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10080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4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docx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

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

3.(2019北京市,题号3,分值1)

一些食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柠檬汁(2.0~3.0)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答案】D

【解析】pH<7的热映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pH=7的溶液呈中性,因此,选项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2019湖北省黄石市,1,2分)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洁厕灵pH=1B.油烟净pH=13C.肥皂水pH=10D.牙膏pH=8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PH与碱性的判断。

在溶液中pH越大,碱性越强。

在A、B、C、D四个选项中油烟净PH最大,则碱性最强,故B选项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PH与碱性的判断

10.(2019湖南省怀化市,题号10,分值2)下列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铁片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冒出

【答案】C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发出蓝紫色火焰,所以A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所以B正确;

C.铁片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红热,所以C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有白雾冒出所以D正确。

【知识点】实验现象的描述;常见物质的燃烧现象;浓盐酸的性质。

7.(2019湖南省郴州市,7,2)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是

A.澄清石灰水B.NaCl溶液

C.稀硫酸D.KNO3溶液

【答案】A

【解析】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性溶液显红色,遇到碱性溶液显蓝色,遇到中性溶液显紫色,A.澄清石灰水显碱性,遇到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故A选项符合题意;B.NaCl溶液显中性,遇到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稀硫酸显酸性,遇到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KNO3显中性,遇到紫色石蕊溶液显紫色,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紫色石蕊溶液的显色原理;溶液的酸碱性的判别

8.(2019北京市,题号8,分值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OH有腐蚀性B.H2O2能分解C.H2O是常用的溶剂D.Al在常温下不能与O2反应

【答案】D

【解析】A.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具有很强的腐蚀性,A正确;

A.过氧化氢能分解呈水和氧气,B正确;

B.水是最常用的一种溶剂,C正确;

C.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D错误。

故选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水的用途

6.(2019贵州省安顺市,6,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逐渐加水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

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

中分别滴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

【答案】CD

B.【解析】A.常温下向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逐渐加水,则溶液的PH应逐渐减小并无限接近于7,但一定是大于7,该图像正确,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向装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稀硫酸会先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稀硫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硫酸钠,该图像正确,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向装有等质量锌、铁的两只烧杯中分别滴加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所加盐酸的量相同时,产生的气体质量相同,最后等量金属完全反应,金属铁产生的气体的总质量大于锌生成的总质量,所以正确的图像应该是

故C选项符合题意;D.向装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锌会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全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所以正确的图像应该是

,故D选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曲线图的正确判别

12.(2019湖北省黄石市,12,2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H2、CO在空气中点燃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B.CO2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氧化物

C.单质均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答案】A

【思路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化学相关推理的知识。

A从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化学性质分析作答;B从碱的化学性质分析作答;C从单质的定义去分析作答;D从酚酞指示剂的性质分析作答;

A、【解题过程】A中由于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则点燃前需验纯,故A正确;B中由于碱不仅与二氧化碳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还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氧化物说法不对,故B错误;C中如:

白磷和红磷都是由P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两者混合只有一种元素但是混合物,故C错误;D中酚酞指示剂遇到碱性溶液会变红,其碱性溶液有碱的溶液和部分(显碱性)的盐溶液,则能使酚酞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说法错误,故D错误。

【知识点】可燃性气体、碱的性质、单质、酚酞指示剂

10.(2019江西省,15,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B.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答案】D

【解析】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渐变为大于7,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将等质量的铝和锌中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开始时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相等,因为等量酸完全反应消耗金属锌的质量大于铝,所以金属锌先反应完,继续加入稀盐酸,铝继续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直到反应完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因为过氧化氢溶液等质量等浓度,完全反应产生氧气质量相等,但是因为添加二氧化锰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所用时间短,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因为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反应,所以镁完全反应,即反应结束时质量为0,氧气有剩余,氧化镁是生成物,因此氧化镁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至反应结束不再改变,故D选项符合题意。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催化剂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9.(2019江西省,9,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答案】B

【解析】A.不带电的粒子除了原子,还有中子、分子,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选项符合题意;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元素,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含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碱,例如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水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碱,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溶液的特点、原子、分子的特点、单质和混合物的概念、碱的组成特点

8.(2019江苏省南京市,8,2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A.鸡蛋清7.6-8.0B.前萄3.5-4.5

C.番指汁4.0-4.4D.苹果汁2.9-3.3

【答案】A

【解析】酸性溶液:

pH<7,碱性溶液:

pH>7,中性溶液:

pH=7;A中鸡蛋清显碱性,B中葡萄汁显酸性,C中番茄汁显酸性,D中苹果汁显酸性,故选A。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

4.(2019湖北省宜昌,4,1)下列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7.35~7.45)B.胃液(0.9~1.5)C.唾液(6.6~7.1)D.胆汁(7.1~7.3)

【答案】B

【解析】PH表示酸碱度,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上述物质中,胃液中PH最小,酸性最强,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之间的关系

7.(2019湖北省随州市,题号14,分值2)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CO2也有毒

【答案】A.

【解析】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如中子不带电,A正确;

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因为有的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伴随着放热、发光,如白灼灯通电时发光、放热,B错误;

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但氢氧化钠不可以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C错误;

D.CO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CO2的体积达到一定比例,人体由于缺氧窒息死亡,但CO2没有毒,D错误。

【知识点】微粒的电性燃烧的现象及本质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7.(2019江苏省扬州市,题号7,分值2)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A.酸雨B.食醋C.NaOH溶液D.盐酸

【答案】C

【解析】A.酸雨的pH值小于5.6,是酸性的,所以A错误;

B.食醋的pH值小于7,是酸性的,所以B错误;

C.氢氧化钠是碱,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大于7,是碱性的,所以C正确;

D.盐酸是酸,pH值小于7,是酸性的,,所以D错误。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pH。

6.(2019江苏省苏州市,6,2)运输下列物质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的是

A.氢氧化钠B.汽油

C.铁矿石D.大理石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或苛性钠,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烈的腐蚀性,如不慎沾在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所以运输氢氧化钠时,应张贴“腐蚀品”标识,故A选项符合题意;B.汽油是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在运输汽油时,应张贴“易燃液体”标识,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矿石不具有腐蚀性,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不具有腐蚀性,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化学物质的标识

4.(2019湖北省孝感市,4,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

C.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空气而灭火,故A选项正确;B.不锈钢属于合金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金属好,故B选项正确;硬水中含钙镁化合物较多,能与肥皂水的成分反应产生沉淀,可以利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故C选项正确;D.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综合反应,如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D选项错误。

【知识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能差异、软水硬水的鉴别、中和反应的概念

3.(2019内蒙古自治州包头市,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B.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D.电解水实验表明: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A.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而有的分解反应也能分解生成单质与化合物,如:

2H2O2

2H2O+O2↑,故A正确;B.PH>7的溶液显碱性,其碱性溶液有碱的溶液和部分(显碱性)的盐溶液如:

碳酸钠溶液是盐的溶液但显碱性,故B错误;C.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指不同元素的原子种类)组成的纯净物。

而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有可能是混合物,故C错误;D.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而不是由原子构成,故D错误;

【知识点】置换反应、碱与碱性溶液、化合物、电解水

6.(2019内蒙古自治州包头市,6,2)下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

B

C

D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和铝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答案】B

【思路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坐标图的理解。

A、从开始溶液质量入手分析作答;B、从溶液中溶剂的量及化学反应入手分析作答;C、从与等质量盐酸反应所需金属质量入手分析作答;D、从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方面分析作答;

【解题过程】A项原有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则画坐标图的起点溶液质量不为0,从图看开始溶液质量为0,故A错误;B项原有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则有一定质量的溶剂,起点正确;由于加入稀盐酸有反应为:

HCl+NaOH

NaCl+H2O,则增加溶剂包括反应稀盐酸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当NaOH反应完,继续加入稀盐酸,则增加溶剂只是稀盐酸中的水,则前面溶剂质量增加快后面增加慢,从图看符合变化趋势,故B正确;C项等质量盐酸分别加足量镁、铝,因2HCl+Mg

MgCl2+H2↑其每73份盐酸与24份镁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6HCl+2Al

2AlCl3+3H2↑其每73份盐酸与18份铝完全反应生成2份质量氢气,则将等质量盐酸反应完消耗金属质量镁大于铝,同时产生相同氢气,从图看消耗金属质量镁小于铝,故C错误;D项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其生成固体K2MnO4和MnO2,中均含氧元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最后固体中还含有氧元素,从图知反应后固体中含有氧元素为0,故D错误。

【知识点】金属的性质、酸碱的性质、高锰酸钾制氧气

二、填空题

17.(2019北京市,题号17,分值2)

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

(1)I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I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置换反应。

【解析】

(1)生锈的铁屑表面是氧化铁,稀盐酸能除去铁屑表面的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中步骤II发生的反应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7.(2019江苏省南京市,17,6分)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20℃时,将20g氯化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3g氯化钾固体未溶解。

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数);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2)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t1℃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填字母)。

A.大于B.小于

C.等于D.无法确定

(3)下图是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和错误操作,请说明不能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的原因。

【答案】

(1)25.4%;34g;

(2)D;(3)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小,会浮在浓硫酸上,若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表面的水迅速沸腾,导致混有浓硫酸的液滴向外飞溅,发生危险。

【思路分析】

(1)根据该温度下溶解的物质质量来计算氯化钾的质量分数,得出溶解度;

(2)根据是否是饱和溶液来讨论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3)根据浓硫酸稀释的操作注意事项来解释为什么不能“水入酸”。

【解题过程】

(1)20℃时,50g水中溶解的氯化钾固体质量为20g-3g=17g,所以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17g/(17g+50g)×100%≈25.4%,由题意知,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钾34g即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

(2)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在该温度下,甲、乙两

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若溶液不饱和,则无法比较二者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无法比较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若稀释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则会由于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倒入水的瞬间水浮在浓硫酸的上面,在两种液体的接触面上浓硫酸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液体沸腾、飞溅,具有腐蚀性的、温度较高的酸液会伤人,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知识点】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浓硫酸的稀释

29.(2019湖南省湘潭市,29,8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__________(填“滤纸”或“烧杯”)中。

(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

B.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5)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会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右图:

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_____色。

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

以下操作及实验现象能证明加入的盐酸为过量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

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

【答案】

(1)9.6;

(2)烧杯;(3)B;(4)偏小;(5)偏小;(6)红;不能;C。

【思路分析】

(1)根据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质量;

(2)根据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填空;

(3)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选择;

(4)根据仰视时会造成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来判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误差;

(5)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判断试纸湿润后测得的结果的误差;

(6)根据酚酞溶液遇碱变红色进行填空,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分析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判断其是否有剩余;

【解题过程】

(1)溶液质量为8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溶质的质量为:

80g×12%=9.6g;

(2)由于氢氧化钠固体具有潮解性和腐蚀性,且易与空气中CO2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应将其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3)A.配制溶液的步骤包括称量、溶解、搅拌、装瓶,其中溶解和搅拌均需要用到玻璃棒,该项错误;B.由

(1)知,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

80g-9.6g=70.4g,水的密度为1g/cm3,则水的体积为70.4cm3,需要用100ml的量筒量取,该选项正确;C.量筒不可用于固体的溶解,该选项错误;故选B;

(4)仰视时会造成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由于溶质质量分数=

,所以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5)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后再测溶液的pH,相当于把原溶液稀释了,对碱性溶液来说测得的结果偏小;

(6)酚酞溶液遇碱变红,所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会变红色;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不能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因为当盐酸过量时,溶液也呈无色;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剩余的盐酸,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蓝说明溶液呈碱性,盐酸不过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加入碳酸钠溶液后产生气泡,说明盐酸有剩余,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了CO2,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

【知识点】溶液的配制,氢氧化钠的性质,基本实验操作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误差分析,中和反应,盐酸的化学性质

26.(2019湖南省郴州市,26,8)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

如下图,在a、b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a处是放有浸泡过_____的棉花。

(已知:

①NH3与HCl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NH4Cl;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可用NH4Cl与Ca(OH)2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NH3,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收集NH3可用向________排空气法。

【答案】

(1)Fe2O3+6HCl=2FeCl3+3H2O

(2)有白雾

(3)有白烟浓氨水

(4)由物质的性质推断2NH4Cl+Ca(OH)2ΔCaCl2 +2NH3↑+2H2O下

【思路分析】

1.根据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2.由物质的性质推断实验的现象;

3.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

【解题过程】

(1)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在瓶口处形成盐酸小液滴,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雾形成。

(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c处可观察到有白烟生成。

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a到c距离远,分子运动快,故a处是放有浸泡过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浓氨水的棉花。

(4)NH4Cl与Ca(OH)2固体加热反应生成NH3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ΔCaCl2 +2NH3↑+2H2O,NH3相对分子质量小,密度比空气小,收集NH3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知识点】酸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2.(2019北京市,题号22,分值3)

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