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202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docx

首发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临浦片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四科联赛科学试题doc

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全科质量检测

科学学科试题卷

1、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热议,你认为下列行为不利于大气环境改善的是(▲)

A.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B.扩大绿化面积

C.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D.限号出行缓解交通拥堵

2、小强通过化学方程式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

1,但实验所得数据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

1。

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做实验查找原因

B.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D.大胆提出假设:

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3、小明家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和一个指示灯。

若插座开关和指示灯分别用S1、L1表示,台灯的开关和灯泡分别用S2、L2表示。

小明断开或闭合S1、S2时,记录现象如表。

由小明的记录可判断出关于L1、L2的连接方式可能是电路图中的(▲)

开关状态

插座指示灯(L1)

台灯(L2)

闭合S1,断开S2

不亮

闭合S2,断开S1

不亮

不亮

S1和S2都闭合

A.

B.

C.

D.

4、如图所示。

在水平公路上,小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与静止时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静止时

B.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静止时

C.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小于静止时

D.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静止时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NaCl固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滴加液体

6、右图是某固体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00+a)%

B.t℃时,若将A的饱和溶液Wg加水稀释至2Wg,则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a/(100+a)%

C.t℃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g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加入agA的溶质

D.t℃时,若要将A的饱和溶液Wg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一半,需加水0.5Wg

7、身高110厘米的广东男子与身高70厘米的“袖珍新娘”喜结连理。

下列哪项是婚检医生的介绍?

(▲)

A.他俩智力发育正常,有生殖能力

B.他俩智力有缺陷,无正常生殖能力

C.他俩现在可以用注射生长激素治疗

D.他俩是由于幼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8、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

Va<Vb=Vc

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

Ga=Gb>Gc

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

ρa>ρb>ρc

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

Fa=Fb=Fc

9、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均一性的特点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和水不分离

10、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动物体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该动物在6时左右体温达到最低值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

D.该动物体温的昼夜变化是对沙漠环境的适应

11、如图所示,把装水的大烧杯放在水平升降台上,将一轻质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玻璃杯内封闭一些气体,玻璃杯底用支架固定,支架在水中部分的体积忽略不计,水面都是静止的.将升降台缓慢升起一定高度(玻璃杯口没有接触大烧杯底部),水面静止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杯内气体压强变大

B.玻璃杯外、内水面高度差变大

C.大烧杯底部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大

D.支架对玻璃杯的压力变小

12、珍爱生命,安全出行,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酒后驾车,不得闯红灯,但是“酒驾”“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酒精会麻醉人的小脑,导致驾车人动作不协调,易引发交通事故

B.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说明酒精麻醉了人的大脑

C.看见红灯后停车,参与这一过程的反射弧是: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D.“红灯停、绿灯行”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

13、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的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先下沉然后上浮B.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C.先上浮然后下沉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14、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A.金属大地石墨B.陶瓷湿木材橡胶

C.玻璃花生油大地D.空气水银塑料

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16、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

C.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17、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18、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弧

C.反射弧中的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D.脊髓不具有传导功能

19、如图所示电路,各元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则R1和R2并联

B.若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R1和R2是串联

C.若甲电流表,乙是电压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测R2电流

D.若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则甲表测电源电压

2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21、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1.7V6.8VB.6.8V1.7V

C.1.7V8.5VD.8.5V1.7V

22、小明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不可能完成的是(▲)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23、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一种气象灾害是(▲)

A.洪涝B.干旱C.梅雨D.台风

24、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哪个电路中三个电灯是并联的(▲)

A.

B.

C.

D.

25、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6分)

26、(4分)地球上的水97%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目前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和▲。

27、(2分)如图1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A.

28、(2分)学完压强后,小明想,既然气体和液体都可以产生压强,那么如果在试管A中装满水,再把试管B套入其中一部分(如图甲),把两个试管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试管B会出现什么状态呢?

你的猜想是:

▲;你猜想的理由是:

29、(3分)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

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

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30、(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

闭合开关,电路会出现▲故障;仅拆除导线▲,电路是两盏电灯的串联电路;仅将导线▲连接到电灯的另一端,电路是两盏电灯的并联电路。

31、(4分)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32、(4分)小周对于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与地球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很有兴趣,他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两幅曲线图。

问题1:

小周从曲线图中得出结论。

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引起的,图中的什么信息支持小周的结论?

▲▲▲▲▲

问题2:

小周的同学小丽却不同意他的观点,她比较了两幅图的曲线,指出其中有些信息并不符合小周的结论。

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周结论的信息。

▲▲▲▲(2分)

问题3:

小周在图书馆又找到了很多人类活动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实例。

他可能找到的例子是▲▲▲▲。

33、(3分)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因为生病需要输液.如图所示是输液示意图,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

若要提高输注速度,除了调节调节器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2分)。

34、(4分)有人用体重相同、发育正常的四只雄性小白鼠做实验,测得四只鼠体内几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单位“mg/100mL”):

A鼠

B鼠

C鼠

D鼠

雄性激素

4

3.8

3.6

0.8

甲状腺激素

3

0

2.8

3

生长激素

6

5.8

0.1

5.5

(1)B鼠被切除了▲,C鼠被切除了▲,D鼠被切除了▲。

(2)A鼠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35、(4分)如图1,一木块漂浮于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如图2所示的变化,由此推出温度的改变方式为▲(填“升温”或“降温”)。

随上述温度的改变,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填“不变”、“增大”或“减少”)。

36、(6分)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

(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上端/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

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

(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越短/不变),受到的浮力大小▲(变大/变小/不变)

(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

写出一种方法.▲▲▲▲▲

37、(6分)将一小物块A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N,A的体积是▲cm3(2分),A的密度是▲kg/m3(3分)。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二题,每空两分,共24分)

38、(10分)2016年5月27日在越南中部的义安省,一条15米长、2米高的活鲸鱼突然遇到退潮,搁浅在沙滩上了。

对鲸鱼搁浅的原因,小天和小江展开讨论,猜想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水的多少有关,并分别进行了探究。

Ⅰ.小天的探究过程如下:

(1)在标有刻度的烧杯A、B内均倒入体积为50mL的水:

(2)将相同物体分别放入A、B烧杯内的水中,静止时分别如图甲、乙(乙中物体未与容器底密合)。

请根据小天的实验过程填写下表:

A或B烧杯中水重G/N

图甲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1/N

图乙物体所受浮力F浮2/N

0.5

0.5

根据实验数据,小天认为,浮力的大小跟水的多少▲填“有关”或“无关”)

Ⅱ.小江的探究过程如下:

(1)将重为4N的物体浸入装有适量水的容器中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如图丙;

(2)减少容器中的水量,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F2,如图丁.

请根据小江的实验过程填写下表

物理量

图丙

图丁

物体所受浮力F浮/N

1.4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V/m3

1.4×10-4

根据小天和小江的实验数据,你认为鲸鱼搁浅的原因是▲

①海边的水太少,产生的浮力也很少

②水位下降,导致鲸鱼的重力变大

③水位下降,导致鲸鱼浸入海水中的体积减少.

39、(1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设计实验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的因素,实验步骤如下.

Ⅰ.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研磨成粉末,并按照每份3.6g将产品分成若干份备用.

Ⅱ.按照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所需仪器略去)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实验温度

 20℃

 20℃

 20℃

 20℃

 80℃

 溶质种类

 食盐

 食盐

 食盐

 硝酸钾

 食盐

 溶质状态

 粉末

 粉末

 块状

 粉末

 粉末

 溶质质量

 3.6g

 3.6g

 3.6g

 3.6g

 3.6g

 溶剂种类

 水

 植物油

 b

 水

 水

 溶剂质量

 10g

 a

 10g

 10g

 10g

 溶解情况

 固体全溶

 固体不溶

 固体全溶

 固体部分溶

 固体全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a为▲,b为▲.

(2)根据上述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有▲种,根据常识可知其中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3)多组实验中使用研磨好的粉末状的食盐或硝酸钾而不使用块状物的优点是▲.

(4)有人认为将第一组与第五组实验进行对比,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请简述理由:

▲.

(5)由上述实验可知,20℃时食盐的溶解性▲(填“>”“<”或“=”)硝酸钾的溶解性.

四、计算证明题(本大题共二题,40题7分,41题8分,共15分)

40、温度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此时氯化钠饱和溶液密度为1.12g/cm3,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500ml(密度为1.15g/ml),需饱和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ml?

 

4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秤悬挂一物体,保持静止;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g=10N/kg)求:

(1)物体的质量m;

(2)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3)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V和物体的密度ρ.

(4)若用细线悬挂一个体积不变的木球(ρ木=0.5g/cm3)使二者悬浮,如图丙所示.则木球的体积至少多大?

八年级科学质量检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C

C

D

C

B

A

D

B

C

C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B

B

A

D

D

B

C

B

C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6分)

26、海洋水、冰川和深层地下水、江河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7、L2、0.28

28、试管B会向上升、大气压强较大

29、变大、不变(2分)

30、短路、C、B或E(2分)

31、

(1)碘、汽油

(2)下层颜色较深上层较浅(2分)、甲

32、当CO2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升高、1900年-191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2分)、森林面积减少

33、大气压、提高药瓶相对手背的高度(意思相同也可)(2分)

34、

(1)甲状腺、脑垂体、睾丸

(2)对照

35、降温(2分)、减少(2分)

36、

(1)下端、可以用小钢珠作为配重(重心比铜丝低的材料都可以)

(2)越长、不变(3)C(4)用更细的吸管

37、0.72、80(2分)、0.9×103(2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二题,每空两分,共24分)

38、Ⅰ0.3、无关

Ⅱ0.6、0.6×10-4、③

39、

(1)10g、水

(2)4、溶质的状态

(3)粉末状比块状的溶解速度快,节约实验时间

(4)两组实验食盐全部溶解,无法比较溶解的多少

(5)>

四、计算证明题(本大题共二题,40题5分,41题10分,共15分)

40、解:

根据溶解度定义………………………………………………………2分

NaCl%=36g/(100g+36g)*100%=26.5%

设需要饱和NaCl溶液V…………………………………………………………3分

V*1.12g/ml*26.5%=500ml*1.15g/ml*20%

V=3.9ml

m水=m总-m饱=500ml*1.15g/ml-3.9ml*1.12g/ml=570.6g……………………2分

V水=m水/ρ水=570.6g/(1g/ml)=570.6ml

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