题。

36、还有一些对某些特殊需求提出并确立的课题,如专项研究课题、委托课题、自选课题等。

委托课题属于横向课题,具有面向技术、灵活广泛、周期较短且资金额度较大等特点,委托者以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为研究目的。

自选课题是指研究者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经验与喜好选定的课题。

37、研究方案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①研究什么问题②怎样开展研究③预期的成果是什么。

38、研究方案一般包括:

问题的提出、课题释义、课题研究假设和课题目标、科研研究的实施步骤等。

39、课题释义是要求阐明课题的含义,是对“是什么”的回答。

40、课题研究的假设,假设是以一定的理论和事实为依据,对所研究的课题提出某种带有推测和假定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和结论,是对某种尚待建立的变量关系的推测。

41、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是一个从准备到操作、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全局的实施过程。

42、论证课题是否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需要;是否有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43、课题在理论和方法上是否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4、评价的两个方面:

可行性评价;价值评价。

45、价值评价是指主体对一定价值的肯定(或否定)、评估、预测、计量和权衡,是价值意识的对象性活动过程及其结果。

46、评价方式有两种:

系统论证;综合评价。

47、系统论证的主要内容有:

①国内外研究对该课题涉及的领域和研究动态;②本人所确定的具体目标和预期效果;③为达到目标所设计的研究方案;④可能会出现的困难和自己尚无把握的问题;⑤有条件的可采取专题报告的形式,没条件的可以单独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寻求指导。

48、综合评价是在对几种不同的选题方案进行系统论证的基础上,综合各项目的评定情况,判定各课题方案的整体情况,然后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筛选出最佳选题方案。

49、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课题研究目的和预期成果,是否符合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要求;对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是否正确;课题的论据是否充分;②课题的科学技术意义和经济价值如何③课题的初步研究计划和技术路线是否先进、合理、可行④课题的最后成果是否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⑤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人员能否胜任课题的研究任务。

50、有些重大课题,除了系统论证与综合评议外,必要时还应当进行先期研究,试探一下可能性,然后才能做出最后决定。

51、评价标准是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的界限。

52、评价标准有两个最基本的前提:

人的需要和利益、客观对象的属性和标准。

53、科研选题评价必须遵循以下标准:

事实标准、需要标准、逻辑标准。

54、评价过程中的权重则表示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55、相关要素的修改:

⑴课题名称与研究目标的修改⑵关键概念的界定⑶研究假设的确定

56、课题名称既要清楚、简短和准确,更要体现研究内容、方向,限定研究范围。

57、研究目标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

第三章文献检索与整理

1、资料是对人类所创造的科学知识,文化思想和各种实践活动进行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的一切印刷品和音像制品的统称。

2、资料是研究过程观点形成的基础,也是科研成果阐述的重要依据。

3、资料的分类:

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

4、直接资料:

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观察、体验、感受、实验、调查而得来的资料

5、间接资料:

是指人们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而获得的信息资料

6、原始资料:

是指研究者就当前的研究课题而收集整理的资料,具有直观、具体、零碎等特点

7、二手资料:

是指在该课题的调研之前已经存在的、自己或他人为其他目的收集到的相关或不相关的资料

8、二手资料是最理想的收集对象,因为二手资料快捷、高效而且成本低廉

9、二手资料按照性质分:

1宏观市场信息资料,2微观的环境信息资料,3企业的直接环境信息资料

10、二手资料按照载体分:

1印刷资料,2电子资料,3口头信息资料

11、某个企业的财务报表、销售记录、合同、发票、存货记录等属于二手资料

12、资料收集的要求:

1数量要求2内容要求3时间要求4管理要求

13、数量要求,资料收集的范围一般包括:

1基础性资料2前沿性资料3灵感性资料或触发性资料。

14、对资料管理的最好方法是分类。

15、分类的益处是随时可以快速检索、快速使用。

16、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

1访谈法2问卷法3观察法

17、访谈法是收集资料时运用最广泛和普及的一种方法,

18、访谈法是访谈者与被访者通过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19、问卷法是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

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

20、观察法是直接感知与纪录正在发生的一切同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有关的社会事实的一种调查方法。

21、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

①文献资料筛选②报刊剪辑分析③情报联络网法④检索工具查找法⑤互联网搜索

22、文献资料筛选:

是根据科研人员的阅读目的,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准确而迅速地筛选出所需要的资料。

23、报刊剪辑分析:

是科研人员从与课题相关的各种报刊杂志上所刊登的文章、报导中,分析和收集信息。

24、情报联络网法:

是科研人员通过科研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或国外有限地区内设立的情报联络网搜集信息,获取对自己课题有用的资料。

25、检索工具查找法:

是科研人员通过一些搜索引擎、相关网站、数据库等收集检索课题所需要的资料。

26、资料的鉴别:

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评价、取舍,找出研究课题真正需要的资料

27、鉴别资料需要注意:

1要鉴别的资料是否真实准确2鉴别资料的价值3要鉴别资料是否全面4要鉴别资料是否创新

28、资料整理的原则:

①真实性②准确性③完整性④统一性⑤简明性⑥新颖性

29、文献检索:

是以科学的方法,利用检索工具和检索系统,从有序的文献集合中检出所需的信息的一种方法。

30、所谓文献:

是指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作为记录手段,将信息记录或描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并能起到存贮和传播信息情报和知识作用的一切载体。

31、文献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

32、文献具有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

33、按照文献内容加工深度不同划分:

1从零次文献2一次文献3二次文献4三次文献

34、零次文献:

是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