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60014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docx

《管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docx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ManagementScience)

什么是管理学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各种现象及规律的学科,是在近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管理学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交叉点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哲学、法学),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业技术等),新兴科学(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领导学、决策科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科学学等。

  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逐步产生。

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我们均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

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Winslow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诞生以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管理学仍然需要大力发展其内容和形式。

[编辑]

管理学概念的发展[1]

  早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的引言中,泰罗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篇论文的宗旨之一是“论证最佳的管理是一门实在的科学,基础建立在明确规定的纪律、条例和原则上,并进一步表明,科学管理的根本原理适用于人的行为——从人们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我们大公司的业务运行”。

他还深信:

“同样的原则能以等量的威力适用于所有的社会行为上,在我们的家庭管理上,在我们的农场管理上,在我们的大小商人、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慈善机构、我们的大学和我们的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上。

  在大西洋彼岸,与泰罗同时代的法国工业企业家法约尔创立了一般管理学理论。

1916年,他在其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中,从工业企业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及企业经营职能(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和会计五大职能)中分离出独立的管理活动,提出了经过经验检验的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理论,定义管理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由此确定了管理活动的5种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

他认为,这种一般管理理论与方法不仅适用于工商企业,而且适用于政府、军事部门与社会团体。

法约尔由此基本上构建了关于管理活动的原则、标准、方法和程序的知识体系,因此,也可以说法约尔奠立了一般管理学的理论基石。

法约尔把管理与经营区别开来,意味着管理学是不包含企业经营活动内容的狭义管理学,而同时又提出了普遍适用的一般管理学。

  被尊为现代管理大师的德鲁克,在其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discipline);其1973年出版的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集现代管理学之大成的系统化教科书。

他阐明:

“管理是一门学科,这首先就意味着,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而不是经济学,不是计量方法,不是行为科学。

无论是经济学、计量方法还是行为科学都只是管理人员的工具。

但是,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经济学,正好像一个医生付诸实践的并不是验血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行为科学,正好像一位生物学家付诸实践的并不是显微镜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并不是计量方法,正好像一位律师付诸实践的并不是判例那样。

管理人员付诸实践的是管理学。

”同时,他又强调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20世纪中期,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合著的《管理学》继承了法约尔关于一般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的思想,从管理的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种职能,构建了管理学的分析框架,这成为一般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1961年孔茨总结和划分了管理理论的6个主要学派,并提出要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统一管理学的语义、认识和内容,提炼和验证作为管理学基础的基本原理,把管理学与数学、运筹学、社会学、社会计量学、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相关学科既相区别又相结合,把这些学科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工具和基础知识,从而使管理学成为一种专门学科,能够受到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实际管理人员的欢迎。

这里,孔茨实际上倡导一种广义的管理学,它既包括一般管理学,又涵盖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还包括作为管理学工具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与方法。

  综上所述,在这些管理学家看来,管理学的含义是不同的:

泰罗、孔茨提出了对象涵盖广泛的管理学,属于广义管理学,它包含各门管理学科,指的是管理学门类;法约尔、德鲁克提出了具有特定领域的狭义管理学,不过狭义程度又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具有普适性的关于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实际上在倡导建立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基本原理的一般管理学或普通管理学(generalmanagement),这种一般管理学就是管理学门类中的基础学科。

[编辑]

我国管理学的学科设置[1]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简称“学科目录”)中,单列了一个“管理学”学科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由原目录中的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系统工程,以及科学学与科学管理等学科归并而成的,属于管理学门类中为整个管理学提供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性学科;其下不设二级学科;其他管理学的一级学科下均设置了若干二级学科。

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允许具有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自行设置二级学科,这样在一些高等学校研究生院的管理学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下又出现了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环境管理及项目管理等诸多二级学科。

从“学科目录”中不难看出,中国学术界把“管理学”和“管理科学”分别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同美国管理学界在一般学科意义上使用“管理学”概念和主要在系统工程的特定意义上使用“管理科学”概念,是比较接近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1986年成立时就设立了管理科学组,10年后升格为管理科学部,其在“管理科学”名义下资助的主要领域包括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经济管理和工商管理以及宏观管理和科技管理。

该部的命名、该部历来编制的学科发展战略或优先资助领域采用的都是“管理科学”名称。

其“十五”优先资助领域论证报告中定义“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

”可见,这个定义是从广义上界定管理科学的。

但其优先资助三大领域之一的“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显然系狭义的管理科学。

从这个领域历来资助的项目、遴选和认定的20种重要学术期刊的前12种期刊及其所代表的学科领域来看,该部最看重的学科领域却是同系统工程、运筹学相当的狭义管理科学。

不难看出,“管理学部”的“管理科学”所包含的学科领域同“学科目录”中“管理学”门类的主要一级学科设置,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编辑]

管理学的分类

  管理学是一门多分枝的学科体系.按照不同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细分为很多分枝学科。

按照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管理学下设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工商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 资源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我国著名学者成思危提出了中国管理科学“三个基础,三个层次和三个领域”的学科结构理论。

即,

[编辑]

三个基础

  三个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数学是管理科学中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最常使用的是统计学(包括数理统计、回归分析、非参数统计等)、组合数学(主要研究存在性、计数、优化等问题)、数学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目标规划等)、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及模糊数学等。

  经济学是管理科学中各类决策的出发点和依归,最常使用的是理论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例如工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及计量经济学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科学,它是管理科学中研究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依据。

最常使用的是工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等。

[编辑]

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是基础管理、职能管理和战略管理。

  基础管理是管理中带有共性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主要包括管理数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会计学、管理组织学、管理决策学、管理史学,等等。

  职能管理是将管理基础与特定的管理职能相结合,例如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科技管理、国际贸易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等。

  战略管理包括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它不但要以管理基础和职能管理为基础,还要包括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编辑]

三个领域

  三个领域是管理基础理论与方法,企业与事业单位管理,以及宏观管理与政策研究。

  管理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管理哲学、决策理论、组织理论等;管理方法则既包括预测、评价、优化等基本技术,也包括企业重建、战略制定、成本控制等基本方法,还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基本手段。

  企业管理包括我国各种各类企业的管理,大体上相当于国外的工商管理,事业单位管理则主要指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类事业单位的管理,与国外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有所不同。

  宏观管理在我国主要是指政府机构对国家及地方事务的管理,大体上对应于国外的公共管理,我国通常所说的政策研究则大体上对应于国外的公共政策研究。

[编辑]

管理学的特点和内容

[编辑]

特点

  

(1)一般性:

管理学是从一般原理、一般情况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规律进行研究,不涉及管理分支学科的业务与方法的研究;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科学,无论是“宏观原理”还是“微观原理”,都需要管理学的原理作为基础来加以学习和研究,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

  

(2)多科性或综合性:

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

  (3)实践性:

也称实用性,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4)社会性:

构成管理过程主要因素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都是社会最有生命力的人,这就决定了管理的社会性;同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生产关系的特征,因此没有超阶级的管理学,这也体现了管理的社会性。

  (5)历史性:

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

[编辑]

内容

  管理学的研究有三个侧重点:

  

(1)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

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

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

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着重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践、思想、理论的形成、演变、发展,知古鉴今;

  (3)着重从管理者出发研究管理过程,主要有:

  1)管理活动中有哪些职能;

  2)职能涉及哪些要素;

  3)执行职能应遵循哪些原理,采取哪些方法、程序、技术;

  4)执行职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编辑]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重要性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管理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从历史上看,经过了两次转折,管理学才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

第一次转折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意在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管理在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二次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看到,不依照管理规律办事,就无法使企业兴旺发达,因此要重视管理人员的培养,这促进了管理学的发展。

  管理也日益表现出它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管理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它与科学和技术三足鼎立。

管理是促成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键的因素。

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

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经济的发展,固然需要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但更重要的还是组织经济的能力,即管理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第三生产力”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先进的技术,要有先进的管理与之相适应,否则,落后的管理就不能使先进的技术得到充分发挥。

管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判定管理是否有效的标准是管理者的管理成果。

通过实践可验证管理是否有效,因此,实践是培养管理者的重要一环。

而学习、研究管理学也是培养管理者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并可缩短或加速管理者的成长过程。

目前我国的管理人才,尤其是合格的管理人才是缺乏的。

因此,学习、研究管理学,培养高质量的管理者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更加精细,社会化大生产会日益复杂,而日新月异的社会将需要更加科学的管理。

因此,管理在未来的社会中将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

[编辑]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1)历史研究的方法:

管理学是在企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研究历史,才能分析现状和预测未来;

  

(2)比较研究的方法:

有比较才能鉴别,管理学的理论最早是在西方国家形成的,我们要把中国的企业管理搞好,就必须借鉴外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在中外管理的比较中更好的实现“洋为中用”;

  (3)案例分析的方法:

管理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必须重视实际案例的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4)归纳演绎的方法:

是善于总结经验,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从个别到一般就是从事实到概括的归纳推理方法,从一般到个别就是由一般原理到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

[编辑]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编辑]

管理思想的历史

  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有了人就出现了管理的问题。

管理思想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把系统的管理理论出现以前的管理思想史分为两个主要阶段,18世纪是这两大阶段的分界线。

经典管理理论出现以前的管理思想是非常朴素的、直观的,虽然在军队管理、国家行政管理、教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思想已经极其丰富,但这些思想主要还是停留在经验描述或类比思维的阶段,不具有系统的理论形式。

18世纪到19世纪末,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萌芽阶段。

  有关具体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方面的论述

  

(一)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斯威茨认为:

“企业简直就是类似于打仗的人类竞争的的一种形式”,因此他关于军队管理的概念也适用于任何大型组织的管理,其主要观点如下:

  1、管理大型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精心的计划工作,规定组织的目标。

  2、管理者应该承认不肯定性,从而按照旨在使不肯定性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要求来全面分析与计划。

  3、决策要以科学而不是预感为根据,管理要以分析而不是直觉为根据。

  

(二)英国数学家、机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对专业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于1832年出版了《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与工具的使用、成本记录等,并且强调注重人的作用,分析颜色对效率的影响,应鼓励工人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

该书是管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

  (三)工业革命后的管理实践:

苏霍制造厂(人们都知道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蒸汽机成为生产动力从而促进了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在管理上的成就。

)1800年美国博尔顿——瓦特联合公司所属苏霍制造厂,是最早运用科学管理于制造业的工厂之一。

它有科学的工作设计,按更充分地利用机器的要求进行劳动分工和专业化;实行比较切合实际的工资支付办法;有较完整的记录和成本核算制度。

不过那时的管理还没有被系统化为一门科学。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的罗伯特·欧文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进行的“纽兰纳克”及“新协和村”的试验虽然未获得成功,但他的实践与思想却对管理学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例如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注重对工人的行为教育,因而欧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主要的、有代表性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都是作为某个人或某集团对某一活动单一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体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以,我们称这一时期为管理学理论的萌芽时期。

[编辑]

经典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管理组织学派,从而标志着管理学以一门科学形式出现。

对于这一时期的管理学,我们将其称作经典管理理论。

  泰罗被人们称作“科学管理之父”。

他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提高效率。

法约尔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理论的开创性研究,特别是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以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法约尔与泰罗不同,他认为他的管理理论虽然是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但除了适用于 工商企业管理之外,也适用于政府、教会、社会团体、军事组织以及其它各种事业的管理。

因此,法约尔被看作为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了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是管理组织理论的另一代表人物。

韦伯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正式组织,在某种意义上,他的组织理论也就是关于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

巴纳德在组织理论的研究方面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巴纳德把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组织中的个人身上。

巴纳德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了非正式组织。

[编辑]

现代管理学说

  现代管理学是最为活跃的一门科学,20世纪30年代以来,新的管理学说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犹如一片茂密的丛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用“管理理论丛林”来形容现代管理学说群峰并峙的状况。

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

  现代管理学的诞生是以泰罗(F.W.Taylor)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以及法约尔(H.Fayol)的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为标志。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学至今不过经历了80多年。

80多年来,管理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管理学的研究者、管理学的学习者、管理学方面的著作文献等等均呈指数级数上升,显示了作为一门年轻学科勃勃向上的生机和兴旺发达的景象。

然而,管理学仍然需要发展,因为人类将进入21世纪,人类文明需要管理学。

[编辑]

管理学的流派及构成

  1、管理学的流派

  20世纪初诞生的管理学随着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努力,理论与实践均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流派叠出,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产生,人才辈出。

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年),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作过一个精辟的归纳与分析。

他认为到1980年为上,管理学至少已发展有十几个学派,典型的有:

∙古典学派

∙行为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组织行为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

∙经营管理学派等等。

  2、各流派研究的内容

  这些流派尽管各有自己对管理的看法,各有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从内容上来看不超出三大内容:

即组织、管理方式以及经营。

∙科学管理原理代表人物泰罗,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管理方式或方法,因为人的科学工作和协作及对人的激励与效率关系的研究实为发展出相应的管理方式方法而已。

∙古典组织理论法约尔和韦伯的典型的组织研究成果。

∙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因(K.Lewin)以及穆顿 (J.S.Mouton)等,他们有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问题以及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

前者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方式的探讨。

∙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C.I.Barnard),其研究成果不过是从经理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角度看组织如何有效运作。

∙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西蒙(H.ASimon)(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决策,组织是由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

然综观其著作,除上述观点为组织方面的外,其余主要是发展了决策的科学方法体系。

∙经营管理学派是专门研究经营理论及经营中的管理问题。

∙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等等研究内容不过是组织及组织内管理的科学方式方法。

  3、各流派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20世纪的管理理论学派尽管派别林立,实际上从分析方法来看,每个学派均有那些代表人物习惯的学科分析方法来对管理进行研究。

∙行为科学学派是用典型的心理学知识、行为分析方法来研究组织、组织中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

*系统管理学派用系统理论和观点来考察企业组织,分析组织的构造;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为德鲁克(P.Drucker)、欧内斯特·戴尔(E.Dale)等,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案例分析性的,对象直接是组织、组织中的管理问题。

∙管理科学学派数理分析方法

∙组织行为学派群体心理学分析方法

  根据上述分析,狭义的管理学主要由组织研究和管理方法研究两块内容构成;广义一点的管理学则还要加上经营领域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与经济学相关。

这三个方面的演进在过去5O多年中,基本上遵循了下述路径。

  4、管理学各流派的演进路径

  (l)组织理论研究的演进路径:

  古典组织理论(古典理论、20年代)——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40年代)——组织(社会技术系统60年代)——领导科学(经理角色,7O年代)——组织文化(企业文化80年代)——?

(90年代)

  

(2)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的演进路径:

  科学管理理论(泰罗20年代)——行为科学(梅奥3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伯法50年代)——决策理论(西蒙60年代)——生产管理、信息管理方法(7O-8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