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770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docx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7年修订大纲及样卷高升专高中语文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高中起点升专科

语文

考试大纲及样卷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高中起点升专科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总要求

要求考生具有基本的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和阅读理解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现代文学作品以及阅读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并能根据文体要求写出主题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文章。

第一部分 考试内容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

了解基本的语言知识,具有基本的运用能力。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

2.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准)。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4.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5.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3.分析文章结构,掌握主要的表达方法。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5.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7.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8.了解“阅读篇目”涉及的作家及文体的基本知识。

三、古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有鉴赏古代诗歌的基本能力。

1.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了解和把握文意,并能翻译成现代汉语。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5.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

6.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7.了解“阅读篇目”涉及的作家及文体的基本知识。

四、写作

能撰写主题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的文章。

1.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通知、简报、倡议书、申请书、感谢信、求职信、请示、启事)的写作要求和基本表达方式。

2.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

3.主题清楚,中心突出,材料充实。

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符合文体要求。

5.语言规范、连贯、得体。

6.用字准确,文面整洁。

第二部分 试卷结构

考试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比例:

基本知识18%

现代诗文阅读理解40%

古诗文阅读理解12%

写作30%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70%

其他题型(作文)30%

试题难易比例

较容易题30%

中等难度题50%

较难题20%

参考教材

张盛如主编:

“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指导丛书(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2版

第三部分 样卷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高中起点升专科

语文试卷

题号

总分

统分人签字

分数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计6小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螳臂当车庇护凋敝荜路蓝缕

B.蒙头转向牛虻懵懂故态复萌

C.欲盖弥彰奢糜静谧风靡一时

D.经年累月蓓蕾赢弱光明磊落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妆束泻漏林阴道与时俱进

B.赡养篡改绿茵场如火如荼

C.隐避玷污吓马威反躬自省

D.勾消秸杆照相机不可理喻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能源短缺,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大地_______着这个小镇的经济发展。

②最近上演的表现当代戒毒工作的电视剧《红处方》,_______了众多观众。

③天山最高峰有常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照射下,闪射出_______的白光。

A.限制感染剧烈B.限制感化强烈

C.制约感染强烈D.制约感化剧烈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苏南地区地面沉降加快,防汛能力持续下降,这种情况表明超采地下水的行为亟须遏制。

B.中国电信已经扬帆起航,他们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正亦步亦趋驶向新的征途。

C.春节晚会上丰富多彩的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D.这场涉及三省五市多家企业的债务纠纷,经省中级法院多次斡旋,终于圆满解决了。

5.下面一段话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

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闪光,像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姣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

A.比拟比喻对偶

B.借代夸张排比

C.借代比喻对偶

D.比拟夸张排比

6.下列作品中,属“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是()

A.《山居秋暝》

B.《琐忆》

C.《师说》

D.《荷花淀》

二、现代诗文阅读(每小题5分,计8小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治疗细菌性疾病,人们往往借助于各种抗生素。

如果药物治疗不彻底,病菌表层细胞壁受损缺失但并未死亡,此时症状虽有所缓解,但病根未除,这样会造成疾病的慢性迁延或反复发作。

细菌外壁缺损在医学上称为缺壁型或L型菌,称L型是由于该型菌最早发现于Lister研究所。

以青霉素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在剂量充足,作用时间充分时,葡萄球菌因其细胞壁合成严重受阻,终至不能繁殖而死亡;若抗生素剂量不充足或疗程太短,葡萄球菌中可有部分耐力强者,以胞壁缺损形式保存下来。

这种细菌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

这些“体无完肤”的病菌依然可以繁衍后代,而且迟早还会修复成原先的病菌。

事实上,凡是妨碍细菌细胞合成的因子,均可导致细菌出现L型,常见的物理、化学、生物因子有抗生素、溶菌酶、补体、抗体、胆汁等。

各种病菌均可以L型形式残存下来。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过去所谓“病因不明”的疾患,有一部分正是由于各种细菌的L型引起的。

这是由于细菌一旦形成L型后,不能耐受外界低渗环境,需要在含有血浆和高浓度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若仍用常规的培养技术,常因生长不良或存活时间不长而作无细菌生长论处,导致临床上病原不明。

防治细菌L型病患也值得注意,因该菌缺损细胞壁,使作用于菌胞壁而起抑杀作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无用武之地,只有那些作用于胞浆质及核酸合成的抗生素和药物才能达到功效。

但为全面起见,医学专家建议,最好将作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的两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请回答: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5分)()

A.L型菌是细菌外壁受损缺失后形成的

  B.L型菌会使某些疾病久治不愈

  C.L型菌是葡萄球菌缺损后形成的

  D.L型菌可以恢复为原来的病菌

8.对文中“体无完肤”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

A.病菌表皮受损 B.病菌胞壁受损

 C.病菌失去表皮  D.病菌失去胞壁

9.下列说法组成四个选项,全都符合文意的一项是(10分)()

①抗生素的使用时间长短与形成L型菌有关

②抗生素的使用目的是为了预防L型菌疾患

③使用抗生素的剂量越大越有效

④使用抗生素可以破坏病菌的繁殖

⑤有些抗生素只对细菌细胞壁起抑杀作用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文后问题: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事物的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情感。

如李白(公元701—762年)在《把酒问月》中写道: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而三百多年后,苏轼(公元1037—1101年)的《水调歌头》写道: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吟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

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前的诗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和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

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

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越导体、越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

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不同于自然现象的普遍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

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也是外在的,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

因此,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密切相联的。

对艺术的美学鉴赏和对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随后的感受升华与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没有情感因素的促进,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

而没有智慧的情感能够达到完善的意境吗?

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

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和艺术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10、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变化

B.科学原理的普遍性

C.科学发现的重要性

D.20世纪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

(三).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雪》,回答文后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对这段文字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一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苍茫大地,帝王主沉浮 B.苍茫大地,精英主沉浮

 C.苍茫大地,“我”主沉浮D.苍茫大地,人民主沉浮

(四).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2.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

A.善于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B.善于选择典型细节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C.采用古典诗词一咏三叹的方式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D.巧妙地运用一组意象来增强艺术的表现力

(五).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万万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13.诗中抒情形象“我”是指()

A.“我”是诗人自己

B.“我”是年轻一代

C.“我”是祖国人民

D.“我”既是诗人自己,也是年轻一代,还是祖国人民

(六).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回答文后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14.对这首诗的行文线索,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景物变化 B.时间推移

 C.感情起伏D.行为过程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计4小题,共12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繄,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5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已而夕阳在山已而:

已经这样

B.树林阴繄繄:

一片绿荫

C.醉能同其乐其:

其他的人

D.醒能述以文者以:

16.这个自然段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点出本文主题:

醉归之乐

B.点出本文主题:

与民同乐

C.点出本文主题:

山水之乐

D.点出本文主题:

聚会之乐

17.对下列各句中“也”字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也:

用在句末,表示叙述的语气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也:

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

C.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也:

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的语气

D.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也: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的语气

(二).阅读杜甫《登高》,回答诗后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最能体现《登高》这首诗主旨的词语是()

A猿啸哀;B悲秋;C多病;D艰难苦恨

(四)写作(40分)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600~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解放初期,有一次毛泽东和周谷城谈话。

毛泽东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

”周谷城回答:

“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毛泽东思索了一下,说:

“你讲得好。

参考答案

一、1.A2.B3.C4.A5.A6.C

二、

(一)7.C

8.B

9.D

(二)10.B

(三)11.D

(四)12.D

(五)13.D

(六)14.C

三、

(一)15.D

16.B

17.A

(二)18.B

四、19.作文评分标准(参考)

项目

类别

A内容

B语言

C篇章

评分细则

一类卷

(36~40)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立论有新意

行文流畅

语言准确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以38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二项只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30~35)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文从字顺

语言基本准确

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以3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B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B项比较好,获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一两项只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24~29)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语言通顺

有少量病句

结构完整

层次较清楚

以26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其中B比较好一些,酌情加分;③另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18~23)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语言不通顺

病句较多

结构不完整

层次不清楚

以20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四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另外两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另外两项稍差一点的,酌情减分。

五类卷

(17分以下)

文不对题

内容贫乏

文理不通

结构层次混乱

以14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上述情况之一者,评为五类卷,获得基准分;②另外两项尚可的,酌情加分;③兼有两项以上情况的,酌情减分。

第四部分阅读篇目

(一)现代诗文阅读

记叙文:

诗歌: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9.《沁园寿·长沙》毛泽东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0.《再别康桥》徐志摩

3.《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3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4.《石缝间的生命》林希

32.《乡愁》余光中

5.《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二)古诗文阅读

6.《琐忆》唐弢

文言散文:

7.《书桌》冯骥才

33.《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8.《相思正是吐黄时》连锦添

3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议论文:

35.《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9《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36.《劝学》荀况

10.《拿来主义》鲁迅

37.《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1.《历史的回声—汴京包公湖情思》王大海

38.《师说》韩愈

12.《请客》王力

39.《石钟山记》苏轼

13.《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

40.《岳阳楼记》范仲淹

14.《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谢冕

古典诗歌:

15.《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梁思成

41.《过故人庄》孟浩然

16.《语言的演变》吕叔湘

42.《山居秋暝》王维

说明文:

43.《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17.《跨世纪的展望与思考》路甬祥

44.《登高》杜甫

18.《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王磊

45.《蜀道难》李白

19.《神奇的极光》曹冲

46.《兵车行》杜甫

20.《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

4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21.《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

4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2.《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

49.《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3.《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竺可桢

50.《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4.《海洋与生命》童裳亮

参考教材:

全国各类成人高考复习指导丛书

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语文》

张盛如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2版

小说:

25.《药》鲁迅

26.《荷花淀》孙犁

27.《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8.《项链》莫泊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