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9559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

《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实验计划 总结.docx

科学实验计划总结

六年级科学实验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

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

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

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三、学生分析

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习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

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

甚至不敢参与实验。

本学期还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四、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观察核试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六年级科学实验总结

一、工作回顾

开学初,严格按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按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手册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表册资料,学生分组实验还填写了学生实验报告单。

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不但在实验室里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实验老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

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二、具体做法

1、完成情况

开学初,严格按实验目录,结合本校实验仪器配备情况,拟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和学生分组定期完成实验进度表,理清实验教学思路,从而指导实验教学的开展,顺利完成了本册教材中实验、并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登记,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2、仪器的使用与保管

随着实验室的建成,实验仪器的保管有了良好的条件,进而更好的推动了实验教学开展,仪器开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在教学中,实验教师对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给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易碎的玻璃等仪器要小心轻放。

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

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注意实验安全事项,因而降低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存在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生基础差,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对实验的方法步骤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导致操作的失误。

对实验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归纳整理。

2.有部分实验由于缺乏器材,不能开展,而且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分组人数过多,因而影响实验效果。

总之,通过努力,本学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以待于以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解决:

一是知识的全面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原有教材中没有而新增的内容,有待于进一步去学习;二是如何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与新课程进行整合的问题;三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外界条件的支持,但是学校的条件往往达不到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去合理地解决好这一问题。

四是如何把新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升学更好的融合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去思考。

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并争取更大的进步。

五年级上册实验计划记录

1、渗水比赛

一、实验题目:

渗水比赛

二、实验要求:

渗水比赛

三、实验器材:

塑料瓶、纱布、剪刀、线、烧杯、支架、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四、操作步骤: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各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子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4、观察三个烧杯中的水量,记录在表中。

注意:

要让瓶口流出的水全部注入到烧杯中。

土壤类型

时间  水量

从土壤中流出的水量(ml)

沙质土

黏质土

壤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2、测量水温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

测量水温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

测量水温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

2支温度计、400ml烧杯 、100ml锥形瓶、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四、操作步骤:

1、向锥形瓶中加入280ml热水(80℃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ml冷水。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4、观察两个容品中水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

3、勺柄冷热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

勺柄冷热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

勺柄冷热的变化

三、实验器材:

金属物品、酒精灯或蜡烛、凡士林、小木棍(或小豆子、小球等)、火柴。

四、操作步骤:

1、在金属片的一端粘上小木棍,用酒精灯给金属片加热,观察现象。

2、在锅的金属把上粘上豆子,用炉火加热铁锅,观察现象。

3、在杯壁上粘上豆子,用蜡烛给金属杯底加热,观察现象。

4、传热比赛

(一)

一、实验题目:

传热比赛。

二、实验要求:

观察热可沿物体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三、实验器材:

粗金属丝、木制支架、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凡士林油(或蜡)、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实验。

点燃酒精灯,在金属丝一端加热,观察哪根火柴先掉下来,以及几根火柴棍掉下的顺序。

3、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金属丝粗细要恰当。

过粗,实验时间太长;过细,火柴棍不好粘,传热太快,3根火柴棍掉下的时间相差太小,实验结果不明显。

一般以直径6毫米左右为宜。

B、粘接火柴棍距离,过近过远都不好,一般以15毫米左右为宜。

C、粘接火柴棍,凡士林油或蜡用量多少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要设法使各粘接处的凡士林油或蜡的用量相等,实验效果才好。

5、传热比赛

(二)

一、实验题目:

传热比赛

二、实验要求:

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同

三、实验器材:

形状、大小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各种物品(如金属棒、塑料棒、橡胶棒、木头棒等)、酒精灯(或蜡烛、热水等)、凡士林、小木棍(或小豆子、小球等)。

四、操作步骤:

1、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组成装置。

2、用酒精灯加热或用热水加热。

3、观察发生的现象(哪些物品先掉下来)。

6、颜色与吸热

一、实验题目:

颜色与吸热

二、实验要求:

颜色与吸热

三、实验器材:

3个形状、材料相同的小瓶(或其他容器),大小相同的黑、红、白色的纸(或布)各1块,3支温度计,台灯。

四、操作步骤:

1、分别用黑、红、白色的纸(或布)将小瓶包起来,尽量包严。

2、分别向3个小瓶中各插入一支初始温度相同的温度计,并同时将小瓶放在灯光(或阳光)下照射。

3、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的变化,并记录在表格中。

容器外面纸的颜色

初始温度(℃)

10分钟后的温度(℃)

温度差(℃)

黑色

红色

白色

7、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一、实验题目: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二、实验要求: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三、实验器材:

不同材料的容器、不同颜色的纸、墨水、剪刀、胶带、量杯、水、温度计。

四、操作步骤:

1、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制作三个太阳能热水器。

2、装入同温度、同质量的水,用不同颜色的纸包起来,按不同方向放在阳光下,同时插入温度计。

3、过5分钟,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8、观察上升的空气

一、实验题目:

观察上升的空气

二、实验要求:

观察上升的空气

三、实验器材:

纸蛇、铁架台、蜡烛、火柴、线。

四、操作步骤:

1、用一条线把纸蛇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纸蛇的下面一支点燃的蜡烛。

2、观察纸蛇的运动,上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起来的。

9、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一、实验题目:

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二、实验要求:

认识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木棍、绳、大小相同的金属筒2个、酒精灯、火柴、铁丝。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按照下面所示将铁架台、木棍、绳、金属筒等组装成简易天平。

3、移动支点位置,调平简易天平。

4、将酒精灯置于一端金属筒之下,点燃,将筒烧热后移开并熄灭酒精灯。

5、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金属筒提梁应用铁丝做,金属筒可用易拉罐。

B、要在加热完毕,移开酒精灯后,再观察天平的状态。

10、风的形成

(一)

一、实验题目:

风的形成。

二、实验要求:

认识冷空气对流的现象及道理。

三、实验器材:

用玻璃粘成的空气对流箱(上方有出气口,侧面有进气口。

)、火柴、香、纸风车、蜡烛。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点燃蜡烛,罩上对流箱。

3、观察对流箱上方的风车怎样了,对流箱侧面的烟流向何处。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将香蘸上蜡后再点燃,可增大烟量提高效果。

B、玻璃对流箱使用时间不可过长。

C、纸风车应用薄而轻的纸制成,小一些;可手拿着置于对流箱上方,也可用铁丝制成架子架在对流箱上方。

D、也可用蜡烛代替香放在箱的侧面进风口处,通过火焰倒向观察空气流向。

这种方法可见度大,适于演示实验。

11、风的形成

(二)

一、实验题目:

风的形成

二、实验要求:

风的形成

三、实验器材:

实验箱、火柴、蚊香、纸风车、蜡烛、毛巾。

四、操作步骤: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左侧。

3、点燃蚊香放到实验箱左侧小口处。

4、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蚊香放在小口处。

6、观察蚊香烟流动的方向。

7、熄灭蜡烛。

12、热水变凉

一、实验题目:

热水变凉

二、实验要求:

热水变凉

三、实验器材:

一杯热水,冷水,冰块,形状、大小、材料不同的容器,金属管,漏斗,温度计等。

四、操作步骤:

1、按照自己的设计,选择适当的材料。

2、把热水放在容器中,测量一下热水的温度。

3、过3分钟后,测量水下降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13、保温箱

一、实验题目:

制作保温箱。

二、实验要求:

制作保温箱。

三、实验器材:

硬纸板、铝箔、隔热材料(如棉絮、泡沫塑料、布、纸等)、冰块、盛冰的容器、剪刀、浆糊、量筒。

四、操作步骤:

1、选择材料,设计制作各组的保温箱。

2、各组在容器里放入冰块,并将容器放入保温箱中。

并将装有冰块的容器放在室温下,作为对照组。

3、10分钟后从保温箱中取出容器,将容器中冰融化成的水倒入量筒,记下水的体积。

14、拼图游戏

一、实验题目:

拼图游戏

二、实验要求:

制作一张世界地图的拼图板。

三、实验器材:

厚硬纸板、颜料和胶水、剪刀、钢笔、世界地图。

四、操作步骤:

1、复制一张世界地图。

2、把复制的世界地图贴在硬纸板上,沿大陆边缘剪开,得到若干小纸板。

3、试着将小纸板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

15、山脉的形成

一、实验题目:

山脉的形成

二、实验要求:

山脉的形成

三、实验器材:

多种颜色的橡皮泥、橡皮泥切割刀。

四、操作步骤:

1、将四五块条状的橡皮泥一块一块地叠起来,就好比是组成地壳的岩层。

2、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3、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一刀或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石。

16、地震的产生原因

一、实验题目:

断裂模拟实验。

二、实验要求:

了解大多数地震的产生原因。

三、实验器材:

细干木棍。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对岩层发生断裂,产生震动,造成地震,进行实验验证。

3、木棍比作岩层,弯曲表示褶皱,折断代表断裂。

4、分析一般地震是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选用直径7毫米左右的木棍,效果好些。

B、也可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进行实验。

17、模拟火山喷发

一、实验题目:

模拟火山喷发

二、实验要求:

模拟火山喷发

三、实验器材:

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纸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四、操作步骤:

1、在地面或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

2、往瓶中倒入50克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4、将50ml醋倒入杯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5、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18、观察各种石头的特征

一、实验题目:

观察各种石头的特征。

二、实验要求:

石头在颜色、形状、花纹、粗细、透明等方面有不同特征。

三、实验器材:

颜色、形状、花纹、粗细、软硬、透明不透明等方面不同的石头约十块,编好号码。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让学生将石头按号顺序摆在桌上。

3、小组共同观察讨论,看谁找出的不同点多。

4、让学生汇报,几号石头与几号石头有什么不同。

5、整理观察材料,放回原处。

19、观察石头的软硬

一、实验题目:

观察石头的软硬。

二、实验要求:

认识不同石头软硬不同。

三、实验器材:

约十块颜色、形状、花纹、粗细、软硬、透明不透明等方面不同的,编好号的石头。

抹布一块。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石头在桌上摆好。

3、让学生用石头相互刻划比较软硬。

4、让学生边实验,边按软硬顺序排好。

5、让学生用编号汇报石头从软到硬的顺序。

6、整理放回原处,把桌子擦干净。

7、将观察结果填入表中。

形状

颜色

软硬

条纹

光滑程度

1

2

3

4

5

岩石资料卡

名称:

特点:

采集人:

采集时间:

采集地点:

20、制作岩石标本盒

一、实验题目:

制作岩石标本盒

二、实验要求:

制作岩石标本盒

三、实验器材:

鞋盒、硬纸板、棉花、胶水、剪刀、空白记录卡、笔。

四、操作步骤:

1、取一个鞋盒,用硬纸板给鞋盒分开成若干个小格。

2、在小格中放入棉花。

3、在小格中放入自己收集并洗干净的岩石。

4、在岩石资料卡上填写完整。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计划

1、做小吊车

一、实验题目:

做小吊车

二、实验要求:

制作一个小吊车

三、实验器材:

纸盒、木板、生物、、重物、线、剪刀、胶水、锥子、小刀。

四、操作步骤:

1、用小刀把木板裁成长15cm,宽3cm的木板条一块,长5cm,宽3cm的木板条两块,边长6cm的正方形木板一块。

2、把裁好的材料按图组装成一个小吊车模型。

3、分别拉或放线,看看小吊车车臂是怎样升降的。

2、记忆游戏

一、实验题目:

记忆游戏

二、实验要求:

记忆游戏

三、实验器材:

手电筒、橡皮、笔、文具盒、风车、塑料盖等。

四、操作步骤:

1、在桌上摆放所有物品。

2、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各个物体的位置。

3、转过身,由另一个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4、再转回来,看看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3、玩滚轮

一、实验题目:

玩滚轮

二、实验要求:

玩滚轮

三、实验器材:

剪刀、泡沫塑料板、胶、胶水、长30cm的小木棒、小盘、线、重物、线轴。

四、操作步骤:

1、用泡沫塑料板剪两个圆轮片。

2、把线轴用胶水固定在圆轮片中央。

3、将一根木轴插入线轴中央,再把一根拴有小盘的丝线,固定在木轴的一端。

4、往小盘内放进重物,放开手,滚轮运动起来。

4、制作地球模型

一、实验题目:

制作地球模型

二、实验要求:

制作地球模型

三、实验器材:

旧报纸、一个旧皮球、颜料和颜料刷、一张世界地图、粘土、胶水。

四、操作步骤:

1、用报纸制作一个底座。

2、将旧报纸撕成条,用胶水贴在皮球上,至少要贴3层。

3、用粘土在球上做出高山、平原的形状。

4、给自制的地球模型涂上颜色。

5、观测一天中影子方向和温度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

影子方向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

使学生知道,影子的方向是随着光照方向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实验器材:

螺丝帽、铅笔、白纸、手电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把铅笔一端插在螺丝帽中,使铅笔能直立在螺丝帽中。

3、在桌面铺一张白纸,把插有铅笔的螺丝帽放在纸的中央。

4、用手电筒光分别从前、后、左、右方向照射铅笔,观察铅笔在纸上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5、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6、影子长短的变化

一、实验题目:

影子长短的变化。

二、实验要求:

使学生知道,影子的长短是随光照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实验器材:

白纸、跳棋子、手电筒。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白纸铺在桌面上,把跳棋子放在白纸中央。

3、用手电筒光在跳棋子下上方照射,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

4、将手电筒稍斜一些,仍使光能照在棋子上,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

5、将手电筒再斜一些,仍使光能照在棋子上,观察棋子的影子有多长。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三年级科学实验计划上册             

周次

实验内容

演示

分组

实验器材

2

我看到了什么

确定几棵大树。

学生观察用的测量工具。

2

校园的树木

 

记录纸、软尺、蜡笔、放大镜。

3

大树和小草

几种常见的小草,树的果实和种子。

3

观察水生植物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槽、记录纸

4

植物的叶

学生捡一些落叶。

教师准备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4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尺、4张不同大小的叶,记录表。

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

5

植物的共同特点

 

植物图片、记录纸等

7

寻访小动物

校园花坛、草地等

7

蜗牛

(一)

蜗牛、放大镜、玻璃等

8

蜗牛

(二)

 

蜗牛、各种食物、记录表等

8

蚯蚓

几条蚯蚓、水、碟子等

9

蚂蚁

蚂蚁、放大镜、面包等

9

金鱼

金鱼几条、滴管、鱼食

10

动物的共同特点

 

记录纸、蜗牛、蚂蚁、金鱼等的图片。

11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6种常见的材料做的物品

11

谁更硬一些

橡皮、海绵、木头、金属等

12

比较柔韧性

塑料、不锈钢、木头尺等

12

它们吸水吗

纸片、塑料膜、铁片、木片等

13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各种材料、物品、水等

13

砖和陶瓷

砖与陶瓷、铁钉、水、滴管

14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和图片

15

黑色塑料袋,透明塑料袋、木头、树叶、石头等

15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塑料杯、玻璃、筷子、试管等

16

谁流得更快一些

水、油、洗洁精、玻璃、滴管等

16

比较水的多少

大小塑料瓶3个、玻璃杯、量筒、记录纸

17

我们周围的空气

玻璃杯、水槽、打火机等

17

空气占据空间吗

玻璃杯、注射器、吸管、纸、橡皮泥等

18

空气有重量吗

长细木条,细线、橡皮泥、气球、皮球等

 

四年级科学实验计划上册

周次

实验内容

演示

分组

实验器材

2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面粉、沙、烧杯、滤纸等

2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装水的透明玻璃杯、高锰酸钾、沙、溶解纪录表等

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各种常见的液体、玻璃杯、酒精、记录表等

3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玻璃杯、食盐、小苏打、汽水等

4

溶解的快与慢

玻璃杯、冷热水、水槽、记录表等

4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烧杯、纪录纸、天平等

5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浓盐水、清水、蒸发皿、石棉网等

7

听听声音

课前打开门窗让学生听到教室外面的声音,科学笔记本、大小音叉和铁钉等

7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面鼓、,钢尺、音叉等

8

声音的变化

钢管、长短不同的铁钉、粗细不同的铁管等

8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钢尺、或塑料尺、活动记录单等

9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音叉、铝箔条、木制米尺、棉线等

9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耳的结构”图片、音叉、塑料杯等

10

保护我们的听力

 

阅读材料、黄豆、棉花、空罐、废报纸等

11

我们关心天气

各种有关天气的图画

11

天气日历

 

天气日历、温度计、画有天气符号的小卡片等

12

温度与气温

温度计、温度填充图、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气温

12

风向和风速

风向图、制作风向表的材料等

13

降水量的测量

制作雨量器的材料等

13

云的观测

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等

14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气温、云、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15

身体的结构

观察记录表单、气泡图

15

骨骼、关节和肌肉

哑铃或者其他重物、记录纸

16

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

心跳与呼吸次数纪录表、粗吸管、广口瓶等

16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

水盆、洗耳球、塑料管等

17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人体消化器官图、人体消化器官记录单等

17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的分布图、结构图、画牙齿排列图的记录纸等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