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378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从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三个方面去把握。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辨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4.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

5.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第一次起义,1834年第二次起义;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次大的工人运动,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无产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6.马克思主义来源于: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

德国古典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里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

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8.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10.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2)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1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也是党的思想路线。

13.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1)学习理论,武装头脑;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一方面,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

1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目的: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理论思维的水平和悟性。

(二)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可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5.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6.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化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8.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原理: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2)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9.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2)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10.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1.方法论: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3.实践的特点:

(1)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14.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15.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性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6.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17.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8.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9.唯物辨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联系和发展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20.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1.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

(1)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22.唯物辨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23.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辨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24.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斗争性、同一性

同一性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方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25.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论述)

26.结合中国实际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辨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27.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8.辨证思维方法主要有: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29.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三)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简答)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4.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不了解认识的辨证性质,离开辨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作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

5.认识运动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6.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8.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

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9.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辨证法。

10.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辨证统一的:

(1)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2)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3)总而言之,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上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

1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结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12.价值的特性主要有: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13.价值评价的三个特点:

(1)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2)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14.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15.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辨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7.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体现和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18.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四)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2.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1)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2)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者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5.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一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

6.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两种基本类型:

(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2)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7.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1)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9.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0.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

12.社会革命的实质是: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推翻奴隶制的地主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3.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材料分析题)

(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但使用不当会导致环境问题与全球问题。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A.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a.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b.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c.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B.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C.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A.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可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B.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14.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5.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16.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7.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

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

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18.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论述)

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9.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

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20.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五)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开始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主要途径: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3.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

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5.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6.劳动量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8.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简答)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9.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矛盾。

交换是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唯一途径。

10.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论述/简答)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简答)

A.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B.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简答)

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1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12.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13.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把工人变成雇佣工人,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4.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15.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剩余价值:

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16.不变资本:

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

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着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m′=m/v(m′为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17.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

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上,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8.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1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0.资本的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通常用c:

v来表示。

21.如何看待资本有机构成的发展趋势?

会造成怎样的社会结果?

原因:

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伴随着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使个别资本的规模日益增大,在自然形式上,每个劳动力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不变资本部分日益增多不,可变资本在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

结果: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22.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的三个不同的阶段,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第一个阶段:

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

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

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商品资本的职能

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23.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