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6293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docx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题目: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作   者:

黄振华

年级、专业:

2013社会管理

学   号:

132109070022

班   级:

阜新市委党校

指导老师:

宋爽

完成时间:

2015年11月

论文写作承诺书

作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3级在职研究生,本人在此郑重承诺,严格按照省委党校研究生部相关规定与要求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保证做到:

1.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全过程指导,对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写作内容、写作格式及印制要求等相关信息有全面、清晰的了解,严格按规范和程序操作。

2.写作过程真实,每一个环节都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请人代笔。

3.对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必要利用时,清楚注明出处或来历,不抄袭或剽窃。

如未能履行自己的责任、践行自己的承诺,我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1

(一)研究的必要性‥…………………………………………………………1

(二)研究的重要性……………………………………………………………2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2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2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5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表………………………7

(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疏于管理……………………………………………7

(二)教学条件滞后制约学校的主导作用…………………………………8

(三)父母未能真正重视孩子的教育管理……………………………………9

(四)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9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11

(一)政府部门提高责任意识…………………………………………………12

(二)学校真正发挥职能作用…………………………………………………13

(三)家庭教育要起到基础作用………………………………………………14

(四)社会各界共同关注………………………………………………………15

参考文献 ………………………‥…………………………………………17

前言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发生改变,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又急需大量的劳动力到城市工作,这就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到城市务工。

农民远离家乡外出务工由于种种限制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交给临时监护人看管,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

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成了研究当今教育问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的呵护、家庭的教育和监督,致使他们在心理、品行、情感、安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虽然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也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但是由于各种现实原因,难以保证政策和促使的贯彻和实施。

本论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希望通过本论文,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积极努力,齐抓共管,保障农村留儿童享受平等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保证他们健康全面的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齐抓共管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必要性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经济体制和经营机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农村的体制改革尤为突出,由原来的集体耕种模式转变为现在的个人耕种模式,农民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意识也逐渐地发生改变,由单一的耕种转变为多种经营模式相结合,以土地出租和土地租种替代家家种地的方式,把自己耕种的土地租给他人经营,因此逐渐剩余大量劳动力。

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又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外出务工逐步地形成了一种趋势。

流动人口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老家出去打工,有些农民把孩子放在家中让老人照看或寄养他人家中,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那么,什么叫留守儿童[1]呢?

即父母双方出外务工,父母被迫让孩子与老人独自在家生活的儿童。

孩子们因为过早脱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学习、心理和生活方面都要经受前所未有的境遇。

有的会感到不适应、十分孤独无助,有的则会承受不了这份压力而诚惶诚恐,有的劳累过度,身心疲惫,等等。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分布广、数量大,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外务工,老多数都是由家中老人照顾,享受不到一个正常家庭的关爱和良好完整正规的学校教育,导致在生理和心理上缺少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很多留守儿童在上学的年龄,由于家庭负担严重,甚至还要承担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而无法上学接受正规的教育,承担着同等年龄孩子不应该承担的繁重劳动。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监管不到位,有的甚至无人管教,放任自流;打架斗殴和非正常死亡事件时有发生。

另外,大多数留守儿童与年迈的老人一起生活,接受隔代教育,老人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在教育和管理方法上缺乏良好的行为引导和教育系统,导致留守儿童不愿意上学或普遍厌学,有的逃学去网吧打游戏不能自拔,在心理发展和性格形成上与普通儿童差距甚大。

还有很多留守儿童产生了心理障碍,比如抑郁症、恐惧易怒、内心封闭、心理失衡、固执偏激、行为失控、攻击性强,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正确地看待问题和判断是非对错[2],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得不到及时纠正,有的甚至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有所不知,在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中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比例竟高达百分之二十。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现像不仅长期存在,而且越来越严重,如何教育和管理好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当前社会一大热点问题。

(二)研究的重要性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涉及到全社会,关系到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肩负起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责任。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矫正并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树立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品质,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后生力量,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祖国的富强繁荣奠定基础。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现状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域面积较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东部较发达地区与西部偏远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经济趋势的迅猛发展,以及农村土地改革的推动,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走出贫困的家乡,他们到城市务工,大部分是夫妻同行,但是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他们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产生了这种特殊群体“留守儿童”[3]。

在农村留守儿童多数交由祖辈照顾,致使父母的监护教育和管理严重缺失,缺乏了家庭完整关爱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的至关阶段没有受到良好的照顾、教育和管理,这给他们的成长造成很多的不良影响,也是后期诸多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

1、留守儿童生活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临时监护的祖辈大部分年事已高,不能很好地照顾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部分留守儿童正常的一日三餐得不到保证,营养严重不足,甚至有的农村留守儿童还要做一些超出年龄和身体能力的繁重家务劳动,身体健康也受到很大损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身体是学习和日后工作、生存的根本,营养跟不上或者身体受到损害,势必会对将来的生活造成影响。

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父母外出务工以后,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是交由祖辈亲人隔代监护,祖父母普遍年纪大、文化低,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再加上农村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滞后,还没有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殊情况和需求提供特殊有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关爱,家庭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不完整,学校教育和管理的不到位不及时,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存在厌学、逃学、辍学现象,据数据统计,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均低于正常家庭儿童[4]。

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由于工作繁忙,大部分的在城务工的父母不能经常回家看望孩子和老人,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城内调查显示:

在留守儿童中,70%的孩子父母年平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成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5]。

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需和保证,长期不能与父母沟通,与临时监护的祖父母又存在明显的代沟,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倾诉、遇到困难不能寻求到帮助对象,长期下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一些留守儿童行为孤僻、内心封闭、性格自卑,据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同龄人[6],11.4%的觉得自己受歧视,9.5%的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与临时监护的祖父母又存在极大的思想差异,家庭监管的缺失,缺乏有效的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性格叛逆、霸道蛮横、出现行为偏差,沉溺于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近年来,留守儿童违法案件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据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20%[7]。

5、留守儿童安全问题。

儿童自身对外界的认知能力不完整,对自身的保护能力也很弱,同时临时监护人又缺乏防范意识,照顾不到位,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如溺水、中毒等事件,而且经常遭受邻居和同学的欺负,有些不法分子甚至将侵害对象锁定到留守儿童身上,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导致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严重缺乏安全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关爱,而留守儿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还有全社会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即:

家庭教育亲情缺失、学校教育安全缺失和社会教育空白。

1、亲情的缺失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缺少与孩子情感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成长的关爱,又不能亲自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而年迈的临时监护人又顾及不到他们的情感变化,这种感情的欠缺势必影响到他们自身健康的成长和对外界的完整认识,由此直接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

据一项关于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将近两千万的留守儿童中虽然有88.2%的儿童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但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通话一次,甚至还有8.7%的儿童与父母无法联系[8]。

其中有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监护人也很少交流甚至从不聊天。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留守儿童严重缺乏亲人的关爱,这已经成为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9]。

2、监护人的溺爱或放纵加重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长期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照顾,而产生了负疚感,于是采取“溺爱”“物质”的方式进行补偿,另外,由于受到中国传统习惯的影响,隔代亲成为了教育的障碍,而隔代抚养的临时监护人大部分也对留守孩子过分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孩子过分的要求一般都能得到满足,并且有时还要替孩子所造成的过错承担责任,过度的溺爱和物质的满足往往也为留守儿童一些失范行为制造了温床。

因此监护人的过度溺爱或放纵在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在心理等各方面的不良发展。

3、学校的教育忽视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

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向城市倾斜,导致城市和农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上的发展极度不平衡,教育事业的发展差异更是显著,在教育资金的投入上,农村自税费改革以后,在义务教育方面投入的缺额越来越大。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经济条件较落后的西部某省,其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缺口已多达9亿元,而且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来弥补这一缺口。

全省农村中小学教育负债达25.3亿元,占全省教育负债的79.7%,严重的负债率导致了农村学校连教师的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10],而且政策性补贴及福利费全靠学校自己解决。

教育资金的严重缺乏使得农村学校教师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

大部分的农村学校缺少专职的行政人员,大多教师也是数身兼数职,没有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生活指导教师,在教育方式和理念上也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11],不能给留守儿童特殊的有针对性的更悉心的关怀。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和亲情的缺失,在学校多数表现不积极,内心封闭,性格孤僻,成绩较差,由于不合群,很难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这个更需要被学校和老师特殊关怀的群体却也正是被放逐的对象。

4、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关注不够

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相当不够,使得留守儿童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在一项对政府部门的调查中显示,调查中的三个镇政府竟然没有一个有夫妻外出务工、老人和孩子留守的家庭的任何专门资料,也没有一个对本镇外出农民工数量和孩子留守家中的数量做过统计,没有对留守家中的儿童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过调查,更没有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

有些政府部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只是停留在媒体报刊等书面形式上,所谓解决措施和帮扶办法也仅仅是每年象征性选择小部分“留守儿童”送一些礼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薄弱的社会教育,匮乏的教育资源,陈旧的教育观念,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救助制度的缺失,种种因素导致目前还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大部分农民出外打工赚钱,由于客观条件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中由老人抚养是不争的事实,是社会改革过程中无法改变的现象和趋势,是社会改革的产物。

农民外出打工使原来的家庭结构改变了,就子女而言,也改变了原来的教育管理模式,由于留守儿童大部分有祖辈照顾,父母对子女监管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中最为突出。

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占据绝大多数,所占比例竞高达85.5%。

面对抚养人和监护人的变更,必然会给留守儿童带来心态上的变化,教育管理方式和教育管理效果,也不可能相同[12]。

通过调查了解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疏于管理

农村留守儿童是在改革大潮中所产生的又一新的群体。

随着形势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怎样管、如何抓是一个新的问题,涉及到政府部门、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领域。

近几年来,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经常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事件。

在很多地方由于父母因为经济原因双双外出打工而忽视孩子的看护、教育和管理,孩子的起居生活无人照顾或被照顾不周,并且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担负起家庭繁重的劳动,到了上学的年龄无法去上学,有的孩子甚至遭受家庭暴力,非正常死亡现象也时有发生,2012年贵州省毕节市的5名留守流浪儿童被闷死在垃圾桶中;2015年6月,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四名儿童集体喝农药死亡[13]。

这些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些孩子被留守在家中,最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最终酿成惨剧。

随着问题的出现,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也越来越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性,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和教育管理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不良问题的产生。

但就目前状况来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负责机构、明确的部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有些政策不完善、可操作性差,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和管理措施,并缺乏完善的符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对这一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疏漏之处。

(二)教学条件滞后,制约学校的主导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居住分散、贫富不均,经济条件落后地区的农民到发达地区务工,把孩子留守在家中,这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交通十分不便,自然条件相当差,学校的教学条件十分艰苦,师资力量和质量十分匮乏,据有关资料证明,贫困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由于教师资源稀缺,多数学校一个教师同时教几个不同年级的课程,还有的教室紧张,同一间教室,分成好几行,不同年级的学生挤在同一件教室内,每当这个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其他班级的学生只能上自习,而且农村的教师队伍大多年级偏大或文化水平偏低,由此而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家庭生活欠缺,留守儿童原本在心理健康发展上已经存在很多困惑和问题,学校本来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与疏导,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耐心细致地教育和呵护,特别是需要内心情感上的关怀和引导。

但由于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基本不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也缺少专业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其他组织、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和法制教育,使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影响了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14]。

(三)父母未能真正重视孩子的教育管理

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为了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改变家庭生活条件,纷纷离开家乡,到城里打工,他们希望能够多赚些钱,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

所以,因为在外务工没有时间,忽略了孩子的教育管理,没有考虑到以后的打算,没有真正意识到父母对孩子教育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当外出打工与孩子家庭教育之间发生矛盾时,他们无奈的选择了外出赚钱,这不仅仅是社会形势所迫,也有生活压力的原因。

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有些家庭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很难想像能把子长女上学受教育的问题放在首位。

同时,孩子的家长认为他们的祖辈们多数没上过学、念过书,同样能够生存下去,有些父母没有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缺乏远见,让孩子一定要受教育的意识,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

(四)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

在日常生活上,父母出外打工,把年幼的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照顾,老人受年纪和身体原因影响,不能给予留守儿童以全面的良好的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甚至有些农村留守儿童还要帮助照顾老人,承担着与年龄和身体能力不符的繁重家务劳动,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据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城内调查显示:

71%的父母平均每年回家不超过3次,有的甚至好几年也回不了家;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打电话频率每个月不到1次。

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亲情缺失,孩子缺少情感上的关怀,没有可以寻求帮助和倾述的对象,同时也抵触外界的新鲜事物,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性格孤僻、情感淡漠、自闭等个性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

南方某省一项调查显示,20%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比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差,11.4%的感觉自己有被别人歧视,9.5%的有过被遗弃的心理感受[15]。

在行为道德方面,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缺乏合理的道德约束,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

通过调查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多数为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导致过于放纵孩子,这些老人因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多数没上过学,在孩子的教育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辅导和帮助,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存在代沟,沟通存在明显的障碍,外出父母又不在身边,没办法管教孩子,留守儿童基本生活在无人管制约束的状态下,心理上逐渐形成逆反心理重、自私霸道、蛮横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父母们长年在外打工,因为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深感愧疚,所以就用过度娇惯孩子的方式进行补偿,我们能够体谅家长想用丰富的物质条件来弥补其对孩子的愧疚心理。

但是,再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也无法弥补父母不在子女身边对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和性格影响。

相反,过度的物质满足和经济补偿往往是子女的越轨行为的导火线,拥有了条件却没有正确的引导,使他们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如沉溺于网吧迪厅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没有钱诱发偷盗等犯罪行为。

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所以,身为父母应改变自己的心态,重视与子女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从精神上正确地关心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留守儿童的安全方面,在农村偏远地区,对于留守儿童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有些政策和措施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加之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年迈的老年人,无法顾及到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也未成熟,防护能力弱,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了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遭到邻居、同学的欺负。

一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16]。

还有一些地方出现的农村留守儿童野浴溺水身亡事件,还有留守儿童被饿死、冻死的现象,这些现象令人痛心。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变革和经济快速的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是必然趋势,而农村留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够让农村留守儿童能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需要各级政府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需要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学校、家长、社会必须担负起教育和管理好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

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相关政策和解决措施,建立健全有效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监护体系,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真正纳入制度化、正规化轨道。

要提高学校育人的多能化,完善社会的管理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家庭教育管理的缺失。

抓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使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是培养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

(一)政府部门提高责任意识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凝聚着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和汗水,保证他们的子女受到公平的待遇和良好的教育,让农民工无后顾之忧,是当地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定相关政策。

实现教育平等,首要的是实现农村和城市教育的平等。

应建立农民工子女随迁就学制度,提倡子女随迁,妥善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目前我国一些的城市先后建立了农民工子女学校,有效地缓解了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地方由于条件的约束,虽然想了各种办法,仍无法解决过多的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当地政府应该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未来发展规划,纳入到地方教育管理体系中,指导和督促地方中小学做好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和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给予充分的经费保障;学校要适当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门槛,简化入学程序,和当地的学生保持同等待遇,禁止收取额外费用;打破户籍制度的壁垒,减免随迁子女的学费,最终能够让留守儿童能够和父母一起生活,实现最好的家庭教育模式。

要明确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和职责,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落实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职责,形成政府牵头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社会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助,学校、社区、家庭齐抓共管的格局,形成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合力。

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的托管和社区教育,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

二是要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位置等原因,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