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823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docx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

 集装箱制造产业主要有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及罐式集装箱等其他各类特种集装箱的制造。

其中,中国生产的标准干货集装箱占世界产量的95%以上,集装箱产销量十多年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2006年1-12月,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6,834,269,000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5%;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309,124,000元,比2005年同期降低了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673,195,000元,比2005年同期降低了58.50%。

  2007年1-11月,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8,307,982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40.81%;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945,536千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45.02%;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55,199千元,比2006年同期下降了29.59%。

  2008年6月我国集装箱出口数量为35万只,金额9.85亿美元。

上半年累计出口集装箱164万只,金额46.5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7%和14.2%。

 

  我国的集装箱工业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当时,集装箱生产厂只有4家,年生产能力不足4万TEU。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截止到2007年底,集装箱生产厂已发展到58家,年生产能力约为580万TEU,占世界集装箱生产能力的96%以上,增长了145倍。

从1993年至今,在业内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已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即集装箱生产能力世界第一、集装箱的种类规格世界第一、集装箱产销量已连续十五年蝉联世界第一。

1993年至2007年我国的集装箱产量及国际市场占有率见表一。

表一   中国集装箱产量在国际市场占有率统计  单位:

万TEU

年 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国 际

100.6

109.7

134.3

124.5

140.6

151.8

155.3

193.0

125.0

164.7

238.0

276.0

中 国

25.0

39.5

68.1

65.5

96.6

103.0

114.4

160.5

102.0

136.0

220.0

256.1

占有率(%)

24.85

36.01

50.71

52.61

68.71

67.85

73.66

83.16

81.60

82.57

92.44

92.79

 

 

 

 

 

 

 

 

 

 

 

 

 

年 份

2005

2006

2007

 

 

 

 

 

 

 

 

 

国 际

248.0

295.0

392.0

 

 

 

 

 

 

 

 

 

中 国

232.0

279.4

374.6

 

 

 

 

 

 

 

 

 

占有率(%)

93.55

94.71

95.56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相当强的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集装箱生产线的能力,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00多项。

造箱用的材料和配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大部分自给。

我国集装箱企业的产品不断创新,生产的种类包括国际标准和非国际标准的普通货物集装箱、特种货物集装箱(保温集装箱、罐式集装箱)、地区专用箱、集装箱半挂车等系列产品900多个规格品种,可以满足世界各国客户的通用及特殊货物的运输需求,产品远销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迅速发展的中国集装箱制造业

  1、中国集装箱制造业的特点

  

(1)是综合性工业

集装箱制造是一门集机械、冶金、化工、木业等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

  

(2)集装箱产品全部出口,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3)生产企业多为合资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港口城市。

  我国的80多家集装箱生产企业和配套企业分布在华南、华东、华北等沿海地区,其中约90%为中外合资或独资企业。

  2、国内集装箱生产市场

  随着国际航运业的需求,我国生产的ISO(国际标准)集装箱及非ISO集装箱几乎全部出口。

历年的出口情况随国际贸易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动,总体呈波浪式增长。

详见表二。

表二         中国集装箱出口统计    单位:

万只,亿美元

年  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数 量

8.87

21.78

40.10

34.94

33.01

56.97

63.96

110.70

91.50

107.70

160.92

169.45

增长(%)

145.55

84.11

-12.87

-5.52

72.58

12.27

73.08

-17.34

17.70

49.42

5.30

 金 额

2.66

6.16

11.80

10.50

10.29

15.87

14.78

23.80

21.98

22.11

38.42

50.99

增长(%)

131.58

91.56

-11.02

-2.00

54.23

-6.87

61.03

-7.65

0.59

73.77

32.27

 

 

 

 

 

 

 

 

 

 

 

 

 

年  份

2005

2006

2007

 

 

 

 

 

 

 

 

 

数 量

155.86

190.75

261.85

 

 

 

 

 

 

 

 

 

增长(%)

-8.02

22.39

37.27

 

 

 

 

 

 

 

 

 

 金 额

58.04

59.58

86.89

 

 

 

 

 

 

 

 

 

增长(%)

13.82

2.64

45.84

 

 

 

 

 

 

 

 

 

  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集装箱出口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和增加。

从初期单一的一般货物集装箱,发展到现在,拥有各类特种货物集装箱(保温箱、罐式箱、干散货箱等)、地区专用箱和半挂车等约900多个规格、品种,能满足世界各国客户的不同需求。

  3、集装箱用钢材等配套件不断发展

  集装箱工业的发展,带动并促进了材料和配件企业生产能力的形成和持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

截止到目前,我国已有集装箱用钢材、木地板、角件、油漆等生产企业近60多家,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

其中,集装箱用三大材料中除钢材国产化率为90%左右以外,油漆和木地板几乎全部实现国产化,角件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有部分产品出口。

  4、2007年我国集装箱出口情况分析

  2007年国际集装箱市场需求达到了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产销量达392万TEU,我国集装箱产销量为261.85万只(折合约374.6万TEU),金额86.89亿美元,数量同比增长37.3%,金额同比增长45.8%,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95%。

其中,保温箱产销量124646只,金额20.3亿美元。

罐式集装箱产销量8474只,金额2.23亿美元,占世界50%以上。

全年集装箱出口呈现出口数量和金额大幅增长的态势(见表三)。

表三       2007年我国集装箱出口统计     单位:

只、万美元

 

集装箱种类

2007年

2006年

数 量

同比增长(%)

金 额

同比增长(%)

数 量

金 额

1

20英尺集装箱

1282719

37.2

251609

43.2

934883

175643

2

40英尺集装箱

1072786

36.9

435600

49.8

783858

291196

3

45、48、53英尺集装箱

42209

-2.0

25258

4.8

43083

24097

4

其他集装箱

733014

68.5

165057

52.8

145716

104873

合  计

2618504

37.3

868942

45.8

1907540

595809

 

  

(2)集装箱主要出口市场

  2007年我国主要的集装箱市场集中在亚洲、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按照集装箱出口数量排序,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对欧盟的出口是按照一个地区进行的统计)依次是欧盟、香港、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瑞士、新加坡、中国台湾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有关数据见表四。

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量占我国总出口数量的93.06%,金额占94.30%,是我国集装箱出口的主要市场。

 

表四       2007年我国集装箱出口市场前10位排序   单位:

只,万美元

排序

国家和

地 区

2007年

占集装箱出口

比例(%)

同比增长(%)

原排序

2006年

数 量

金 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 量

金 额

1

欧 盟

762116

258885

24.34

29.50

83.74

79.28

3

414783

144402

2

中国香港

680498

194012

21.74

22.11

34.27

39.73

2

506823

138845

3

美 国

617084

180971

19.71

20.62

19.26

26.47

1

517436

143098

4

日 本

354467

52916

11.32

6.03

12.53

63.11

4

315011

32442

5

韩 国

131655

27447

4.21

3.13

99.39

49.06

6

66027

18414

6

以色列

93010

28085

2.97

3.20

167.27

150.25

9

34800

11223

7

瑞 士

83070

18493

2.65

2.11

-18.18

-12.46

5

101530

21125

8

新加坡

77391

33174

2.47

3.78

195.52

178.70

10

26188

11903

9

中国台湾

67997

22176

2.17

2.53

16.57

5.54

7

58331

21012

10

英属维尔京群岛

46250

11362

1.48

1.29

-15.95

-3.78

8

55025

11808

 

合 计

2913538

827523

93.06

94.30

39.01

49.30

 

2095954

554272

 

其 他

217190

50001

6.94

5.70

112.22

11.89

 

100914

44688

总 计

3130728

877524

100.00

100.00

42.52

46.51

 

2196768

598960

  注:

1、表中欧盟一栏包括英国、德国、荷兰、丹麦、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塞浦路斯、奥地利、芬兰、爱尔兰、波兰、罗马尼亚、希腊等17个成员国。

    2、表中的各项统计包含中间集装容器。

2007年我国集装箱出口(按数量统计)国别情况示意图

  (3)推动我国集装箱行业发展的国内三大经贸区域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区域是我国经济、交通最发达的地区,是外贸出口货物、集装箱贸易的主要集散地,我国现有的集装箱生产企业几乎全部集中在这三个区域。

据统计,2007年三地区的外贸总额达到1.8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占全国外贸比重86.94%。

有关数据见表五。

表五  三大经济区域外贸进出口及增长情况统计  单位:

亿美元

 

全 国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环渤海区域

2006年

外贸总额

17606.9

5272.2

6506.8

3848.0

全国占比(%)

 

29.94

36.96

21.86

2007年

外贸总额

21738.3

6340.7

8093.1

4464.4

全国占比(%)

 

29.17

37.23

20.54

同比增长(%)

23.5

20.03

24.38

16.02

  外贸的增长推动了航运市场以及集装箱市场需求。

根据交通部的统计,2007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前10位的港口中,华东地区的上海港为2615万TEU,宁波-舟山港936万TEU,两港合计3551万TEU,同比增长23.4%,排第一位;南方地区的深圳港为2110万TEU,广州港920万TEU,厦门港463万TEU,三港合计2493万TEU,同比增长20.0%,排第二位;北方地区的青岛港946万TEU,天津港710万TEU,大连港381万TEU,三港合计2037TEU,同比增长26.1%,排第三位。

华东地区两港口总吞吐量增量显著,超过南方地区跃居首位,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值3个百分点;南方地区集装箱吞吐量虽有不俗的增长,但增幅低于华东和北方,且低于全国港口的平均增幅0.4个百分点;北方地区三大港口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两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幅度5.7个百分点。

  

 五、2008年集装箱市场发展分析与展望

  国际集装箱市场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集装箱贸易量的增长水平,航运市场的景气程度,旧箱更新量,新投入运营的集装箱船的箱位量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和供应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1、世界经济及贸易因素

  世界经济及货物贸易量是决定集装箱市场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球经济仍处在30年来最快的连续增长期。

2007年中,美国爆发严重次贷危机,经济明显减速。

受此影响,IMF曾对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进行了多次调整,其中今年3月份的最新一次预测从年初的4.6%下调至4.2%,显示该组织对世界经济前景的预测逐渐转弱。

目前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仍保持健康,以中印巴俄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可以部分降低但不足以弥补因美国经济减速对世界经济发展形成的负面影响。

  2008年一季度,国际油价站上103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其背景是美元的持续贬值。

高油价已经给世界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带来明显的抑制作用,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甚至悲观地认为,持续发展的高油价将成为引发世界经济发生拐点的催化剂。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入一个整体,进出口贸易不仅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维持人们生活方式的基本条件,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航运市场得发展。

根据克拉克森的预测,2008年全球货量增长为9.7%,同比2007年放缓了0.4个百分点,仍然保持良好上升趋势。

  如果世界经济向上的势头没有因美国经济放缓拖累而出现拐点,可以期待,2008年国际航运市场将平稳发展。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受国际金融流动性短缺的影响,箱东购箱欲望将减弱,集装箱市场或许将出现一段时期不确定的低迷状态。

  总之,市场的不确定性是笼罩在今年世界经济发展上空的阴云,我国集装箱业内应对此做好必要的准备。

  2、中国因素

  2007年我国GDP增长11.5%,大大超出政府预期8%的目标;全年进出口总值2.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3.5%,高于商务部预测的15%。

为防止国民经济过热的趋势,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多次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取消或降低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甚至对个别产品加征出口税,大幅度修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等大手笔的政策措施。

目前,这些宏观调控措施开始取得一定成效。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增速放缓,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蔓延,美元持续贬值,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增大;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增多。

国际上一些政治因素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这些都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多种因素,着眼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温家宝总理提出的8%是政府控制目标,通常实际增长要高于这个数字。

根据往年的经验,政府的预期目标和实际达到的指标往往有2~3个百分点的差距,也就是说,2008年我国经济仍有可能实现二位数的增长。

  不确定的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将很难达到去年的高水平。

尽管如此,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我国长期业已建立起来的庞大的制造业将继续承担起世界工厂的重任。

只要世界经济不发生明显的降温,“中国制造”和”中国需求”仍将是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因素,国际贸易和航运市场也将因“中国因素”而受益。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海运大国,全球有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0%的集装箱运输来自中国,即中国的进出口货运量已占全球总量的近1/5。

因此,“中国因素”依然是今年航运市场最重要的砝码。

总之,在国内外不发生重大破坏性事件的条件下,我国将迎来一个新的经济和贸易高速增长年。

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使世界经济以及航运业受益。

  3、航运市场因素

  航运市场和班轮公司的动态是集装箱制造业关注的永恒主题,其动向始终左右着集装箱市场未来走向。

  航运界人士认为,2008年在全球经济总体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全球贸易继续增长,尽管美国经济发生诸多问题,全球货运量仍然会保持良好上升趋势。

据克拉克森的预测,2008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将达1.43亿TEU,增幅10%;全球集装箱船队总运力将达1462万TEU,增幅达11.9%。

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集装箱航运具有资本高度集中和周期性循环的特点,一般集装箱航运周期从谷底到巅峰需要2~3年时间。

最近一次集装箱航运循环的低谷期是在2006年的第四季度,预计顶峰期将在2009年第三季度达到。

  2006年初,多数预测机构曾经并不看好航运市场未来走势,认为市场将从峰顶跌向低谷,导致班船公司市场信心不足,集装箱市场产销迟滞。

但市场发展与市场心理预期相反,从2006年中期至今,航运市场持续坚挺,三大航运指数屡创新高。

目前,班轮公司对2008年航运市场仍具有一定信心,为保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全球各大班轮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减少运力过剩航线的运力、降低班轮航速等。

从市场实际可用运力角度看,大量新运力被投放在远洋航线,如远东/欧洲、远东/南美航线,运输距离被拉长稀释了新增运力;热点地区港口拥堵降低了船舶周转率;集装箱化所带来的平均箱重提高、船舶装载率降低等因素,缓解了实际运力的增长对市场压力,运力增长和运货量的增长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

市场是否能随人愿,最终将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最终走向。

  4、贸易需求预测

  虽然2008年全球面临经济发展减速风险,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态势良好,这将有力推动全球海运贸易保持增长,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将使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尽管美国经济增速将会放缓,但其经济基本面尚好。

  在强劲需求增长背景下,各主要预测机构都纷纷上调了2007年和2008年的集装箱船贸易增长率的预测。

克拉克森则预计,2008年全球集装箱贸易量将保持高速增长,达1.43亿TEU,亚洲至欧洲航线集装箱的增速将从2006年的10.7%提升至2007年的11%,2008年为9.8%。

表3-12001-2008年世界海运集装箱贸易量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E

2008E

总量(百万TEU)

68

76

84

96

106

117

130

143

年度增长率%

2.2

11.8

10.5

14.3

10.8

10.4

11

9.8

  5、我国集装箱工业面临的挑战

  2007年上半年,在中国、欧盟、日本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强劲发展的推动下,国际航运市场和集装箱市场需求旺盛,国内很多箱厂的生产满负荷运转,全行业对市场前景充满了乐观。

但是,在市场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世界经济在持续四年的繁荣后,调整和转弱的风险逐渐加大,自2007年下半年至今,美国经济的降温以及当前全球股市的大幅波动已经发出了预警信号,世界经贸的发展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

行业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仅仅看到当前市场需求旺盛和订单充足,而忽视了风险。

此外,我国的宏观调控、高位徘徊的国际原油和原材料价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地缘政治风险等诸多因素也威胁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稳定发展。

未来,一旦不确定因素及其风险累计到一定程度,市场调整就将开始。

  在世界经济大背景下,国际集装箱市场在经过连续高速增长后,预计2008年国际集装箱市场的产销量同比2007年也将有所下降。

一旦世界经济发展出现拐点,航运市场信心崩溃,集装箱市场也将随之跌向低谷。

这是业内人士不愿意看到的,虽然发生的机率较低,但却是可能的。

综合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国际集装箱更新、新增船队运力和国际贸易货运的增加量等三项市场需求,将为国际集装箱市场提供稳定的、基本需求量的订单。

预计,全年集装箱市场需求将有一定幅度下滑,其幅度可能在10~20%,如果世界经济出现大的不可预见的风险,下滑幅度会更大。

最终订单量的多少和能否落实,将取决于世界经济发展状况。

2008年将不可避免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产销量同比2007年也将有所下降。

一旦世界经济发展出现拐点,航运市场发生信心危机,集装箱市场需求将随之大幅下跌。

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相对较低,却是可能的。

特别应当关注的是,一旦我国巨大的集装箱产能和市场需求下降发生碰撞,其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应做好必要的准备。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今年经济的重点工作是: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限制发展行业的准入标准和项目资本金比例。

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做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温总理的报告是今后经济工作的方向,企业制订经营战略的指导。

  我国集装箱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集装箱制造业是资源消耗型产业,面临着协调发展、节能降耗、促进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集装箱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