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8167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docx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格式2020

  在物理教学之中,物理老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以下是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一:

滑轮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

同分组材料一套。

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

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

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

  

(1)讲解:

  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

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

  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

(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

  ④讨论:

说明什么?

(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

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

(分组讨论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

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

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游戏:

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去掉动滑轮装置拔河弱小同学败)

  游戏后教师质疑:

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

(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④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

(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48结论)。

  

(2)讨论:

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

各有什么缺点?

  怎样使用才能把两种滑轮的优点结合起来既省力又方便?

  (3)分组实验:

学生独立组装滑轮组实验。

  (用钩码实验时教师要注意动滑

  (4)教师小结:

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

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学生填写P49结论)

  (三)巩固

  提问:

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

它有什么作用?

(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二:

电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2、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

  3、通过简单电路的设计和线路连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简单电路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设计电路是难点,实验中的难点是如何正确地连接电路。

  三、教学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和交流生活中采用简单电路的实例、

  四、教学仪器

  天鹅城堡电路模型学生实验电路元件(包括两节电池、两个单刀开关、一个灯泡和灯座、一个蜂鸣器、六根导线)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引入

  迪斯尼城堡大家都听说过吧?

!

它的原型取自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城堡,这是新天鹅城堡的模型。

这么庞大的建筑,要看管起来相当困难,为此,我们今天就来为新天鹅城堡设计一个报警系统。

  2、主要内容:

报警电路设计和学生连接实验电路图

  例题:

设计报警电路

  闭合报警系统的开关S时,指示灯亮,报警铃不响;当不速之客进入大门时,报警铃响。

  以天鹅城堡报警电路为例,介绍简单电路设计的步骤分为五步:

第一步是分析需要哪些电路元件;第二步是分析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第三步是判断开关和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第四步是画出电路图,再连接电路图;第五步是对照检查。

  在学生画出电路图后,对电路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对称性和对应性为原则,对学生电路图进行优选和评价。

还应对例题的设计思路重新梳理,弥补学生设计电路时思维和认识上的不足。

  在学生实验前,应先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这是一个蜂鸣器,红色导线这端是正极;②连线的过程中开关要一直处于断开状态;③接线时,先摆位,再顺次连接;若遇到并联时,先连接其中一条支路;要试触。

  在学生实验中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可以让已完成实验的同学去帮助实验未完成的同学完成实验,使学生课堂上的时间能够充分利用。

  3、课堂练习:

安全带未系提醒电路

  45秒的公益广告《Heavencanwait,beltup!

》讲述了安全带的重要作用,因此,安全带未系提醒电路具有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未系提醒功能电路的原理是:

①司机坐在座位上,相当于闭合开关S;②系好安全带,相当于闭合开关S1;③当司机坐上座位,若未系好安全带,指示灯亮;若系好安全带,指示灯熄灭。

请根据以上要求画出电路图。

  六、小结

  对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

  七、思考题:

  车门未关提醒电路

  汽车仪表盘上都有一指示灯,用它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一个车门没有关好,该指示灯就会发光,请设计电路图。

  初中物理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工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

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

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二、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4。

1-1中力做功和14。

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

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

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

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

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

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

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

是否做功?

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

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三、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

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W=Fs

  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J

  1焦=1牛o米(1J=1Nom)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四、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

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提出问题,猜想。

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五、布置作业

  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评估与交流。

  课后小结

  不论是否考虑机械本身重,使用机械要省力就要多费距离,要省距离就必须费力,要想既省力又省距离是不可能的。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这就是功的原理。

  

  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