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一中高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992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乐一中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民乐一中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民乐一中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民乐一中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民乐一中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乐一中高二.docx

《民乐一中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乐一中高二.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乐一中高二.docx

民乐一中高二

民乐一中高二(I)部小张化练习

(二)(共65分)

高二()班姓名学号得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

(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3)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4),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5)沙鸥翔集,。

(范仲淹《岳阳楼记》)

(6)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王逊,字邵伯,魏兴人也。

仕郡察孝廉,为吏部令史,转殿中将军,累迁上洛太守。

私牛马在郡生驹犊者,秩满悉以付官,云是郡中所产也。

惠帝末,西南夷叛,宁州刺史李毅卒,城中百余人奉毅女固守经年。

永嘉四年,治中①毛孟诣京师求刺史,不见省。

孟固陈曰:

“君亡亲丧,幽闭穷城,万里诉哀,不垂愍救。

既惭包胥无哭秦之感,又愧梁妻无崩城之验②,存不若亡,乞赐臣死。

”朝廷怜之,乃以逊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使于郡便之镇。

逊与孟俱行,道遇寇贼,逾年乃至。

外逼李雄③,内有夷寇,吏士散没,城邑丘墟。

逊披荒纠厉,收聚离散,专杖威刑,鞭挞殊俗。

又诛豪右不奉法度者数十家。

征伐诸夷,俘馘④千计,获马及牛羊数万余,于是莫不振服,威行宁土。

又遣子澄奉表劝进于元帝,帝嘉之,累加散骑常侍、安南将军、假节,校尉、刺史如故,赐爵褒中县公。

逊以地势形便,上分牂柯为平夷郡,分硃提为南广郡,分建宁为夜郎郡,分永昌为梁水郡,又改益州郡为晋宁郡,事皆施行。

先是越巂太守李钊为李雄所执自蜀逃归逊复以钊为越巂太守。

李雄遣李骧、任回攻钊,钊距之,战于温水,钊败绩。

后骧等又渡泸水寇宁州,逊使将军姚崇、爨琛距之,战于堂狼,大破骧等,崇追至泸水,透水死者千余人。

崇以道远不敢渡水,逊以崇不穷追也,怒囚群帅,执崇,鞭之,怒甚,发上冲冠,冠为之裂,夜中卒。

逊在州十四年,州人复立逊中子坚行州府事。

诏除坚为南夷校尉、宁州刺史、假节,谥逊曰壮。

[注]①治中:

官名,州刺史的属官。

②既惭……,又愧……:

这两句意思是,既惭愧没有申包胥哭秦廷的感受,又惭愧没有杞梁妻哭塌城墙的效验。

③李雄:

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第一个皇帝。

④馘(guó):

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迁上洛太守迁:

升职

B.朝廷怜之怜:

怜爱

C.帝嘉之嘉:

嘉奖

D.钊距之,战于温水距:

抵御

3.王逊死后谥号为“壮”(威德刚武)。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逊威德刚武的一组是(3分)()

①仕郡察孝廉②专杖威刑,鞭挞殊俗

③征伐诸夷,俘馘千计④莫不振服,威行宁土

⑤战于堂狼,大破骧等⑥怒囚群帅,执崇,鞭之

A.①③④B.①②⑤C.②⑤⑥D.③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逊在郡中为官时,家中的牛马生了牛犊马驹,他在任职期满后全都交给了官署。

B.宁州刺史李毅去世后,西南发生叛乱,毛孟到京城请求派刺史,却没有得到答复。

C.元帝即位后,王逊根据地理形势,重新调整了宁州地区行政区划,得到朝廷批准。

D.李骧袭扰宁州,姚崇率部抵御,大破李骧,姚崇却不肯乘胜追击,王逊因此愤怒而死。

5.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6分)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先是越巂太守李钊为李雄所执自蜀逃归逊复以钊为越巂太守。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外逼李雄,内有夷寇,吏士散没,城邑丘墟。

译: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为我国美食食品材料及制作工具市场带来了不可小视的经济效益。

B.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C.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高度发展的时代,基因工程作为新兴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将带动其它生物新技术。

D.校庆活动期间,我校高度重视安全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以防止出现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

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

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

①使腐朽化为神奇②使生命中的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

③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④使有限成为无限

A.④②①③B.①②④③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

兰亭雅集那天,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提起笔,一气呵成,写下了他们宴乐诗文的序言“兰亭集序”。

那时的王羲之不会想到,这份一(cù)而就的手稿,以后将成为被代代中国人记诵的名篇,而且为后来的中国书法提供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坐标。

后世的所有书家,只有翻过临摩这座高山,才可能成就己身的事业。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答: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答:

(3)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1分)

答:

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4分)

按照国际惯例,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MP3、游戏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严禁在1万英尺(约3048米)以下的高空使用,当到达1万英尺之上时,除手机之外,其他的电子设备都可以使用。

但从去年起,情况有了改变。

2013年10月,美国联邦航空总署允许移动电子设备在起飞和降落阶段开机,但必须设定在“飞行模式”,即关闭移动电话对外联系功能。

12月,欧盟航空安全局宣布,允许乘客在飞机起降和飞行期间全程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前提是必须调至“飞行模式”。

近日,新加坡民航局也宣布,只要不启用无线通信或遥控功能,飞行途中乘客可在“飞行模式”下全程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

需要开启无线通信连接或使用遥控的电子设备,可在航班爬升至1万英尺以上时使用,但语音通话除外。

答:

1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2月13日上午,习总书记在国家公祭日上庄严昭告国际社会:

今天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坚决捍卫者和有力倡导者。

B.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C.监管部门不但对福喜公司的食品安全疏于监管,对该公司有组织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失察,并授予该公司荣誉称号,显然加剧了企业公然造假。

D.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针对空间天文学研究的需求和我国的现状与特色,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为标志,我国启动并规划了若干空间天文研究计划。

空间天文学科规划的基本思路是:

,;,;,。

①兼顾空间光学、射电、引力波以及旨在搜索宇宙暗物质的高能粒子探测

②适当扩大规模

③瞄准前沿科学问题,加强优势领域

④以高能天体物理观测为重点

⑤均有大幅度提升

⑥在天文卫星的发射数量、主导和实质性参与国际空间天文卫星计划以及形成完整的空间天文研究体系方面

A.

B.

C.

D.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大时代的写家——人民艺术家老舍

李伟

老舍是一个知识分子与普通百姓都喜爱的作家。

北京的百姓熟知老舍,就像熟知前门、大栅栏一样。

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一个穷旗兵的家里。

因出生日期临近春节,父亲便给小儿子起了个名字叫舒庆春。

父亲死后,养家的重担都压在母亲身上,她靠为别人洗衣服换取微薄的收入。

在小说《月牙儿》中,老舍有这样的描写:

“那些臭袜子,硬牛皮似的,都是铺子里的伙计们送来的。

妈妈洗完这些牛皮就吃不下饭。

……妈妈的手起了层鳞,叫她给搓搓背顶解痒痒了。

”至于吃,一天通常只有两顿饭。

在《勤俭持家》一文中提道:

“像我家,夏天佐饭的‘菜’往往是盐拌小葱,冬天是腌白菜帮子,放点辣椒油。

老舍的一家,祖辈都是文盲,一个很偶然机会,他受善人刘寿绵的资助上了私塾,随后又考上了中学和北京师范学校。

6年后,不满19岁的老舍从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3年后被提升为北郊劝学员。

1922年,老舍辞去了劝学员职位,不久后,他在基督教会受洗礼并结识燕京大学英籍教授易文思,后来经易文思介绍,他前往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

在伦敦,老舍写作的师傅,就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第一部《老张的哲学》,便是仿照狄更斯的小说《匹克威克外传》。

1930年,当老舍回国到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师时,已经是著名作家了。

从英国回来后,老舍发现当时的文坛思潮与文学争论此起彼伏。

对此老舍却置身事外,只做个旁观者。

老舍不属于任何一边,他是独立抑或孤立的,既没有他趋奉的对象,也没有谁表示要与他同气相求。

老舍始终坚称自己是“写家”,而刻意与“作家”称谓划清界限。

他从不把自己的写作看多高,认为自己与“德成粮店的写账先生”是同等的“写家”。

以一种“独立不倚”的精神状态屹立于文坛。

1936年,山东大学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也开始了学生运动。

老舍借此机会,正式辞去了教职。

过上了专门靠写作换取收入的日子。

就在这段时间,他写出了《骆驼祥子》和《我这一辈子》两大代表作。

到了1937年7月,抗战爆发,日军炮舰集结胶州湾。

当民族生存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问题时,个人的悲喜变得无足轻重。

具备救国济世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纷纷投入抗战的洪流。

老舍也不例外,他成为了千千万万救亡者中的一员。

他对臧克家说:

“国难当头,抗战第一,我们不能老把个人和家庭挂在心头上!

……”此时,老舍从一个向来只在文坛“边缘”弄笔的自由撰稿人,变成文坛上呼朋唤友的大忙人。

抗战胜利后,老舍受美国国务院之邀,赴美讲学一年。

在美期间,他完成了《四世同堂》最后一部的写作。

1949年底老舍归国时,他直接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他看到身边的底层人民翻身过上了新生活,生活虽然依旧困苦,但毕竟充满了希望。

在“狂喜”之中,老舍开始全身心地以他的才华服务于新中国。

很快,他便写出了话剧《龙须沟》,并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此时老舍在创作中一直真诚、执着地思考自己与人民的关系,自己作品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反映人民生活为己任,为此苦恼,为此焦虑,孜孜以求。

遗憾的是1966年爆发的“文革”,他带着心灵和身体的累累伤痕,自沉于北京西北郊的太平湖。

老舍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文字仿佛残留于世的碑文,他的作品见证了老北京的人间喜剧。

不仅描摹了一道风景,而且也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里。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以深沉凝练的笔触,全方位的展示了老舍的独特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一代大家的人格魅力和艺术影响力。

B.老舍始终坚持称自己为“写家”,还戏谑地称自己等同于“德成粮店的写账先生”,体现了老舍把自己看得很低,很谦虚。

C.山东大学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开始了学生运动,老舍先生辞去了教职,这表明他追求一种“独立不倚”的精神。

D.老舍因为经历的坎坷,艺术追求的与众不同,创作理念的独到,所以他被边缘化,一度是文坛的“边缘人”。

E.本文开头反复引用老舍的小说,这些引用的文字让我们了解到老舍能对生活有深刻独到的感悟都与其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2)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结合文章说说老舍被授予该称号的原因?

答:

(3)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

(4)老舍生于寒门,长于贫困,历经战乱,从小胡同的苦孩子到蜚声文坛的作家,从大杂院走向世界文坛。

古语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结合文本和生活感悟,谈谈你的看法。

答:

民乐一中高二(I)部小张化阅读练习(三)(共48分)

高二()班姓名学号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占据学术主流的是说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诗人一生的历史就是同旧贵族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历史”,还认定“他的悲剧也就是楚国和楚国人民的悲剧”。

显然,这一时期屈原的形象塑造,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与政治伦理化了。

在70年代初“评法批儒”运动中,又有人把屈原说成是与儒家相对立的“法家诗人”。

8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输入,有人则试图从心理分析的层面透视屈原,说屈原是一个有着幻视、幻听、幻觉、孤独症、自恋症、易装癖的病态狂人。

    自从“楚辞”诞生以来,在其传播与接受中,屈原形象也处于不断变迁中,后人阅读古代文本所获得的只能是偶然保留下来的历史“碎片”,试图凭借这些并不完整的“碎片”去还原历史,在试图“唤醒”历史生命的过程中,人们必将自己的期待与想望悄然注入其中。

因此,被“唤醒”的人物形象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

在被“唤醒”人物的历史身影中,闪烁着现实文化的精神品格。

“西方诠释学重视经典文本与读者之距离,并讲求各种方法克服两者之差距”,“儒家读经传统强调解读者与作者心灵的遥契”,是一种“实践诠释学”,不是或不只是“哲学诠释学”,是一种以经世为本的实践活动。

诠释者往往将其诠释行为的目标指向人,以还原作者的意图为途径力图还原作者的历史形象,作为自己修炼和实践的榜样和目标。

例如,在儒家诠释经典的历史中,从孔子开始,便以其塑造的周公形象作为修为的理想目标和境界。

“经典是时空的产物,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反复考验、被反复选择和确认的产物”。

对儒家经典之类“神圣性经典”进行诠释往往不是读者的个体行为,而主要是国家的群体行为,也就是说,“神圣性经典”的诠释权力主要在国家而不在个人。

这种诠释比较程式化,具有封闭性,而且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甚至消亡,对这种经典的诠释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经典甚至失去其经典地位。

但是,《楚辞》不是这种“神圣性经典”,这有利于诠释者个体的参与,其作为经典在历史中形成的普世价值对诠释者的约束力相对于“神圣性经典”而言比较小,诠释者所处的时空特性,如学术思想、政治际遇、文化心态、个性气质等,便具备更大的张力,对诠释的影响更大。

正因为如此,魏学渠在其为明代李陈玉《楚辞笺注》所作的序中指出:

“贞人谊士,读其词而感之,所为传注笺疏,岂徒合文义云耳,将以明其志,感其遇,恻怆悲思,结撰变化。

”在学术思想比较活跃、士人际遇较为动荡之时,对《楚辞》的诠释往往就更热烈,更丰富多彩。

 (摘编自《屈原形象的历史诠释及其演变》)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50年代,新兴阶级为达到政治企图,将屈原政治伦理化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B.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主流观点是:

屈原的人生史是与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历史。

C.20世纪70年代初,在“评法批儒”运动中,有人把屈原看成与儒家对立的法家诗人。

D.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有人认为屈原是一个病态狂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试图凭借偶然保留下来的历史“碎片”去还原历史,其中必然包含着大量虚拟猜想的成分。

B.被“唤醒”的历史人物形象既源于古代文本,又结合当下需求,含有现实文化的精神品格。

C.“西方诠释学”与“儒家读经传统”实际上都是一种“实践诠释学”,而不是“哲学诠释学”。

D.“实践诠释学”是一种以参与政治以达到天下治平为根本的实践活动,诠释目标往往指向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儒家诠释经典的历史中可以看出,自从孔子开始,诠释者往往将他们各自塑造的周公形象作为修为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

B.因为“神圣性经典”的诠释权力主要在国家不在个人,所以这种诠释或许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而变化,经典可能会失去其经典地位。

C.因为《楚辞》不是依靠国家权力诠释的“神圣性经典”,利于个体诠释,诠释者所处的时空特性具备更大张力,对诠释的影响更大。

D.在学术思想活跃、士人际遇极为动荡时,对《楚辞》的热烈诠释,实际是诠释者探求理想、释放焦虑、自我确证和批判的心理历程。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

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

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仇,韦为报之。

永故富春长,备卫甚谨。

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徐出,取车上刀戟,步出。

永居近市,一市尽骇。

追者数百,莫敢近。

行四五里,遇其伴,转战得脱。

由是为豪杰所识。

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属司马赵宠。

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宠异其才力。

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

太祖讨吕布于濮阳。

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

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

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

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

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

“虏来十步,乃白之。

”等人曰:

“十步矣。

”又曰:

“五步乃白。

”等人惧,疾言:

“虏至矣!

”韦手持十余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

布众退。

会日暮,太祖乃得引去。

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

韦既壮武,其所将皆选卒,每战斗,常先登陷陈。

迁为校尉。

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

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

韦好持大双戟与长刀等,军中为之语曰:

“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

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

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

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刃径尺,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釜目之。

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

后十余日,绣反,袭太祖营,太祖出战不利,轻骑引去。

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

兵遂散从他门并入。

时韦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

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余矛摧。

左右死伤者略尽。

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韦双挟两贼击杀之,余贼不敢前。

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

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

太祖思韦,拜满为司马,引自近。

文帝即王位,以满为都尉,赐爵关内侯。

(选自《三国志·典韦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伪为候者伪:

假扮。

B.将应募者数十人将:

率领。

C.谓等人曰等:

其余。

D.延绣及其将帅延:

拖延。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B.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C.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D.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覆军就视其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典韦力气过人。

军队的牙门旗又长又大,没人能举得动,典韦一只手就把它举了起来。

他好用大双戟和长刀等兵器,有一双八十斤的戟。

B.濮阳之战曹军和吕布的军队交战几十回合相持不下,典韦率领应募的几十人,穿着厚重的衣服和铠甲,拿着盾牌和长戟冲入敌阵应战。

C.典韦忠厚谨慎。

白天在太祖身边整日侍立,晚上也在大帐附近歇息,很少回到自己的住

处。

宴席上,太祖敬酒时,他手持大斧随侍于旁。

D.典韦威势迫人。

张绣谋反,太祖失利,典韦的手下死伤殆尽,他与敌军短兵相接,用双臂挟住两个敌兵将他们杀死,其他敌兵都不敢上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chuò,饮;喝),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

译:

(2)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拜子满为郎中。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卢汝弼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8.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这首诗“语意新奇,韵格超绝”,结合诗歌的第一、第二句,找出生动传神的两个字,并作分析。

(5分)

答:

9.有人认为这首诗题虽名为“怨”,却毫无边怨哀叹之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句子是,。

(2)《蜀道难》中引用了秦国开发蜀地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

(3)《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这个角度来讲,眼下轰轰烈烈的城市美化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运动,至少过于短视和急功近利,与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城市,往往是。

小说家的任务是通过写作故事来不断试图每个个体灵魂的独特性——生与死的故事、爱的故事,使人哭泣、使人害怕得发抖和捧腹大笑的故事。

过去的很多人认为,在我们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后,凭借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们的文化腾飞就会。

A.南辕北辙理清倚马可待B.南辕北辙厘清指日可待

C.背道而驰厘清倚马可待D.背道而驰  理清指日可待

 

民乐一中高二(I)部小张化阅读练习(四)(共46分)

高二()班姓名学号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中国画是一种建筑的形线美、音乐的节奏美、舞蹈的姿态美的有机融合。

其创作目的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

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中国画真像一种舞蹈,画家任意挥洒。

他的精神与着重点在全幅的节奏生命而不沾滞于个体形象的刻画,以丰富的暗示力与象征力代形象的实写,超脱而浑厚。

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构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真如我们目睹的山川真景。

②中国画笔笔灵虚,不滞于物,而又笔笔写实,为物传神。

笔不滞于物,乃留有余地,抒写画家胸中浩荡之思、奇逸之趣。

中国画不注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以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而引书法入画乃成中国画第一特点,书法实为中国绘画的骨干,各种点线皴法溶解万象,进入灵虚妙境。

而融诗心、诗境于画景,则成为中国画第二特色。

在画幅上题诗写字,借书法以点醒画中的笔法,借诗句以衬出画中意境,而并不觉其破坏画景,这又是中国画可注意的特色。

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个境界层次。

中国绘画中的“骨法用笔”就是运用笔法捕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向,透入物象的核心,其精神简淡幽微,遗形似而尚骨气,薄彩色以重笔法。

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曾说:

“得其形似,则无其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