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59747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docx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物理暖通

暖通燃气(27-30讲)20120216

采暖系统概述

第五章  暖  通  空  调

 

第一节  采    暖

 一、采暖系统

   

(一)采暖系统概述

   1.采暖系统分类

    根据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位置分为局部采暖系统和集中采暖系统。

民用建筑应采用热水作热媒,并应有可靠的水质保证措施;当厂区供热以工艺用蒸汽为主时,在不违反卫生标准和节能要求的条件下,可采用蒸汽作热媒。

2.采用集中采暖的气候条件

   

(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C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d的地区,宜采用集中采暖。

(2)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为60~89天;以及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oC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的地区,其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等建筑宜采用集中采暖。

(二)热水采暖系统

   1.热水采暖系统分类

   

(1)按热水在系统内循环的动力可分为重力循环(自然循环)和机械循环两种。

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不需电力,但作用半径小。

只适合用于半径不大于50m,3层以下的小型建筑,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热水依靠水泵为动力进行循环,作用半径大,可供多层及高层建筑使用,

(2)按供、回水管与散热器的连接方式分为单管系统、双管系统、单双管混合式系统。

单管跨越式系统可以避免单个散热器进行局部调节时影响其他散热器的流量和放热量。

双管系统:

散热器并联在系统内,热水垂直双管系统适用于多层建筑,一个垂直双管系统所供层数,不宜大于6层;蒸汽采暖宜采用上供下回式双管系统。

    单双管混合式系统是用于高层建筑的一种采暖系统形式。

2.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  

    建筑高度超过50m时,热水系统宜竖向分区设置;

(1)30m以下(10层以内)的建筑为低区采暖系统,散热器采用低压散热器。

(三)热水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

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应当使用双管系统,推行温度调节和户用热量计量装置,实行供热计量。

(3)在确定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户内采暖设备容量,计算户内管道时,应计人向邻户传热引起的附加,但所附加的热量不应统计在采暖系统的总热负荷内。

 (5)当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分户热计量装置采用热量表时,

1)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

 2)户用热量表的流量传感器宜安装在供水管上,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

 3)系统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低压锅炉水质》的要求;

4)户内系统宜采用单管水平跨越式,双管水平并联式,上供下回式等形式;

5)户内系统管道的布置,条件许可时,宜暗埋布置。

但暗埋的管道不应有连接口,且暗埋的管道宜外加塑料套管;

6)系统的共用立管的人户布置,宜设于管道井内。

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

蒸汽采暖系统

(2)在散热设备中,蒸汽靠凝结放热,热水靠温差放热。

蒸汽的汽化潜热比水的温差放热大得多。

对同样热负荷,蒸汽采暖的蒸汽用量比热水供暖所需水量少得多。

因而凝结水管流量小、管径小、使得蒸汽系统节省管道投资。

因此,低压蒸汽采暖的散热设备比低温水系统要少30%左右。

(五)辐射采暖

1.热水辐射采暖

设计加热管埋设在建筑构件内的低温热水辐射采暖系统时,应会同有关专业采取防止建筑物构件龟裂和破损的措施。

对于民用建筑,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oC,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l0 oC。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敷设加热管的覆盖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

覆盖层应设伸缩缝,加热管穿过伸缩缝时,宜设长度不小于l00mm的柔性套管。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绝热层敷设在土壤上时,绝热层下应做防潮层。

在潮湿房间(如卫生间、厨房等)敷设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时,加热管覆盖层上应做防水层。

采暖系统的热负荷

二、采暖系统的热负荷

(3)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oC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等的传热量。

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但通过隔墙和楼板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l0%时,尚应计算其传热量。

(4)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确定。

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

    1)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0%~10%;

    东、西,一5%;

    东南、西南,一10%~一15%;

    南,一15%~一30%。

三、采暖系统管道

   

(1)散热器采暖系统的供水、回水、供汽和凝结水管道,应在热力人口处与下列系统分开设置: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热风采暖和热空气幕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生产供热系统。

 

(2)热水采暖系统,应在热力人口处的供水、回水总管上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及除污器,必要时,应装设热量表。

(3)蒸汽采暖系统,当供汽压力高于室内采暖系统的工作压力时,应在采暖系统人口的供汽管上装设减压装置。

必要时,应安装计量装置。

   (4)采暖系统应没有冻结危险,并应有热膨胀补偿措施。

解决采暖管道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变形,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管道自身的弯曲。

(5)为了便于排气,采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不能小于百分之一)。

 (6)穿过建筑物基础、变形缝的采暖管道,以及埋设在建筑结构里的立管,应采取预防由于建筑物下沉而损坏管道的措施。

(7)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

四、采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及附件(知道)

(一)散热器

1.铸铁散热器

它是由铸铁浇铸而成的,加工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热稳定性能好,但金属耗量大,笨重,承压能力小(0.5MPa),不宜用于高层建筑,而在热水及低压蒸汽采暖工程中广泛应用。

2.钢制散热器

外形美观,金属耗量少,重量轻,运输组装工作量少,承压能力较高(0.8~1.0MPa),可用于高层建筑。

钢制散热器一般由薄钢板冲压焊接而成,耐腐蚀性较差。

 3.铝制散热器

 铝制散热器外观美观,重量轻,传热效率高,但造价较高。

热水采暖系统选用散热器时,钢制散热器与铝制散热器不应在同一热水采暖系统中使用。

铝制散热器与热水采暖系统管道应注意采用等电位连接。

4.选择散热器的原则

(2)具有腐蚀性气体的生产厂房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宜采用铸铁散热器;

   (3)采用钢质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在非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

(4)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5)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有粘砂的铸铁等散热器。

5.散热器的布置原则

(1)散热器宜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楼梯间的散热器,宜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部各层;

(4)散热器宜明装。

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

(5)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6)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

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热源与锅炉房设置

五、热源与锅炉房设置

   

(一)热源 (仅作了解)

 1.局部锅炉房

   局部锅炉房指的是为一个或几个建筑物服务的锅炉房。

可设置在建筑物内或附近的独立房屋内。

配备一台或几台功率不大的小型锅炉。

燃煤的小型锅炉热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因此供给相同热量所消耗的燃料多,燃烧排放物多,不利于环保和节能,但锅炉房初投资低。

用于没有集中供热系统和当地环保部门对燃煤锅炉应用无限制的地方,或用于资金有限以及对供热有特殊要求的热用户。

 2.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锅炉房) 

 3.热电厂

居住建筑的采暖供热应以热电厂为主要热源。

(记住)

5.直燃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夏季用直燃机供冷冻水,冬季用直燃机供热水,这种供热方案对于电力紧张,又不允许设锅炉房的地方;以及区域热源不可靠或远离热源的建筑尤为适用

6.电力直接供暖(知道,看一下)

 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外,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采用直接电热采暖。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

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3)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4)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5)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6)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二)室外管网的敷设与布置

供热管道的输送距离(即供热半径),蒸汽管网一般不大于4km,热水管网一般不宜超过l0km; 

城市集中供热中重要地段、不允许再开挖的地段、综合管沟等多采用通行地沟。

一般地段,为了节省造价多采用半通行或不通行地沟。

(三)锅炉房设置

 3.锅炉房的平面布置(知道)

(1)锅炉房总蒸发量<4t/h,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有困难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

(2)锅炉房应靠近主要负荷中心且地势较低的地区。

(3)锅炉房应位于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燃煤锅炉房烟囱高度应高出20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3m以上。

 (4)锅炉房宜为独立的建筑,它和其他建筑物的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

2 )锅炉房的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lm 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 的窗槛墙。

3 )※锅炉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嫩烧体隔墙和1.5h 的不燃烧体楼板隔开。

在隔墙和翻反上不应开孔,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4 )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 方时,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5)锅炉房的平面尺寸:

深度10~15m,锅炉排列方向6m一台。

(9)单层布置锅炉房的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当炉前走道总长度不大于12m,且面积不大于200m2时,其出入口可只设1个。

多层布置锅炉房,各层的出人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出入口,应有通向地面的安全梯。

空调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空调系统及控制

(一)舒适性空调和工艺性空调

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

一般情况下,空调运行期间禁止开窗。

(二)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1.集中式系统(全空气系统)

   冷热源集中设置,俗称中央空调。

夏季空调冷媒为冷冻水,一般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oC;冬季空调热媒为热水,一般供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为50℃。

2.半集中式系统(空气一水系统或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用得最多的

对室内空气处理(加热或冷却、去湿)的设备分设在各个被调节和控制的房间内,而又集中部分处理设备,如冷冻水或热水集中制备或新风进行集中处理等。

机房面积小,可以满足各个房间各自的温湿度要求,施工安装灵活,但维护管理不方便.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高时难以满足,冷冻水系统布置复杂,典型的半集中式系统如风机盘管空调系统,常用于办公室及酒店客房。

 3.分散式系统(或称直接蒸发式)

 4,诱导式系统

(三)按冷却介质分类

(四)空调负荷

(五)民用建筑常用的空调设备对空气处理的基本过程

 图5—5给出了民用建筑中最常用 的空调方式,空气处理设备为表面式,风机盘管(FC)及冷风柜(AHU)都采用这种设备,其空气处理过程如下:

   新回风混合过滤后,经过表冷器做进一步的处理,当表冷器通人冷水时,空气被冷却去湿;当表冷器通入热水时,空气被加热干燥。

 二、集中空调水系统

 

(1)根据管道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可分为闭式冷冻水系统和开式冷冻水系统。

1)闭式冷冻水系统民用建筑常用此系统。

2)开式冷冻水系统工业建筑有时用此系统。

(4)根据供回水管数量可分为二管制、三管制、四管制冷(热)水系统。

(5)根据系统供回水管中的流量可分为定流量系统、变流量系统。

(6)空调水系统的定压、膨胀、补水、水处理

    闭式空调水系统要有定压,使水系统内最高点的管道和设备内充满水,没有空管,定压点最低压力应使系统内最高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5kPa以上;工程中一般采用膨胀水箱来解决定压和膨胀的问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膨胀水箱与空调水系统之间连接的膨胀管上不应设置阀门。

气流组织方式及送回风口布置(重点,掌握)

三、气流组织方式及送回风口布置

气流组织应保证房间内没有送风死角,舒适性空调应使人员处于回流区或混流区,避免冷风直接吹向人体。

为了节省能源,空调房间应尽量减少室外未经处理的空气渗入到空调房间内,所以空调房间宜保持正压,在设计中,应保证空气品质要求高的房间比空气品质低的房间正压高。

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卫生要求,必须不断向室内补充新风,而新风必须满足室内人员所需要的最小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

一般民用建筑舒适空调,主要是要求在室内人体活动区域内保持比较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常用的送风方式,按其特点主要可以分为侧面送风(图5-9),散流器送风(图5—10),孔板下送风(图5—11),条缝口下送风(图5—12)以及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图5-13)五种形式。

(1)百叶或条缝形风口等侧送是空调房间中最常用的气流组织方式之一,一般以贴附射流形式出现,工作区通常是回流,常用在层高较低,顶棚呈阶梯状装修的公共场合,侧送风口可有单层和双层叶供选择。

 

(2)散流器平送和侧送一样,工作区总是处于回流,只是送风射程和回流的流程都比侧送短,常用在吊顶的空调房间内,散流器有方形和圆形,出风口方向可有1~4个方向供选择。

(3)孔板送风:

当单位面积送风量较大且人员活动区内要求风速较小或区域温差要求严格时,应采用孔板送风。

 (4)条缝风口下送,属扁平射流,常用在周边,如顶棚造景的周边,共享空间的周边等,(商场入口)

 (5)喷口送风,工作区处在回流区,送风射流射程长,可增加送风温差,减少送风量,对于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1oC的高大厂房,宜采用喷口送风、旋流风口送风或地板式送风,如大型的体育馆,电影院。

建筑设计与空调系统运行节能

四、建筑设计与空调系统运行节能

 

(二)空调房间的布置要求 

(1)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

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或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

有高大空间的建筑物,仅要求下部区域保持一定的温湿度时,宜采用分层式送风或下部送风的气流组织方式。

(2)空气调节区宜集中布置。

室内温湿度基数和使用要求相似的空气调节区宜相邻布置。

(7)工艺性空气调节区,当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1.0oC时,外窗宜北向:

±1.0℃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0.5℃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北向。

(三)空调系统运行自动控制

  (3)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当空调负荷发生变化时,空调的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改变控制参数来满足使用要求,可分为:

 1)改变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温度。

通过调节进人空气处理机组中热交换器的热媒水,控制热媒水的流量或温度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调节一二次回风比例来实现。

2 )改变空气处理机组的送风量。

通过调节通风管上的阀门开度或通风机的转速来实现。

3 )改变中央空调水系统的总流量.通过调节变流量水泵的转速,或增减水泵台数来实现.

4 )改变新、回风比例,通过调节新、回风阀门开度来实现。

(4)空调运行工况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工况划分

空调系统的运行工况即夏季、过渡季、冬季运行工况或者更细的运行工况,

制冷循环

   五、冷源及机房

制冷机种类及冷水系统

 1.制冷机类型

(1)压缩式冷水机组:

用电作动力,设备尺寸小,运行可靠。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气候区,按下列原则确定:

   1)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中、小型公共建筑;

   2)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时,应以热负荷选型,不足冷量可由冷水机组提供;

(2)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2.制冷剂

冷却塔设置应考虑以下6个方面:

   1)冷却塔的冷却效率

    冷却塔应设置在空气流畅、风机出口处无障碍物的地方。

   2)冷却塔的周围环境

    冷却塔应设置在噪声要求低和允许水滴飞溅的地方。

当附近有住宅或其他建筑物且有一定的噪声要求时,应考虑消声和隔声措施。

   3)建筑结构承重

    冷却塔设置在屋顶或楼板上,应校核结构承压强度。

   4)防止高温气体侵入

    不应把冷却塔设置在厨房等排风口有高温空气排出的地方。

   5)冷却塔补水要求

    冷却塔的补水量一般为冷却塔循环水量的1%~3%。

为了防止冷却塔和冷却水管路的腐蚀,对冷却水和补给水应有水质要求。

   6)冷却塔并联使用

   当多台冷却塔并联使用时,应注意水量分配不均等现象。

出水干管一般比进水干管大两号。

(四)制冷机房

1.机房设计

    制冷机房的位置,应尽可能设在冷负荷中心;

氨制冷机与空调机房应分开设置,这里考虑了氨有刺激性气味和毒性;

较大型的制冷机房主机间宜与辅助设备间和水泵房隔开;

氟里昂制冷机可布置在各种建筑物内,其制冷机房与空调机房可设置在同一房间;高层建筑空调负荷大,冷源设备也很庞大。

为了节省机房占地面积,大多数将冷源机房放在本幢楼内或附近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屋顶层。

2.设备布置

 

(1)机房高度

 对于氟里昂压缩式制冷,不应低于3.6m;

 对于氨压缩式制冷不应低于4.8m;

(3)间距要求

1)机组与墙之间的净距不小于lm,与配电柜的距离不小于1.5m;

   2)机组与机组或其他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2m;

   3)留有不小于蒸发器、冷凝器或低温发生器长度的维修距离;

4)机组与上方管道、烟道或电缆桥架的净距不应小于1m;

   5)机房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

(五)空调机房

空调机房设备应尽量紧凑,少占建筑面积;

 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不宜于空调房间共用一个出入口,外门和窗应向外开启,大型空调机房应有单独的外门及搬运设备的出入口;

通风

第三节 通风

二、自然通风

(1)无热源时,依靠室外风力形成对流。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建筑物,其方位应根据主要进风面和建筑物的形式,按夏季最多风向布置。

(2)有热源时,依靠热压作用形成对流。

,当风压和热压同时作用时,放散热量的厂房在实际计算通风面积时仅考虑热压的作用。

(3)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其下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2m,冬季用的自然通风进风口,下缘距地面的高度小于4m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

三、机械通风

(1)要求空气清洁的房间,室内宜保持正压,放散粉尘、有害气体或或有爆炸性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负压。

当要求空气清洁程度不同或与有异味的房间比邻且相通时,应使其流从较清洁的房间流向污染较重的房间。

(2)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知道)

1)应直接设置室外在空气较清洁的地方

2)应低于排风口

3)室外进风口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当设在绿化带时,不宜低于lm。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

第四节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排烟设计(每年都考)

 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排烟分为防烟和排烟两部分。

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为防烟区,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开窗面积比例达到要求),可不加压;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需设加压送风系统。

地下车库、建筑走廊、各功能房间为排烟区,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需设机械排烟系统,当采用机械排烟系统时,应有不小于50%排烟风量的补风量.

一、自然排烟

(1)高度不大于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高度不大于100m的居住建筑,靠外墙的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自然排烟的防烟方式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

2)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m2;

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开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开窗面积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面积的5%;

(3)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二、机械防烟

(1)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室。

2)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3)封闭避难间(层)。

(2)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按2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

(5)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

其余压值应符合以下要求:

防烟楼梯间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间(层)为25—30Pa。

(6)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风口底边距楼板面0.3m;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加压送风口,风口底边距楼板面0.3m。

三、机械排烟

(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1)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有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2)面积超过100m2,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

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大于12m的中庭

4)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3)排烟口应设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烧物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m。

排烟口平时关闭,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4)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局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四、通风、空气调节系统防烟措施

(1)机械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宜分开设置。

(3)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上应设防火阀:

1)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越通风、空调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燃气供应(一个题目,或者不考)

第五节 燃气供应

在城镇供气管道上严禁直接安装加压设备。

室内中、低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镀锌钢管。

为减少连接处燃气的泄漏宜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

二、室内燃气管道的安装

由户外引入户内的管道成为燃气引入管;建筑物内的管道成为室内燃气管道。

(一)燃气引入管的规定

(1)燃气引入管不得敷设在卧室、浴室、地下室、易燃或易爆品的仓库、有腐蚀性介质的房间、配电室、变电室、电缆沟、烟道和进风道等地方。

引人管应设在厨房或走廊等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