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322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docx

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要点

一、名解

1.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夏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分类和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生命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微生物(microogranism):

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的是:

列文虎克(Leewenhole);首先分离出黄热病毒的是WalterReed;首先分离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是郭霍(Koch),发明巴士消毒法,并发现发酵是由于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的是巴斯德(Pasteur);伊凡诺夫斯基(Iwanovsky)首先发现烟草花叶病毒;琴纳(Jenner)用牛痘预防天花。

3.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4.细菌(bacterium)是一类原核细胞型单细胞微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界。

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基本结构为: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特殊结构为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5。

革兰染色:

步骤包括:

涂片,干燥,标本固定,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

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

不被乙醇脱色仍然保留紫色为革兰阳性菌,被乙醇脱色染成红色的为革兰阴性菌。

有助于鉴别细菌,为细菌的致病性和选用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依据。

6.肽聚糖(Peptidogycan):

又称粘肽或糖肽。

为革兰阳性菌核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

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溶菌酶能切断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壁酸之间的连接,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青霉素能干扰五肽交联桥与四肽侧链之间的连接,使革兰阳性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导致细菌裂解死亡。

7.磷壁酸(teichoicacid):

为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成分,约占细胞壁干重50%。

分为膜磷壁酸和壁磷壁酸两种,具有很强的抗原性,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8.外膜(outermemberane):

为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成分。

位于肽聚糖外侧,由脂蛋白,脂多糖,脂质双层三部分组成,其中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

9.脂多糖(LPS):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伸出的特殊结构,即细菌内毒素。

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寡糖重复单位构成,其中脂质A是其毒性中心。

10.细胞壁的功能:

1)维持菌体固有形态并保护抵抗低渗环境;2)参与细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3)决定菌体的抗原性;4)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1.细菌细胞壁缺陷性(细菌L型):

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可受到多种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的作用而受损,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普通环境中由于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压而会胀裂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中,由于菌体内外渗透压处于平衡状态,仍可存活,成为细菌L型,一般为革兰阴性,易形成荷包蛋型菌落。

12.质粒(plasmid):

染色体外地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特性是:

可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遗传性状;能独立自行复制,并可通过接合和转导将有关性状传递给另一个细菌;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的遗传物质。

13.异染颗粒(metachromaticgranule):

为胞质颗粒,内容物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用特殊染色方法可染成与菌体不同的颜色,如白喉棒状杆菌具有异染颗粒,有助于细菌的鉴别。

14.荚膜(capsule):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包绕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它与细胞壁结合牢固,厚度在200nm左右,四周界限明显,大多数由多糖和多肽组成,具有抗吞噬,抗有害物质损伤,抗干燥的功能,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15.芽孢(spore):

某些细菌繁殖体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在菌体内形成具有多层膜结构,厚而坚韧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他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休眠状态,对外界热,干燥,化学消毒剂的抵抗力远远大于繁殖体,有助于细菌的鉴别。

16.吲哚实验检验细菌分解色氨酸的实验。

17.热原质(pyrogen):

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也称致热原,大多数由革兰阴性菌产生,在高压蒸汽灭菌下也不能被破坏,可用吸附剂或特质石棉板过滤除去。

18.外毒素(exotoxin):

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产生的一种毒性蛋白质,抗原性强,作用具有选择性,大多数细菌的外毒素是由菌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菌体外,也有些是存在菌体内,当菌细胞裂解后释放出来。

19.内毒素(endotoxin):

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组分,在细菌裂解后才能释放的毒性脂多糖,毒性作用相对弱,且无选择性,抗原性弱,其分子结构有特异性多糖,脂质A和非特异性核心多糖组成其中脂质A是其毒性成分。

20。

侵袭性酶:

是细菌合成的能损伤机体组织,促使细菌在机体内生存和扩散的一类酶,与细菌致病性有重要关系。

21.菌落(eolony):

单个细菌经分离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平皿上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22.病毒体(virion):

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

,是病毒在细胞外的结构形式,具有典型的和完整的形态结构。

病毒以纳米为测量单位。

病毒而复制周期为: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

23.单正链RNA:

单正链RNA病毒核酸本身具有mRNA功能,可以翻译出早期蛋白质,然后以病毒正链RNA为模板,依靠早期蛋白的催化复制出互补的负链RNA形成双链RNA。

24.单负链RNA:

不具有mRNA功能,单病毒本身含有RNA聚合酶,依靠这些酶复制出互补的正链RNA作为mRNA,在翻译出早期蛋白,继而复制子代病毒核酸。

25.逆转录病毒:

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基因组由两条相同的正链RNA组成的包膜病毒,逆转录病毒在复制时要通过DNA中间体,并可将病毒DNA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形成前病毒,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有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26.顿挫感染(abortiveinfection):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因宿主细胞条件不合适,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或能量等必须条件,致使病毒虽可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此种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或者流产感染。

27.缺陷病毒(defectivevirus):

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某一基因位点的改变,病毒不能进行正常的增值,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需要辅助的病毒,此类病毒成为缺陷病毒,如丁性肝炎病毒。

28.干扰现象(interferencephenomenon):

当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增值的现象。

29.真菌(fungus):

是一类具有细胞壁和真核结构的,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分化的,以寄生或腐生方式存在于自然界,能进行无性繁殖或者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性微生物。

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常用沙保培养基培养。

酵母型菌落:

新生隐球菌;类酵母性菌落:

白假丝酵母菌。

30.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能杀死芽孢和非病原性微生物。

31.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一切活的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细菌芽孢。

32.抑菌(bacteriostasis):

采用化学方法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的生长繁殖成为抑菌。

33.消毒: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大量用于牛奶消毒以杀灭包括牛结核杆菌和其他繁殖体型微生物,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但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2)煮沸法,用于食具,刀剪消毒。

3)高压蒸汽灭菌:

用于手术器械,培养基,生理盐水。

破坏细菌蛋白质4)紫外线:

手术室空气消毒。

破坏细菌核酸。

34.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pathogen):

机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平衡状态及正常菌群之间的平衡,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被打破,如其寄居部位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菌群失调,从而使原来不治病的细菌成了致病菌,也可成为机会致病菌。

35.卡介苗(BCG):

卡介二世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含有胆汁,马铃薯,甘油的培养基上,经13年230次传代得到的减毒活性株,现广泛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制剂。

36.耐药性变异:

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从敏感变成耐药的变异。

37.质粒:

致育质粒:

F质粒;耐药性质粒:

R质粒;毒力质粒:

Vi质粒;大肠杆菌:

Col质粒。

38.噬菌体(bacteriophage或phage):

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只能在获得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前噬菌体(prophage):

是指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

毒性噬菌体(virulentphage):

一种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值,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使宿主菌裂解的的噬菌体,只具有溶菌周期。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age):

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宿主菌的裂解,但噬菌体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型噬菌体,具有溶菌周期和溶原周期。

39.转化(transformation):

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部分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接合(conjugation):

细菌通过性菌毛(含性菌毛的细菌有F+,Hfr和F’)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

转导(transduction):

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入受体菌,是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形状的方式。

溶原性转换:

当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整合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40.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fusion):

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

41.隐性感染(inapparentinfection):

机体免疫力较强时或者侵入的病原菌数量不多,毒力较弱,虽然感染但对机体损伤较轻,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又称亚临床感染。

42.潜伏感染(latentinfection):

某些病毒在显性或隐形感染后,病毒基因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产生感染性病毒体,也不出现临床症状。

在某些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开始增殖,使疾病复发而出现症状,并且可以检测出病毒。

43.包涵体(inclusionbody):

光学显微镜下在宿主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可见的原型或椭圆形斑块结构。

44.溶细胞性感染(cytolyticinfection):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完毕,可在很短时间内一次释放大量子代病毒导致宿主细胞裂解死亡,也称杀细胞性感染,主要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

45.稳定状态感染(steadystateinfection):

有包膜的病毒常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子代病毒,其过程相对缓慢,宿主细胞病变程度相对较轻,在短时间内不出现溶解和死亡。

46.垂直传播(verticaltransmission):

病原体从宿主的亲代到宿主的子代,主要通过胎盘或者产道传播。

47.黄曲霉素致癌。

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

趋化,识别,吞噬和杀伤。

48.干扰素(IFN):

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产生的一种分泌性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的功能。

49.中和抗体(neutralizationantibody):

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可与细胞外游离的抗体结合,导致病毒丧失感染力,阻止病毒吸附。

50.霍乱肠毒素(CET):

由O1和O139群霍乱弧菌产生,由一个A单位和5个相同的B单位组成的一个热不稳定性多聚体蛋白。

51.破伤风痉挛毒素:

由破伤风梭菌产生,由质粒编码,属神经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为不耐热的蛋白质,可被肠道中蛋白酶破坏,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

52.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麻疹晚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是潜伏于脑组织中的缺陷麻疹病毒引起的迟发型并发症。

53.Koplik氏斑(koplik'sspot):

临床上出现上呼吸道的卡他症状和结膜炎,并于口颊粘膜上产生特有的白斑。

对临床早期诊断由一定意义。

54.菌血症(bacteremia):

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或极少量繁殖,只是暂时或一过性通过,并且无明显中毒症状,如伤寒沙门菌第一次进入血流。

55.毒血症(toxemia):

产生外毒素的病原菌只在侵入部位生长繁殖,但其释放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并损害易感的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如破伤风、白喉等。

56.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分解释放大量内毒素或细菌在局部组织繁殖,死亡裂解释放大量内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如发热,DIC,休克等轻重不等的临床症状。

57.败血症(septicemia):

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包括内、外毒素等毒力因子引起的全身性严重中毒的症状,如高热,皮肤和粘膜出血,肝脾肿大,是指脏器衰竭。

58.脓毒血症(pyemia):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随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引起新的多发性化脓性病灶。

如金葡菌脓毒血症,常导致多发性肝脓肿、皮下脓肿、肾脓肿和肺脓肿等。

59、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

由冠状病毒科的新变种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气短或呼吸困难的严重呼吸道症状。

60.Salk疫苗:

即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Sabin疫苗:

即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61、结核菌素试验(tuberculintext):

用旧结核菌素(蛋白质衍生物)做试剂做皮肤试验,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等迟发型超敏反应,来判断机体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对该菌的免疫力,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和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呈阳性。

62.汹涌发酵:

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产酸,使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程蜂窝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气势汹涌。

63.肥达氏反应(widaltest):

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和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希氏沙门菌的H抗原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做定量凝集实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实验,用于肠热症的辅助诊断。

64.人工主动免疫:

是给机体注入抗原性物质,是免疫系统因抗原刺激产生类似感染时所发生的免疫过程,从而产生特异性免疫力。

65.人工被动免疫:

是人为地是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是一种常见的和致病性强的病原体提供特异性保护作用的方式。

66.血浆凝固酶:

能使合有枸橼酸钠或肝素抗凝剂或兔血浆凝固的酶类物质,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67.葡萄球菌A蛋白(SPA):

是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上具有抗原性的一层表面蛋白,为单链多肽,SPA可与人类LgG抗体的FC段非特异性接合,竞争性的阻断LgG抗体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了抗体介导的细胞调理吞噬作用,可用于介导协同凝集实验。

68.支原体(mycoplasma):

一类没有细胞壁,呈多形性,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衣原体(chlamydia):

是一类严格寄生在真核细胞内,有独特的发育周期,能通过除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69.DNA疫苗:

用编码具有免疫原性的基因重组体直接接种,使机体表达保护性抗原并产生特异性免疫。

70.灭活疫苗:

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灭活制成。

71.抗链球菌溶血素O实验(ASO实验):

检测患者血清中抗SLO抗体的效价,结合临床有诊断意义,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辅助诊断。

72.IMViC实验(IMViCtext):

指吲哚甲基红VP枸橼酸盐利四种实验,常用来检验大肠埃希菌和产气杆菌。

73.细胞病变效应(CPE):

指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普通光镜下看到特有的细胞形态改变,如细胞变圆,肿大,融合,聚集,死亡等现象。

74.抗原漂移(antigenicdirft):

流感病毒亚型内部经常发生的抗原结构小变异,HA,NA氨基酸变异小于1%,属量变,由点突变造成。

可引起流感的局部中小型流行。

75.抗原转换(antigenicshift):

流感病毒变异幅度大,HA,NA氨基酸的变异率为20%—50%,属质变,导致新亚型出现,可引起流感大流行甚至世界性流行。

76.LTR:

是HIV基因组两端分别具有的一段相同的核苷酸序列,由增强子,启动子,TATA序列和负调控区等组成。

主要功能是控制HIV基因组的转录。

77.人巨细胞病毒(HCMV):

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性状,典型的病毒直径约为180-250nm,核心为双链线性DNA。

78.HBcAg:

是HBV的内衣壳蛋白抗原,因其表面由HBsAg覆盖,故在血液中不易检出,一般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和肝细胞核内,但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是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并清除HBV感染细胞的靶抗原,其相应抗体无保护作用,但可以作为HBV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

79.血凝素(hemagglutinin):

由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刺突,呈柱状为三聚体,与流感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有关,易变异。

功能:

能与人,鸡等多种红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凝集红细胞,具有免疫原性。

80.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由病毒基因编码的糖蛋白刺突,呈蘑菇状,为四聚体,易变异。

功能:

参与病毒释放和促进病毒扩散;NA具有抗原性,相应抗体能抑制病毒水体作用,但不能中和病毒感染性。

81.HBeAg:

由HBV的前C和C基因编码的一种可溶性蛋白,可存在于感染者血液中,其消长与病毒体及DNA聚合酶的消长基本一致,故HBeAg可作为体内HBV复制及血液具有强感染性的一个指标,起相应抗体对HBV有一定保护作用,是预后良好的象征。

82.Dane颗粒:

是完整的据有感染性的HBV病毒颗粒,存在于HBV感染者血液中,因Dane1970在电镜下首次发现而命名,呈球形,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结构,外衣壳相当于一般病毒的包膜,内衣壳是20面体立体对称的核心结构,内部含有双股未闭合的DNA和DNA多聚酶。

83.EBV:

即EB病毒,是一种嗜B淋巴细胞的人疱疹病毒。

8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属逆转录病毒科,核心为单正链RNA二聚体,含有逆转录酶,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垂直传播三种方式传播。

85.内基小体(Negribody):

狂犬病病毒在易感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中增值时,在胞浆内形成的嗜酸性包涵体,在狂犬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86.朊粒(prion):

又称传染性蛋白粒子,其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对各种理化作用的抵抗力强,不含核酸,它具有感染性,潜伏期长,在人和动物中引起以海绵状脑病为特征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疾病。

2、病毒和细菌

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无鞭毛,无芽孢,兼性厌氧或需氧,菌落周围有透明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溶血环。

触酶阳性,对龙胆紫,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凝固酶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具有抵抗吞噬细胞吞噬,组织吞噬细胞和血清中的杀菌物质对细菌的清楚和破坏,使感染局限化形成血栓。

致病毒素为:

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等。

导致疾病:

局部感染,全身感染,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性休克综合征。

鉴定依据:

产生金黄色色素;周围有透明溶血环;产生血浆凝固酶;产生耐热核酸酶;发酵甘露醇。

取脓汁做标本。

化脓性链球菌

球形或椭圆形,又称A群链球菌,是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细菌。

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无芽孢。

触酶阴性,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菊糖,可用于鉴别。

毒素:

链球菌溶血素;致热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由A群链球菌溶原菌株产生,是引起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胶原酶)。

导致疾病:

化脓性炎症,猩红热,超敏反应性疾病。

血清学症断:

抗链球菌溶素O实验,检验患者血清中抗SLO抗体的效价,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

肺炎链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无鞭毛,有荚膜,无芽孢。

有草绿色溶血环。

胆汁溶解实验阳性,可用于鉴别。

致病物质:

荚膜,肺炎链球菌溶血素O,脂磷壁酸,神精氨酸酶。

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

脑膜炎奈瑟菌

革兰阴性双球菌,呈肾形,专性需氧。

致病物质:

荚膜,菌毛,内毒素。

主要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借飞沫传播,表现为高热,恶心,呕吐和出血性皮疹。

可取脑脊液做标本。

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

淋病奈瑟菌

革兰阴性菌,无鞭毛,无芽孢。

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泌尿生殖道,口咽部和肛门直肠的粘膜分离培养时为巧克力平板,专性需氧,只分解葡萄糖,触酶阳性。

铜绿假单胞菌

又称绿脓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绿色水溶性色素,感染后的脓汁或敷料上出现绿色。

革兰阴性菌,无芽孢,可产生带荧光的水溶性色素,可引起化脓性炎症或全身感染。

大肠埃希菌

革兰染色阴性,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等产酸产气。

致病物质:

菌毛和肠毒素。

导致疾病:

肠道外感染,急性腹泻。

分类:

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ETEC)主要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致病因素是LT或ST。

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主要引起婴儿腹泻。

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粪—口途径感染。

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主要引起出血性结肠炎。

肠粘附型大肠埃希菌(EAEC)是儿童持续性腹泻的原因之一。

志贺菌属

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无荚膜,兼性厌氧。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VP实验阴性,不分解尿素,不发酵乳糖。

有O抗原,是其分类依据。

致病物质:

侵袭力,内毒素,外毒素。

粪—口途径传播导致急性和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病程在2个月以上。

选粪便做标本。

沙门菌属

格兰阴性杆菌,属肠杆菌科。

无芽孢,无荚膜,兼性厌氧。

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不产生吲哚,不分解尿素,VP实验呈阴性,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醇,出伤寒杆菌产酸不产气外,其他沙门菌均产酸产气,可用于鉴别。

抗原种类:

O抗原,为菌体脂多糖成分,刺激机体主要产生lgM抗体;H抗原,为鞭毛蛋白质,刺激机体产生lgG抗体;Vi抗原,测定Vi抗体有助于对伤寒带菌者的检出。

致病物质:

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

所致疾病:

肠热症,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沙门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败血症。

血清学实验主要为肥达氏反应。

预防原则,皮下多次接种死疫苗。

霍乱弧菌

革兰染色阴性,耐碱不耐酸,增菌培养常用碱性蛋白胨水,分离培养用TCBS培养基。

悬滴观察,可见细菌呈穿梭样运动。

具有O抗原和H抗原,O抗原为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抗原,H抗原为弧菌共同抗原。

致病物质:

鞭毛和菌毛,霍乱肠毒素。

致病机制:

霍乱肠毒素是由O1和O139群霍乱弧菌产生的毒素,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相同的B亚单位组成的一个热不稳定性多聚体蛋白。

分别由结构基因ctxA和ctxB编码,A亚单位由A1和A2两个多肽组成,为CT的毒性活性部分;B亚单位是毒素的接合部分,能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膜受体结合,使A亚单位的A1穿过细胞,刺激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ATP转化为cAMP,于是细胞cAMP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肠液分泌增加,产生严重的腹泻和呕吐。

所致疾病:

腹泻和呕吐,排泄物如米泔样。

粪—口途径传播。

副溶血性弧菌

嗜盐性弧菌,多见于海产品。

幽门螺杆菌

革兰阴性菌,无芽孢和荚膜。

培养后可见针状菌落,胃窦是其最佳寄居部位,易导致胃炎,胃溃疡。

空肠弯曲菌

革兰染色阴性,无芽孢,无荚膜。

人通过接触禽畜和病人粪便或污染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